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城市的城管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不时有正负新闻现诸媒体,争论不休。从现实生活来讲,城市管理的受益终端是“人”,但控制这种行?为的主体仍旧是“人”,即由“此人”来控制“彼人”的行为。这就要求城管工作既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做依靠,又要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做保障,同时要求社会上所有人既是“此人”又是“彼人”(二者在理念上合二为一),来共同评判和规范在城市中生活生产的行为主体——“人”。  相似文献   

2.
高层声音     
《小城镇建设》2014,(12):6-6
李克强:推进城镇化意不在“楼”而在“人” 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闫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李克强指出,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其他的一切都要为人服务。推进城镇化意不在“地”,不在“楼”.而在“人”。  相似文献   

3.
“AA”是“Algebmic Avemge”的缩写。意思是“代数平均”,从字面可以看出,就是按人头平均分担账单的意思。这个意思首先来自英国人对荷兰人的偏见,因为古荷兰人就是平分账单的,英国人认为荷兰人没有绅士风度。  相似文献   

4.
从4月11日召开的全区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座谈会上获悉,到明年的3月底,全区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将全部由事业单位改为科技型企业,职工将由“事业人”变“企业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自治区副主席穆虹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位哲人曾说过,“做事一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然而,“变,通则立,不通则废”,在首创置业向“综合地产营运商”“变脸”的最终,我们看到的“脸谱”将是“红”还是“黑”?抑或是“红黑参半”?  相似文献   

6.
《华中建筑》2004,22(4):i0001-i0001
一般认为,文化是作为人特有的行为模式、生活“样式”而存在和表现出来的,它的本质涵义,简言之就是“人化”和“化人(哺育,教化)”,即: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将自然状态加以“人化”;然后再用其经验和成果来“化人”,提升人自己。在我们的语言中,文明则是特指文化的发达程度,积极成果和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7.
“劣币驱逐良币”的原则不仅存在于货币流通中,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存在着类似现象。比如,我们可以把不讲诚信的人比喻成“劣币”,讲诚信的人比喻成“良币”,当一个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能够获得巨大好处,而又不受到什么处罚时,讲诚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劣币”就这样驱逐了“良币”。  相似文献   

8.
谢瑞武 《城市规划》2023,(3):22-27+37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乡村地区是与城市差异而等值的战略性空间,如何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近几年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成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实践,将成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总结为对“人城”“人地”“人景”“人治”“人居”“人产”六大关系的处理,同时结合成都的实践探索,按照公园城市的场景营造理念,提出超大、特大城市乡村区域应营造“自然生态场景”“现代产业场景”“和美人文场景”“品质生活场景”“大美乡居场景”“社区治理场景”六大场景,推动乡村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低调”;八人大轿抬着去提水浇菜,这是陶渊明的“奢华”。低调的不动声色,却在生活细节中体现精致,古人叫“风雅”,现代人叫“内敛”。实木家具具备这样的风范,从材质到色彩都给人十足的现代气息、自然气息。虽没有奢华的“外形”,但在简约低调的“气质”中渗透着与众不同的品位,突显另一层意义上的奢华。  相似文献   

10.
八O后买房记     
吴铭 《中州建设》2010,(10):62-62
很多人称呼我们80年代出生的人为“80后”,但是我想能印证“80后”特点的,还是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都是唯心主义者,自己只要是喜欢,那就是一个字:“爽”。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
云南省富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敖文,从事基层工作19年,为基层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成为薏苡新品种的“培育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引领人”、农业科技入户的“带头人”、农民增收致富的“贴心人”和农业健康发展的“实在人”。  相似文献   

12.
黄军林 《城市规划》2023,(4):65-71+78
《管子》将“天、地、人”视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和谐平衡的有机系统,认为天地人遵循着共同的基本法则,揭示了自然现象与人的能力品质的一致性。本文论述了《管子》治理哲学所秉持的“民为邦本”“义利并重”“一匡天下”的价值论,并通过对“礼治”与“法治”工具及关系的讨论,阐释“礼法”作为善治工具的本体认知。采取“予之为取”“执经达变”的方法论,构建基于“三国五鄙”“均地分力”“以时禁发”和“人与天调”的空间治理实践向度,进而实现“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和谐共生境界。总之,《管子》所构建的“一体之治”整体性治理框架,不仅对化解现代空间治理难题有着积极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境域下“治理”模式的中国话语,对空间治理体系的构建与理论体系的完善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日工程机械》2005,(1):50-50
在“随着入世保护期的逐渐消失,国内市场国际化,如何看待国外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一题中,有245人选择了“将促进本土企业的进步”,60人选择了“对本土企业将是致命的打击”,而49人选择了“对本土企业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见图7)。此外,我们还惊讶地发现,在这道并没有注明“多选题”的题目中,有48人同时选择了“促进”和“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选项,  相似文献   

14.
刊首语     
《景观设计》2014,(2):1-1
人群中,一些人被当作或称作“文化人”以及“艺术家”“艺术工作者”等,这类分工的传统可以归溯到十分久远的古代。而与这些人的活动相匹配的空间及其景观似乎也别有一些特征或性格,你可以用“文气”“书卷气”“文艺气息”之类的词描述对它们的感觉,也可以联想到在中国的山间书院或国外的诸如蓬皮杜中心这类建筑广场所感受过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流程是项目治理的一种组织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管理过程中时常出现,由于事件之间存在关联性或者依存关系,互为前提条件的事情从何处着手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因人设事”还是“因事设人”的选择。选择前者的理由是:“没有人怎么知道做什么事、如何做事?”选择后者的理由也很明显:“没有事怎么知道什么人适合干?”我们很多人已经赞成“因事设人”了,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仍然强调人才、依赖人才,  相似文献   

16.
洱玫 《中华民居》2014,(8):72-79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蜗居”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阶段。从读书时几个人挤在小小的寝室开始,到第一个自己买单居住的地方,大多都算不上“豪宅”。 很多人把“蜗居”当成一个无奈而窘迫的选择。事实上,当所谓“蜗居”成为一个不得不经历的阶段时,倒不如随遇而安一点。所谓心远地自偏,心宽,天地自然就宽了。  相似文献   

17.
齐齐哈尔市下辖七区、九县(市),中小学1990所,在校学生558781人,教职员工46438人;幼儿园921所,在园儿童36469人,教工3422人;学校食堂131个,学生宿舍110个。多年来,该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校园稳定为目标,以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载体,不断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完善措施,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了教育系统整体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文武 《河南消防》2001,(6):32-32
有人说,人心是看不见的海。而从消防安全的角度思维,人心则是防不胜防的“火患”。且不说一帮走火入魔的“法轮功”痴迷,于天安门广场以自焚的形式求“圆满”,最后落得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下场,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不正常的行为意识,不时地导致许多“人工火灾”,每年都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9.
“三净”者     
文伯 《消防月刊》2003,(9):38-38
古人说.“仁寿”,今人说“好人长寿”,“仁”和“好人”。都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光明磊落,其精神状态良好,对人体健康自然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仅靠一个“德”字,还是难保长寿的,世界上不是有很多很多好人都英年早逝了吗?科学地说,人能做到“三净”,才可基本满足长寿的要求、这三净就是:体外净,体内净,心里净。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它的存在与运行离不开所在的城市;人是居住区的主体,“以人为本”、“物为人用”,居住区要切实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要,本文以好佳城市花园为例,着重阐述“城市的观点”、“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