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我院日常开展的24h膳食回顾在评估住院病人膳食摄入状况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40名普通饭住院病人,分别用称重法、24h膳食回顾法对其进行一日膳食调查。将24h膳食回顾法获得的食物消费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与称重法获得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计算两者差值占称重法数据的比例,以此判断24h膳食回顾法数据的准确性。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旨在了解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为引导学生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用称重法结合24小时膳食回顾法与食物频率法调查200名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情况,并计算BMI值评估学生的体质状况。结果:学生的膳食结构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量相比,果蔬类、海产品、奶类摄入量过少;膳食的能量不足;三餐分配不合理,早餐能量摄入过少,部分男生存在不吃早饭的情况;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小样本膳食调查,利用称重记录法和食物频数法获得的膳食摄入量资料,计算居民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为膳食类胡萝卜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夏、秋、冬、春4个季节,采用称重记录法调查不同社区134名居民连续3d膳食,采用食物频数法调查5种主要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频率及摄入量,分别计算5种类胡萝卜素每日摄入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主要膳食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频数法的结果高于称重记录法。结论:食物频数法膳食调查可能会高估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西吕梁地区小学生进行营养干预,调查、分析、评价其膳食营养和身体发育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小学生科学合理膳食供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食堂称重法和24h膳食回顾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吕梁2所寄宿制小学校283名学生进行3d的膳食调查;依照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和评价。结果:该地区被调查小学生膳食结构以及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均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宏观营养素中的蛋白质、微量营养素中的Ca和VA的缺乏尤为严重。应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肉、蛋、奶类)及水果的摄入量,以促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2010年石家庄市新华区居民膳食摄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新华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以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依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新华区6个居委会180户居民共438人进行膳食调查,计算每标准人日食物消费量.膳食调查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新华区平均每标准人日谷类、薯类、豆及豆制品、蔬菜、水果、畜肉、禽肉、奶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食用油、食用盐消费量分别为397.77、40.09、16.79、339.78、95.85、61.87、14.80、87.21、54.09、37.76、9.06g.米面制品、畜禽类摄入量符合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营养膳食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的推荐量;水果、鱼虾类、奶类消费量与推荐量相比仍显不足,油、盐摄入量远远超出,部分营养素、矿物质与推荐量存在较大差距.居民畜禽肉、鱼虾类、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与年人均收入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 (P<0.01)、0.154 (P<0.01)、0.101 (P<0.05);谷类摄入量与年人均收入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53 (P<0.01).畜禽肉、蔬菜摄入量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6 (P <0.01)、0.106 (P<0.05).结论:新华区居民膳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指南》相比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山东省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方法整群随机抽样,用称重法和24h回顾法进行连续3d膳食摄入调查。结果谷类摄入量城市比农村少68.6g,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城市比农村多19、7g。能量、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C和钠的摄入量城市低于农村,城市和农村比较分别少273.2kcal、3、1g、1.9g、60g、8.1mg、463.6mg。膳食结构仍以谷类食物为主。结论 山东省居民膳食营养存在不平衡现象,需要加强营养教育,引导居民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中国居民2004—2011年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ion index, DII)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使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2004—2011年4轮调查数据,使用3 d 24 h膳食回顾法评估研究对象饮食摄入情况并计算DII评分,使用t检验和方差检验进行差异分析。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DII评分的变化趋势。结果:4轮调查中中国居民整体DII评分为-0.98,得分范围为-4.12~2.33。2004—2011年DII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各年龄亚组中DII评分均呈现正增长趋势。较高的DII评分与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较多相关。结论:中国居民各年龄组膳食炎症潜能呈现增长趋势,这与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建议加强国民的营养宣教,提高国民营养素养。  相似文献   

8.
分析集体就餐学生群体能量摄入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水平。方便抽样集体就餐学生共40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称重法与24h膳食回顾法分别估算能量和营养素水平。在3d时间内,男生的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 260±588kcal/d;女生为2 022±461kcal/d,低于我国目前现行的轻体力活动成年男女能量推荐量。男女生各餐供能比分别为早餐14.2%、23.0%;午餐31.5%、24.4%;晚餐39.6%、27.6%;三餐外进食分别为14.7%和25.0%。3大营养素供能比(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男生分别为51.4%、35.2%、13.4%;女生分别为50.7%、36.1%、13.2%。膳食中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量普遍不足。膳食结构中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增加,早餐供能比过低,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摄入量不足,矿物质维生素未达到推荐量是目前该群体普遍现象,应增加在校集体就餐学生食物品种的多样性,对大学生集体就餐群体制定相应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膳食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调查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调节膳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4h回顾法,分别对南京市169名60岁以上老年公寓居住的老人和自宅居住的老人进行为期三天的膳食调查。结果:两组人群中,大部分老人摄入品种分布趋于单调(5种以下),自宅居住老人中,22%的老人一餐摄入食物品种可达6-9种;三餐热能分配中早餐热能偏低;总的能量摄入量达RN1的80%-100%左右,但蛋白质热能偏低,脂肪热能偏高;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尤其是VB1、VB2钙的摄入量严重不足。总体上自宅居住老人的营养摄入水平高于老年公寓老人。结论:两组不同居住方式老人均存在一定的营养问题,老年公寓老人的营养更不容忽视。加强营养宣传教育,指导老年人合理调节膳食结构,改善营养状况,对增进老年人健康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以及各种膳食营养素的比例、来源是否合理,以指导患者饮食,合理改善膳食结构。方法:随机选择重庆市新桥医院心内科和心外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5例,运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记录患者早、中、晚3餐及3餐外的进食情况(包括水)。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及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为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粮谷类、蔬菜类、蛋类、奶类、豆类、鱼虾类、油脂类摄入量低于DRIs,但水果类、畜禽肉类摄入量高于DRIs;调查对象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的摄入量均低于DRIs,但其在能量营养素来源分布中的比例却较合理;除铁外,心力衰竭患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明显低于DRIs。钠和水的摄入量明显低于DRIs符合心衰患者营养治疗原则。结论:45例心力衰竭患者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强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07、08级的163名学生(男生68名、女生95名)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参考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颁布的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S),对调查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男女学生营养素摄入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云南省基诺族居民膳食结构和食物消费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2020年在云南省基诺族集聚地景洪市抽取12个居(村)民委员会392名20~80岁基诺族居民,采用膳食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基诺族居民膳食结构,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膳食摄入和营养状况。结果 2020年云南省景洪市20~80岁基诺族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各类食物摄入量为:谷薯类食物297.1 g(其中米类及其制品264.5 g,面类及其制品13.0 g,其他谷类0.4 g,薯类19.2 g),蔬菜类食物228.3 g(其中深色蔬菜49.7 g,浅色蔬菜178.6 g),水果59.3 g,动物性食物137.2 g,水产品29.0 g,奶类及其制品7.0 g,豆类及其制品27.5 g,坚果5.0 g,烹调油42.0 g,食盐8.4 g。水果、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水产品、坚果、烹调油等食物摄入量均分别高于2010—2013年云南省居民平均摄入量,而谷薯类食物、蔬菜、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和食盐均显著低于2010—2013年云南省居民平均摄入量(P<0.05)。结论 云南省景洪市基诺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地方性院校大一新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有效引导其在读期间的科学饮食提供必要的依据,本研究采用称重记账法及膳食记录法对绥化学院大一新生连续3d的膳食调查,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中18岁以上中等体力劳动的推荐摄入量(RNI)进行比较,发现新入校的学生存在不重视早餐,能量摄入不足,部分营养素缺乏等问题,同时提出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市大学生矿质元素摄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高校学生矿质元素营养状况,指导大学生科学合理用餐,保证矿质元素摄入平衡,为平顶山市高校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1)膳食调查:插取平顶山市3所高校245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膳食表,运用24h膳食询问法和记录法,连续调查7d的膳食情况,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中的矿质元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分析;(2)生化检测:进行头发中矿质元素测定。根据生化检测结果对膳食调查结果进行验证,最后作出矿质元素营养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法对蚌埠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计算出每人每日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依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膳食结构以粮谷类为主,能量、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A摄入量偏低,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E摄入充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与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关性。方法 :募集符合项目要求的45—65岁受试对象200名,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受试对象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有无斑块,依诊断标准将受试对象分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并对其进行3d 24h膳食回顾调查。结果 :早期AS组人群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早期AS组与正常组受试对象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分别为20.7%、22.4%、54.8%和21.3%、22.9%、53.1%;其它营养素摄入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采用后退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摄入量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呈负相关。结论:膳食营养素K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倡导合理营养和均衡膳食,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方法:采用24 h回顾法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拟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营养风险筛查,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调查的2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通过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发现,患者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为1 602.8±172.5 kcal,仅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4.1%,76例患者显示为营养不足(BMI18.5 kg/m2)。通过NRS2002调查发现,162例患者NRS-2002评分≥3分,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3.3%。此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这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9.9%vs 6.4%(P=0.006)、6.2%vs 2.1%(P0.001)。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14.18±2.37 vs 12.75±1.91,P=0.04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热量摄入量较低,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鼓励术前进行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维生素D的膳食摄入状况,为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伴有基础疾病等基本资料,按年龄分成人组(26~64周岁)和老年人组(〉65周岁)。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就诊前一天的膳食情况,参考美国农业部发布的食物成分表,计算出膳食总能量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同时采用简化食物频率法调查过去1个月内患者高维生素D食物的进食频率,同时调查含维生素D膳食补充剂或功能性食品的摄入。结果:糖尿病患者机体维生素D的缺乏普遍存在,且更加严重,成人组和老年人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40.9±11.4、36.2±15.5nmol/L。由于营养治疗限制了富维生素D食物的应用,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的总摄入(271.7±91.3、332.6±111.3U)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人每日推荐量(400、600U),这对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提出了挑战。结论: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摄入明显不足,体内维生素D普遍缺乏,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除户外活动动外可能需要膳食补充剂或强化食品额外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图像辅助的膳食评估(IBDA)方法在评估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方面的有效性,并与称重食物记录(WFR)法和24 h膳食回顾(24-HDR)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IBDA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对钠、钾、维生素B1、烟酸、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的摄入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镁、锌、铁、磷、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摄入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IBDA方法与WFR方法对镁、锌、铁摄入评估比较和其与24-HDR方法对维生素C摄入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DA方法与传统方法在评估大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西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状况,了解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8次追踪调查资料,选取18-6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获得居民每人每天食物消费量.结果:1989-2009年广西18-60岁居民谷类、豆类摄入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谷类食物由1989年的483.5±116.3g/d,下降到2009年的389.0±133.0g/d,下降幅度为19.5%;蔬菜类食物的摄入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335.8-348.6g/d;水果、奶类、鱼虾类、蛋类食物摄入量和消费率虽然逐年均有所增加,但摄入量和消费率严重偏低;而禽畜肉摄入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89年的89.2±78.7g/d,上升至2009年的159.6±87.9g/d,上升幅度为78.9%;食用油、盐摄入量也偏高,至2009年分别达到38.8g/d和7.7g/d,超过推荐量标准.结论:21年间广西居民的膳食结构模式已从植物性膳食向动物性膳食转变,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