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中国奶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奶业振兴,会议要求建设优质奶源基地;要求优先发展服务贸易,加大服务贸易创新试点,要求7月1日起深化北京等地区的服务贸易创新试点。重大利好推动此次,加快推进奶业振兴的措施包括:一要大力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建设国家核心育种场。加强优质饲草料生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二要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修订提高生鲜乳、灭  相似文献   

2.
UHT乳质量异常问题的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提高UHT乳的乳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超高温杀菌乳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出发.分析了影响乳成分稳定性的因素,并通过感官评定的方法及过滤、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方法分析了超高温杀菌乳在生产及贮存中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表明,UHT乳质量与加工、贮存及原料乳的新鲜度密切相关,优质的原料乳和良好的生产规范生产出优质的UHT乳。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6中国奶业展览会上说,农业部将从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优质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消费引导四个方面,推进我国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于康震说,近年来,我国奶业主要受自身竞争力不强和国  相似文献   

4.
健康资讯     
《美食》2016,(10)
正1加快完善食品安全体系优质乳被赞引领品质升级近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再度聚焦食品安全话题。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要加快完善,要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对此,有关业界专家指出,加快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其核心是品质要安全。在品质方面,承担民生健康重任的乳业,率先推广优质乳建设的举动,堪称食品界推进安全体系建设的典型参考。对于优质乳的概念理解,乳业专家陈瑜引用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名言来阐释:"产品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消息称,在2014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中,将重点监测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质量安全,加密抽检,覆盖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的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查处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农业部将支持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进口良种奶牛建设现代化牧场,加快良种奶牛扩繁,扩大优质奶源基地,努力确保生鲜乳从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收购,并逐步做到全部来自企业全资或控股建设的养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也越来越注重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生乳、乳制品近年来在膳食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生乳质量安全问题总是出现,也对人们的身体、心理造成了一定创伤。生乳质量安全越来越受重视,也是当前学者重点探讨与解决的问题。增强对生乳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可为生乳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本篇文章重点对生乳的质量安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安全的生产优质生乳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植物乳杆菌R23酵解枇杷汁有机酸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植物乳杆菌R23应用于枇杷果汁中,为乳酸发酵质量调控及优质枇杷乳酸发酵饮料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枇杷果汁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杆菌R23进行乳酸发酵,应用HPLC法分析发酵过程的有机酸组成变化,研究接种量、原果酸含量对其酸代谢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由植物乳杆菌R23酵解的批杷果汁总酸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发酵前期,主要以苹果酸为碳源,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LF),苹果酸含量减少直至消失,而乳酸、琥珀酸含量增加,总酸下降;MLF结束后进行异型乳酸发酵,产物除乳酸外,主要为乙酸,果汁总酸持续上升.完成MLF的时间与接种量呈负相关,与果汁的果酸含量呈正相关.适度的糖酵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枇杷发酵果汁风味.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高产量的苹果酸乳酸酶(MLE),以植物乳杆菌R23为发酵菌株,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RSD),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植物乳杆菌R23的产MLE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对植物乳杆菌R23产MLE的总活力的影响次序是:起始L-苹果酸浓度>发酵温度>起始pH值;植物乳杆菌R23产MLE的最佳培养条件是:发酵温度33.5℃、pH值6.2、L-苹果酸质量浓度3.8g/L,在此条件下植物乳杆菌R23厌氧发酵28h的产酶量为1.34mg/mL,酶活力462.33u,总活力619.52U。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主要的特色生鲜乳(牛乳、山羊乳、水牛乳、牦牛乳、骆驼乳和驴乳)进行了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和评价。共采集180份生鲜乳样品,测定了生鲜乳中蛋白、脂肪、乳糖、总固形物、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品质。与牛乳相比,水牛乳、骆驼乳和牦牛乳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乳糖和总固形物质量分数都较高。与牛乳相比,骆驼乳中ω-3和ω-6脂肪酸含量较高,水牛乳中脂肪酸质量分数较高,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较低,羊乳中短链脂肪酸(C4~C6)和中链脂肪酸(C8~C12)质量分数较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种生鲜乳中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例符合理想食物蛋白质模式,乳蛋白均为优质乳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苯甲酸对人体的危害、在原料乳中的主要来源以及原料乳的卫生质量、马尿酸的质量分数和人为添加等因素对原料乳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对提高原料乳的卫生质量、安全无毒的防腐措施和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等控制原料乳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贮存条件对原料乳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原料乳质量和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菌落总数的检测和酸度的测定,探讨了不同贮存温度随时间对原料乳中菌落总数和酸度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原料乳的贮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4℃贮存条件下,原料乳存放36 h,对质量没有较大的影响;在原料乳温度达到10~15℃的时候,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2 h.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乳业连续5年持续增长 深层次矛盾显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乳业已连续5年持续增长,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在持续、快速增长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突出表现是乳业产业链的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发展不协调。解决好乳源问题,从乳业发展本身看,是解决整个乳业产业链的源头问题。要解决原料乳的产量水平问题,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要解决原料乳的质量问题,生产优质原料乳。发展乳业必须从源头抓起,要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3.
《食品界》2015,(8)
<正>"我们的包装盒要多花销有多花俏,但却没有评判牛奶质量高低的实质性标识。"在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中坦言,国内乳企深陷进口奶的泥潭,"那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他认为,要改变这个现状,应该从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规范乳制品加工工艺完成,他将此定义为"优质乳工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发酵乳生产优质嗜热链球菌菌株,比较了11株嗜热链球菌的发酵性能,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做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XPL-1-4具有较快的产酸速率,其发酵乳黏度为3 768 MPa·s,持水力为62.49%,活菌数为1.29×109mL-1,硬度为0.24N,内聚性为0.44 Ratio,乙醛质量浓度为22.29 mg/L、双乙酰质量浓度为8.06 mg/L。主成分分析显示嗜热链球菌XPL-1-4的综合得分最高,具有作为优质发酵剂生产发酵乳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报告期内,燕塘乳业筹建了奶源信息化集团管控平台,进一步推进自有牧场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各自有牧场继续推行循环经济种养模式,管理更趋规范科学,饲养水平持续提升,产奶量和原奶质量保持较高水平,以重细节、强内涵、高标准的国家"优质乳工程"样板来表率原料奶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草原红牛原料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泌乳期、胎次和饲养方式对草原红牛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期、胎次和饲养方式均对草原红牛乳的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种牛基地饲养、泌乳前期、二胎草原红牛乳的干物质质量分数较高。将草原红牛乳与荷斯坦牛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草原红牛乳的常规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均优于荷斯坦牛乳。可以说,草原红牛乳是高营养价值的优质乳。  相似文献   

17.
兰欣怡  李发弟  王加启  郑楠 《食品科学》2014,35(19):318-32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普遍存在于生鲜乳中,严重威胁生鲜乳质量安全。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检测方法和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的研究进展以及对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生鲜乳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超高温灭菌与乳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原料奶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生产工艺和产品主检验对超高温灭菌乳的质量控制影响,探讨了控制超高温灭菌乳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优质乳工程"是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发起实施的推动奶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项研究项目。涵盖了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等3方面内容。优质乳工程技术既满足了人民对"安全、优质"乳品的需要,也解决了我国乳业行业内外诸多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行业矛盾。  相似文献   

20.
花生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为原料,对花生蛋白提取、花生乳调配、酸奶发酵剂等工艺进行探讨,研制出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发酵花生酸奶。结果表明.将花生乳与鲜乳以2:3的比例(质量比)混合,再加9%的白砂糖,菌种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4%(质量分数)的接种量,在42cc的条件下发酵3.5h,可制得优质风味型花生酸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