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基于知识库的智能缓冲包装CAD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智能缓冲包装CAD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体系构成以及开发与实现。系统以缓冲包装设计知识库为基础,利用智能化的缓冲包装设计校核子系统和基于UG的二次开发技术建立的图形设计处理子系统,实现能够集成产品信息数据处理、衬垫设计校核计算、包装件的结构优化设计等功能一体化的缓冲包装CAD系统。  相似文献   

2.
缓冲包装系统冲击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缓冲包装系统的冲击特性,采用对比法和仿真分析法研究了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的冲击特性。研究表明,计算机仿真是进行缓冲包装动态特性分析及缓冲包装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通过描述缓冲包装系统分析的步骤,对缓冲包装系统的流通环境、系统结构、开发成本和系统目标的有关分析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通过描述缓冲包装系统分析的步骤,对缓冲包装系统的流通环境、系统结构,开发成本和系统目标的有关分析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系统受随机激励时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受随机激动时的失效分析计算问题,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受随机激动时会产生随机振动响应,从而使得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内部产生随机的交变应力。因交变应力而使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失效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因为应力的幅值系统产生疲劳破坏。主要研究第二种情况时的失效分析计算问题。对于受随机振动的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通过引进VanderPol变换,采用计算平均输入功率和平均输出功率的方法,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新的变量将趋于一个联合马可夫过程,从而可建立起相应的FRK方程,通过求解该FPK方程,采用穿越分析技术和Miner准则,可计算出系统因随机振动而导致的疲劳破坏概率或平均失效时间。  相似文献   

6.
缓冲防护材料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航空、建筑、汽车、交通运输和包装等领域的缓冲防护中进行缓冲材料优化设计时,采用产品缓冲包装设计中通用的方法(国标GB8166-87,缓冲系数C与最大应力σm曲线法、最大加速度Gm与静应力σs曲线法)存在很多明显的缺陷。作者将国际上最新使用的基于能量吸收图法的缓冲防护设计技术应用于缓冲防护材料优化设计中,并采用计算机进行了辅助设计。为此,首先分析了缓冲防护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需求、功能和模块组成;而后对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重点设计和实现了缓冲防护材料能量吸收图生成与优化设计两大功能模块;最后利用所开发的系统对常见的缓冲防护设计问题进行了实例求解,并将计算结果与国标中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和跌落实验证明能量吸收图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能够满足缓冲防护设计要求,而且该方法的设计结果更有效利用了缓冲防护材料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当数字PID控制系统出现饱和时,加入缓冲滤波器改善系统动态品质的方法。基于IAE(IntegratedAbsoluteError)评价准则,求取缓冲滤波器参数的最优值,同时给出了按有限时间整定原理计算滤波器多数的方法。仿真研究表明,在目标值变化大的控制系统中加入缓冲滤波器对改善因饱和现象影响系统控制品质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种可广泛用于液压机的冲裁缓冲系统,采用这种缓冲系统,可以有效的阻止冲裁冲击的产生。 对400kN及5000kN液压机进行的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缓冲系统可使冲裁噪声下降15dB(A)以上,而冲裁压力只增加3%右左。 应用DSH软件对液压机冲裁缓冲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冲裁缓冲系统的设计中,缓冲油缸面积及缓冲腔容积的大小对缓冲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缓冲包装结构参数对缓冲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纸浆模塑材料缓冲包装结构建立系统静力学分析模型,以纸浆模塑缓冲结构单元的静态压缩曲线为基础,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7,研究了缓冲包装结构参数对缓冲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实例系统的计算分析,为缓冲包装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重点研究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充分挖掘已有信息所蕴含的系统固有规律是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的基本准则.在对现有强化缓冲算子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缓冲算子公理以及新信息优先利用原理,构建了新的强化缓冲算子,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证明,实例应用验证了构造的强化缓冲算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缓冲气缸缓冲特性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缓冲气缸运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形式建立了缓冲气缸的非线性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缓冲气缸在缓冲过程中缓冲腔的压力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找到影响其特性的参数.这对了解缓冲气缸的全面性能、缓冲结构改型以及优化设计缓冲气缸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空间飞行器对接动力学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有内导向瓣周边式对接机构的两空间飞行器对接过程中捕获阶段和缓冲阶段的对接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仿真计算可以验证缓冲系统的设计参数及对接策略。得到对接机构的相对位移和转角、缓冲系统的位移和转角、相互作用力等参数,从而可较全面地了解对接动力学过程,为缓冲系统的设计打下一个可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履带式推土机行走机构的振动特性进行测试,建立起推土机缓冲系统模型,经过模型特性参数对传递率影响的分析,确定出参数的合理值域。把阻尼材料诺模图曲线数字化,做到了计算机地诺模图动态曲线的自动查询,实现了阻尼缓冲结构的动态优化,掌握了阻尼缓冲结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巳应用于242KW履带式推土机粘弹性悬挂机构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新信息优先利用原则,在灰色系统缓冲算子三公理体系下构造了新型变权弱化缓冲算子,研究了缓冲算子调节度与可变权重之间的关系.变权缓冲算子有效解决了由于传统缓冲算子不能实现作用强度的微调而导致的缓冲作用效果过强或过弱的问题.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变权缓冲算子在控制作用强度方面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将基于BP网络的PID控制方法用于气动位置比例系统的控制,设计实现了用微机控制的比例阀-无杆气缸缓冲定位系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在不同工况下实现对气缸活塞的缓冲与定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制对活塞速度变化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缓冲装置,本文将整个气缸工作过程分为工作阶段、缓冲阶段及排气阶段,并分别建立了各个阶段的数学模型.通过对高速气缸工作阶段的仿真及试验研究,得出了缓冲开始时刻进、排气腔气动参数与活塞速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活塞速度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压力反馈式缓冲阀.通过对该缓冲方案的仿真研究,得出了影响缓冲腔系统输出能量的主要因素即缓冲阀开启压力与活塞速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进入缓冲时刻的缓冲腔压力与系统输入能量及缓冲阀开启压力与系统输出能量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验证了此阀当活塞速度在1.8~2.2m/s范围内变化时,可以自动调节缓冲腔系统的输出能量,使其至少平衡掉运动部件动能的9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减小弹射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出一种新型的气液缸混合动力弹射系统.系统采用气液混合式液压缸和蓄能器互联的紧凑结构,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减小液压缸的外形尺寸,并且可以缩短蓄能器的行程,从而降低了系统的重量.系统的难点是活塞杆的高速缓冲,采用了单腔单级锥形缝隙的缓冲装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气液缸的缓冲装置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锥形缝隙的缓冲结构具有易加工,压力波动小,缓冲效果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虫孔路由NOC的缓冲分配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虫孔路由片上网络(NOC)的缓冲分配算法。在满足系统总缓冲资源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该算法可以依据业务流量的特征在各个路由器的输入通道间分配缓冲资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后,系统缓冲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数据包平均传输延迟小于均匀分配缓冲的NOC;在热点流量中,该算法可节省约17%的缓冲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受随机激励时的失效分析计算问题 ,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受随机激励时会产生随机振动响应 ,从而使得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内部产生随机的交变应力。因交变应力而使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失效的原因有两种 :第一种是因为应力的幅值超过了缓冲包装系统的许可应力 ;第二种则是随机的交变应力所形成的累积效应使缓冲包装系统产生疲劳破坏。主要研究第二种情况时的失效分析计算问题。对于受随机振动的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 ,通过引进VanderPol变换 ,采用计算平均输入功率和平均输出功率的方法 ,发现在一定条件下 ,系统新的变量将趋于一个联合马可夫过程 ,从而可建立起相应的FPK方程 ,通过求解该FPK方程 ,采用穿越分析技术和Miner准则 ,可计算出系统因随机振动而导致的疲劳破坏概率或平均失效时间。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对接机构缓冲系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带周边式对接机构的航天器在对接捕获过程中的缓冲动力学行为。根据缓冲器等效撞击模型,在几种不同工况下,给出了等效质量的确定方法,从而提出了缓冲系统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用简化的对接动力学模型计算出一些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