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烟气辐射及对流来计算遮蔽段总传热系数的方法 (简称CRK法 ) ,利用现场收集到的 4套加热炉结构及不同操作数据 ,由传热速率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得出遮蔽段总传热系数值。将该计算值与CRK法及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 ,同时考察了管排与烟气错流换热时温差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CRK法的计算误差小于传统计算方法 ,在进行遮蔽段传热计算时 ,错流温差校正系数可近似按 1处理。  相似文献   

2.
传热系数的确定是新型热法磷酸燃磷塔设计的关键。燃磷塔内的传热以辐射为主,其总体传热系数与辐射换热系数近似相等,是系统黑度、烟气平均温度及壁面温度的函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连续快速燃烧燃磷塔传热系数计算的工程方法,并依燃磷量240kg/h燃磷塔的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由该法计算得到的传热系数理论值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能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获得错流式微型换热器温度分布、总包传热系数和传热单元数,给出了总包传热系数关联式,通过一维对流一导热耦合模型给出纵向导热影响系数K.K为流体质量流量、流体比定压热容、流体和间壁固体热导率及换热器结构尺寸的函数.用K和关联式求得的总包换热系数相乘的方法预测错流式微型多通道换热器的总包换热系数,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参照Gregorig关于沟槽管冷凝传热的概念和Nusselt的经典分析方法,对前文提出的模型做了改进,提出了新经验计算式。根据冷凝传热膜系数αm及传热面积A随P/H值(P为沟槽间距,H为槽深)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单位温差传热速率”ks(或称“有效面积传热系数”,ks=αmA),用以分析与计算V型沟槽管冷凝传热的方法,对九种不同P/H值的V型沟槽表面冷凝传热进行了计算与实验研究,证实了V型沟槽管的最住P/H值为2。  相似文献   

5.
喷雾强化空气冷却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献上常采用有效膜传热系数的方法来考虑管外水膜传热传质的综合效果,用析湿系数考虑对空气增湿降温的效果,这种基于对数平均温差或ε~NTU方法对湿式空冷器进行热计算是比较粗糙和近似的.本文基于Merkel的焓差法,用容积散质系数的方法对水膜的传热传质进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了空气质流量以及喷水强度,测得有关数据,整理得出βxv值.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出的βxv关联式,可供喷雾强化空冷器设计时选用  相似文献   

6.
支路数对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空气的进口状态和流量、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尺寸、管路排布方式等相同时,研究了支路数对蒸发和冷凝两用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支路数增多,空气与制冷剂间的传热温差会增大,但总传热系数却会变小;室内换热器作蒸发器时,换热量先升后降,最小值比最大值小23.2%,存在使换热量最大的最佳支路数,在支路数小于或大于最佳支路数时,换热量的主导因素分别为传热温差与总传热系数;室内换热器作冷凝器时,换热量随支路数增多单调递减,最小值比最大值小40.55%,总传热系数始终是制约换热量的主导因素.因此,为协调并同时提高制冷、制热循环的效率,需要优化热泵系统中换热器的支路数.  相似文献   

7.
圆筒炉辐射室传热的Monte-Carlo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圆筒炉辐射室中的辐射传热及对流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分别用柱坐标下的积分方程及微分方程加以描述,建立了一个比较严格的数学模型。然后用Monte-Carlo法及差分法对上述的积分—微分方程组求解,得出辐射室的有效热负荷Q,炉膛内烟气的温度分布及烟气离辐射室时的温度。考虑到现有的圆筒炉中,对流室常装在辐射室顶部,本文同时考虑了遮蔽段的计算。对某炼油厂原油常压圆筒炉,利用上述模型编成程序,在PDP-11/45机上进行计算,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相对误差为:辐射室的有效热负荷Q为5%,辐射室出口烟气温度为8%左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磨煤机用冷油器的传热及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和研究,利用拟合曲线分离法给出了油、水侧放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传热系数和阻力的计算式.文中指出了影响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可用以进一步改进冷油器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和实验,对高温换热器的烟气侧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换热器中换热管合理的纵横向间距,证明了用金属辐射网是强化高温烟气传热的有效方法,并用实验数据讨论了烟气流速及温度等对换热器综合传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总传热系数是换热器的重要设计参数.对正交椭圆螺旋盘管换热器而言,传统公式计算出的总传热系数理论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热工实验数据,提出了新式强化传热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实用计算公式.测试结果表明,计算值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