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wxWidgets是一个扩展了的C++类层次结构,具有跨平台性,本地观感,类库封装等特性。使用wxWidgets开发的程序用户界面(GUI),能移植到各种平台。在分析和深入研究了wxWidgets类库关系和主要控件应用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用wxWidgets开发的GUI程序。  相似文献   

2.
对跨平台框架程序wxWidgets的发展、特点、适用的平台,独立于体系结构的类型,应用及调试进行了研究,以实例的方式展示了wxWidgets在文件管理、HTML、图像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宁 《程序员》2006,(11):126-127
什么是wxWidgets? wxWidgets是一个跨平台的软件开发包。它诞生于1992年,最初的名字是wxWindows,但由于Microsoft的抗议,在2004年改名为wxWidgets。它最初是被设计成跨平台的GUI软件开发包,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为wxWidgets  相似文献   

4.
wxWidgets是一个C 语言GUI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包,利用该工具包,可以结合多种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开发跨平台程序。本文对wxWidgets的框架包括类继承体系,编程模式以及其事件处理机制做了介绍,以一个简单的“helloworld”程序为例,说明如何使用wxWidgets开发跨平台程序。  相似文献   

5.
wxWidgets是一个C++语言GUI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包,利用该工具包。可以结合多种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开发跨平台程序。本文对wxWidgets的框架包括类继承体系,编程模式以及其事件处理机制做了介绍,以一个简单的“helloworld”程序为例.说明如何使用wxWidgets开发跨平台程序。  相似文献   

6.
wxWidgets是一个优秀的开源应用程序框架,但在基于该框架的应用程序中不能直接使用ActiveX控件.在大量开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wxWidgets框架及COM、ActiveX控件的相关知识,提出一种在基于wxWidgets框架的应用程序中使用ActiveX控件的通用方法,并将相关代码使用类进行了封装.通过实际项目的检验,该方法切实可行,封装得到的类简单易用,在相关软件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wxWidgets是一个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进行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C++语言框架库。如同其它所有的GUI框架一样,wxWidgets的程序控制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wxWidgets主要有两种方法来处理事件:一种通过事件表宏定义静态地把事件和事件处理过程绑定在一起;另外一种通过函数动态地绑定事件和事件处理过程。本文介绍了这两种事件处理方法并对其作出分析比较,说明了动态事件处理机制代码量稍大但比静态事件表机制更加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厚板轧后加速冷却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后处理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过程及其应用.该整理后的数据报表和二维显示图的软件是基于开源的跨平台C 框架wxWidgets以及其图象处理类库VTK开发的,具有显示速度快、精度高、适应性强、移植性好的特点;具有读取现场数据而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以及各类曲线和二维显示全钢板上表面温度分布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程序员》2007,(11):17-17
Top 10: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职位描述:善于从玩家角度考虑,对于产品中涉及到用户游戏体验的部分,通过自身的经验、观摩类似产品以及组织用户进行的互动活动进行数据收集并分析。熟练掌握C++,熟悉常用数据结构,熟练使用MFC或者wxWidgets,熟悉DirectX(或OpenGL)。  相似文献   

10.
对几种三维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克里格(Kriging)插值方法在三维地质体建模方面的种种优点。在此基础上,借助于GSTL开源地质统计学库wxWidgets界面库,在Dev-cpp开发环境下开发了一个三维矿体数据的克里格插值系统,为矿体的三维可视化提供了数据支持。该系统实现了Kriging插值、变异函数拟合模型拟合程度的验证一交叉验证以及特定格式的结果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视频内容分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的方法和工作过程,研究的重点是突变镜头探测(基于像素的方法、模板匹配法、基于直方图的方法、基于视频特征的方法),渐变镜头探测(双重比较法、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压缩域的方法),关键帧提取的关键技术(基于颜色特征的方法,基于镜头边界的方法、基于镜头的方法、基于运动分析的方法等),在综合分析了各类方法的工作机理和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优化的视频内容分析检索框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人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行人交通。但目前国内外对行人交通的研究都集中在水平步道上,尚没有对楼梯的行人流特征的研究,特别是缺少对大城市重要人流重要集散地的步行楼梯行人流特征的分析研究。通过对上海市赤峰路轻轨车站、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和上海火车站地铁站等几个重要的行人集散地的楼梯行人流的特征调查,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得到楼梯行人流的密度-速度、密度-流率的函数关系类型,并采用Matlab等软件进行函数拟合,得到换乘枢纽的行人流特征函数及楼梯行人流特征模型。为合理设置换乘枢纽内楼梯设施,提高楼梯的通行能力,更好组织行人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攻击图在网络安全评估和防御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攻击图的分析,网络管理者可以预知网络脆弱程度,采取加强网络安全性的措施。基于原子域的攻击图生成算法,其在生成时间复杂度和扩展性方面具有实用性的优势;本文通过对网络评估系统的介绍,重点介绍基于原子域的攻击图生成系统在网络安全评估中的应用设计与实现,同时对基于原子域生成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4.
某钢铁厂热连轧炉区顺序控制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钢铁厂热连轧的加热炉,根据炉区控制的特殊情况,着重阐述了加热炉装钢机、出钢机及步进梁的控制思想,并对加热炉区板坯的跟踪钏质控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混合集成方法的数据流概念漂移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数据流分类问题研究受到了普遍关注,而漂移检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已有的分类模型有单一集成模型和混合模型,其漂移检测机制多基于理想的分布假设。单一模型集成可能导致分类误差扩大,噪音环境下分类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而混合集成模型多存在分类精度和时间性能难以两者兼顾的问题。为此,基于简单的WE集成框架,构建了基于决策树和bayes混合模型的集成分类方法 WE-DTB,并利用典型的概念漂移检测机制Hoeffding Bounds和μ检验来进行数据流环境下概念漂移的检测和分类。大量实验表明,WE-DTB能够有效检测概念漂移且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及时空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移动智能手机上人脸关键点的快速定位问题。在活动形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层进模型的快速人脸配准方法:首先,在人脸检测的结果上,采用二值特征快速定位眼角、嘴角等关键点,并对其进行校验修正;然后,通过眼角和嘴角的关键点,并结合边缘约束,对眼睛、嘴巴和人脸外轮廓进行局部配准;最后,对整个人脸形状进行基于加权投影的形状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8~10次迭代后即可收敛,在三星I9300智能手机上,每幅人脸图像的配准时间在40ms以下,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盛俊  顾沈胜  陈崚 《计算机应用》2019,39(5):1411-1415
社会网络顶点分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但绝大多数现有的网络顶点分类算法都集中在无符号的网络,而在边上具有符号的社交网络上的顶点分类算法却很少,且负链接对于符号网络分析的作用大于正链接。研究了符号网络中顶点的分类问题。首先将正、负网络映射到相对应的隐空间,提出基于隐空间的正负链接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优化该模型的迭代算法,通过对隐空间矩阵和映射矩阵的迭代优化,来对网络中的顶点进行分类。由带符号的社会网络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在数据集Epinions上得到结果的F1值在11以上,在数据集Slashdo上得到结果的F1值在23.8以上,与随机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硬盘接口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对IDE硬盘的读写,介绍了基于ARM920T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结构,设计了系统与IDE硬盘的接口电路,分析并改造了Linux操作系统下的硬盘驱动,最终在S3C2410开发板上实现了对硬盘的稳定快速的读写。  相似文献   

19.
袁斌 《图学学报》2012,33(6):24
基于曲率的体绘制十分有用,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分析数据特征,设计新的 数学模型。论文在GPU 上实现了基于B 样条滤波和基于线性滤波的按需计算导数、曲率和 光照效果的GPU 光线投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按需计算方法大大加速了基于B 样条滤波 的GPU 光线投射方法的绘制速度;线性滤波方法绘制速度快于B 样条滤波的方法;基于 B 样条滤波的方法绘制质量更高;可以利用线性滤波的方法交互选择相机设置、转换函数和曲 率函数,突出感兴趣的特征,然后用基于B 样条滤波的方法绘制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20.
王纪森  严江 《测控技术》2012,31(4):52-55
针对国内飞机弹射筒地面弹射试验的试验情况,开发一套基于C8051F120单片机的弹射筒弹射过载信号采集仪。介绍该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重点对系统电路的设计进行论述并基于PROTEUS7.6平台进行电路仿真;软件开发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平台,功能合理,人机交互好。应用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