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先进的冷变形加工结合中间热处理的方法,可使Cu-Fe系合金获得细密的双相纤维复合组织,以达到使合金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的双重目的.综述了Cu-Fe合金及Cu-Fe-X合金在成分设计,工艺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迷了合金导电性能和该合金强度及强化机制.提出了Cu-Fe合金目前存在导电率低、制备高昂、所需变形量大等问题,而开发三或四元形变铜基复合材料,是今后Cu-Fe合金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材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沉积法是制备完全致密的纳米晶体材料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镍及其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制备方法对纳米晶材料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铜铁合金以其高强度、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和独特的软磁性能为特点,在低频段表现出卓越的电磁屏蔽性能。作为磁性导电材料和电磁屏蔽材料等,铜铁合金在航空航天电子对抗屏蔽系统、机器人通信控制设备以及OLED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还可作为抗菌抑菌材料,应用于医用敷料和医疗器械等行业。然而,Cu-Fe合金制备过程中的亚稳液相分离现象限制了合金的工业化生产。本文回顾了铜铁合金的性能与应用和制备方法,探讨了Cu-Fe合金制备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让工业界和学术界了解Cu-Fe合金的优势,促进Cu-Fe合金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沉积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作为一种低温液相制备技术,电沉积法由于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而更适合于制备功能梯度镀层.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电沉积功能梯度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复合电沉积、合金电沉积以及电泳沉积技术制备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功能梯度材料电沉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铜基偏晶合金(Cu-Co、Cu-Fe、Cu-Cr等)具有优异的电、磁、力学等特性,受到国内外材料科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制备过程中,铜基偏晶合金由于发生液相分离行为并形成严重的偏析组织现象,被称为不混溶合金。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求使铜基偏晶合金组织均匀的制备方法,然而近期研究表明,偏析组织异质结构的强度-韧性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这为铜基偏晶合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铜基偏晶合金的液相分离和偏析组织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液相分离组织结构演变、液相分离热力学以及第二相液滴形核生长动力学研究),归纳了目前主流的改善偏析组织方法(包括微合金化法、快速凝固法和激光成形法),阐述了铜基偏晶合金因液相分离特性产生的双相复合微观组织结构的强度-韧性协同作用,最后对铜基偏晶合金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纳米晶合金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沉积法制备纳米合金是近期研究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综述和讨论了过去10年来电沉积纳米合金的制取方法、特性和应用.目前,电沉积纳米合金技术已经从实验室研究发展成为经济实用的纳米材料工艺.由于纳米合金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包括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电磁性、光学性及抗高温氧化性等,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已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电极的析氢过电位,提高析氢性能,从而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促进氢储能技术的发展。方法通过异相共沉积法,制备了镍钴合金电极。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对纯镍电极及镍钴合金电极进行表征,采用阴极极化曲线(LSV)探究了电沉积液中Ni/Co元素的比例、电沉积电位及电沉积时间对镍钴合金电极析氢性能的影响。结果 SEM结果揭示了纯镍电极及镍钴合金电极表面分别是粒径约为100 nm左右的镍颗粒和镍钴颗粒。EIS结果说明了镍钴合金电极的导电性能优于纯镍电极。此外,纯镍电极、镍钴合金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时,镍钴合金电极的析氢过电位比纯镍电极降低55 mV,降低了近20%。结论通过异相共沉积法制备镍钴合金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其析氢性能优于纯镍电极。镍钴合金电极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NiSO_4·6H_2O 27 g/L,CoSO_4·7H_2O_3 g/L,H_3BO_3 10 g/L,Na_2SO_4 10 g/L,柠檬酸1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L,pH值4.0,电沉积电位-1.3 V,电沉积时间10 s。  相似文献   

8.
《表面工程资讯》2007,7(1):50-56
电沉积法制备泡沫银工艺;喷射电沉积喷嘴流场的数值分析;钛合金新型镀镍工艺研究;电沉积Zn—Sn合金工艺研究;2090+CeAl—Li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特性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张汉民 《表面技术》1990,19(5):8-11
叙述电沉积非晶质合金的分类和制作技术,其中包括金属,半金属(非金属),非晶质合金的电沉积法、诱导共沉积非晶质合金的电沉积法、非晶质金属复合材料的电沉积法、非晶质合金的脉冲电流电沉积、非晶质金属氧化物电沉积等成膜技术。此外,还简单地介绍了电沉积非晶质合金的形成机理和用途.  相似文献   

10.
对比了不同Ti-Al合金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电沉积Ti-Al合金的三种电沉积体系的研究现状。电沉积Ti-Al合金的三种电沉积体系为离子液体体系、无机熔盐体系和有机溶剂体系。离子液体体系绿色环保且节能减排,但制备出的镀层纯度不高;无机熔盐体系操作简单且镀层均匀结实,但能耗较高且沉积效率较低;有机溶剂体系操作简单且所制备的镀层纯度高,但挥发较大且易燃易爆。总结了电流密度、外加电位和温度对电沉积Ti-Al合金镀层Ti含量和Al含量的影响。最后对Ti-Al合金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