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溶血磷脂酶(LPA)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LPA(0~10 μmol/L)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4 h,RT-PCR法测定MMP-9 mRNA表达,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蛋白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LPA剂量的增加,MMP-9表达及活性,核蛋白NF-κB p65表达逐渐增强,在LPA 1 μmol/L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减弱,LP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激活NF-κB,在转录水平促进THP-1细胞MMP-9 mRNA表达,增强MMP-9活性.结论 LPA可能通过激活NF-κB,在转录水平促进THP-1细胞MMP-9 mRNA表达,并增强其活性,促进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胖症患者血清对THP-1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作用及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肥胖症患者血清促炎症作用中的贡献。方法分别用15例单纯性肥胖及伴不同代谢紊乱(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患者血清孵育THP-1单核细胞株48 h后以及用TLR4单克隆抗体阻断TLR4/NF-κB信号通路后,测定THP-1细胞表面TLR4和细胞内NF-κB p65磷酸化的表达水平及其分泌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蛋白和细胞内NF-κB p65磷酸化蛋白水平;用RT-Q-P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性肥胖和肥胖症伴代谢紊乱患者血清干预后,THP-1细胞TLR4、NF-κB p65磷酸化蛋白及TLR4 mRNA表达水平以及分泌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能力显著升高(P0.05);THP-1细胞TLR4、NF-κB p65磷酸化蛋白及TLR4mRNA表达水平以及分泌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能力随肥胖症代谢紊乱组分的增加而增高,且当TLR4/NF-κB信号通路被阻断后,分泌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能力降低。结论单纯性肥胖及肥胖症伴不同代谢紊乱患者的血清可不同程度地诱导THP-1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TLR4/NF-κB信号通路在肥胖症患者血清促THP-1分泌炎症因子的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NF-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溶血磷脂酸(LPA)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和活性及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THP-1培养后,分对照组(不加LPA),加0.1、0.5、1、5和10μmol/L LPA依次为1组、2组、3组、4组和5组,刺激THP-1细胞4 h;另选CAPE 20 mg/L预处理1 h,再LPA 1μmol/L处理4 h后为CAPE组,ELISA法测定MMP-9含量,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核蛋白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1组、2组、4组、5组比较,3组MMP-9分泌和活性以及NF-κB p65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3组比较,CAPE组明显抑制上述指标(P0.01)。结论 LPA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促进MMP-9表达,并增强其活性,而CAPE抑制MMP-9表达。  相似文献   

4.
背景 分形趋化因子通过介导炎症细胞的趋化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阿司匹林具有抗炎作用,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其对分形趋化因子的影响尚无报道.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形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HUVEC随机分为:空白组(无TNF-α刺激和药物干预),TNF-α刺激组,TNF-α PDTC干预组(PDTC系核因子κB的特异性活性抑制剂),TNF-α NS398干预组(NS398是COX-2的特异性活性抑制剂).TNF-α 阿司匹林0 02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0 2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1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5 mol/L干预组,共8组,每组3例.分别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分形趋化因子(分形素)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 1)4 μg/L TNF-α使HUVEC的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 01).2)阿司匹林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0 01);阿司匹林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UVEC的NF-κB p65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0 01).3)PDTC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P<0 01).结论 阿司匹林通过NF-κB p65途径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 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并可能借此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迷迭香酸(RA)对抗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是否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方法将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损伤组(16 mmol/L谷氨酸)、RA1组(30μmol/L RA+16 mmol/L谷氨酸)、RA2组(60μmol/L RA+16 mmol/L谷氨酸)。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谷氨酸(0、4、8、12、16、20 mmol/L)作用PC12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损伤组比较,RA1组和RA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16 m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1 h后,细胞质中IκBα蛋白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NF-κB p65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明显增加,2 h达到高峰;给予30、60μmol/L RA预处理1 h后,能抑制NF-κB p65蛋白活化进入细胞核。结论 RA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对谷氨酸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功能Ⅱ、Ⅲ、Ⅳ级DCM心力衰竭患者35例,清晨采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出PBMCs,加入细胞因子刺激剂脂多糖(LPS)和不同浓度(0、2.5、5及10μmol/L)的美托洛尔,经体外培养24h,离心后提取上清液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将细胞悬液固定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NF-κB染色,测定NF-κB阳性细胞率,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DCM患者IL-1β、IL-6、TNF-α和NF-κB/p65的水平均有抑制作用(均P0.01);2.5、5及10μmol/L的美托洛尔组IL-1β、IL-6、TNF-α和NF-κB/p65的水平均明显低于0μmol/L组(均P0.05);10μmol/L美托洛尔组IL-1β、IL-6、TNF-α和NF-κB/p65的水平均明显低于2.5、5μmol/L组(均P0.05),而2.5、5μmol/L组IL-1β、IL-6、TNF-α和NF-κB/p65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浓度美托洛尔组NF-κB/p65水平和IL-1β、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92、0.528、0.486,P0.01和P0.05)。结论:在DCM心力衰竭患者中,美托洛尔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PBMCs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p65活化水平来实现的。这可能是其改善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心肌细胞H9C2分为对照(Con)组、H/R组(H/R损伤)、DEX组(1.0μmol/L DEX,再行H/R损伤)、TAK-242组(30μmol/L TAK-242,再行H/R损伤)和DEX+TAK-242组(30μmol/L TAK-242及1.0μmol/L DEX,再行H/R损伤处理)。各组细胞复氧培养6 h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TLR4和核因子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五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率、Bax、Bcl-2、cleaved caspase-3、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IL-1β、TNF-α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6.938、330.004、839.933、169.750、378.365、476.535、298.527、99.219、293.498,P<0.05)。与Con组相比,H/R组细胞的凋亡率、LDH释放率、Bax、cleaved caspase-3、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H/R组相比,DEX组、TAK-242组和DEX+TAK-242组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率、Bax蛋白、cleaved caspase-3、TLR4和NF-κB p65蛋白、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DEX组、TAK-242组相比,DEX+TAK-242组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率、Bax、cleaved caspase-3、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IL-1β、TNF-α表达水平更低,Bcl-2蛋白的表达更高(均P<0.05)。结论DEX和TAK-242联合可协同抑制H/R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协同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miR-590/TLR4/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并分为对照组、ox-LDL组、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miR-590抑制物组、NC模拟物组、miR-590模拟物组、NC抑制物组、miR-590抑制物组。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细胞中miR-590/TLR4/NF-κB表达量及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结果 ox-LDL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590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沙格列汀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ox-LDL组,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590的表达量明显高于ox-LDL组;沙格列汀+miR-590抑制物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沙格列汀组,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590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miR-590模拟物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的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NC模拟物组,miR-590抑制物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的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NC抑制物组。结论沙格列汀能够通过miR-590/TLR4/NF-κB通路减轻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能否通过抑制核因子(NF)-κB活化下调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方法将BV2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LPS组和LPS组。在干预0 h和24 h时使用MTT法检测BV2细胞活性。在干预24 h后使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对BV2细胞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使用Western印迹法对细胞NF-κB p65磷酸化水平(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进行分析。结果在给予LPS干预24 h后BV2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但丙泊酚+LPS组细胞活性较LPS组增加(P均0.05),同时对照组和丙泊酚组细胞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在LPS干预24 h后BV2细胞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LPS组较丙泊酚+LPS组TNF-α表达的升高以及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的增加更加显著(P均0.05);同时对照组和丙泊酚组TNF-α表达水平和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下调了BV2细胞TNF-α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L-1β组(10 ng/ml IL-1β),左乙拉西坦低、中、高浓度组(10,30,100μmol/L左乙拉西坦+10 ng/ml IL-1β),并培养48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双染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含量,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髓样分化蛋白88/核因子-κB(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10,30,100μmol/L左乙拉西坦能显著提高PC12细胞活力(P<0.01),3μmol/L左乙拉西坦显著对PC12细胞活力无影响,300μmol/L的左乙拉西坦降低PC12细胞活力(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β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TNF-α、IL-6及NO含量显著提高(P<0.01),MyD88及p-NF-κB p65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与IL-1β组比较,左乙拉西坦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细胞凋亡率、TNF-α、IL-6及NO含量显著降低(P<0.01),MyD88 mRNA、p-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左乙拉西坦中、高浓度组MyD88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结论左乙拉西坦可能通过抑制MyD88/NF-κB信号通路抵抗IL-1β诱导的PC12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水提取物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小鼠动脉内皮细胞VCAM-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体外THP-1细胞与小鼠动脉内皮细胞黏附实验体系,在施加TNF-α刺激之前,采用不同浓度黄芪水提取物及不同预先黄芪水提取物孵育时间进行分组干预,并检测THP-1细胞对小鼠动脉内皮细胞的黏附率;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CAM-1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VCAM-1表达的变化及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蛋白的核转运。结果 TNF-α刺激下,小鼠动脉内皮细胞VCAM-1和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经黄芪水提取物预处理后,可具有抑制TNF-α诱导的VCAM-1表达及NF-κB p65蛋白核转移的作用,并表现一定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其中120 mg/L的黄芪水提取物预孵4~8 h可明显减少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率,VCAM-1表达明显下调(P<0.05),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水提取物可拮抗TNF-α诱发的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降低单核细胞的黏附能力,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ISO)对高糖高脂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SO预处理MIN6细胞后高糖高脂培养48 h,CCK8法筛选ISO最佳干预浓度。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on)组(11. 1 mmol/L葡萄糖)、高糖高脂损伤模型(M)组(33. 3 mmol/L葡萄糖+0. 25 mmol/L棕榈酸)及ISO预处理(ISO+M)组(10μmol/L ISO+33. 3 mmol/L葡萄糖+0. 25 mmol/L棕榈酸)。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测定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IκB)激酶β(p-IKKβ)、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及NO含量M组高于Con组,ISO+M组低于M组(P0. 01)。IL-1β、IL-6、TNF-αmRNA,p-IKKβ、p-IκB、iNOS蛋白与NF-κB p65蛋白表达M组高于Con组,ISO+M组低于M组(P0. 05)。结论 ISO可减轻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可能与抑制IκB激酶(IKK)/IκB/NF-κB/iNOS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高糖培养环境下西格列汀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高糖环境下(25 mmol/L葡萄糖)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并分别给予0、5、10及20μmol/L西格列汀干预,检测HAE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内皮素1(ET-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以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理西格列汀干预后的HAEC,观察e NOS、ET-1、i NOS、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普通培养环境(7 mmol/L葡萄糖)相比,高糖环境下HAEC的e NOS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ET-1、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0μmol/L组相比,20μmol/L西格列汀组HAEC的e NOS mRNA、蛋白表达上调,ET-1、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单独使用西格列汀组相比,TNF-α联合西格列汀组HAEC的e NOS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ET-1、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西格列汀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增加e NOS表达、降低ET-1、i NOS的表达,该作用通过其抑制p-NF-κB p65表达而实现。提示西格列汀可能改善内皮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17对脂多糖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60 nmol/L佛波酯孵育THP-1巨噬细胞24h后分为四组:对照组、脂多糖组、T0901317组和脂多糖+T0901317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含量.LipofectarnineTM2000转染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l) siRNA,定量PCR检测细胞ABCA1、ABCG1和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BCA1、ABCG1、TLR4和核因子κB (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 T0901317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释放,促进THP-1巨噬细胞ABCA1和ABCG1表达;转染ABCA1 siRNA后,ABCA1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0901317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T0901317下调TLR4和核内NF-κB的表达.结论 T0901317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其促进膜转运体ABCA1表达,抑制膜受体TLR4和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脂多糖(LSP)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的稳定期DCM患者25例,采清晨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刺激剂LPS刺激单个核细胞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10-7、10-6、10-5mol/L的阿托伐他汀钙培养24 h,离心后提取上清液并用放射免疫法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细胞悬液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кB/p65,显微镜下计算其阳性细胞率,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增加,IL-1β、IL-6、TNF-α和NF-κB/p65水平呈进行性下降(P<0.01);10-7、10-6、10-5mol/L阿托伐他汀钙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均显著低于0 mol/L组(P<0.05或P<0.01);10-5mol/L阿托伐他汀钙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均显著低于10-6、10-7mol/L组(P<0.05或P<0.01),而10-6mol/L组和10-7mol/L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组NF-κB/p65和IL-1β、IL-6、TNF-α的水平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47、0.527、0.459,P<0.001,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DCM患者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p65的水平来实现的.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对DCM有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氧刺激能否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通路是否参与其中,并发挥调节作用。方法:1%O2物理缺氧刺激原代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在不同时间点Real-time PCR检测TNF-αmRNA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胞质NF-κB相关通路蛋白IKKα,IKKβ,IKKBα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水平以及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NF-κB DNA结合能力。缺氧同时给予NF-κB抑制剂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刺激心肌细胞,检测细胞核p65蛋白表达,TNF-α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缺氧诱导原代心肌细胞表达TNF-α,TNF-αmRNA水平从缺氧1h开始升高,12h及24h达峰值;其蛋白分泌从缺氧6h开始升高,12h和24h达峰值。缺氧激活NF-κB通路:缺氧5min胞质pIKKα/IKKβ表达开始上调,30min达峰值,持续6h;IKKBα表达缺氧5min开始降低,而pIKKBα缺氧30min开始增加;胞核p65蛋白水平缺氧5min上调,1h达峰值,持续6h;NF-κB DNA结合能力缺氧5min后开始增强。PDTC抑制NF-κB活性,有效抑制TNF-α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论:缺氧通过激活NF-κB通路,诱导心肌细胞自分泌TNF-α,NF-κB在缺氧诱导心肌细胞自分泌TNF-α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棕榈酸(PA)对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A.hy926,分为白蛋白对照组和PA处理组。改良MTT法检测PA孵育对EA.hy926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水平,ELISA法检测IL-6、IL-8和TNF-α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水平。结果与白蛋白对照组相比,20、50、100μmol/L PA处理组的IL-1、IL-6、IL-8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50、100μmol/L PA处理组的TNF-α、MCP-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20、50、100μmol/L PA处理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和IL-8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Iκ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PA能够导致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皮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设对照组、模型组、藏红花素(50 mg/L)组、藏红花素(50 mg/L)+脂多糖(TLR4激活剂,100μg/L)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建立缺氧4 h复氧24 h模型,藏红花素组和藏红花素+脂多糖组分别给药干预24 h后造模。通过CCK-8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活力和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p-IκB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神经元活力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培养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神经元TLR4、HMGB1、cleved Caspase-3表达量及p-NF-κB p65/NF-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Aβ_(25-35)诱导神经炎性反应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核因子κB(NF-κB)/p65核蛋白和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KB-α)总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孕龄17~18 d SD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将培养至第7天的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1)Aβ组:加入终浓度为20μmol/L的Aβ_(25-35);(2)低剂量阿司匹林组:加入终浓度为50μmol/L的阿司匹林和20μmol/L的Aβ_(25-35);(3)高剂量阿司匹林组: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阿司匹林和20μmol/L的Aβ_(25-35);(4)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维持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NF-κB/p65核蛋白和pIκB-α总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Aβ组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NF-κB/p65核蛋白和pIKB-α总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2)与Aβ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阿司匹林均可降低TNF-α和IL-1β的含量(P0.05),并减少NF-κB/p65核蛋白和pIκB-α总蛋白表达水平(P0.05);(3)低剂量和高剂量阿司匹林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能通过抑制NF-KB的激活来减轻Aβ_(25-35)诱导神经元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否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途径调节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方法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HUVECs,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PCSK9、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ox-LDL处理后,用人重组PCSK9蛋白孵育或PCSK9 siRNA转染HUVECs,检测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ox-LDL处理后,用人重组PCSK9蛋白与TLR4抑制剂瑞沙托维(TAK-242)或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共同孵育HUVECs,检测NF-κB p65与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COX-2抑制剂(NS398)与人重组PCSK9蛋白先后处理HUVECs后,加入THP-1单核细胞检测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结果 ox-LDL上调HUVECs的PCSK9、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P均0.05);人重组PCSK9蛋白在ox-LDL基础上上调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P均0.05);PCSK9 siRNA转染可抑制ox-LDL对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P均0.05);TAK-242抑制人重组PCSK9蛋白对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P均0.05);PDTC抑制人重组PCSK9蛋白对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P均0.05);NS398可抑制人重组PCSK9蛋白的促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作用(P均0.05)。结论 PCSK9可通过TLR4/NF-κB/COX-2途径调节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