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现状及其病原菌分布,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b>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分析导管相关感染状况。结果 <\b>共调查该医院ICU住院患者347例,发生医院感染65例、13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8.73%、例次感染率为37.75%。住院总日数为1 352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发病率为6.01‰,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日发病率为1.3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日发病率为0.85‰。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第2、3位的分别是真菌和革兰阳性菌。结论 <\b>该医院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以VAP为主,应加强置管患者管理,减少置管操作和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连续3年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调整优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对2012-2014年入住ICU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 12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20例、124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0.64%、例次感染率为10.99%、日感染率为13.34‰,例次日感染率为13.7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10.39‰,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为0.8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1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90.32%,其次为泌尿道、皮肤、手术切口和血液。结论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院感染高风险性因素,应加强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银凤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4):356-357,360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率与病原菌分布特点,为加强重症病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b>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综合ICU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其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b>共监测ICU住院患者1 321例,发生医院感染110例,医院感染发病率8.3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发生VAP患者63例,发病率为15.44‰。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居前5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b>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呼吸机使用率较高,VAP发病率与国内报道接近,严格控制呼吸机使用率和无菌操作是控制VAP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运行模式对控制器械相关感染的意义。方法 建立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运行模式,调查某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使用呼吸机、中央导管和尿管的住院患者。结果 2013-2016年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和例次发病率均降低;医院感染日发病率和日例次发病率也均呈下降趋势;呼吸机使用率、尿管使用率、中央导管使用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7.966、7.857,P<0.05)。结论 通过建立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运行模式开展目标性监测可有效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和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吕宇  刘华  王慧  吴佳玉  魏道琼  周忠华  代敏  向钱 《华西医学》2014,(10):1908-191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其医院感染特点,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期间每例入住神经外科ICU≥2 d的患者及转神经外科ICU 2 d内的患者,监测其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侵入性操作使用及感染情况和多重耐药菌筛查及耐药性情况。结果共纳入1 178例患者,住院总时间4 144 d,医院感染率为4.92%,患者日感染率为13.75‰,1月、7月-12月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与其他几月比较明显偏高;呼吸机使用率为9.7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14.85‰;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为28.40%,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85‰;导尿管使用率为97.90%,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为0.25‰。结论神经外科ICU医院感染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需要医院感染控制专(兼)职人员提高警惕,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强化医院感染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连续5年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总发病率为3.93%,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99‰。在医院感染病例中,VAP、CRBSI、CAUTI的千日发病率分别为6.31‰、1.18‰、1.11‰。结论 该医院ICU 住院患者器械相关医院感染连续5年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某些年度之间存在差别原因很多,提示有必要坚持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调整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监测某医院ICU住院患者2 641例,共发生导管相关感染568例,感染率21.51%。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感染率为16.47%;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为3.9%,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1.14%。从该医院ICU住院感染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共分离到病原菌1 6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86.73%,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 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医院参与医院等级评审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依据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回顾性调查省内参与2012-2016年三级医院评审的20家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等级评审当年与前1年患者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后发生相关感染的情况,以及0~3级手术风险(NNIS)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评审当年20家医院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千日感染率分别为10.632‰、1.025‰和1.029‰,评审前一年分别为14.526‰、1.195‰和1.756‰,评审当年VAP和CAUTI感染率与评审前一年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评审当年NNIS 0~3级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20%、0.52%、1.62%和0.95%,评审前一年分别为0.33%、0.93%、0.76%和1.88%,除2级手术外,其余同等级手术的术后感染率也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医院等级评审有助于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促进VAP和CAUTI感染及手术后感染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调查3间ICU各导管感染核心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导管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中心重症监护室(ICU)、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急诊监护室(EICU)置管患者进行每日现场评价。结果〓253例住院置管患者中,ICU执行率最低为89.3%,EICU为92.8%,NICU为95.4%|3种防控方案之间总体有差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感染率为6.01‰,中心静脉导管及尿导管感染率分别为1.75‰和1.15‰|2019年执行规范与2014年未执行规范相比较,VAP导管组和尿导管组有明显差异,中心静脉导管组无明显差异|尿导管使用率较高为90.61%,而VAP和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分别为61.60%和33.73%|检出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8株,分别检出产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及产NDM-5的大肠埃希菌。结论〓加强导管的每日评估,掌握器械相关感染的特点、易感因素、病原菌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控措施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为高原地区ICU医院感染目标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7—2020年青海省人民医院综合ICU目标监测结果和器械污染所致相关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监测综合ICU患者628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20%,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6.94%;感染类型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58.68%,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7.5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为8.88‰,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发病率为2.53‰,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为0。日感染发病率2017年为15.09‰,2020年为8.38‰。 结论青海省人民医院综合ICU日感染发病率降低,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现状,为加强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连续3年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其病原菌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97 038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96例,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3.05‰。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为6.06‰,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感染率为3.6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感染率为0.53‰。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有重症监护室、内科和外科。共分离到病原菌241株,居前3位的病菌体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结论〓该医院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低,以VAP为主,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特点和现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共调查新生儿病房住院患者2 832例,发生医院感染 69 例,医院感染率为2.4%;以呼吸道和血液相关感染为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4.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BSI)的发生率为 8.5 %。千日感染率从2013年的4.22‰下降至2015年的1.74‰,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医院新生儿病房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呼吸道和血流相关感染为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失效模式的应用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控效果。方法 通过失效模式的应用和临床病例监测方法,评价失效模式用于控制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失效模式管理后,该医院ICU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合格等6项VAP风险因素均由高水平降为中水平或低水平。干预组呼吸机使用率升高,VAP发病率显著下降,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效模式应用于VAP感染风险的管理,对高危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可有效控制ICU的VAP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儿童医院PICU 2015-2016年住院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和分析。结果 共监测患儿2 921例,医院感染率及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78%和1.95%;2016年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35% 和1.47%,均明显低于2015年的感染率(2.33%)和例次感染率(2.56%)。2015年及2016年医院感染均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及胃肠道感染;呼吸机、中央导管及导尿管使用率分别为14.26%、20.92%和9.16%;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20‰、0.50‰和0.57‰。2015年共检出病原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50.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3.3%),2016年检出病原菌13株,仍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46.1%),其次为白假丝酵母菌(30.8%)。结论 PICU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器械相关感染以呼吸机相关肺炎为主,真菌感染增多,需加强重点部位的感染管理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标本多重耐药菌(MDROs)分离结果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接受机械通气患者997例,发生VAP患者120例,VAP的发病率为12.04%,千日感染率为11.14‰。从120例VAP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20株,含MDROs78株,构成比为65.00%。MDROs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居前3位。经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以及GCS评分等因素对患者感染MDRO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该医院ICU患者VAP病原菌中有65%为MDROs菌株,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和使用呼吸机是导致患者感染MDRO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相关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6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6例次,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38.81%,调正感染发病率为7.3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0.00‰,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1.5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45‰.结论 ICU导管使用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应加强监测,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JP3〗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和评价控制效果,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某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发病率为2.92%,例次感染发病率为3.52%;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10.60‰,患者日例次感染发病率为 12.77‰;千日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25.23‰,千日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 1.54‰,千日血导管插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4.2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22%。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应继续加强目标性监测,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措施和管理理念。〖HT〗〖JP〗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耐药性变迁情况以及影响VAP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ICU确诊VA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连续4年医院ICU VAP的发生率、检出病原菌及耐药性变化情况,此外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方法分析影响VA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2014-2017年VAP发生率分别为10.44‰、6.19‰、5.58‰和4.39‰,趋势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9.339,P<0.01),革兰阴性菌检出比例由72.09%升高至85.19%,且检出菌耐药比例增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显著增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否联合用药等是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不断强化感控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革兰阴性菌仍是ICU 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呈显著增高趋势,应有针对性开展ICU目标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导管相关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法,对某医院NICU住院所有新生儿导管相关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共监测NICU住院新生儿2 135例,住院总共日数28 756 d,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84例,医院感染率为13.30%,日感染率10.64‰。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日感染率为14.38‰。NICU医院感染患儿送检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4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6株,占64.25%|革兰阳性菌103株,占24.88%|真菌45株,占10.87%。4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仅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葡萄球菌属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到75%以上,只对替考拉林和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真菌的耐药菌株。结论 该NICU住院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通过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制定相应防控和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前瞻性调查,对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入住EICU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整个过程分为基线调查阶段、防控措施制定阶段及现场干预3个阶段进行。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整个过程共监测呼吸机使用患者385人,呼吸机平均使用率为28.30%,发生VAP共15人,VAP发生率为7.71‰,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VAP升高11.86‰,第三阶段较第一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较二阶段下降6.85‰。从 VAP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5株,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及现场干预,提高了VAP的诊断水平,降低了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