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亚型的变化,以探讨对AMI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地检测20例AMI病人血清CK总活力及其亚型MM变化,并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MAI发病3h内CK总活力和CK-MB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无明显改变,而MM3及MM1比值 于上述两组。AMI发病后,CK活活力和CK-MB达到峰值时间分别为23.2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对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心肌损伤的意义。方法:对本院4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重度中毒患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TnⅠ的含量。结果:45例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血清cTnⅠ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8例重度患者血清cTnⅠ明显高于27例中度患者(P〈0.05)。结论:cTnⅠ对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心肌损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清CK、CK-MB和α-HBDH联合测定在心肌梗塞病人中的初步观察牟秀萍(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CKMB测定对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有特异性意义,但CK活性增高维持时间只有2~4d,对AMI晚期和发病后的...  相似文献   

4.
麦硒康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血砷、血清总巯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麦硒康治疗地砷病的初步疗效,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典型砷中毒病人40例,服用麦硒康一个月,比较服药前后血砷,血清总巯基的变化。结果 服药前后血砷含量偏高,而且血清总巯基含量较低;服药后,血砷水平降低,血清总巯基含量升高,两项指标在服药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麦硒康在一定程度上可拮抗砷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亚型的变化,以探讨对AMI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意义。②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20例AMI病人血清CK总活力及其亚型MM变化,并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进行了比较。③结果AMI发病3h内,CK总活力和CK-MB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无明显改变,而MM3及MM3/MM1比值则明显高于上述两组(t=7.81,10.08,P均<0.01)。AMI发病后,CK总活力和CK-MB达到峰值时间分别为23.2和21.6h,而MM3/MM1则在12.3h达到峰值,MM3/MM1比值达峰值时间明显缩短(t=7.45,P<0.01)。④结论检测CK及其亚型的变化有助于对AMI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 (CO)中毒除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外 ,还会引起脑细胞缺氧及其它组织损害。本文观察 31例不同程度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 ,结果表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10 0 %增高。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文选自 1996 - 0 1~ 1999- 0 5来我院就诊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人 31例 ,男 2 1例 ,女 10例。其中昏迷 17例 ,意识清晰 14例。1 2 检测方法仪器为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X- 5 ;试剂为上海长征公司提供 ,方法为速率法。2 结果昏迷 17例中 ,CK3 897± 42 3u/L ;意识清 14例中 ,C…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酶CK、CK—MB、LDH、HBDH、AST、ALT,探讨血清酶学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132例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于入院24小时内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酶。同时,将中、重度中毒患者根据有无身体挤压综合征分为两组测定血清酶。结果(1)中、重度患者血清酶CK、CK—MB、LDH、HBDH、AST、ALT均增高,且轻度与中、重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有身体挤压综合征患者血清酶明显高于无身体挤压综合征者,尤以CK增高明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酶变化明显,中毒程度越重,血清酶升高越明显。(2)有身体挤压综合征者,血清酶升高明显,尤以CK升高最明显,CK升高缺乏心肌特异性。(3)血清酶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常规化验检查,其对病变程度、器官受损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建新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425-425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38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分析其特点,并给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痊愈10例(占26.3%),总有效33例(占86.8%)。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准备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行高压氧(HBO)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40名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在HBO治疗前进行心理准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心理准备前两组病人各因子分无统计学差异,在心理准备后,观察组病人在焦虑、恐怖二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面晨强迫,抑郁,敌意三因子也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准备能明显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消除恐怖,焦虑的情绪状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高福民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8,18(4):447-447,413
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观察20例体外循环(CPB)手术病人血清心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动态变化,血清cTnT于术后3~6小时开始升高,与CK-MB无显著差异(P〉0.05);cTnT升高持续时间和升高峰值浓度与正常值上限之比,均显著长于和高于CK-MB(P〈0.01),血清峰值浓度与正常值上限之比≥5和〈5两组患者,术后在心功能级,左房内径,EF值,心指数和使用洋地  相似文献   

11.
用比色法测定38例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唾液酸(SA)含量,观察其动态变化并与6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活动期SA含量较恢复期显著增高(P〈0.001),血清SA含量与其尿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1),与血浆总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44)。提示血清SA测定在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比色法测定38例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唾液酸(SA)含量,观察其动态变化并与6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活动期SA含量较恢复期显著增高(P<0.001),血清SA含量与其尿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1),与血浆总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44)。提示血清SA测定在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测一氧化碳( 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变化,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急性CO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同程度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差异非常显著( P <0.01),中毒程度越重血清心肌酶越高。结论: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通过观察CO中毒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对指导制定抢救措施意义重大,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为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药物与高压氧联合治疗60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王国祥,刘海兰本溪钢铁公司总医院内科(117000)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药物疗法,联合本文报告我院1990~1993年间应用药物与单舱高压氧联合治疗605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总有效率10...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损伤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5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在伤后10天作动态观察。了解急性脑外伤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规律。结果脑外伤早期即出现血清CK,LDH与GOT含量升高,且脑损伤程度越重及预后越差者,血清酶含量越高。结论脑损伤后有一定程度的心肌损害。此项测定能快速判断脑损伤后的心肌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UBI)是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许多疾病血浆巯基的含量降低,为探讨UBI治病机制,本研究观察了UBI疗法对血浆巯基含量的影响。②方法选择32例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治疗前取血检测血浆巯基含量,然后对病人行UBI治疗,在治疗第5次、第10次后再次取血观察血浆巯基水平。③结果脑血管病病人血浆巯基水平下降,经UBI治疗后血浆巯基水平逐渐升高,治疗5次及10次后血浆巯基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t=2.09,P<0.05;t=4.34,P<0.01)。④结论UBI疗法可提高血浆巯基水平,对于防治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高压氧对缺氧病人血浆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F-1)的影响,对28例急性一氧化碳重度中毒病人,经高压氧治疗前后即刻进行静脉血浆NO和ET-1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后病人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ET-1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病人病情明显好转。提示:高压氧可显著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血缸浆中NO水平,降低ET-1含量,两值经相关性分析,r=-0.435,P<0.01,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0)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染毒组,每组10只。染毒组按60ml/kg体重腹腔注射一氧化碳,每周一次,连续注射四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空气。染毒后检测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NOS的活性。结果CO染毒后大鼠前皮质、小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NOS活性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NOS可能参与了CO中毒导致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S100B蛋白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晓冬 《四川医学》2006,27(1):40-4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5例CO中毒患者和38例对照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观察中毒人群36个小时内血清S100B蛋白浓度,了解S100B蛋白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CO中毒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②S100B蛋白水平与预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结论血清S100B蛋白浓度升高是CO中毒患者早期脑损伤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20.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及心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及心功能的影响,对30例患者在行HBO治疗过程中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1)、超声心动图进行动态观察。30例患者中有28例(90%)来院时血清LD1即明显升高,中毒后第2天达到高峰,第3天开始下降,10d左右恢复正常。有29例(97%)患者来院时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泵血功能及心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中毒后第2天心功能开始恢复,5~7天恢复正常。提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和心功能有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