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利用SEER数据库分析局限期可手术食管癌术前放化疗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并建立生存预测列线图,为筛选术前放化疗患者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SEER数据库2010-2015年食管癌接受术前放化疗且分期为T1b-4aN0-3M0(2010年AJCC第7版分期)的病例;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检验;通过R软件建立预测模型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index)及校准曲线用来评价模型准确度。结果 共1697例患者符合条件并可纳入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与总生存(OS)及癌症特异生存(CSS)均相关(P均<0.001),年龄与OS相关(P=0.02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分化程度、N分期与OS相关;性别、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与CSS相关(P均<0.05)。将预后相关因素纳入Nomogram预后模型,5年OS、CSS的C-index值分别为0.60、0.61。同样方法建立食管鳞癌亚组患者预后模型,OS及CSS的C-index值为0.62、0.64。结论 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为局限期可手术食管癌行术前放化疗者CSS预后因素,根据以上数据建立的列线图可为是否采用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这一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脑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ERCAM)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Cox模型建立具有良好预后判断价值的列线图并予以验证。方法:下载TCGA及GTEx数据库中结肠癌及正常组织中CERCAM表达及患者临床特征数据,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例结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样本进行验证,通过差异分析、通路富集分析以及生存分析等方法探索CERCAM的组织定位、功能及预后价值。通过Cox回归筛选出结肠癌的预后危险因素,基于CERCAM及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分别使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与评价,根据危险分层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结肠肿瘤组织中CERCAM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01),在结肠癌患者中,CERCAM高表达人群OS(P=0.034)及存活状态(P=0.002)显著劣于低表达组,且CERCAM与癌症信号通路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联。Cox分析显示,CERCAM表达水平(HR=2.23,P=0.015)、T分期(HR=5.64,P=0.015)、M分期(HR=2.62,P=0.022)是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浸润(HR=2.30,P=0.089)是危险因素,利用上述因素建立列线图,一致性指数提示其区分度好,且训练集与测试集一致;校准曲线、ROC曲线同样显示该列线图的预测能力较好。通过危险分层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提示高风险组有更低的生存率(P<0.000 1)。结论:CERCAM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可能与癌症中蛋白聚糖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联,基于CERCAM建立的列线图优于传统预测模型,对结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这种实用的模型有助于患者风险分层及治疗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NQO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NQO1蛋白在123例宫颈癌标本的表达并比较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NQO1表达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Cox分析宫颈癌的预后风险因素。结果 NQO1蛋白在宫颈癌中呈胞浆染色,其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且NQO1高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HPV感染明显相关;NQO1高表达患者的DFS和OS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NQO1高表达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NQO1高表达可能是评估宫颈癌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泛素结合酶E2T(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T,UBE2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UBE2T基因mRNA二代测序数据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UBE2T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阐明UBE2T 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Kaplan-Meier进行预后分析,利用Cox比列风险回归模型研究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并根据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预测UBE2T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可能调控通路。结果 UBE2T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UBE2T高表达与Grade分级、TNM分期、有无血管侵袭等密切相关(P<0.01),且提示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TNM分期、血管侵袭、UBE2T表达水平均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UBE2T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信息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5月就诊于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并行规范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177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信息的变化,并分析残余肿瘤组织病理信息对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 177例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37个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4.0%和95.0%,4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9.7%和81.1%。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DFS独立危险因素为原始T分期、原始N分期、存在脉管侵袭、新辅助化疗后Ki-67增加。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原始T分期、原始N分期。而新辅助化疗前后ER状态的改变、PR状态的改变、HER-2状态的改变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HER-2、Ki-67可以发生改变,但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无关。原始肿瘤T分期、原始肿瘤N分期、存在脉管侵袭和Ki-67增加是影响乳腺癌患者DFS的危险因素。原始肿瘤T分期、原始肿瘤N分期是影响乳腺癌患者O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SChLAP1过表达对结直肠癌(CRC)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严格随访标准的156例CRC患者和 43例癌旁结直肠组织进行qRT-PCR检测,评估SChLAP1表达与CRC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以及影响CRC患者OS和DFS的风险因素。结果 CRC中SChLAP1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结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ChLAP1高表达与CRC的分化和分期有关,也与DFS和OS有关(P< 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发现SChLAP1表达是CRC患者OS和DFS下降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SChLAP1在CRC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SChLAP1 可能作为独立的生物标志物用于CRC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CXCR4与VEGF在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TL)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9例睾丸淋巴瘤肿瘤组织中的CXCR4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CXCR4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XCR4和VEGF蛋白表达高的患者更易中枢神经系统浸润(P<0.05);两者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φ=0.423,P=0.001);CXCR4蛋白的表达与Ann Arbor分期、IPI评分、血清LDH水平、Ki67密切相关,VEGF蛋白的表达与Ann Arbor分期、IPI评分、B症状、血清LDH水平、是否复发、CR状态密切相关;Ann Arbor分期、IPI评分、B症状、血清LDH水平、CNS受累、完全缓解状态、CXCR4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患者PFS和OS的影响因素,CR状态、CXCR4和VEGF蛋白的表达是PTL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是预后差的重要因素。结论 CXCR4、VEGF蛋白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风险,因此可作为预测指标,针对高表达的患者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进而改善预后;并且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1A(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A,MAP1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膀胱癌及癌旁组织137例,qPCR及免疫组化分析MAP1A在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qPCR结果表明,MAP1A在20例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配对的癌旁组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2,P<0.001)。免疫组化结果同样表明,MAP1A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1%和7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P<0.0001)。MAP1A表达与患者的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MAP1A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明显低于MAP1A高表达患者(P<0.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HR=1.46,P=0.038)和MPA1A表达(HR=1.213,P=0.030)是影响膀胱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AP1A在膀胱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与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MAP1A低表达可能提示膀胱癌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SA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探讨SALL4在食管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1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ALL4的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SALL4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特征、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SALL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ALL4高表达与术中肿瘤部位(P=0.038)、G分级(P=0.036)和AJCC分期(P=0.015)密切关联。生存分析及Cox风险回归分析表明,SALL4高表达组的食管鳞癌患者OS和PFS均低于SALL4低表达组(P<0.05)。结论 SALL4高表达可以作为食管鳞癌一个独立的预后判定因子,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帮助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MRI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CCRT)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省肿瘤医院接受CCRT并持续随访的111例ⅠB‐Ⅳ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所有患者疗前原发灶的IVIM‐DWI定量参数(ADC、D、D*、f值)及疗前、疗后T2WI序列的3D纹理特征,并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纹理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LACC患者CCRT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结果 外照射剂量、f值、疗前Rad‐score及疗后Rad‐score是宫颈癌CCRT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HR=0.204、3.253、2.544、7.576)并共同组成列线图模型。模型预测1、3、5年无病生存(DFS)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0.888和0.916,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59、0.903和0.867。决策曲线表明,相较于其他模型,列线图具有更高的临床净收益,临床影响曲线进一步直观地展现了模型的预测精度。结论 基于IVIM‐DWI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对预测LACC患者CCRT后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宫颈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卵巢癌组织中Grb相关结合蛋白2(Grb-associated binding protein 2,GAB2)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手术切除的119例卵巢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GAB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预测年轻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列线图,以期帮助临床诊疗。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5 525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通过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用于构建预测患者3、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al survival,CSS)的列线图,将我院就诊的147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种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ER状态、HER-2状态、手术方式是与患者OS和CS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些因素纳入并建立预测患者OS和CSS的列线图模型。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基于建立的OS和CSS列线图模型对患者进行了风险分层,能够准确地将年轻乳腺癌患者分成预后有显著差异的三个风险亚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p-mTOR(Ser2448,活化形式的mTOR)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并评价其用于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441例结直肠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p-mTOR的表达,收集患者至少5年的随访信息,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mTOR在癌旁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4%(17/441),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8%(254/441),两者间差异显著(P < 0.01)。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mTO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病理分期显著正相关(P均 < 0.05)。同时,p-mTOR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均 < 0.05),p-mTOR高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52和60个月,明显短于p-mTOR低表达患者的71和70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mTOR表达水平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mTO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有可能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及复发转移风险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p-mTOR(Ser2448,活化形式的m TOR)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并评价其用于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441例结直肠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p-mTOR的表达,收集患者至少5年的随访信息,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mTOR在癌旁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4%(17/441),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8%(254/441),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mTO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病理分期显著正相关(P均<0.05)。同时,p-mTOR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均<0.05),p-mTOR高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52和60个月,明显短于p-mTOR低表达患者的71和70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mTOR表达水平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mTO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有可能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及复发转移风险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30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E-cadherin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E-cadherin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上,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6.8%,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0%,E-cadheri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在高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5%,在中分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9%,在低分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7%。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23.3%,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45.5%。在Ⅲ期和Ⅳ期结肠癌患者中,E-cadherin阳性结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比阴性患者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Ⅲ期和Ⅳ期结肠癌患者中E-cadherin表达情况、临床分期是结直肠癌患者OS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结肠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是Ⅲ期和Ⅳ期结肠癌患者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ratio,NLR)与预后关系,阐释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302例NSCLC患者做建模组,2010年1月—2010年6月的96例患者做验证组。建模组内绘制ROC曲线评价NLR对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治疗前NLR与患者临床指征及预后关系;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组进行验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erum amyloid A,SAA)和中性粒细胞表达;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SAA浓度;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NSCLC细胞中SAA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SAA对中性粒细胞凋亡影响,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建模组ROC曲线显示,治疗前NLR对NSCLC患者复发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679,P=0.013),NLR最佳分界值为2.53;按高、低NLR分组,发现NLR与ECOG评分、病理分期和肿瘤分级有关;低NLR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更长(P<0.01)。总生存期列线图模型对建模组患者3、5年生存率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723和0.625,对验证组3、5年生存率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749和0.705。NLR高的患者肿瘤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度高,SAA高表达(P<0.01);患者血清中SAA浓度显著升高(P<0.01),SAA浓度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0.01);NSCLC细胞中SA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流式结果显示,SAA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中性粒细胞经SAA处理后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 治疗前NLR水平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风险评价指标;SAA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影响NLR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