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浆丝时张力是否均匀,卷绕线速是否恒定,均与传动系统的设计直接有关。本文以五锡林浆丝机为例,对浆丝速度范围、上浆伸长率、经轴最大最小卷绕直径、恒张力恒线速传动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许斌  徐庆江 《金属制品》2019,45(2):21-23
捻股机放线装置的张力波动会造成钢丝绳表面不平整、直线性缺陷等质量问题。有效控制放线张力是钢丝绳生产工艺和设备技术的关键。永磁阻尼放线装置根据磁体的磁滞现象产生的耦合力矩来达到恒张力放线的目的。生产过程中实测丝股的张力稳定无波动,捻制出的钢丝绳品质有很大提升。永磁阻尼放线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免维护,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Ф1.0~1.6 mm制绳钢丝大盘重生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立式工字轮收线机。该收线机采用联组窄V带传动,传动功率为15 kW,收线工字轮直径为800 mm,收线盘载质量550~600 kg,收线钢丝直径为1.0~1.6mm。排线装置采用独立电动机驱动丝杆进行正反转,为了确保钢丝的卷取质量,在丝杆排线器上增设一套矫直器。收线和排线装置均采用PLC加变频器控制,以适应主机速度和排线间距。为确保钢丝的收线质量,在主机和收线机之间装一套恒张力机构,确保张力恒定,提高了拉丝机作业率。该收线机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方便,排线间距可调。  相似文献   

4.
探讨棉双丝包芯赛络纱的纺纱工艺.以涤纶丝、氨纶丝为芯丝,棉为外包纤维,通过改造细纱机赛络纺相关设备,优选长丝退绕方式,正确配置纺纱工艺,成功纺制出棉双丝包芯赛络纱.认为:纺制棉双丝包芯纱,长丝退绕张力的控制是关键环节.两种长丝应分别退绕.氨纶丝应采用传统的筒子架积极退绕方式,并进行适宜的预牵伸;涤纶丝应采用大卷装丝筒轴向被动退绕,并附加张力控制器.  相似文献   

5.
《金属制品》2015,(6):43-45
针对绳圈生产中缠绕机张紧机构张力控制存在的问题,对张紧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进。介绍缠绕机的基本结构,以及改进后缠绕机张紧机构的工作原理、螺旋压缩弹簧结构参数设计、弹簧刻度线的标定。总结张紧机构改进后缠绕机的特点。实际应用表明,缠绕机张紧机构改进后,产品性能显著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6.
在纺纱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筒纱的成形、纱线的质量和织机的生产效率。本文通过对络筒过程中纱线张力的产生原理、影响纱线张力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闭环式恒张力喂送纱线的系统。该系统以美国TI公司生产的电机专用芯片DSP28035为主控芯片,实时采集纱线张力传感器传送的纱线张力,利用智能PID控制方法,实现对一个超低惯量高动态性能伺服电机转速的全数字化控制,以达到纱线恒张力喂送的目的。该系统不但具有张力设定、过电流保护、错误报警等功能,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射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GA12 1A型高性能整经机主要有以下技术特征 :经轴直接传动 ,高速度、大卷装、PLC控制变频器实现闭环无级调速 ,恒线速、恒张力卷绕 ;采用 38mm钢板为左右机架 ,低重心设计 ,重型横撑梁连接 ,外观结构简洁明了 ,便于维修 ;机器所有旋转部件均做动平衡试验 ,确保设备高速运转时无振动 ,无噪声 ;采用气液钳制式制动系统 ,保证经轴、压辊、导纱辊同步制动 ,其中压辊设有液压阻尼加压和瞬间弹回装置 ,以避免高速制动时对纱线损伤 ;新型机械手式上落轴机构 ,气缸控制 ,程序动作 ;由工业电脑、光栅传感器组…  相似文献   

8.
恒张力送料机构的力学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海莹  胡鹏 《轻工机械》2005,23(2):19-21
应用自动控制和检测技术对切纸机构的恒张力机构进行改进设计。对恒张力机构的力学特性作了分析并简单介绍了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钢丝在工字轮收线缠绕过程中出现的排线质量以及股绳供料中的问题,结合现使用的3种工字轮排线机构的特点,设计一种钢丝拉拔后收线直径为0.5~0.9 mm的LT17/360水箱拉丝机工字轮排线装置。采用双向螺纹丝杆排线机构,选取螺距为18 mm,丝杆中径为30 mm;收线机采用三相力矩电机控制工字轮转速,增设一个减速箱调整速比,满足丝杆转速和钢丝的排线间距。该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收线工字轮排线均匀,工字轮在股绳使用时能获得较恒定的放线张力,解决了工字轮放线时发生垮线、拉断、捻合股起浪的问题,提高股的捻制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络筒张力的构成和变化规律,通过对赐来福Autotense FX张力控制系统的深入分析,指出其不足并对改进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对国内络筒机张力控制技术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凤巧 《金属制品》2006,32(6):44-45
介绍KS30/630成绳机的系统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对张力控制机构和控制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电气系统组成和恒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该控制方法使钢丝绳的质量得到提高,抗拉强度得到增强,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层绕机排线及恒张力控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变频器驱动排线电机,实现层绕机的电控排线,既可满足不同线径的层绕要求,也可克服机械排线方式对收卷宽度的局限。层绕机的变频调速恒张力控制实现了层卷张力的稳定控制,为高速层绕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提高制绳用钢丝力学性能均匀性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制绳用优质线材,保证线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和显微组织;采用蓄热式热处理炉,控制炉压和气氛;采用直进式拉丝机,改变冷却方式并实现拉拔监控,钢丝的脱碳情况大大改善,生产的直径2.8mm制绳用钢丝的平均抗拉强度1 846 MPa,散差小于50;平均扭转值37次,散差为4.5;平均弯曲值15次,散差为3,钢丝性能完全满足高档钢丝绳用钢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德强 《金属制品》2013,39(2):56-58
针对切割钢丝在收线过程中随卷径增大出现的张力波动问题,以及排线的恒间距要求,研制出双变频控制收线、伺服器控制排线的收线机。该收线机由张力摆杆装置、排线装置、收卷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说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原理,给出整机结构示意图、控制系统框图。收线采用具有卷径计算功能的台达变频器驱动,排线采用台达ASDA-AB伺服器控制,实现了排线间距恒定、收线张力恒定,解决了切割钢丝在收卷过程中张力稳定和排线平整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将传统生产预应力钢丝的拉拔工序和稳定化处理工序合并成一条无扭拉拔连续作业线,采用驱动轮直径为 1 200mm的拉丝机,减少拉拔中钢丝产生的内应力;中频感应加热去应力回火热效率高;水平施加预张力,张力轮直径 3 500mm;全线由微机控制线速度、加热温度和预张力,人机界面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成材率和钢丝内在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电能。  相似文献   

16.
对港机 -集装箱用钢丝绳主要品种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认为抗疲劳性能差和使用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是钢丝韧性指标低、外层股之间的缝隙太小和钢丝绳油脂不到位 ;钢丝绳表面浪形和金属绳芯外逃是由于成型率过高、波动偏大 ,各股捻制张力不均匀和顺向捻制不到位。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采用小捻距 ,提高增径率 ,控制股间缝隙 ,增加外层股裹紧度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秦万信  刘宇 《金属制品》2001,27(2):8-11
对锻打股钢丝绳与锻打钢丝绳进行比较 ,指出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增大钢丝绳刚性、提高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减小钢丝绳工作伸长、减小捻制应力及增强钢丝绳耐挤压和耐磨性 ;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股绳截面形状不同、钢丝变形均匀程度不同、钢丝绳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钢丝绳中消除捻制应力效果不同及钢丝绳密度系数不同。对锻打股钢丝绳与锻打钢丝绳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面接触钢丝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生产锻打股钢丝绳与锻打钢丝绳尚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郭合理  支宇堃 《金属制品》2004,30(5):17-18,26
对国内 3家工厂和日本产 72A盘条进行试验并分析 ,钢丝绳的整绳破断拉力值和制绳钢丝拉力值的离散度有密切关系。当钢丝拉力值的离散度较小时 ,钢丝绳的整绳破断拉力值大。钢丝绳要获得比较大的拉力值 ,除了内层钢丝和外层钢丝高于限定的最低拉力值外 ,还必须保证主承载钢丝拉力值比较集中 ,其标准偏差保持在0 .2 6kN以下。  相似文献   

19.
异型丝的恒张力收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异型丝收线机使用ABB550变频器的恒转矩方式,在空轮、满轮时收线张力相差很大,易造成排线不均,时常压线。对该机的机械部分进行改进,增加张力机构,给出张力机构图,并简述张力臂的控制过程,收线机电气控制采用ABB550变频器的PID功能进行控制,运行速度为张力的PID计算量和轧制主速度的叠加,给出变频器接线图及参数设置。改进后收线张力稳定、可调,且易于操作,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赵涛  程志强 《金属制品》1998,24(5):26-30
传统的直进式拉丝机缺乏张力检测装置,容易出现断丝或堆丝现象。在不增加机械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变频器直流侧电流的方法来反映反拉力的变化,按照智能控制原理,结合现场经验设计出专家控制器。介绍稳态速度给定规则集、动态过程保持反拉力恒定规则集、故障诊断规则集及自学习环节的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该专家控制器可保证拉拔过程中反拉力的恒定,并可对故障实时报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