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数据均值法用于凝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患者数据均值法在凝血试验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正态均值法。计算术前患者血浆4项检测数据(PT、APTT、TF、Fib)的均值(^-x)及标准差(s),确定患者数据接受限及均值控制限,据此将每日位于接受限内的患者数据以20例为一组计算均值,分别称为均值1、均值2、均值3、…。结果:1周中PT及Fib分别有3次及1次均值超出了均值控制限,1月中4项检测患者均值的日间变异系数低于室内质控血浆。结论:患者数据均值法较室内质控血浆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即时性”,适用于对分析前及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但不能代替室内质控,两者应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者血浆浮动均值法(X-B法)应用于凝血功能检验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tago公司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功能检验,分析临床标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浮动均值变化趋势,与冻干质控血浆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X-B法PT、APTT、TT、FIB均值都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X-B法质控图与冻干质控血浆法质控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患者血浆X-B法可用于PT、APTT、TT、FIB检验的质量控制,可用于监控分析仪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常规凝血检查室内质控血浆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自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室内质控血浆并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去除溶血、黄疸、脂血和浑浊者)健康体检人血浆50例,经过混合、离心、防腐等处理后定殖、分装和保存,从稳定性和质控效果两方面对其评价.结果 自制室内质控血浆方法简单,稳定性好(长达4个月),在室内质控方面与定殖质控血浆效果相似,当PT、APTT、Fib、TT结果失控时能及时反映出来.结论 从稳定性和质控效果两方面对自制血浆进行评价,表明完全可用于室内质控,并可降低科室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制凝血质控血浆的质控效果。方法收集健康者的新鲜混合血浆保存于-70℃冰箱,每周用原装质控血浆(N 浆、P 浆)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定标校准1次,对自制质控血浆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观察。结果自制质控品 APTT、PT、TT、FIB 每月的变异系数百分比(CV%)变化均较小,均小于 CLIA′88规定的各项目的1/4总允许误差,室间质评成绩均为优秀。结论自制凝血质控血浆精密度、准确度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稳定期可达到12个月,是合格的室内质控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德国BE公司Compact血凝仪对70例非肿瘤者对照,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PT、Fib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异常。PT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升高(P〈0.05)。APTT、TT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恶性肿瘤患者Fib明显增高,PT明显缩短,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6.
混合血浆制备异常凝血质控物及其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集检测后的混合血浆制备异常质控血浆的稳定性和精密度,能否作为日常凝血室内质控物.方法 采集40人份以上血浆混合封盖,置于37 ℃水浴箱中,连续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当PT、APTT值分别比正常对照相差约2~3倍的值时,立即将混合血浆分装于塑料小离心管,每支约0.3 ml,置-80 ℃超低温冰箱速冻备用.每天从冷冻冰箱取出1支置于37 ℃水浴中速溶后,随同当日凝血标本检测,连续观察5个月.结果 分别计算出 5个月的PT、APTT、FIB均值、标准差,以第一个月的均值、标准差为靶值作t检验比较得出:5个月PT、AP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值<5%.结论 自制异常质控血浆保存在-80 ℃时,PT、APTT、FIB可稳定5个月以上,可用于日常凝血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7.
PT、TT、APTT自制质控血浆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自制正常对照血浆是否能作为日常工作的室内质控物。方法用健康人血浆40份混合后分装在加盖小塑料试管中,置于-18~-20℃(冰箱冷冻室)中保存。每天从冰箱冷冻室取出1管置于37℃水浴中溶化后.随同当日凝血象标本检测。结果分别得出PT、TT、APTT值,与正常血浆作t检验比较得出:20d内TT、PT、APTT均无显著性差异,30d内除了TT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而保存40dAPTT有显著性差异,PT、TT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自制正常对照血浆保存-18~-20℃(冰箱冷冻室)内20d最佳.不超过30d。  相似文献   

8.
用混合正常血浆作PT、TT、APTT质控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混合正常血浆是否能作为日常工作的室内质控物。方法:用健康人血浆40份混合后分装在加盖小塑料试管中,置于-18~-20℃(冰箱冷冻室)中保存。每天从冰箱冷冻室取出1管置于37℃水浴中溶化后,随同进口质控物检测40 d。结果:分别得出PT、TT、APTT值,与进口质控物作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20 d内TT、PT、APTT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混合正常血浆与进口质控物无明显差异,保存-18~-20℃(冰箱冷冻室)内20 d最佳,不超过30 d。  相似文献   

9.
目前 ,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 (TT)和纤维蛋白原 (FIB)试验的质控物主要依赖进口 ,其价格较贵。所以我们在德国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上利用前一天的血浆作为后一天的质控物 ,并同时可作 PT、APTT、TT、FIB四项指标的检测 ,经近一年的临床应用 ,认为是目前一般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抗凝管  1 0 9mmol/ L枸橼酸钠溶液 ,称取含 2分子结晶水的枸橼酸钠 (分子量 2 94.1 2 ) 3 .2 g,用蒸馏水溶解 ,稀释至 1 0 0 ml。每管 0 .2 ml抽取 1 .8ml…  相似文献   

10.
凝血常规试验(PT、APTT、Fib)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影响因素较多,室内质控更显重要。目前市售的各种凝血的室内质控品大多价格昂贵,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在日常工作中长期使用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采用自制混合冰冻血浆用于常规凝血的室内质控工作,以便于提高凝血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自制室内质控品作为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参比血浆,评价自制室内质控品是否符合临床要求,降低检验成本。方法收集日常工作中PT、APTT均正常且常见传染病检测均为阴性的临床样本,混合后分装,置-20℃冷冻备用。结果自制室内质控品(冷冻混合血浆)在60d内与新鲜混合血浆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室内质控品符合室内质控要求,此分装方法可用于自制室内质控品,可降低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12.
正常凝血质控血浆质量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自制冻干正常凝血质控血浆的性能。方法测定连续3批自制血浆各凝血因子活性等指标,以考察制备工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pH为测定指标,评价正常凝血质控血浆的批内均一性和稳定性;同时以新鲜混合血浆为对照,将自制产品与进口试剂进行比较。结果连续3批自制血浆的APTT、PT、T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pH值稳定,各凝血因子的活性均>0.80IU/ml。变异系数APTT为0.6%(n=20),PT为0.8%(n=20),TT为2.2%(n=20)。血浆复溶后,4℃冰箱和室温下放置,8 h内血浆的APTT、PT、TT及pH均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其中变化最大的APTT极差为2.26s。冻干血浆4℃及-20℃存放条件下,30个月内血浆的APTT、PT、TT及pH亦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其中变化最大的APTT极差为3.29s。以新鲜混合血浆为对照,自制的正常凝血质控血浆与新鲜混合血浆其APTT均值相差0.52s,TT均值相差1.0s,PT无明显差别;德国DADE BEHRING正常凝血质控血浆与新鲜混合血浆其APTT均值相差6.82s,TT均值相差3.2 s,PT无明显差别。结论自制的正常凝血质控血浆具有正常凝血特性,产品的稳定性和批内均一性良好,可满足作为凝血试验质控血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质量控制是保证试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其中合格的质控 物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试 验的质控物主要依赖进口,其价格较贵。我们通过对两种自制质控物(混合血浆、单一血浆) 与进口质控物比较,结果混合血浆与进口质控物无明显差异,且制备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一、材料和方法   1.仪器 德国BE公司Compact X全自动血凝仪。   2 .试剂 美国Biopool公司PT试剂盒(批号:251L01)、APTT-EA试剂盒(批号:420K03)、正常质控物(NCCP,批号:100L02)、异常质控物(ACCP,批号:106K01)。  相似文献   

14.
子痫前期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的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凝固法检测68例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与65例正常妊娠妇女及60例育龄非孕妇女对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缩短,Fi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T、APTT缩短,Fi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组随着病情的恶化,PT、APTT逐渐缩短,Fib逐渐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存在高凝状态,产前进行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对预测子痫前期的发展,及时治疗血栓前状态,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常见内源性干扰物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判断凝血结果异常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表观健康成人血浆50份制成正常混合血浆(NPP),使用干扰物检测试剂盒中的胆红素F、胆红素C、血红蛋白、乳糜模拟内源性干扰物,将干扰物与NPP以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含不同浓度干扰物的血浆标本,以加入空白干粉液的NPP作为对照,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检测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当胆红素F血浆浓度在0~207.50μmol/L时APTT结果不受影响,在0~518.76μmol/L时PT、TT、FIB、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胆红素C血浆浓度在0~271.60μmol/L时Fib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在0~543.20μmol/L时APTT、PT、TT、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血红蛋白血浆浓度在0~98.88 mg/dL时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在0~247.20 mg/dL时APTT、PT、TT、Fib检测结果不受影响;乳糜血浆浓度在0~3 382.56 Ftu时APTT检...  相似文献   

16.
血浆存储温度和时间对PT、APTT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浆存储温度和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的影响。方法 将血浆分离后存储在4℃、室温(22℃)、37℃、-20℃,前三者分别于1h、2h、4h、6h;后者于7d、14d、28d、60d测定PT、APTT。并与即刻测定结果做配对T检验。结果 PT测定结果在37℃2h后、22℃6h;APTT测定结果在37℃2h后、22℃6h变化显著,与即刻测定结果相比P〈0.05。结论 分离血浆后PT、APTT应在两小时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血时间(RT)和凝血时间(CT),目前,由于BT和CT的测定受实验影响因素较多,较难反映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及内源性凝血系统和血管功能的情况,故已被PLT、PT、APTT、Fib的测定所取代。PLT、PT、APTT、Fib的检测能准确测定PLT的数量和反映外源性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补体的变化。方法对136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PE)治疗前后的PT、APTT、TT、Fib、AT、D-D、肝功能以及补体C3、C4进行检测,观察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结果凝血指标PT、APTT、TT在PE治疗后明显缩短(P均〈0.001);Fib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D-二聚体明显减少(P〈0.001),AT活性明显增加(P〈0.001),TBiL、DBiL、ALT、ALP、TBA明显下降(P均〈0.001),PA和补体C3、C4明显升高(P均〈0.001)。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及肝功能,同时补充了蛋白质、补体,纠正了异常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质量控制是保证试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 ,其中合格的质控物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 ,凝血酶原时间 (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试验的质控物主要依赖进口 ,其价格较贵。我们通过对两种自制质控物 (混合血浆、单一血浆 )与进口质控物比较 ,结果混合血浆与进口质控物无明显差异 ,且制备成本低廉 ,便于推广应用。一、材料和方法1 .仪器 德国 BE公司 Compact X全自动血凝仪。2 .试剂 美国 Biopool公司 PT试剂盒 (批号 :2 51 L0 1 )、APTT- EA试剂盒 (批号 :42 0 K0 3)、正常质控物 ( NCCP,批号 :1 0 0 L0 2 )、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胆红素浓度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而得出校正公式。方法对不同TBIL浓度的质控血浆进行血浆PT和APTT的测定,并用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校正公式。结果当胆红素浓度低于20μmol/L时,对血浆PT和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PT和APTT的检测结果随之升高。结论胆红素浓度轻度增高的血浆对PT结果的影响不大,但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的血浆可能会对PT和APTT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