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采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对照组44例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级显交往率63.6%,总有效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0.9%,总有效率75.0%,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陈曦  寇天 《医学信息》2019,(16):143-145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2%,高于对照组的3.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脑梗死疗效及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连续治疗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纤维蛋白原(Fb)、总胆固醇(TC)、血脂水平(TG)、不良反应的差异,以及炎症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指标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5%(38/4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74%,45/47)。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Fb、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ET-1、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引起的炎症相关因子ET-1、hs-CRP显著降低和NO的显著升高分别与NIHSS评分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其机制与多种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阿加曲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急性脑梗死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予盐酸法舒地尔60mg,1次/d静滴,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1次/d静滴及常规治疗,14d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1次/d静滴及常规治疗,14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为(12.56±3.8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8.78±4.23)分,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发应.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使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7.
户秋生 《医学信息》2010,23(17):3144-314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0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两组实行同样康复和护理模式,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订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和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和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生脑梗塞有确切实效。  相似文献   

8.
陈曦  刘楠  张洪淞 《医学信息》2019,(12):156-157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8.92±0.84)mg/dl vs(12.36±1.25)mg/dl,(4.61±0.92)分vs(9.63±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军平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3):33-35,88
目的:比较奥扎格雷钠分别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A组(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B组(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注射液),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测定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和临床疗效的改善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4天后凝血功能(除B组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发病72h内的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应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静脉滴注,1次/d,两药均使用14d。对照组(25例)应用丹红40ml代替依达拉奉及马来酸桂哌齐特,基础治疗两组相同。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结果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用于发病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发病在3~4.5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6),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 t-PA静脉溶栓。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30,90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 d观察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仍具有显著效果,且并未明显增加出血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王娜 《医学信息》2019,(23):180-182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行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效率(转诊时间、采血时间、抢救时间)、护理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结果 观察组采血时间、抢救时间、转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44±0.19)min vs(6.03±0.15)min]、[(45.96±4.23)min vs(70.11±6.25)min]、[(37.30±4.15)min vs(62.35±3.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7.99±2.16)分vs(10.11±2.75)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54.36±9.25)分vs(48.30±8.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肖慧莉 《医学信息》2019,(23):104-106
目的 观察艾地苯醌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地苯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失语改善程度、语言功能(自发语言、阅读能力、复述、命名)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失语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发语言、阅读能力、复述、命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和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艾地苯醌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失语症状,提高语言功能,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波治疗。采用相关量表评估神经受损、日常活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并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量表评分和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FMA)评分均明显改善,Vs、Vm明显升高,RI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Vs、Vm显著增高,RI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波治疗,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受损、日常活动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并增加颅内血管血供,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血压控制、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降低颅压等常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疗法,对照组仅服用氟伐他汀,两组均治疗2W,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W、治疗后2W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改变.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4.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d、治疗后1W、治疗后2W的血清CR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C反应蛋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罗雷雷 《医学信息》2019,(23):149-151
目的 分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NIHSS)、血清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Shs-CRP、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常规组(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和神经受损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中40例行单纯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溶栓组,40例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情况,采用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及预后状况,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mRS评分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预后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片、依达拉奉针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丁苯酞可协同其它药物升高VEGF水平及提高急性脑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