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32例移位髋臼骨折的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 对32例病人进行分析后,按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入路,分别以拉力螺钉,可吸收螺钉,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的移位髋臼骨折,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按Matta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标准,本组有20例达到解剖复位,满意复位8例,不满意4例.经3~60个月随访,参照美国矫形外科学会标准评估疗效:优16例,良8例,可4例,差2例,术后有2例坐骨神经损伤,半年后恢复;3例出现关节周围异为骨化,轻微疼痛,但不影响关节功能;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 对移位的髋臼骨折根据影象资料进行正确的分型,选择正确手术入路、行坚强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朱延明  郑稼  宋自昌 《中国医药》2007,2(11):685-686
目的观察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髋臼骨折的骨折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行髋臼复位与内固定,同时处理合并症。结果所有患者获4个月~3年随访,平均10.9个月。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标准:达到解剖复位18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结论手术复位和内固定治疗髓臼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36例,按Letoumel-Judet的方法分型,根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分别采用Kocher-Langenleck入路20例,髂腹股沟入路9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延长髂股入路3例,应用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8.5个月。复位按Maria标准。解剖复位24例,满意复位9例,不满意复位3例。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估,优22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结论 正确对髋臼骨折进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良好的复位及内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7例,不满意复位1例。临床结果:优6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显露好,复位方便,固定牢靠,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朝晖  吴险峰  邹磊 《安徽医药》2013,34(7):908-910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及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髋臼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和复位内固定,随访评价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34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骨折6~9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按Matta评定标准: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13例,不满意复位2例。髋关节功能按D’Aubingne评分标准:优19例(55.8%),良12例(35.2%),可2例(6%),差1例(2.9%),优良率91.1%。1例股骨头坏死,2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手术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正确的骨折分型,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是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21例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均采取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5~24个月,平均12个月。髋关节面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优1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7%(18/21)。结论对复杂性髋臼骨折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视野暴露清晰、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铁  周荣平  陈飞  万金斌 《江西医药》2008,43(2):130-13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髋臼不稳定性骨折患者,16例应用标准的Kocher-Langenbeck手术入路,2例行Kocher-Langenbeck延长切口,1例直接采用外侧入路。手术后完全随访平均3年(2~9年),其中3例随访2年。术后采用Letournel和Judet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功能评估。分析患者术前骨折情况、影像学表现和术后复位内固定与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手术后X线片见13例骨折达解剖复位,4例骨折基本达解剖复位,2例骨折复位不良。随访的临床结果:优14例,良2例,可2例,差1例;影像学结果:优1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临床功能与影像学分级有很密切的联系。出现临床功能不满意的因素包括:髋关节脱的延迟复位(位复位前超过24h),受伤年龄大于60岁,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结论手术治疗复杂的髋臼骨折疗效良好,及时的髋关节复位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是关键的;老年人骨折、骨质疏松和涉及关节面的髋关节粉碎性骨折是髋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解剖复位和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是达到长期的、优良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45例各种髋臼骨折进行内固定,对手术适应证,手术切口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按Judct提出的标准,解剖复位28例,满意复位10例,不满意复位7例。按Matta提出的标准。优48%,良26%,可26%。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对移位较大的髋臼骨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复杂性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经验,制定适当的治疗程序,以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对104例复杂的髋臼骨折根据不同的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全部病例进行随访,骨折按AO1的方法分型,疗效满意。结果 104例复杂髋臼骨折经1~5年随访,平均3年8个月,应用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和Matta标准进行评定法,优70例(67.31%),良22例(21.15%),可8例(7.69%),差4例(3.85%)。结论术前正确分析复杂性髋臼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良好的复位,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材料,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是提高复杂髋臼骨折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复杂髋臼骨折患者采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采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进行治疗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Matta标准对髋臼复位质量进行评价,按照Merled Aubigne-Postel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3.1±1.7)h;术中平均出血量(750±140)ml。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情况。参照Matta标准,术后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骨髓复位满意率92.31%(24/26);按照Merled 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定,优18例,良6例,中1例,差1例。结论通过前后联合入路方法对复杂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复位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损伤小、出血少,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58-3259
目的:综合评价手术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及其疗效。方法:对41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18例,后柱加后壁骨折9例,双柱骨折7例,前柱骨折4例。“T”型骨折3例。全部病例人院后均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2个月,参照Matta临床标准评定:优28例。良10例,手术优良率达92.7%。本组术后均无感染及坐骨神经损伤,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移位髋臼骨折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52例。其中髋臼骨折应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内固定;骨盆后环损伤应用骶髂螺钉或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骨盆前环损伤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52例随访完全,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根据Matt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40例,占77%,满意8例,占16%,不满意4例,占7%。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Majeed骨盆损伤疗效标准,优34例,占67%,良7例,占12%,可6例,占11%,差5例,占10%。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5例,4例BrookerⅡ级异位骨化,3例迟发性坐骨神经损伤。结论移位髋臼骨折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尽可能解剖复位髋臼骨折,同时合理处理骨盆前后环损伤,其中髋臼骨折的损伤程度及其复位质量是决定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和效果。方法移位髋臼骨折并髋关节前或后脱位者病情允许即急诊行髋关节复位及股骨髁上牵引,中心性脱位者加做大粗隆部骨牵引,尽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复位失败者即刻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按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以重建钢板和螺钉行内固定。结果本组67例均行随访,复位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48例,满意复位15例,不满意复位4例。髋关节功能:优:47例,良:10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5.1%。结论移位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者应尽早行髋关节复位及股骨髁上、大粗隆部骨牵引,尽早手术治疗,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有效复位及内固定,矫正畸形,重建骨盆髋臼稳定性,恢复关节面的完整和正常头臼关系,可以减少股骨头坏死和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手术入路的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手术治疗髋臼骨折36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按照Letournel-Judet骨折分型方法分型:后壁伴后柱骨折9例,双柱骨折6例,前柱伴后柱半横行骨折1例,T型骨折4例,横行骨折7例,髋臼后壁骨折5例,后柱骨折3例,前柱骨折1例。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采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以随访,平均随访1年6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按Judet等的方法进行评估: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7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31例,良4例,可1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是髋臼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复位的质量,牢固的固定及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段骨折的有效性和预后。方法 2002年5月至2011年9月,21例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段骨折患者采用术前骨牵引,延长髂股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髋臼骨折解剖复位后应用三维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系统或重建钛板固定,股骨近端骨折复位后应用股骨近段锁定板中空加压螺纹钉固定;术后维持皮牵引2~3周,视情况延长负重时间,随访8.5个月~6年。结果 19例髋臼骨折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2月;1例术后11个月出现髋臼后壁骨块坏死吸收并股骨头坏死;17例股骨近段骨折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3个月;3例术后6~13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论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段骨折治疗困难,预后不容乐观,初始治疗仍应以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13例股骨头骨折患者,均合并髋关节后脱位.其中,10例在24 h内行髋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3例在24 h后闭合复位;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股骨头骨折8例,钛螺钉固定2例,1例骨片较小无法固定给予摘除,2例行保守治疗(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应用重建钢板固定髋臼骨折2例.结果 随访1~5年,采用Epstei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76.9%.结论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应尽早行闭合复位和骨牵引;根据骨折分型、复位后X线片和CT片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术中注意手术操作要点;可吸收螺钉是股骨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腹正中切口入路(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24例,其中男22例,女2例,年龄22 ~50岁.骨折均应用单独或联合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所有骨折达到解剖或满意复位,皮肤切口长度8~13 cm,平均(10.0±1.6)cm;手术时间60 ~ 120 min,平均(80±15) min;出血量300 ~ 1000 ml平均出血(600±136)ml.伤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时间2~ 48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功能结果均满意,所有患者家庭生活满意.结论 改良的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可以获得良好的放射学及临床结果,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髋关节脱位并髋臼骨折早期复位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2例髋关节脱位按脱位类型分别予手法复位和牵引复位;并按骨折类型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5.3个月,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优1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结论 各种类型髋关节脱位均需急诊复位;手术是治疗髋臼移位骨折合并关节脱位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对髋臼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35例,效果良好。按Matta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标准,本组达到解剖复位的25例,满意的10例。经随访3-60个月,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标准,优13例,良1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55%。作者体会:1、髋臼后壁骨折、后往骨折、横断骨折及"T"型骨折均可取后路切口,显露坐骨结节上部及其大切迹,从坐骨棘及坐骨结节上切断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解除二者的牵拉,然后切开关节囊,探查髋臼,明确骨折移位方向和移位程度;2、用复位钳复位: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髋臼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12例,非手术治疗3例。结果手术治疗达到解剖复位11例,复位欠佳1例;非手术治疗2例复位欠佳,1例复位不满意。按d’Aubignt-postel评分标准:手术组优良10例,可2例;非手术组可2例,差1例。结论髋臼解剖上分为前柱,后柱及穹项,通过单纯手法复位,髋臼难以复位。对移位较大的髋臼骨折必须通过手术恢复其解剖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