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诊治的28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抗生素以及中医中药等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治疗时间12d。2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1例为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行手术,1例经保守治疗5周无效而手术。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该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23例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抗炎、解痉等保守治疗11.3 d,均痊愈出院;2例因合并肠绞窄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以腹胀为主,腹痛不明显,肠呜音减弱;另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共6例,腹痛剧烈,有腹膜刺激征,听诊可闻及气过水音。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予保守治疗,另6例予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大多为炎性肠梗阻,一般予保守治疗,其他有肠绞窄趋势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黄展 《临床医学》2010,30(3):63-64
目的讨论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开腹手术后11例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早期炎性粘连梗阻,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2.5 d;1例小肠扭转,再手术复位治愈;1例回盲部肠套叠,再手术复位治愈;1例粘连性索带压榨,小肠绞窄坏死,行小肠切除后治愈。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为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可治愈。但应警惕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肠绞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8例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 5~ 18天 ;肠蠕动曾一度恢复 ,又出现十分典型的肠梗阻症状 ,以腹胀为主 ,腹痛相对较轻 ,无肠绞窄发生 ;2 6例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 ,平均治愈时间 17 2d。 2例再次手术 ,其中 1例发生肠瘘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1例术后治愈。结论 :应熟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是治愈该病的主要方法 ;在保守治疗的同时应严密观察 ,出现肠坏死或腹膜炎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分析3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1)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性在术后5-7d;(2)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很少发生肠绞窄 ;(3)多为腹腔内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4)应先试行保守治疗。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6例。结果3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全胃肠外营养结合中药、针灸等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d,无一例发生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部手术后2周以内,主要是因为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所引起。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排便,很少发生肠绞窄坏死。治疗上最好予以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
魏莱  荣愈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42-774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经过。结果 24例中无一例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病程最短2周,最长5周。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3d,手术治疗3例,其中2例行肠黏连松解术,1例行大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术后并发长期腹泻及营养不良1例。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1~2周,与手术操作广泛、手术创伤大有关。典型症状为肠梗阻表现,治疗首选保守疗法,如保守治疗无效或有肠绞窄可能时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力求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分析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而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7.1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时间概念最好定于1个月以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特点有:(1)发生在手术后早期,常于术后3~7d开始出现梗阻症状:(2)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3)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4)大多数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5)保守治疗多半有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最好先试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
苏昀 《临床医学》2012,(12):42-4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诊疗原则。方法分析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中25例成功行保守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于术后5~7 d。有典型的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如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但很少发生绞窄。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为腹腔内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的。保守治疗,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思他宁治疗早期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与观察。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思他宁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4例,其他原因如粘连性、机械性、排除绞窄性早期肠梗阻28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思他宁治疗早期肠梗阻患者,加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恢复肠道通畅、减轻症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排除绞窄性早期肠梗阻患者,应尽早使用思他宁,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使患者症状减轻,促使保守治疗的成功,即使手术治疗,亦可起到降低手术危险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7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4~7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术后早期可发生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肠梗阻应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有肠绞窄或肠绞窄趋势时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5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保守治疗43例,平均治愈时间14d,再次手术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绝大多数保守治疗可愈,除非有肠绞窄症状,手术应为禁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探讨29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采用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 均获痊愈, 平均治愈时间为12.6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文昌玉 《临床医学》2011,31(7):59-60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永福县中医院35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治疗时间12 d;3例经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5 d;无肠瘘及死亡患者。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以早期炎性肠梗阻为主,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对于长时间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肠绞窄趋势者应中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平均时间28 d。结论采用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应用肠外营养、糖皮激素和生长抑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对我院1996~2001年收治27例腹部手术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开始均予保守治疗,21例保守治疗,3~15例缓解,6例保守治疗无效,经手术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系统正规保守治疗后,大多数可治愈,若病情加重,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博  于彦章  陈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96-399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03-12-2010-12间收治的2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下本组24例经系统的保守治疗,治愈出院,平均15.7 d;手术治疗3例中1例术后发生肠瘘。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多可采用保守治疗即可治愈,选择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31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炎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2周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与腹胀是其主要症状;保守治疗29例,均治愈,治疗时间4-49 d,平均18.5 d,手术治疗2例,其中1例发生肠漏。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原则上应保守治疗,另外,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