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阜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掌握降氟改水工程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安徽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要求开展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各项监测工作。结果高氟区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4.83%,氟斑牙指数为0.29;未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3.23%,氟斑牙指数为0.39;降氟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未改水病区监测结果与既往调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的实施进度,评价改水工程的运行效果。方法对江苏省26个氟中毒病区县的全部病区村开展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依据《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GB/T 5750.7-2006)测定水氟含量,按Dean法进行8~12岁儿童氟斑牙检查。结果 2015年2 090个病区村已完成改水2 036个,改水率97.42%;改水工程运转率92.44%,其中水氟合格村1 620个,水氟合格率86.08%。共检查8~12岁儿童149 034人,氟斑牙患病率28.33%,氟斑牙指数0.52。水氟质量浓度在0~1.2mg/L、1.2~2.0mg/L、2.0~3.0mg/L、3.0mg/L的村氟斑患病率分别为23.34%、48.45%、53.48%、65.32%,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40、0.74、1.05、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改水完成且运转正常的病区村、改水完成但不能正常运转病区村和未改水病区村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27.04%、41.59%、37.98%,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50、0.76、0.71,不同改水情况氟斑牙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15年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部分病区村未改水或改水后水氟超标,导致该部分病区村氟斑牙患病率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四川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防治现状,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和做好改水工程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的通知》,2020年对四川省所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自然村进行了改水工程情况及水氟含量调查,检查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水氟测定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儿童氟斑牙监测依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01),氟斑牙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97个病区自然村,截至2020-12-31已全部改水,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100%,水氟含量合格率为100%;共检测儿童6647名,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8.05%。结论四川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12个县(市、区)97个病区自然村均已落实改水降氟措施,其中8个县达到控制标准,4个县防治措施达到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福建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的流行现状,为开展控制评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在福建省36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的所有病区村,调查改水情况、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和当地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抽取25岁及以上成人调查尿氟含量及氟骨症病情。结果共调查153个病区村,所有病区村均改水,改水工程末梢水氟含量范围为0.00~1.05 mg/L,合格率为100.00%(153/153);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5.42%(146/153);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72%(76/2789),氟斑牙指数为0.07;不同年龄、不同人口受益率地区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成人(n=3765)尿氟几何均值为0.80 mg/L;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2.00%(6/300)。结论福建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改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永春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的防治效果和改水工程运转情况,为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按《福建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监测分析全县4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的水氟、尿氟和氟斑牙的发病情况。结果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52.5%降到改水后14.8%,氟斑牙指数0.26;病区村水氟从改水前1.2~6.8 mg/L降到改水后0.08~0.14 mg/L,均值为0.10 mg/L,合格率100.0%;尿氟含量0.25~2.47 mg/L,几何均值098,尿氟合格率92.0%。结论 改水降氟措施取得明显效果,饮水型地氟病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6.
张继卫 《职业与健康》2014,(17):F0002-F0002
目的了解西安市阎良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工程15年来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降氟改水防病效果,为调整饮水型氟中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农村饮水现状和改水工程正常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测定末梢水和儿童尿氟含量;儿童进行氟斑牙诊断,成人进行氟骨症诊断。结果病区村全部改水,管道入户率为100%,病区村改水工程设备10年来运转正常,受益人口达26.3万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13%;成人氟骨症临床患病率为1.82%;水氟含量合格工程52个,合格率为100%。结论降氟改水是降低饮水型氟中毒发病的有效措施;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和成人氟骨症临床患病率比改水前明显下降,应继续注意病情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漳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按照《福建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漳州市7个地氟病病区县开展监测工作。结果:7个病区县共有36个病区自然村,29个改水工程都已完成改水工作,改水率100%;本年度共监测改水工程24个,正常运转工程24个,正常运转率100%;每个工程采集1份末梢水,水氟含量监测结果均小于1 mg/L,合格率为100%。在18个病区村检查8~12岁儿童240名氟斑牙患病率,检出氟斑牙患者7人,检出率为2. 92%。结论:有效地防控监测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对市民的饮水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健康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效果及病情动态.方法 于2009-2014年在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和《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抽取10个监测县,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10个改水降氟工程,调查其运行效果,并测定水氟浓度;每个监测县选择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村,调查改水村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水含氟量,检测未改水村饮水氟浓度,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对25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和尿氟检测.结果 在监测县中,共监测改水降氟工程511个,正常运转率为97.06%(354/511),水氟合格率为55.19%(282/511).在165个已改水村中,共监测147个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7.28%(143/147),水氟合格率为62.59%(92/147).在12个未改水监测村,水氟>1.20 mg/L的村占58.33%(7/12).2009-2014年全部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平均为50.10%(4 563/9 107),氟斑牙指数为1.0,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172.69,P<0.01).改水工程正常运行且水氟合格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44.81%(2 543/5 675),氟斑牙指数为0.87,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248.30,P<O.01).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行或水氟超标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61.10%(1 750/2 864),氟斑牙指数为1.26.未改水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47.54%(270/568),氟斑牙指数为1.07.改水工程正常运行且水氟合格监测村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低于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行或水氟超标的监测村(x2=-202.11,P<O.01).2009和2014年度25岁及以上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分别为8.04%(119/1 481)和7.25%(106/1 463).2014年水氟合格村和水氟超标村成人尿氟几何均值均低于正常值上限(1.60 mg/L).结论 山东省改水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改水降氟工程的水氟超标问题较为严重,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及病情变化趋势。方法 2021年3-10月, 对江苏省27个县(市、区)全部1 972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进行普查, 监测各病区村改水工程运转情况, 检测水氟含量;检查所有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 1 972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均已完成改水, 改水工程全部正常运转且水氟合格。其中, 实现控制目标的病区村有1 774个, 占全部病区村的89.96%;控制措施达标的病区村有198个, 占全部病区村的10.04%。共监测改水工程47个, 其中小型改水工程2个, 占全部工程数的4.26%;大型改水工程45个, 占全部工程数的95.74%。共检查8~12岁儿童125 790例, 检出氟斑牙12 625例, 氟斑牙检出率为10.04%, 氟斑牙指数为0.19。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9.98%(1 854/18 579)、10.27%(2 704/26 323)、9.48%(2 765/29 152)、9.73%(2 835/29 145)、10.92%(2 467/22 591), 年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滨州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滨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情现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对滨州市惠民、博兴、邹平3县地氟病病区进行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与饮用水氟含量检测.[结果]合计调查8~12岁儿童1467名,检出可疑氟斑牙225人、氟斑牙患者653人(极轻氟斑牙225人,轻度氟斑牙204人,中度氟斑牙194人,重度氟斑牙30人),患病率为44.51%,斑釉指数为0.99;氟斑牙缺损率为9.82%.氟斑牙患病率,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病区(63.50%)、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病区(58.20%)均高于未改水病区(25.20%)(P<0.01);改水工程报废停用病区不同年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用水含氟量(mg/L),改水工程报废病区为(2.24±1.21),改水工程正常病区为(1.34±1.05)(P<0.05);未改水病村为(1.00±0.76),低于改水工程报废病区(P<0.01).[结论]滨州市地氟病病区病情仍然较重.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梅州市辖区内饮水型氟中毒的病情及改水降氟后效果,为防治饮水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梅州市的6个地氟病区县(市),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对调查县(市)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饮水氟、儿童尿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调查的6个县38个乡镇115个病区村中,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21.99%,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为1.45mg/L,饮水氟范围为0.10~2.10mg/L。结论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病情,通过改水降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还有9个病区村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未达到控制病区标准;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存在着管理不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及时掌握若尔盖县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户合格砖茶普及情况,动态评价病区人群饮茶型地氟病流行趋势,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对5个监测村50个居民户采集砖茶并测定茶氟含量,检测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成人氟骨症X线患病情况.结果 检测村民砖茶氟含量最小值为502.05 mg/kg,最大值为1 513.4 mg/kg;平均值为990.28 mg/kg,无合格份数,日人均摄氟量达5.23 mg;检查137名8~12岁儿童,共检出极轻度及以上氟斑牙病例15例,检出率为10.95%;共X线拍摄成人氟骨症111名,检出49例氟骨症患者,检出率为44.14%.结论 若尔盖县属于饮茶型氟中毒高流行区,农牧民群众处于高摄氟状态;成人氟骨症病情重,呈现慢性氟中毒蓄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东区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情和改水降氟工程现状。[方法]2006年,在河东区地氟病村进行饮用水氟含量检测、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及降氟改水工程状况调查。[结果]检测108个村的540份水样,氟含量超标率为23.15%;检查15处降氟改水工程,3处报废,1处水氟超标;调查8~12岁儿童183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72.02%;调查16岁以上成人11349人,Ⅱ度以上氟骨症患病率为5.60%。[结论]河东区地氟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应进一步加强改水降氟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氟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燃煤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对安康市岚皋、平利县6个自然村进行监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2个监测县实施改炉改灶的病区村中各随机抽5个病区村,在抽中的每个病区村和6个监测村各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调查监测村所有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法。同时对8~12岁学生每年龄段采集10份尿样,检测尿氟,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256-2005进行评价。对监测村25周岁以上人群,按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7)。结果:病区普遍使用铁炉和改良灶,铁炉、改良灶的合格率及正确使用率均较低;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不高;玉米、辣椒加工前淘洗率均在95.00%以上;6个检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9.00%(118/200);共采集儿童尿样200份,尿氟在0.55~2.02 mg/L,几何均数1.09 mg/L;X线共拍片576人,氟骨症检出率为16.23%(93/576)。结论: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呈流行态势,防氟炉灶损坏较为严重,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加强病情监测、防氟炉具后期管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是防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燃煤污染氟中毒病区居民室内空气氟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守仁 《卫生研究》1992,21(2):75-79
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盛产高氟、高硫煤,居民以落后的烧煤方式——室内堆煤做饭、取暖,由于没有炉灶及烟囱,燃烧不完全,排出大量含氟煤烟,污染室内空气及粮食、蔬菜、饮水,造成严重的氟中毒。室内空气中氟化物及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为10.5~304μg/m~3及0.2~122.7mg/m~3,其日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大气卫生标准的几倍到几十倍。在一些病区居民总氟摄入量为2.43~11.3mg/d·人,超过规定水平。摄氟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所有病区居民从呼吸道摄氟量均超过国家标准,而从消化道摄氟量仅重病区超过规定。由此看出,从呼吸道摄入氟对氟斑牙的患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山东省菏泽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09年选择菏泽市的曹县、牡丹区、单县、巨野县、郓城县等5县(区)为监测地,各县(区)按轻、中、重病区各选择1个村为重点调查点,共15个村。调查内容为饮水氟含量、儿童氟斑牙与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及人群尿氟水平。结果其检测5县(区)15个村水样69份,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0 mg/L)的水样56份,超标率81.16%,其中2.0mg/L的水样26份,4.0 mg/L的3份,水氟最大值为7.76 mg/L。检测15个村人群即时尿氟728人份,其中儿童435例,成人293例,几何均数分别为2.73、2.92mg/L。对679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临床检查,氟斑牙检出率为50.81%(345/679),缺损型率为4.57%(31/679),氟斑牙指数为1.16。调查7 956名成人地方性氟中毒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7.69%(612/7 956),其中检出中、重度病例175例。结论菏泽地区水氟超标仍很严重,以未改水病村(包括改水后报废病村)为主;尿氟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氟斑牙与氟骨症仍存在一定程度流行,高氟危害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大落实科学有效的改水降氟措施力度,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岛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现状。[方法]2004年对青岛市主要地氟病病区即墨、胶州、莱西、平度4市8~12岁儿童5939人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5.17X,斑釉指数为0.69;其中3个市氟斑牙患病率超过30%,平度市最高为61.68%;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与所在村饮水氟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963,P〈0.05)。[结论]青岛市地氟病病情仍然较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东省东营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抽样方法,调查丁五等6个病村的居民饮用水氟含量,检测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16岁及以上成人临床与X线氟骨症检出情况。结果6个病村饮用水平均水氟浓度为3.04 mg/L,22份水样水氟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1.0 mg/L),最高者达4.15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平均检出率59.7%,缺损率11.8%,斑釉指数1.20,最高的码头村氟斑牙检出率达69.4%,缺损率21.5%,斑釉指数1.51;8~12岁儿童尿氟几何均值2.40 mg/L,6个病村均未达到≤1.5 mg/L的控制标准;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和X线阳性检出率均为14.8%,病情以码头村最重,并出现2例X线Ⅱ期氟骨症患者。结论东营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控制,需加大改水力度,控制氟源,尽快落实防制措施,以期早日摆脱高氟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寿光市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寿光全市范围内进行降氟改水工程饮水氟含量调查和高氟地区地氟病病情调查。[结果]调查改水降氟工程554处,其中工程年限在15年以上的占66.96%;水氟含量3.67~0.14mg/L,查出氟含量〉1.0mg/L的高氟水源136处(中病区40处,轻病区96处),占24.55%,分布在7处镇(街道),受害人口122195人。在水氟含量≥1.6mg/L村调查8~12岁儿童4500名,查出氟斑牙患者1982例(极轻577例、轻度980例、中度302例、重度123例),患病率为44.04%,斑釉指数为0.92。在5处高氟区镇(街道)调查16岁以上居民36802人,查出临床诊断氟骨症患者(轻型)700例,患病率为1.90%。[结论]寿光市部分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仍然存在部分氟斑牙和氟骨症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改善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服务及利用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2005年中国5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对4687例流动育龄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外出工作生活特征和避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外出工作生活特征和避孕情况与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风险暴露的关联.结果 <30岁和30~ 39岁年龄组人工流产发生风险分别是40 ~ 49岁组的2.21倍(95%CI:1.47-334)和2.38倍(95%CI:1.53~3.70);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发生人工流产的风险越高,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及以上的流动育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的风险分别是未上学者的2.15倍(95%CI:1.15~4.03)、2.47倍(95%CI:1.33~4.57)、2.61倍(95%CI:1.34 ~ 5.11).流入地打工年数在2~4年及≥5年组人工流产发生风险分别是<2年组的2.62倍(95%CI:1.83~3.76)和7.78倍(95%CI:5.63~10.75);流动育龄妇女与配偶共同居住的人工流产风险是不与配偶共同居住者的1.49倍(95%CI:1.05~2.11);从事家政保洁业、餐饮娱乐业和批发零售业者人工流产风险分别是从事办公室文员的5.82倍(95%CI:1.73~19.59)、5.07倍(95%CI:1.59~ 16.18)和4.37倍(95%CI:1.37 ~ 13.92).结论 流动育龄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外出工作生活特征等均可增加人工流产风险,应有针对性开展对流动育龄妇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