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篮球动中常见损伤以膝关节、踝关节和腕指关节的损伤比例最高,这是由于篮球的专项技战术特点造成的,这些损伤包括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各类运动项目均有发生,但以筛球、足球、手球、田径等项目较为多见。笔者把1972年至1981年所积累的资料作了统计:十年来,我体工大队发生踝关节韧带损伤约1120例次,居各种运动损伤的首位。仪在1976年12月~1977年12月一年内,我体工大队共发生运动创伤798例次,其中踝关节韧带损伤有112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有17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的6.6倍。所以,踝关节损伤也是运动  相似文献   

3.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及预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本文根据踝关节生理结构,分析了踝关节损伤的实质.踝关节损伤是踝关节各韧带损伤及导致系列病症的总称.造成踝关节损伤的原因是踝关节受弯、扭力矩太大或来不及缓冲.预防踝关节损伤应全面地从尊重科学规律、保证能量守恒、掌握缓冲技术、提高平衡能力入手制订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是人体负重和运动的主要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运动损伤之一,而健美操运动也是造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项目之一,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广泛收集有关膝关节ACL损伤的基本理论及防治知识,通过前交叉韧带的生理解剖结构,并结合健美操项目的运动特点来分析造成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的原因及根据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针对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的早、中、晚三期的病理演变特征提出康复方案,对以后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保守治疗的快速康复提供理论基础,并对以后健美操训练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预防和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易损伤的部位及成因 (一)脚部(足尖、足背和踝关节)损伤。 足尖、足背损伤多是由于起跨点近、摆动腿的 脚踢栏和起跨腿的脚尖勾栏所致。踝关节损伤 主要是踝部力量差、摆动腿过栏后脚落地的方 法不正确及场地不平造成。 (二)臂部损伤。主要是在过栏后摔倒撑 地,造成手、臂或肩背部受伤。 (三)膝部损伤 1.外伤主要是过栏时摔倒而造成的擦伤。 2.内伤主要是半月板和外侧副带损伤。一 般是因力量不够,膝关节周围韧带力量及伸展 性差,或落地方法不对而出现的扭伤或拉伤。 (四)腰部损伤:主要是腰背肌的扭伤。 这是由于过栏…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发生韧带损伤的情况,如果学生能够重视并及时正确进行处理,可使局部的肿胀、疼痛减轻,为接下来的治疗和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韧带损伤有两种:踝关节韧带拉伤,就是平常所说的崴了脚;还有膝关节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关节,也是运。动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踝关节韧带损伤(俗称踝关节伤)是少年儿童摔跤、柔道运动员常见的损伤,在踝部损伤中占首位。由于少年儿童摔跤、柔道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韧带、关节囊伸展性大,牢固性相对较羞,在外力的作用下,特别是在爆发式用力时很容易发生韧带损伤。如果少年儿童摔跤、柔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注意保护或伤后未能及时地治疗,就会制约足部骨骼和骨肉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踝关节组织纤维化,给少年儿童带来终身痛苦。少年儿童在进行柔道训练时,积极预防和保护踝关节就显得非常重要。本将从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扭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郑跃 《中华武术》2006,(3):61-61
在平常运动中,稍不留意踏空或踩到不平的地面,很容易扭伤踝关节。踝关节韧带扭伤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占首位,田径项目发生率较高。在踝关节韧带扭伤中又以外侧韧带损伤最为常见,而内侧损伤较少,内踝部分有一组坚强的韧带,称为“胫侧副韧带”(又叫三角韧带),呈扇形自内踝伸展到足骨上,紧紧地拉住了踝关节内侧,两者同时发生作用,当踝关节扭动时,为防止踝关节外翻,而经常地令踝关节过度向内翻,这时就使比较薄弱的跟腓韧带发生撕裂损伤,这就是踝关节损伤常出现在外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1、解剖生理因素 踝关节两侧都有韧带加强,内侧为一较强的三角韧带,外侧的韧带有距膝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较薄弱。当踝关节跖届时,较窄的滑车后部进入宽大的关节窝前部,这时关节处于不稳状态,因此足踝损伤多数由于运动员跳起落地时脚踩在不平地面上或别人脚上,使足在跖屈位骤然内翻造成。  相似文献   

10.
扭伤原因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扭伤原因踝关节韧带损伤在运动所致韧带和关节损伤中占多数。这是由于其解剖学结构造成的,踩关节由胜胖骨的远端和距骨组成,外踝比内踝窄面长,深关节囊前后松驰,两侧较紧,有内外侧副韧带固定,内侧为一尖朝上,呈扇形的王角韧带,外侧为距睐前韧带(前柬),跟助韧带(中柬)和距肿后韧带(后束)。内侧副韧带较外侧韧带坚强,因而,足的内侧翻较外侧翻活动大,所以踝关节扭伤中,以内翻位损伤为最常见。体育运动对错误动作,运动中场地不平、碰撞或因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使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是造成踝关节韧带扭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行走、运动和接受震荡的主要关节,全身重量都落在踝关节上面,因而易受损伤。踝关节损伤尤以韧带损伤最多,同时,常合并有其它软组织(关节囊、伸趾短肌等)损伤。因此把它命名为踝关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本文仅从以韧带损伤为主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给予阐述。其它损伤暂不述之。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重要的韧带组织,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是运动中常见而严重的运动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将极大的影响患者以后的运动能力,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各国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都很重视,随着现代技术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诊断率和治愈率已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人的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特点是由骨性结构、韧带、关节囊及经过踝关节的肌动力等协调完成。踝关节韧带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发病率极高,约占8%。笔者通过对昆明大学1999级、2000级273名学生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发生过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有38人,  相似文献   

14.
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屈伸肌肉力量变化和腘绳肌生理状态变化的特征,以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训练。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肌肉功能状态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中膝关节的稳定性,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应注重加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屈膝肌反应速度的康复训练,以减少术后康复训练中对重建韧带的负荷。  相似文献   

15.
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屈伸肌肉力量变化和腘绳肌生理状态变化的特征,以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训练。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肌肉功能状态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中膝关节的稳定性,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应注重加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屈膝肌反应速度的康复训练,以减少术后康复训练中对重建韧带的负荷。  相似文献   

16.
在运动损伤中,足踝部损伤占第一位,而足踝部损伤中踝关节韧带损伤占第一位,踝关节韧带损伤又以外侧韧带为多,尤其是距腓前韧带损伤最为多见。这是由踝部生理结构特点所决定的,当踝部受冲撞扭转,身体失去重心,踩到不平地面时,均可使踝部韧带扭伤。常见于体操、足球、篮球、跳远、跳高、排  相似文献   

17.
唐丽 《体育世界》2010,(12):12-13
运动损伤是严重困扰体操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参加2006年中俄青少年体操比赛的国家体操二队及天津体操队的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类型、性质、部位、季节及其损伤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类型以韧带及关节囊的损伤为主;损伤的部位以踝关节的损伤为主;冬季是运动损伤的高发季节;支撑过多、局部负担过重和训练量和强度过大,力量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损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56名职业男性足球运动员进行相关测试及损伤调查,结果提示:高年龄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危险程度比较高;胭肌拉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因素和陈旧损伤;腹股沟部拉伤的危险因素是陈旧损伤和髋关节外展ROM值的减小;陈旧损伤也是膝关节扭伤和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根据资料统计,在关节韧带损伤病例中,踝关节扭伤的比例是占首位的。而在踝关节扭伤的病例中,外踝伤又明显地多于内踝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足的屈肌力量大于伸肌力量,内翻肌力量大于外翻肌力量。(2)外踝比内踝长,内侧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角韧带坚强,内翻比外翻幅度大。(3)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稳定性较差。在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跑跳活动中,人体在腾空阶段时,足处在跖屈内翻位,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踝在其它的物体上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使足内翻,导致外侧副韧性损伤。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向内,偏移,踝关节突然外翻,当然也就可能导致内则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严重的可造成韧带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使用鞭腿技术动作时,支撑腿踝关节运动学特征所出现的差异,探求运动学特征与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的关系。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地面测力系统,对23名不同运动等级男子散打运动员在使用鞭腿技术时支撑腿踝关节的动作轨迹进行采集,依据运动链原理将运动轨迹划分为启动、击打、回收3个时段,利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对每个时段踝关节的角度、角速度、位移、时间、速度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击打过程中,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踝关节的运动方向一致,踝关节的活动度却出现了差异,启动和回收时段的内翻角度存在显著性(P<0.05);一般运动员踝关节的动作时间、位移均大于优秀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时间、上下位移、动作速度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支撑腿踝关节的运动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优秀运动员踝关节运动轨迹的稳定性整体上好于一般运动员;运动学特征与引发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存有关联,一般运动员因踝关节活动度相对较大,引发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启动时段是引发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的最大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