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大规模开发矿业和集约化农业的当今社会,人类从根本上直接地干预着地球环境.鉴于人类利用资源和改变环境的要求,自然界承担了资源再生和环境净化的功能.资源利用与再生、环境变异与净化互为因果关系.区域或全球环境质量潜育着日趋恶化的危险.资源环境问题具区域性特征.根据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区域的时空尺度,以及环境质量变异的发生学原理,维护区域资源环境平衡关系应遵从如下原则:资源替续的阈值原则、区域环境容量的阀值原则、区域资源开发的综合原则、多种资源利用的统一性原则、邻近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原则.在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研究中应具多层次性.我国西南地区资源待开发、经济待振兴.针对西南地区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的高梯度特点,开展西南地区资源环境战略研究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以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农业资源及旅游资源等等而闻名于世.但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且很不均衡,经济技术较落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诸如水土流失、植被复盖率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局部地区工业发展特别是城市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开发节奏的加快日益突出.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我省的环境发展战略,就是为了探讨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规律,谋求永续利用我省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最佳选择.本文从我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人类开发环境类型、开发中已出现的环境质量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和维护环境良好质量的战略途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内容以“污染问题”为主,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概略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有智能动物的星球。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工具,超脱了生物规律的制约,从本能地适应自然到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从发现与开发了地壳中的矿物资源发展至今,已建成了高度机械化、电器化的人类世界。但由于不当的工业布局,人口的急骤增长,对有限的自然资源穷凶极恶地榨取,以及战争,人类生存的环境失去生态平衡,使得繁华的世界出现“资源、环境、粮食、交通、人口以及贫穷”等严重问题。人类是智能动物,在追求物质财富的活动中,逐渐意识到环境受污染,森林被毁坏,物种在减少,生态失去平  相似文献   

4.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主要开始于六十年代,而在七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是历来就存在的问题,早已有一些学科在分散地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然而,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成为世界性的现代课题,广泛地被人们所关注,那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环境科学是在若干原有学科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环境问题,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从环境的要求来考虑开发建设活动的后果,既考虑开发活动对当代的影响,也要考虑当代的开发活动对后代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环境准入制度是开发建设活动合理而可持续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成因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缺损导致的外部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经济原因 ,环境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是各相关利益者谈判和重复博弈的过程 ,而全球环境管理的实践也证明了环境管理越来越依赖于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环境税、资源合理定价与开发、拓宽环保筹资渠道和发展环保产业等经济手段的完善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矿产开发潜力、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矿产以开发城市废弃物中人类所需的各类矿产资源为目的,为解决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从中国城市矿产的开发现状着手,重点分析了中国城市矿产的开发潜力,并对当前城市矿产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提出了未来推动中国城市矿产有效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国城市矿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水资源的保护是直接与资源、环境有关,间接与人口有关,这一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重要问题之一.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不足,水质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赵紫阳总理在报告中提出“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直接关  相似文献   

9.
绿色食品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只有一个地球,而且它的空间很有限,所有生物都在这个空间里进行生存竞争,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改造着世界,时而也破坏着生态.长期以来,人类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不断增施农药和化肥,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除使人患病(致敏、致畸、致癌、致突变)外,还造成水质、土壤、生物和大气污染,不仅导致环境资源损失,而且导致经济利益损失.我国是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研究了海水入侵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指出,海水入侵是在持续性干旱少雨和过量超采地下水的状态下发生的。海水入侵后引起了资源与环境的显著变化,地下水质恶化,淡水资源趋向匮乏;耕地质量退量退化,耕地生产力降低;植物群落逆向演替;城镇工业规划与布局被迫变化,工业发展受到威胁,人类生产和生活受到限制,地方病发生加剧,人体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受到一定影响。海水入侵加剧了资源与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当前世界环境的基本状况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围绕着环境的破坏与保护,正在进行一场空前广泛的世界性斗争。在这场斗争中,环境教育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国外认为,实际工作、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协调一致的发展,是解决环境保护这一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从生活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同时把废弃物送回环境。环境本身通过扩散、微生物的分解和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为我们进行处理。这些元素、无机物乃至有机物经常反复地进行着“生物→环境→生物”的循环。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指水、土、大气)中的元素及其化合  相似文献   

13.
人们贪得无厌地占有资源,并企图战胜自然摆布,然而与自然环境相冲突。爆发性的工业社会把强大的压力强加于环境平衡的国家身上,这股强大的压力最终会把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洗劫一空,并把污染引进生物圈,直至自然的和环境的生物全部破坏为止。 应该承认,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短期目标—发展产业,人们也自然地意识到,在任何情况下,解决环境破坏的办法是控制每一开发事件的源,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内蒙古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 ,其产值几乎占到该区工业产值的一半。由于历史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煤矿开发破坏矿区环境资源、诱发地质灾害和导致环境污染。不同地域矿山开发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不同 ,露天和地下不同的开采方式诱发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国有大中型老矿区地面塌陷问题较为严重 ,成为制约矿山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乡镇及个体小煤矿“只开发 ,不治理”加剧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在西部大开发中 ,要吸取“先开发 ,后治理”的历史教训 ,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矿业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环境问题,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难题之一,是因为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实践所给予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活动与安全,所以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代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人类为了控制,改善与保护环境,并根据在一定的环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染污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讲发展。可见,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舒适的生存条件,保障人类健康的问题。阐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环境医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使环境教育更具有全球性、全民性、全程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已日益为社会有识之士所认识和重视。一九七七年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就指出:“环境教育确实是个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中则更进一步强调:“必须对年轻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教育问题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一九八一年国务院二十七号文件明确规定:“中小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万里副总理也指示:“中小学教科书中要编写有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的内容。”为此,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煤矿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内蒙古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其产值几乎占到该区工业产值的一半,由于历史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煤矿开发破坏矿区环境资源、诱发地质灾害和导致环境污染。不同地域矿山开发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不同,露天和地下不同的开采方式诱发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国有大中型老矿区地面塌陷问题较为严重,成为制约矿山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乡镇及个体小煤矿“只开发,不治理”加剧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吸取“先开发,后治理”的历史教训,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矿业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一、前 言 去年是环境厅成立十周年。环境厅回顾所走过的路程,为此进行了“环境厅十年史—回顾与展望”的编辑工作。今年正好又是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第10个年头。十年的时间,似乎和人类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可在这十年中,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们—居民、行政、企业采取了哪些行动?由此带来了什么结果?十周年纪念日不正好是正确总结掌握这些情况的一个适当时机吗? 这十年间,反复讨论的题目是“开发还是环境?”,“经济成长还是环境保护?”而在今天,所要求的不是“环境或经济”,而是“环境经济”。本稿将介绍设在环境调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川滇黔接壤地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及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在区域人口负荷大,经济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等综合因子的作用下,已使区域生态系统变得十分脆弱,指出了区域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做好环壕保护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