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加强老年流行病研究 科学指导老年健康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形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作为我国人口中寿命最长和最脆弱的特殊群体,亟需针对此人群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老年流行病学是研究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在老年人研究中的应用科学,整合多种方法开展老年人特殊健康特征分析,获取老年人健康流行病学规律。本期“老年流行病学”重点号文章围绕老年人群慢性病、...  相似文献   

2.
健康老龄化与老年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推进并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建设,而反映一个国家健康老龄化的核心指标就是老年人群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水平。本文综述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相关进展,并阐述了老年流行病学在该领域研究的引领作用和策划本期“关注老年人的功能与健康”栏目的初衷,即针对主要影响我国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诸如失能、共病和失智的基本患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在有一定全国代表性的人群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描述和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探索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有效途径提供相关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老年健康教育特点及健康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最多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老年人口文化素质低 ,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护理老年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护理人员需根据老年期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需求给予健康教育 ,根据社会性资源及其经济状况、躯体健康、精神健康、日常生活功能来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健康教育可帮助老年人提高健康意识 ,减少发病机会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期望寿命1 增加社会活动 人到老年 ,在社会舞台上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 ,活动范围缩小 ,生活内容由经社会领域为主 ,变为以家庭空间为主 …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社区老年照护关怀体系,以期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为我国积极应对健康风险冲击下的老龄化社会提供行动框架。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逻辑归纳法,分析我国老年健康照护模式的现存困境,提出健康风险冲击下的社区老年照护应对路径。结果:老年人作为卫生服务领域的弱势群体,其健康处于持续衰退阶段,健康风险特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老年人对照护依赖的需求持续增长,亟需来自多主体供给的照护关怀。结论:建立并拓展全生命周期连续的社区老年照护关怀体系,有助于实现老年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缓解老龄期健康风险对老年人功能发挥的影响,以助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观的实现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社会各界也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健康养老和健康促进等。作为临床护理人员来讲,加强老年患者的预防和保健,让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医院和国家带来的巨大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分析健康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使我国慢性病防治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健康中国战略下,老年慢性病管理质量是评估我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对缺乏与较低利用率使得我国农村老年慢性病防治遇到诸多困难,尤其是传统村落的合并、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成使得原本相互熟悉的社区卫生人员、老年慢性病患者、基层干部之间双向沟通不畅,加大了慢性病管理难度。文章通过梳理近10年我国慢性病管理相关研究,从新型农村社区视角出发,重点探究农村老年人慢性病管理情况,在已有政策环境下基于新型农村社区提出老年慢性病农村社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的健康保障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相对完备的老年健康保障体系,如日本、英国、法国、瑞典较早建立了覆盖老年人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健全的“老年、遗属、伤残与健康保险”。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保障也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合作医疗在为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合作医疗的解体,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几乎全部自费解决。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享受公费医疗的比例只有1.8%,许多老年人由于经济困难而无法得到必要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健康促进是指帮助人们改变其生活方式以实现最佳健康状况的科学和艺术[1]。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达到最佳生存质量是时下讨论的热点[2]。随着增龄,具有健康行为增进的老年人通常出现毕生发展的良好趋势。本研究旨在通过健康促进活动参与率的行为调查,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水平,找出可能成为成功老龄的积极因素,为探讨如何制定老年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与老年人群健康关系的认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地回顾国内外气候变化对老年人产生的健康效应。分析气候变化下极端温度、极端气候、空气污染和气候敏感性传染病对老年人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健康影响,并根据老年人死因排序,重点围绕极端温度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致病机理及对不同地区老年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程度进行探讨。为推动健康老龄化,促进老年人群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积极支持气候变化纳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提高老年人对气候变化影响健康的认知;三是加大研究支持力度,尤其是交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目前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衰老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导致的健康相关损伤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将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拟通过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由专职研究人员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现场体格检查、生物样本收集、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样本数据收集,并进一步建立老年人群多模态精准医学亚队列,基于多组学方法角度,识别老年人环境、膳食、及遗传变异对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为开展老年人群老龄化相关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及疾病预防和控制相关靶点提供证据支持。可以为老年相关疾病防控、减轻疾病负担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本文对该队列的背景、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长寿老人流行病学研究的科学意义与展望题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长寿老人作为"健康老人模板", 对其开展健康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 建设健康老龄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长寿老人流行病学研究前瞻性研究仍然较少, 尚需涵盖人口社会学、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疾病谱、心理精神状态、医学影像指标、生物标志物、基因等诸多层面的长寿老人队列数据的长期随访收集以及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完善。本期重点号展示了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基于7年随访数据, 围绕百岁老人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展开的研究成果, 以期为长寿老人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和健康老龄化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实,并日趋严重。老年人深受一系列慢性疾病的困扰,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通过对老年人体质评估,可对影响健康的高危因素及时识别。虽然我国在老年人体质评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仍然缺乏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的体质评估指标,且尚未建立适合我国老年人健康和体质的评判标准。因此,本文就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及体质的评估方法作一综述,旨在为科学地评估老年人体质的内在实质,预测和预防慢病及指导我国老龄化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In the context of todays ageing popula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connectedness network model proposed by Diebold and Yilmaz in 2014 to analyse the directionality and degre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geing index, life expectancy,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 from a systematic perspective for China; then, these results from China are 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 number of new findings can be identified, as follows: (1) for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 may promote the growth of health expenditure and increased life expectancy may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ageing population; (2) China's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has already led to some constraints on economic growth, whereas the United StatesUS's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has had a weak impact on its economic growth; and (3) the age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for China has a net impact on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 whereas no such net directional impact was foun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idea that policy synerg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health fields in order to promote both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ageing popul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老年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老年人群健康状态、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分布和预防,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老年人群健康的学科。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进程逐渐加深,老年流行病学作为流行病学的重要分支和老年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之一,为实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老年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梳理我国老年人的健康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等,并对老年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text presents the key topics, which guided the discussions about demographic change and the resultant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With the ageing of the societies, the health problems of the elderly put pressure on health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With regard to work and social wellbeing,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sub-topics: the labor market and the elderly; social security and questions related to shelter for the aged population. The ageing process normally occurs in good health conditions unless there is disease. In additi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health area allow for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elderly. This is why preventive strategies over the lifespan turned more important for meeting today's challenges and increasingly those of tomorrow. As refers to innovation and markets, longevity creates numberless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new products and marke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rm "productive age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defining the increasing trend towards a life style in an ageing society. Finally we will approach the topic ageing and development showing that the demographic shift is already one of the most urgent global problems, being addressed by public policies both in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分析政策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特征,为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方法:经系统检索得到老年健康服务相关政策文件148份,提取关键信息并梳理政策内容与时间节点,采用Nvivo 11软件对21份主要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归纳总结中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体系的演变历程。结果:中国老年健康服务的政策演变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酝酿阶段(1984—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及系统整合阶段(2017年之后)。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与内涵,建立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结论:本文从政策演变角度总结了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发展的阶段,并针对现存问题与挑战提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通过试点示范促进政策方案的细化、加大对能力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在大健康理念下促进多部门协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有序多分类logistic、二分类Logistic回归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较差(P0.001),城镇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优于农村老年人(P0.01),子女和配偶支持水平、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呈正相关(P0.01);西部地区、患慢性病以及未参保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低于中东部、未患慢性病以及参保老年人(P0.01);农村地区、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卫生支出占比较城镇地区和未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高(P0.01),患慢性病、和配偶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卫生支出占比较未患慢性病以及分居、离异、丧偶或未婚的老年人高(P0.01)。结论:我国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率较低,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大,支付意愿不够强烈,应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尊严问题,探索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新模式,完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进展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加快,迫切需要有代表性的、可信的、可比的中老年人健康及完满状态的数据,一方面是因为改善中老年人健康、降低发病率需要丰富的中老年人群数据资料分析的经验,另一方面规划社会保障体系(如健康和养老系统)满足我国不断增大的中老年人群的需求也需要基于证据的决策依据。同时,基于大样本长时间追踪的队列研究也在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和失能状况的病因学研究方面拥有优势。本文将介绍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基线,以及项目的优劣势和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居住方式和子女支持对老年人基层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使基层卫生服务更具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居家类型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方法:利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负二项Hurdle回归模型(NBH模型)分析。结果:与子女同住会显著提高城乡居家老年人对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P<0.05),子女经济支持则会显著降低需求(P<0.05);当老年人至少具有一项基层卫生服务需求时,子女情感支持会显著降低其对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P<0.05)。此外,户口、自评健康、是否有慢病、ADL水平、子女数都是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基层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和建议:家庭照护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将家庭责任融入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制度中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家庭特征,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应当关注农村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患有慢病老年人的需求,丰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具有社区居家养老意愿老年人的医疗卫生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