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I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在预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性肺炎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80例轻症组、71例重症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细胞分析,通过计算NLR、LMR、PLR、SII进行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分析相关炎症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HB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患者行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纤维化组(18例)、轻中度纤维化组(32例)、重度纤维化组(20例)和肝硬化组(32例),对其系统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SII水平高于轻中度纤维化组、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无纤维化组患者SII水平高于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SII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相关炎症指标缺乏相关性。SII在预测肝纤维化和预测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中的AUC具有统计学意义(AUC=0.675、0.643,P<0.05)。结论相对于NLR、PLR、MLR等常规相关炎症指标,SII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且诊断价值不高,临床上须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随机数字化法搜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妊娠就诊的217例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的常规资料以及血象资料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数字化法搜集同期217例早期正常妊娠来本院进行人工流产孕妇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早期先兆流产的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NLR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早期先兆流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及NLR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Lym)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LR是早期先兆流产的唯一影响因素(OR=2.106,P=0.003);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P<0.001)。结论 NLR的升高是早期先兆流产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等炎症指标与脑梗塞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本院的150例脑梗塞患者为缺血性脑梗塞组,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健康对照组,评估2组LMR等炎症指标与脑梗塞发生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LMR等炎症指标在缺血性脑梗塞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多因素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仅有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23、单核细胞绝对值0.37、淋巴细胞绝对值1.32、PLR106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绝对值、LMR均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90 d时的mRS评分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仅有LMR与出院时、出院90 d时mRS评分有关(P0.05)。结论 LMR与脑梗塞患者的预后相关;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LR与脑梗塞的危险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及急诊科>65岁并确诊为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AECOPD患者分为合并COVID-19组(n=29)和未合并COVID-19组(n=3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D二聚体(D-D)、白介素-6(IL-6)、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 并对比住院天数、AECOPD分级、死亡结局终点天数。结果合并COVID-19组和未合并COVID-19组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合并COVID-19组的男性比例、CRP、PCO2、D-D、IL-6、CURB-65评分高于未合并COVID-19组, PC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入院时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预测90 d死亡率上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161例肝癌患者,其中90 d生存组119例,死亡组42例,分析NLR、MLR及RDW与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对90 d...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R)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9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组织病理学淋巴结是否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n=31)和未转移组(n=16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I、NLR和PLR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和效能;分析SII、NLR和PL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4cm、脉管浸润、高SII、高NLR、高PLR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χ2/Z值分别为4.532、8.342、14.363、4.837、11.47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4cm(OR=2.347,95%CI:1.645~4.272)、脉管浸润(OR=1.924,95%CI:1.724~2.236)、高SII(OR=2.458,95%CI:1.557~1.968)、高PLR(OR=1.884,9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血液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比值(PLR)与活动性肺结核(ATB)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PTB),另收集80例年龄以及性别相仿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对。结果 PTB与对照组相比,嗜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PLT、PDW、RDW、NLR、PLR值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至中度肺结核的患者相比,重度肺结核患者的WBC、嗜中性粒细胞数、PLT、RDW、NLR及PLR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DW、NLR及PLR值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管理活动性肺结核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腔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池州市人民医院肾脏内科2015年9月-2018年12月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41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透析前临床资料,连续随访观察至2019年12月31日。根据患者透析前NLR、MLR水平,分为NLR升高组、NLR正常组和MLR升高组、MLR正常组。采用Log-rank法比较其差异,诊断价值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LR、MLR对患者腹腔透析期间发生腹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LR、MLR升高组患者首次透析至腹膜炎发生的时间缩短(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NLR、MLR、NLR+MLR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49、0.831(P<0.05);多发性腹膜炎组基线NLR、MLR水平高于单发性腹膜炎组(P<0.05);因腹膜炎病死患者基线NLR、MLR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基线NLR、MLR升高的腹膜透析患者较早发生腹膜炎,其水平对于腹膜炎发生具有预测价值,且对于判断是否为多发性感染及患者死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L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VT组(27例)和非LVT组(27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心肌梗死后LVT形成的影响因素,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LVT形成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胸痛持续时间<12 h、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CRP、BNP、LVEF、LVD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L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预测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组(192例)、轻症组(187例)及健康对照者(393例),检测其血常规、CRP及PA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CRP/P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LMR、CRP/PA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症组比较,重症组NLM、PLR、SII、CRP/PA均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1.09、88.07、310.75、0.05和3.90,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CRP/PA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0.04和6.31,P<0.05)。ROC曲线显示,诊断重症感染时,CRP/PA的特异度最高,为96.1%,LMR、CRP/P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年龄休克指数(Age-SI)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的肝硬化并发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再出血及死亡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肝硬化并发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134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TIPS治疗, 随访12个月, 观察分析再出血组(38例)和无再出血组(96例)、死亡组(26例)和存活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再出血组患者年龄、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Age-S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明显大于无再出血组患者(均P<0.05)。死亡组患者年龄、肝硬化病程、Age-SI和NLR明显大于存活组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ge-SI和NLR是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均P<0.05), 年龄、肝硬化病程、Age-SI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Age-SI预测患者再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P<0.05);Age-SI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P<0.05)。结论 Age-SI在预测TIP...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14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其中重度子痫前期80例,轻度子痫前期60例。另选取同期14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NLR、PLR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比较子痫前期NLR、PLR不同水平的妊娠结局。结果 NLR与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LR与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NLR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最佳临界值为4.3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2%和77.9%。PLR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最佳临界值为122.7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59.8%。NLR≥4.31、PLR≤122.75均为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子痫前期患者根据NLR值分为NLR高水平组(NLR≥4.31)和NLR低水平组(NLR4.31),两组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子痫前期患者根据PLR值分为PLR高水平组(PLR122.75)和PLR低水平组(PLR≤122.75),两组血小板减少、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LR、PLR与子痫前期相关,有助于预测、评估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 MLR)联合诊断川崎病合并肝损伤的价值。方法 收集208例川崎病患儿的一般资料和血细胞参数等,根据是否发生肝损伤,将其分为川崎病无肝损伤组(115例)和川崎病合并肝损伤组(93例)。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探究NLR、MLR及2者联合对川崎病合并肝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川崎病患儿208例,其中合并肝损伤有93例,发生率为44.71%。与川崎病无肝损伤组比较,川崎病合并肝损伤组患儿白细胞数量、NLR和MLR等显著性变化,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和MLR是川崎病患儿合并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MLR及二者联合诊断川崎病合并肝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668、0.824。结论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20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PIP患者48例,其中预后良好的26例归为A组,预后不良22例的归为B组。对所有患者的BISAP评分、NLR与PLR进行统计,比较3组数据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A组患者的BISAP评分与NLR、PLR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AP评分联合NLR、PLR对APIP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为95.91%,优于BISAP评分、NLR及PLR单独对APIP患者预后预测的91.15%、92.68%及75.92%。结论 BISAP评分联合NLR、PLR对APIP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为API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PCI术后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16例及健康体检者116例,分析NLR、PLR及其他主要临床生化指标与老年STEMI的关系,评估术前、术后NLR及PLR的变化对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STEMI患者组高血压患病率、UA、LDL-C水平、WBC、NLR、PL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BC、Hb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STEMI患者无MACE组NLR及PLR数值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STEMI患者合并MACE组NLR及PLR数值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NLR及PLR是老年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PCI术后的短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比值(PLR)、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关系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本院13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学参数和PLR、NLR关系,探讨PLR、NLR和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 PLR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S评分存在相关性(P 0. 05); PLR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 0. 05); NLR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存在相关性(P 0. 05);低NLR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高于高NLR组(P 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NLR及PS评分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PLR、NLR能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病情进展、预后的独立因素,即水平增高和病情进展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心功能正常者,82例心力衰竭者,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常规,计算NLR和PLR,比较各组NLR和PLR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和PLR与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NLR和PLR对DCM患者发生心肌衰竭的预测效能。结果 DCM心力衰竭组NLR和PLR均高于DCM心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的增加,NLR和PLR水平逐渐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和PLR是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PLR两者联合对DCM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大于NLR和PLR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 NLR和PLR与DCM患者心力衰竭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可有效预测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血沉(ES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川崎病(KD)患儿发生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确诊的120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是否发生冠脉病变分为观察组(KD合并冠脉病变)、对照组(KD病变患儿), 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ALB、ESR、PLR、NLR值, 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诊断KD患儿并发冠脉病变的价值, 并分析不同冠脉病变程度的KD患儿血清ALB、ESR、PLR、NLR水平。结果 60例KD合并冠脉病变患儿的冠脉病变主要表现为左冠脉主干及左前降支增宽[56.67%(34/60)]、左右冠脉主干及左前降支增宽[20.00%(12/60)]、左前降支增宽[16.67%(10/60)]、左冠脉主干增宽[11.67%(7/60)]。观察组血清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ES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PLR、NLR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型流感病毒患者的血常规相关参数变化特点,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流感症状患者9 180例,分别做血常规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甲型流感病毒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NLR、PLR、RDW/血小板比值升高,淋巴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计数、MPV、LMR下降;甲型流感病毒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较其他感染组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MPV与感冒组和支气管炎组相比下降;甲型流感病毒患者NLR较支气管炎组升高; LMR降低、PLR升高,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RDW/血小板比值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升高。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NLR、PLR、LMR等检测结果对甲型流感病毒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史和综合情况,对患者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