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伐他汀+低分子肝素,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抗凝血酶原Ⅲ、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纤维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白蛋白、抗凝血酶原Ⅲ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降低血脂、尿蛋白,增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3例及西药加补益脾肾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方药组(治疗组)23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和浮肿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每组血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比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血尿素氮、血肌酐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浮肿减轻。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浮肿比对照组消退快。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2 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二组 ,对照组 12例 ,给予降糖以及洛丁新和肠溶阿斯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 11例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 :治疗 6周后观测二组尿蛋白、血浆蛋白、肌酐清除率、血脂、纤维蛋白原及浮肿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 ,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及P <0 .0 5 ) ,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LMWH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和浮肿 ,而无明显出血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4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和C-反应蛋白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比对照组明显,起效更快;治疗组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因降低C-反应蛋白的炎症反应而减轻微量白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叶红  高岩  陈伟琦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9):1039-1040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 65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 5例和对照组 3 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 ,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2 4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 β2 微球蛋白、血肌酐、血纤维蛋白原、血D 二聚体 ,两组患儿利尿、消肿及尿蛋白转阴所需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组尿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明显上升高于对照组 ;血β2 微球蛋白、血肌酐下降程度快于对照组 ;血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恢复正常时间快于对照组 ;利尿、消肿及尿蛋白转阴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可作为儿童原发性NS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5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26例。在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服用苯那普利20~30mg/d,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4100,2次/d腹部皮下注射,疗程4周。比较苯那普利与低分子肝素联合苯那普利对24h尿蛋白定量(24hup)、血清肌酐(set)、血浆白蛋白、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24hup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血浆白蛋白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苯那普利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格列喹酮30 mg/d,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4 mg/d,共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及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杰  何海 《临床荟萃》2005,20(12):673-675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空腹血糖(FPG)、血压、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UAE明显降低,(160.21±80.11) μg/min vs (75.84±56.82) μg/min (P<0.01), CCr、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P<0.05或P<0.01),而FPG和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可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3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素组,各160例。两组均接受抗感染、利尿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肝素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肝素组治疗总有效率、肌酐清除率、血浆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肝素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可提升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促进患儿肝、肾、凝血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0.
黄芪联合疏血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和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目。方法:随机将44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疗程28天。分别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观察并记录尿24h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组尿蛋24h白定量、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1),血总蛋白及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和疏血通注射液不仅能明显的降低蛋白尿,而且具有降低血脂及升高血浆蛋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志康  李列平 《华西医学》2009,(10):2583-258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ACEI/ARB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55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CEI/ARB)和治疗组(ACEI/ARB+低分子肝素),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Scr、BUN、血浆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24h尿蛋白、Scr均显著下降(P〈0.01,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血浆白蛋白均增加(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BUN均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TC和T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减少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强的松及其它药物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4 0 0 0IU)腹部皮下注射 ,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 2 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计数 ,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结果 经 4周治疗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 )高于对照组 (89.3%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减少 ,血浆白蛋白升高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 ,血液粘度降低(P <0 .0 5 ,P <0 .0 1) ;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液粘度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延长 ,FIB下降 (P <0 .0 5 ,P <0 .0 1) ,但治疗组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P <0 .0 1) ,APTT延长 ,但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数虽有下降 ,但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两组患者中无一例有出血倾向。结论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 ,降低血液粘度 ,减轻蛋白尿 ,提高血浆白蛋白 ,明显地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松龄血脉康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蛋白排泄率(UAER)和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22%)高于对照组(7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4 h尿蛋白定量、UAER、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t分别=16.89、20.41、10.66、23.34、19.56、13.80;11.74、10.37、5.90、12.88、8.49、8.33,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BP、DBP、24 h尿蛋白定量、UAER、Scr和BUN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99、6.79、9.43、8.97、11.57、9.28,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8%)低于对照组(1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良好,且对肾脏具有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48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及银杏叶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h尿微量蛋白(U-Alb)、肌酐(Scr)、空腹血糖(FB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液流变学变化,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U-Alb、血压、SCr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后U-Alb、TC、TG、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的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降低尿蛋白、降血脂,降低血粘度,纠正血液高凝状态,疗效优于单用替米沙坦,能更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5.
邓远卉  谭琼  朱红林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41-1242,1245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激素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脂质代谢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肾病综合征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强的松1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0m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2周1疗程,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测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降蛋白尿,升血浆蛋白,降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较对照组效果好,两组均无一例出血。【结论】在强的松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可降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欧阳玉林  王晓华 《新医学》2012,43(8):555-558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功能及线粒体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模型组(DN组)、黄芪注射液干预组(黄芪组)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8只。DN组及黄芪组使用链脲佐菌素制作DN大鼠模型,黄芪组加予黄芪注射液灌胃,正常组和DN组同时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喂养6周。检测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清肌酐、24 h尿量及尿蛋白定量,留取肾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ATP、ADP、AMP,提取线粒体,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3态呼吸速率(T3)、4态呼吸速率(T4)和呼吸控制率(RCR)。结果:与DN组大鼠比较,黄芪组大鼠的血糖水平、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下降,24 h尿量增加,肾脏组织线粒体T3和RCR升高,ATP、ADP含量增加,P均<0.05。结论:黄芪可能通过改善DN大鼠肾脏线粒体呼吸功能及能量代谢,改善DN大鼠肾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春仙  史训忠 《检验医学》2010,25(2):107-10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其清晨空腹血DD、FIB、CRP水平,并同时收集24h尿液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测定,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组分3组:正常蛋白尿组(NA组,UAE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MA组,UAER20~200μg/min);临床蛋白尿组(cP组,UAER〉200μg/min)。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DD、FIB、CRP水平在正常蛋白尿组已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UAER增加而增高,3组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DD、FIB、CRP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发展及糖尿病。肾病有早期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凯时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凯时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 对照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中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凯时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可延缓肾衰竭进展,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黄芪(Astragaulus membranaceus)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黄芪治疗DN的随机或半随机临床试验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独立筛选、质量评价和原始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评价指标包括:①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②24h尿蛋白定量;③内生肌酐清除率;④血清肌酐;⑤尿素氮;⑥空腹血糖;⑦糖化血红蛋白;⑧甘油三酯;⑨胆固醇;⑩不良反应;11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结果33个RCT和1个半随机试验包括2356例DN患者被纳入,试验地点均在中国。大部分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含量小。文献发表的"漏斗图"分布不对称,提示可能有阴性结果的试验未发表,有潜在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黄芪可以减少DN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24h尿蛋白,能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和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显示黄芪能改善DN患者肾功能;②黄芪降低DN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清肌酐方面可能与ACEI或ARB类药物的疗效相似;③黄芪在减少DN患者24h尿蛋白方面,疗效可能优于其它活血化淤类中药。治疗期间尚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治疗DN有一定的疗效且相对安全。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试验样本量较小且方法学质量低下,现有的证据尚不足以推荐临床常规应用黄芪治疗DN。因此有必要进行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黄芪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MCA)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样本,自身前后及分组对照方法,对32例高血压伴MCA者(EH组),观察在治疗前和每天服用氯沙坦50 mg 12周后的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肌酐(Alb/Cr)的变化,同时设12例健康老人作对照(对照组)。结果用氯沙坦治疗后,除血压有明显下降外,尿Alb/Cr亦显著性降低(P<0.01),Ccr明显升高(P<0.05)。结论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可降低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