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胜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432-243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15例17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中,治愈13例15眼,好转2例2眼,有效率100%。

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较为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微波造孔术及丝裂霉素应用治疗慢性泪囊炎 2 7例 (31只眼 ) ,术后随访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7例 (31只眼 ) ,男 7例 ,女 2 0例。年龄最大 80岁 ,最大 16岁 ,平均 38岁。全部病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眼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传统手术方式,治愈率达90%以上。但仍有少数手术失败者。我院在1995年6月至1997年6月对41例(41眼)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用鼻内窥镜辅助检查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对象:41例(41眼)慢性泪囊炎,男12例,女29例,年龄14~58岁。(2)手术方法:采用常规方法造骨孔12×15mm大小,吻合前唇2~3针。(3)术后处理:于术后1天、2周,1年行鼻内窥镜检查。1周内冲洗泪道,隔日1次。结果:(1)术后第1天内窥镜检查:所有病例造瘘口周围粘膜水肿。不通者1例,欠通畅者1例有淤血块,其中1…  相似文献   

4.
黄海  杨恩翠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418-1419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31例31眼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mo。结果:31例随访中无溢泪流脓,泪道冲洗通畅,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形成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内造口术治疗2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术式与疗效。方法:针对24例26眼慢性泪囊炎,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内造口术,其中对于14眼(8眼Ⅰ型和6眼Ⅱ型)行单纯泪囊鼻腔造口术,12眼(6眼Ⅱ型和6眼Ⅲ型)行泪囊-筛窦-鼻腔造口术。结果:19眼治愈,6眼好转,1眼无效,无效者为合并有慢性鼻窦炎行上颌窦根治术。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内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良好疗效,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泪囊窝,需依据术前泪囊CT造影实施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7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78眼中治愈69眼,好转8眼.无效1眼,有效率为98.72%。结论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可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7.
丝裂霉素C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43例4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同时术中在造孔处一次性使用MMC。结果 44眼手术一次成功,术后随访6-18个月,痊愈41眼(93.2%),显效2眼(4.5%),有1效1眼(2.3%)。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术中一次性使用MMC治疗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3例(184眼)慢性泪囊炎在鼻内窥镜下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169眼治愈。11眼溢泪症状减轻冲洗通畅。4眼仍溢泪。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泪囊鼻腔吻合术与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二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泪囊炎23例(25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1例12眼,行传统经皮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12例13眼行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 A组治愈11眼(91.67%).B组治愈13眼(100%).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73例7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随访6~12 mo 观察疗效。结果:所选患者中66例70眼痊愈(90%),2例3眼好转(4%),5例5眼无效(6%)。复发病例5例5眼中,2眼再予鼻内窥镜下清除肉芽,扩大造口,浸有0.4g/L丝裂霉素棉片放置创面约5min,后置麻醉导管,另3眼转上级医院行泪道激光,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鼻腔进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腔进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李孙一帆贺春燕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512000)内窥镜鼻窦外科和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为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提供了更加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4年10月以来,我们使用鼻内窥镜经鼻腔径路行泪囊鼻腔造口...  相似文献   

12.
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采用鼻内镜下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5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55例(62眼),其中男性16例(18眼),女性39例(44眼);年龄25~83岁。特发性慢性泪囊炎52例(59眼),外伤性慢性泪囊炎2例(2眼),泪囊黏液囊肿1例(1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鼻腔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9例(40只眼),采用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眼流脓、溢泪等情况。结果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39例(40只眼)患者,治愈35例(36只眼),好转3例(3只眼),无效1例(1只眼)。治愈率90%,好转率7.5%,无效率2.5%。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无需面部切口、面部不留疤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5-FU)对预防术后造孔口远期瘢痕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48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两组.在施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手术中冷光源的引导下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置于造孔口骨窗处(治疗组)21例25眼;及单纯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21例(23眼).共治疗42例(48眼)慢性泪囊炎,随访3-12个月.结果 治疗组3-6个月,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96.00%、92.00%,对照组3-6个月、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78.26%、69.56%.经x2检验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术中联合应用5-FU有利于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Nd: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6月应用Nd :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 ,获得良好疗效 ,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6 5例 (74眼 ) ,男 7例 ,女 5 8例 ,年龄 11~ 6 8岁 ,平均 40 2 7岁。泪道阻塞 2 5眼 ,慢性泪囊炎 49眼。溢泪 2 0天~ 2 0年 ,平均 5 1 32月 ,泪囊炎溢脓 10天~ 2 0年 ,平均 2 5 5 4月。治疗前泪道挂线 4眼 ,插管 2眼 ,泪囊脓肿切开 2次 1眼 ,泪囊鼻腔吻合 1次及 2次各 1眼 ,泪道探通 2 6眼 ,次数 1~ 11次 ,平均 3 92次。适应证与禁忌症 :(1)适应证 :泪小管、泪总管阻塞 ;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慢性泪囊炎13眼,鼻泪管阻塞35眼,应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结果 随访半年至2年,治愈47眼(87.04%),好转5眼(9.26%),无效2眼(3.70%),总有效率96.30%.结论 鼻内窥镜下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疗效显著,与传统手术比较有多种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局部应用0.4mg/mL丝裂霉素C,对照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患者泪道通畅情况,鼻内窥镜下测量造瘘口面积,检查鼻腔结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35例39眼,治愈38眼,治愈率97%;对照组30例34眼,治愈26眼,治愈率7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组织损伤小、面部不留瘢痕,能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闭锁,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作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羊膜经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炙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例50眼.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应用银夹加羊膜固定26例32眼,另一组单纯银夹固定17例18眼.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2 a,术中应用羊膜治疗慢性泪囊炎,治愈率100%;术中未应用羊膜者治愈16眼,改善2眼,治愈率89%.结论 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有效术式.术中应用羊膜可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下修复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外眼疾病,而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有效方法。但术后有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需要再次手术治疗。我科自2003年8月以来,对鼻腔泪囊吻合术失败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修复联合5-Fu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至2006年间在我院眼科就诊、曾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患者17例(17只眼)。其中男8例(8只眼),女9例(9只眼),年龄34~68岁,平均48.2岁。患者均行泪囊鼻腔吻合术6个月以上,就诊时均有流泪及泪小点外溢脓。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在鼻内窥镜下详细检查泪囊鼻腔吻合口,见陈旧性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与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3/2011-03来我院136例13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行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66例,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70例,均为单侧慢性泪囊炎。结果: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6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0.9%,有效率达98.5%;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愈6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达91.4%,有效率达97.1%。采用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与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接近,但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无需面部皮肤切口,创伤小,出血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