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损伤机制及X线片表现、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2例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者的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X线片特点如下:(1)肘关节正位及侧位片均显示桡骨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2)肱骨内外髁只是与肱骨干骺端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而与尺骨鹰嘴间关系并无变化;(3)尺桡骨带肱骨干骺端骨折片或肱骨外髁移向内侧;(4)上尺桡关系不变。结论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极易误诊为肘关节脱位、肱骨外髁骨折、内髁骨折,掌握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发育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儿童肘关节损伤规律,重视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表现仍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是婴幼儿外伤中较罕见的骨骺损伤,现报告1例。1病历报告患儿,男,5岁,4h前摔倒,左手掌着地,肘部受伤,疼痛,活动受限就诊。查体:左肘部软组织肿胀,前臂旋转不灵,畸形,压痛明显。X线片显示:左肱骨小头骺及尺、桡骨同步向尺侧与肱骨干骺部呈分离移位,肱骨内髁干骺端一较大骨折块,桡骨与肱骨小头纵轴延长线正常,尺桡关节无异常。X线诊断:防骨远端全骨骺分离。2讨论肱骨远端全骨髓分离在儿童肘关节损伤中较罕见,占0.5%。肱骨远端全骨骺包括内上髁、外上髁、滑车和肱骨小头,它们藉软骨联成一体。全骨骺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表现,以提高X线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25例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表现,其中全部病例均摄肘关节正侧位片。结果125例中,81例创伤发生于左侧,44例发生于右侧,其中肱骨髁上骨折49例,肱骨外髁骨骺骨折28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6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18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尺骨近端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6例,单纯尺骨近端骨折2例,桡骨小头骨骺分离或骨折5例,肘关节后脱位2例,桡骨小头半脱位2例。结论熟悉儿童肘关节的解剖特点,依靠直接和间接征象,判断X线片上不显影部分的损伤,可提高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损伤的X线诊断漏诊原因。方法:随机抽取近4年DR、CR的100例1~6岁儿童因外伤而漏诊的常规肘关节正侧位平片进行分析。结果:投照位置标准20例,占20%;投照位置倾斜40例,占40%;有双侧比对40例,占40%。其中髁上骨折骨折63例(伸直型56例,屈曲型7例),占63%;外上髁骨折10例,占10%内上髁骨折(合并髁分离)10例,占10%;鹰嘴骨折2例;桡骨颈骨折1例,肱骨小头骨骺分离3例,肘关节脱位2例,上尺桡关节脱位(包括半脱位)6例,占6%;全髁分离2例,肘关节单纯性脱位并撕脱骨折1例。其中复查发现,髁上肱骨下端及尺骨近端骨膜反应并关节囊内肿胀各2例;发生畸形愈合共计5例,合并屈伸功能障碍3例;肘内翻及外翻各1例,总计肘关节临床表现伤残9例,达9%。本组因投照体位不规范,致髁上不完全性骨折、肱骨小头骨骺分离、上尺桡关节脱位以及不明显的撕脱骨折漏诊7例,诊断技术原因漏诊5例,共计漏诊12例(占12%)。结论:规范的儿童肘关节X线投照体位,熟悉的儿童肘关节X线解剖、加上健侧比对的方法,是减少儿童肘关节损伤漏诊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肘关节创伤X线诊断的表现及要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肘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X线诊断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各类型创伤的X线表现及诊断要点。结果:本组60例患者的创伤类型为肱骨外髁骨骺骨折19例,肱骨内髁骨骺骨折14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12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8例,尺骨鹰嘴骨折4例,桡骨小头及桡骨颈部骨折3例。结论:肘关节创伤的X线诊断,因X线对软骨损伤不能直接显示,诊断过程中应熟悉机体肘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及X线解剖特点,加强各类型创伤的鉴别诊断,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肱骨外髁骨折俗称肱骨小头骨折,多发生于5—10岁儿童。在骨骼生长发育过程中,肱骨下端二次骨化中心外髁部分组成一个骨骺面,包括滑车,肱骨小头,外上髁;而内上髁另有骨化中心。因此,肱骨外髁骨折时,远端往往包括外上髁、肱骨小头骨骺,部分滑车骨骺及干骺端的皮质。若其远端仅单纯是肱骨小头骨骺,即可称为肱骨小头骨骺分离;在幼儿  相似文献   

7.
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8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骺损伤包括骨骺分离、骨骺和骺软骨骨折。骨骺由骺软骨和骨化中心组成,而软骨在X线平片上不能显示,X线诊断受到限制。因而有必要熟悉软骨损伤间接征象,以判断损伤的部位、范围和错位程度,防止诊断错误、处理不当而造成畸形和功能障碍。我们把10年来182例15岁以下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X线表现,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李泳 《海南医学》2010,21(19):102-103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创伤发生的种类及直接数字化X线影像(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表现,提高肘关节骨折及脱位的DR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儿童肘关节骨折及脱位的DR片。结果肱骨髁上骨折95例(69%),肱骨外髁骨骺骨折或分离15例(11%),肱骨内上髁骨折12例(9%)肱骨远端全骺分离2例(1%),肘关节脱位8例(6%),桡尺骨近端骨折6例(4%)。脂肪垫征阳性共63例(45.7%)。结论 DR是儿童肘关节骨折及脱位最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由于此期儿童肘部继发骨化中心较复杂,X线诊断易与肘关节脱位,肱骨髁上骨折及肱骨内外髁骨骺损伤相混淆而发生误诊。我院1979年~1989年共收治此类骨折23例,现将诊治中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6例,年龄1岁以下4例,1~3岁10例,4~14岁9例。就诊  相似文献   

10.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骨折为儿童肘部损伤中少见损伤,常与肱骨髁上骨折和婴幼儿的肘关节脱位相混淆。本文报告12例,占同期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7.1%。12例中骨骺内移9例、外科3例。根据X线片和手术发现,属Salter-Harris Ⅰ型8例、Ⅱ型3例、Ⅴ型1例。骨骺碎裂为2块或3块者4例,其中1例兼有压缩。手法复位5例,手法整复失败或陈旧损伤,行切开复位7例。结果6例满意、3例较好,3例肘关节活动受限明显。12例中肘内翻5°~14°者4例,前臂无不稳现象。本文还就病因、损伤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X线平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85-2288
目的 提高X线平片对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6-2009年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X线片63例,对X线片的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枝型肱骨髁上骨折26例;无移位的肱骨外髁骺板骨折19例;尺骨鹰嘴背侧骨折6例;桡骨颈骨折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3例;未见骨折征象仅见软组织明显肿胀伴肘部脂肪垫征阳性,于20 d后复查时发现肱骨远端骨痂形成2例;肱骨滑车骨骺分离1例.结论 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以青枝型肱骨髁上骨折及肱骨外髁骺板骨折多见,无移位的肱骨外髁骺板骨折最容易漏诊,软组织严重肿胀及脂肪垫征阳性提示可能存在隐匿性骨折.熟悉儿童轻微骨折的常见部位及X线征象,仔细观察可以有效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2.
吴仕龙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2):602-602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是儿童肘部少见的损伤 ,且常易与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内髁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等相混淆而造成误诊。为进一步提高对此损伤的认识 ,现将我院所收治的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17例X线平片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7例中右侧 10例 ,左侧 7例。患者男 11例、女 6例 ,年龄 1岁 6个月~11岁。 17例均于伤后 48小时内就诊。跌倒时为前臂旋前位 ,掌心着地 ,肘关节呈微屈或过伸状。 17例均有不同程度肘关节肿胀、畸形、屈伸功能障碍 ,11例可听到骨擦音。根据Salter Har ris对骨骺损伤的分类 ,属Ⅱ型 15例 ,肘关节正位X线片显示肱骨…  相似文献   

13.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熟15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15例均为小于8岁的儿童,陈旧性外伤1例,伸直型闭合性损伤14例,Salter-HarrisⅠ型1例,Ⅱ型14例,X线检查见肱肌远端骨折线在髁上较低的生长板与干骺端相连部位可确诊为全骺分离。  相似文献   

14.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在5岁以下儿童中是较常见的肘部损伤,且极易误诊为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脱位。本组25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均为向内侧移位,年龄11个月至14岁,平均5.6岁,属Salter-HarrisⅠ型或Ⅱ型。对本症骨骺损伤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诸骨(和骨化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骨骺损伤的诊治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向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30-331
目的分析儿童肘关节损伤后骨折的类型及X线表现,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儿童肘关节损伤病例X线片110例。结果肱骨髁上骨折53例;肱骨外髁骨折30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4例;尺骨鹰嘴骨折6例;尺桡骨近端双骨折5例;桡骨干骺端骨折8例;肘关节后脱位4例。结论本组儿童肘关节损伤中,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其次是肱骨外髁骨折。肘关节侧位脂肪垫征阳性及仔细观察侧位"X"形征对避免肱骨髁上轻微骨折漏诊极其重要;熟记骨骺的出现时间及双侧对比观察是避免漏、误诊骨骺骨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9,(7):551-555
<正>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12%~17%,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1~2])。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有骨骺损伤,伤后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影响肘关节功能[3]。本文对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1解剖及受伤机制儿童肱骨外髁的骨化中心通常在1岁之前出现,部分幼儿延迟至2岁。随着肱骨远端的生长,骨化中心由最初的球形逐渐变成半球形。肱骨小头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骨骺发育过程中肘部创伤发生种类及其X线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对71例肘部创伤儿童,男39例,女32例,年龄3--13岁,平均8.4岁,进行了X线影像学检查(透视及多方向摄片),对其中少数存在疑问病例,附加以CT检查。结果:创伤类型:71例中,肱骨髁上骨折29例(40.85%);肱骨外髁骨骺骨折或分离14例(19.72%);肱骨远端全能分离13例(18.31%);肘关节脱位7例(9.86%);肱骨远端外髁骨骺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5例(7.04%);尺骨远端骨折3例(4.23%);并指出了上述各病的X线诊断特点和表现。结论:总结分析了儿童骨骺发育过程中肘部创伤的常见病型及其X线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8.
李文俊 《当代医学》2010,16(24):58-59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骺损伤的效果。方法作者总结了4例肱骨外髁骺损伤病人。均有明显旋转移位,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结果经随访24~28月,平均2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6周,平均5周。患肘屈伸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无肘内外翻及骨骺生长停滞发生。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骺损伤由于其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对骨骺生长发育影响小,术后肘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肱骨小头骨折30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小头骨折是位于肱骨外髁冠状面的骨折,1896年为Koeher所详细描述,又称Kocher骨折。按Order分型应属于VⅢ型骺损伤。骨折线只涉及肱骨远端前侧突起的关节面与相应骨骺。临床上不太常见,是较少发生的肘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肘部损伤0.5%~1%,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多见。笔者于1996年7月至2008年7月手术治疗小儿肱骨小头骨折30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儿童尸体肱骨下端骺软骨内血供透明标本与32例损伤后肱骨下端骺软骨进行对照观察.发现:(1)滑车骺软骨血供最差,易产生畸形愈合.(2)肱骨下端全骺分离致肘内翻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为滑车骺软骨血供受损.(3)肱骨下端畸形愈合与骺软骨骨折线伤及的部位和该部位血供特点有关.骨折线位于滑车则发生滑车骺变小畸形的机会多.可引起肘内翻畸形;骨折线位于肱骨小头与滑车骺软骨交界处,可引起肱骨下端“鱼尾状”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