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数据平面执行数据包处理转发,是网络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大带宽、低时延、可持续演进的网络基础设施需要构建高效可编程的网络数据平面。首先,介绍数据包处理转发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概述网络数据平面在性能与可编程性面临的关键挑战。然后,从数据包查找算法理论与软/硬件协同实现机制出发,详细论述其基本思路及关键核心技术进展以应对上述关键挑战。最后,探讨高效可编程数据平面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技术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支持多样化网络业务融合的软件定义网络(SDN)基础架构——SDNIMS.SDNIMS在数据平面上提供了高灵活度的可编程性,支持以软件定义方式实现不同业务异质化的融合数据转发;利用网络虚拟化,为不同的业务网络提供独立且相互隔离管理控制平面;支持多种业务在统一的SDN网络基础设施中的部署.  相似文献   

3.
机会网络是一种节点和节点之间没有端到端连接的网络。节点上携带的数据需要借助中间节点向目的节点转发数据。文章基于之前工作中提出的切合实际生活的城乡模型,并在网络使用传感器业务的情况下,统计网络中不同种类的ferry的传输信息总量。文章通过改变网络配置,如网络普通节点个数、普通节点的信息产生率、外围区域个数等,来研究网络参数对ferry传输信息总量的影响。当ferry缓存受限制的情况下,为了不让网络产生丢包,统计ferry传输信息总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机会网络由人携带的带有短距离通信接口的移动设备利用人的移动形成,其数据采用“存储-携带-转发”的模式进行传输,本文针对这类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中心度的P2P查询算法(P2P Query based on Between-ness Centrality Forwarding ,PQBCF)。节点的中间中心度描述了节点在信息传输转发过程中的参与度和重要度,PQBCF算法通过选择具有较大中间中心度的节点来实现信息的高效转发。仿真实验表明,与目前该研究领域的SF (Spray and Fo-cus )等主流算法相比,PQBCF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查询成功率,并降低查询延时。  相似文献   

5.
王玉婷 《现代信息科技》2024,(7):161-164+171
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新的网络技术,能很好地满足现在对网络规模和性能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SDN网络的安全性,文章对SDN网络的防火墙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的特点,采用控制平面对网络集中进行实时监控与网络管理,在SDN控制器中实现数据包过滤与入侵监测,通过自定义数据转发和安全策略,实现集中式安全控制,最终实现网络安全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6.
公共移动网络中用户隐私信息的泄露成为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隐患,因此隐私保护是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提出运用改进蚁群算法保护公共移动网络中节点位置信息。利用蚁群最优理论给出内在路由探索方法,通过信息素局部更新控制信息素的挥发情况,使数据包在不同节点间实现数据传输,根据蚁群理论中数据随机传输的特性,使攻击方无法获取已捕获数据包的来源节点,从而达到网络源节点位置隐私保护的目的;对于汇聚节点位置隐私问题,提出了动态路由协议理论,根据SA-DRP路由协议,以不同概率向安全区域及非安全区域发送数据包,且须保证以上两个区域接收真实包等同于虚假包,并使汇聚节点转发虚假包的方式保护该节点位置隐私。实验证明,利用文中方法可以有效保护公共移动网络节点位置。  相似文献   

7.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它的设计理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并实现可编程化控制。Openflow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于2007年提出,它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采用流表控制方式,将传统网络通信设备的数据转发和路由控制功能分离,是实现SDN的关键技术。从技术内涵、设备模型等方面对SDN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研究了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实际需求和现存问题,最后对软件定义网络在电力数据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机会网络中消息冗余度动态估计的缓存管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会网络以存储-携带-转发的方式实现节点间通信,高效的节点缓存管理策略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缓存空间。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冗余度动态估计的自适应缓存管理机制,利用消息携带节点的活跃程度和当前网络状态下消息副本数量,预测给定消息的投递状态,节点以消息冗余程度为参数确定消息的转发以及携带优先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节点活跃度和消息副本数的估计方法比较准确,同时所提出的缓存管理策略能有效提高消息成功投递率,降低网络平均时延和网络负载率。  相似文献   

9.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它的设计理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并实现可编程化控制.Openflow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于2007年提出,它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采用流表控制方式,将传统网络通信设备的数据转发和路由控制功能分离,是实现SDN的关键技术.从技术内涵、设备模型等方面对SDN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研究了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实际需求和现存问题,最后对软件定义网络在电力数据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OpenFlow技术将网络分为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增加了网络控制的灵活性。在应用层编写路由及控制规则并通过OpenFlow技术将路由规则下发到各移动节点以实现某些场景下的集中控制与管理,如移动节点的准入控制、在控制器上生成网络拓扑图、控制器根据生成的网络拓扑图为每个数据流创建两条路由规则。控制消息通过B.A.T.M.A.N.协议在控制平面传输,数据消息则由OpenFlow交换机根据控制器下发的规则在数据平面转发。在Linux系统下实验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为集中控制管理移动自组网络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智能化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固定电话网中引入用户数据库(DB)新网元,国内网络智能化主要采用TDM汇接局访问DB和端局完全访问DB方式,通过软交换实现将更有优势,而未来融合的网络将引入IMS架构.  相似文献   

12.
认知网络与网络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在无线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异构网络融合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阐释了认知网络概念及其“目标-认知决策-重配置”三层次网络结构模型,描述了作为认知网络基础的上下文感知、跨层设计和重配置三个关键技术,最后讨论认知网络在异构网络融合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电信管理网 (TMN)的原理和概念、接入网的概念、V5接口、接入网的管理功能、信息模型以及接口协议 ,最后简述我国接入网网管系统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4.
GSM/GPRS与WCDMA双模无缝网络是绝大多数GSM运营商推出3G服务时的选择.在双模手机支持下,WCDMA能利用现有GSM/GPRS网络提供全面覆盖和无缝服务.而共享网络则是拥有3G运营证的运营商之间共享部分或全部网络基础设施,同时仍能提供不同业务、应用,保持竞争关系的一种方案.它能节省初期建网投资,加快网络推出速度,加大初期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它能在不浪费前期投资的条件下,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逐步过渡到两个完全独立的网络.  相似文献   

15.
平台中心战和网络中心战的最大区别就是传感器、操作员以及决策者三者之间如何联系。文章提出了三种传感器网络的形态结构,论述了传感器网络用于网络中心战的优势,探讨了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和面临的挑战,最后立足我军现有装备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彭巍  唐宏  谭栋材 《电信科学》2012,28(1):7-11
分析了目前IP与相关光传送网络相融合的主要技术,介绍了“IP+光”策略在接人、骨干网不同层面的网络组建基本模式,并对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OTN、100 Gbit/s速率、PON、PIN等)的发展进程做了研究与分析,阐述了IP层与光传送网协同融合发展的体系概要,希望为今后超宽带网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云网融合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其关键是打破云和网的边界,实现多个层面的一体化。在信息世界以云为核心的背景下,改变传统的网络组织模式,构建云网络的形态,将是必然选择。重点阐述了对云网络的需求、云网络的架构组成及关键技术,并分析了云网络的表现形式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网络编码是一种提高网络吞吐量和性能的新技术,预计将成为未来网络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概述了无线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无线网络被认为是网络编码最可能得到应用的领域之一,网络编码技术使无线媒质的广播属性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和传感器网络为网络编码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本文结合不同无线场景介绍了网络编码的各种编码方法,包括传统的网络编码、物理层网络编码、模拟网络编码以及复数域网络编码,并对未来发展给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徐杰 《电信建设》2003,(3):40-42
本文在明确VPN是一个真正的网络之后,进一步指出它是网上之网,并提出了VPN层间接口的概念.本文还讨论了其层次化模型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杰 《中国新通信》2003,5(4):41-43
本文在明确VPN是一个真正的网络之后,进一步指出它是网上之网,并提出了VPN层间接口的概念,本文还讨论了其层次化模型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