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六甲基二硅氧烷(Me3Si)2O可通过MeMgX(X=Cl,Br,I)与Me3SiO(SiOMe2)nSiMe3(I;n=50~1000)反应,再经水解而制得。例,将I(n=90)的二丁基醚溶液,用>30min的时间逐滴加入到Me...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镧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活性,利用催化剂具备明显活性所需达到的“起始温度”高低作为催化剂活性强弱的判据,得到了各个催化剂的活性强弱次序:LaOOH(La(OH)3)>La2O2CO3(B)>La2O3>La2O2CO3(A)>La2(CO3)3,使用XRD、FT-XRD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NTO、RDX、TATB及两种塑料粘结炸药与紫铜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察Cu2p电子峰或炸药中某一原子的XPS电子峰的特征位置、强度变化可以判断金属与接触材料间有无相互作用及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共沉淀法制备了Ba1-xSrxPB1+yO3-δ(X=0,0.1,0.3.0.5,0.7,1;y=0.0.1.0.2,0.3)陶瓷试样。测定了试样的电阻-温度特性。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以研究Sr掺杂BaPbO3陶瓷的结构和热敏性。实验结果表明:掺杂钡铅氧化物陶瓷仍是钙钛矿结构。随着X含量增加(y为定值)陶瓷的PTCR温度升高,但PTCR效应逐渐降低;y=0时,几乎没有PTCR效应.y>0.2时,PTCR效应也不明显,而在0<y≤0.2时,PTCR效应随y值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了缺位K10H5(Ln(VW10O37)2XH2O(Ln=La^3+,Ce^3+,Pr^3+,Nd^3+,Sm^3+,Eu^3+,Gd^3+,Tb^3+,Dr^3+,Yb^+)十余种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元素组成分析与理论值相符,利用IR、UV,XRD和TG-DTA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热解性质研究表明,其分解温度为400~450℃还研究了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热处理对AlN/SiCw(Y2O3+SiO2)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经热处理后的强度提高,当添加剂Y2O3/SiO2=1/2.5摩尔比时,提高幅度最大。经XRD,SEM,TEM/EDAX和HREM分析,热处理增强的机理主要是粒界玻璃相在高温氧化气氛中和AlN颗粒表层作用,生成的纤维2H^δSialon相和SiCw形成空间交错结构。  相似文献   

7.
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3CaO.3Al2O3.SrSO4的水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新  冯修吉 《硅酸盐学报》1996,24(2):126-131
用新发展起来的计算量子化学-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方法(SCC-DV-Xα)对水泥矿物3CaO.3Al2O3.SrSO4和3CaO.3Al2O3.CaSO4进行了研究。通过分子轨道能级、键级及原子净电荷等信息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个矿物中Ca,Sr原子对水化活性的贡献比Al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素HA,HB以及13-SO3Na-DDHA在DMF-H2O(体积分数ψ=1)混合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结果表明,它们都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反应机理为:油 HA,HB:HA(HB)+e+H^+-HA(HBH)+e-HAH,水溶性13-SO3Na-DDHA:(第一步)13-SO3Na-DDHA+e-13-SO3NaDDHA,(质子化)13-SO3Na-DDHA+H^+-13-S  相似文献   

9.
运用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AX)、X射线粉晶衍射(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钨尾矿CaO-Al2O3-SiO2系统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晶相组成及Fe2O3对玻璃析晶的影响,最后测定了尾矿玻璃陶瓷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素HA,HB以及13-SO_3Na-DDHA在DMF-H_2O(体积分数=1)混合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结果表明,它们都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反应机理为:油溶性.水溶性13-SO3Na-DDHA:(第一步)(质子化);(第二步).并且,HA,HB的单电子还原半醒自由基非常稳定,而13-SO_3Na-DDHA单电子还原半醌自由基存在歧化反应,其速率常数k_f=0.408。  相似文献   

11.
实验发现稀土氧化物(Pr_6O_(11)、Nd_2O_3、Sm_2O_3)能增加Ni/SiO_2催化剂甲烷化性能。通过程序升温还原(TPR)、X-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实验手段对催化剂结构、物理化学性质、载体-助剂-金属三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RE~(3+)与硅胶表面Si-OH基反应,减少了镍与硅胶间的相互作用,使NiO晶粒变小。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O'-Sialon的合成工艺及配方选择;研究了Al2O3在Si2N2O中的固溶状况及添加剂Y2O3和烧结液相的特点对O'-Stalon中Al2O3固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压烧结合成O'-Sialon的工艺应选用SiC粉料作为埋粉,通N2保护;X=0.3为O'-Sialon固溶极限的配方;Y2O3的加入量增多有利于K1c值的提高;K1c在X=0.3~0.4时达到最大值;配料时应避开靠近低共熔点处(X=0.2)的配方,因其试样力学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3.
裴东云 《化学工程师》1997,(3):41-42,44
抗氧剂300制备及其应用裴东云PREPARATIONANDAPPLICATIONOFANTIOXIDANT3001前言抗氧剂300,化学名称为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分子式C22H30O2S,分子量358.55,熔点161-16...  相似文献   

14.
滕立东  张晓凯 《玻璃》1996,23(1):1-5
采用顺磁共振(ES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AX)、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方法,研究了Cr2OE对R2O-CaO-Al2O3-SiO2系统更上一层楼的晶行为的影响,并对 球状析晶机理进行了分析。球晶是由放射状的针形晶体所构成,尺寸约为几个毫米,且呈均匀分布,主晶相为β-CaSiO3。析晶机理是玻璃中的铬在热处理过程中首先以铬钙尖晶石固熔体「CaCr2Or」的形式析出,然后β-Ca  相似文献   

15.
涂敷型铬酸盐钝化膜的结构与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D,EDXA,GDS等方法研究了镀锌钢板表面涂敷型CrO3-H3PO4-SiO2系钝化膜的成分与结构。该钝化膜是一种由CrO3,Cr(OH)3,CrOOH,ZnCrO4,ZnSiO3,Zn3(PO4)2,CrPO4和SiO2组成的凝胶网络状结构的涂敷型复合转化膜。探讨了其耐蚀机理,中性盐雾试验表明:该钝化膜的耐蚀性大大优于CrO3-SiO2系钝化膜。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丙烯在M_xO_y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的齐聚过程。实验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Z_rO_2>TiO_2,而Fe_2O_3催化剂几乎无活性。FT-IR表明,ZrO_2催化剂具有超强酸的3个特征吸收峰,即1050、1130和1220cm ̄(-1)。XRD分析表明,ZrO_2为非结晶态,而未浸H_2SO_4的ZrO_2没有上述3个特征吸收峰,且以晶态存在。在T=130℃、P=4.0MPa、LHSV=1.0h ̄(-1)和丙烯浓度为50%的条件下,100h的稳定性试验表明,丙烯平均转化率为69.5%,壬烯选择性为45.5%和十二烯选择性为41.6%。  相似文献   

17.
罗纳普朗克无锡合资企业推出新产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RHODAPEXN70K2、RHODAPEX3N70(天然醇)罗纳普朗克公司在中国合资工厂“无锡罗纳普朗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除了生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HODAPEX3N70(简称3EOAES)外,...  相似文献   

18.
以Fe2O3作晶核剂的尾矿玻璃陶瓷晶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AX)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以 Fe2O3作晶核剂时CaO-Al2O3-SiO2系统尾矿玻璃陶瓷析晶特征。结果表明,Fe2O3降低了玻璃整体析晶温度,并在热处理时诱导玻璃分组,从而促进成核和晶相生长。合理控制热处理条件可获得性能良好的尾矿玻璃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Si-N-O系统相图的分析,首次在Si3N4陶瓷材料表面形成Si2N2O抗氧化层。其方法是利用Sol-Gel在Si3N4陶瓷的表面涂上一层SiO2(其中含有10%的Ai2O3)涂层后,在N2气氛中,并有Si3N4粉末和SiO2粉末存在的条件下,于1273~1673K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用XRD和XPS分析验证了Si2N2O(和/或O’-Sialon)层的存在。由于形成了Si2N2O(和/或O’-Sialon)层,Si3N4陶瓷材料在1573K的温度下氧化100h后,氧化增量从原来的0.42mg/cm2降低到0.24mg/cm2。  相似文献   

20.
以Ba(OH)2.8H2O,Al(NO3)3.9H2O,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O-Al2O3-SiO2三元系粉末,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生成稳定溶胶和胶化时间的影响,用TG-DTA,XRD研究了溶胶-凝胶的热处理过程,用TEM观察了粉体的粒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