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柯柯亚地区储层岩石埋藏深,低孔、低渗,油气干层电性特征不明显的特点,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岩电试验、矿物分析、压汞资料、相渗资料等,试油、录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方法和特殊测井新技术,采用曲线重叠法、测井交会图技术、交叉偶极子声波处理技术等多项测井测井技术和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柯柯亚地区储层流体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Jabung地区低阻气层综合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度尼西亚Jabung区块是南苏门答腊盆地油气勘探的主力区块,该区块油、气、水关系复杂,低阻油气层较难识别.研究中以多井地层对比为基础,抓住标准层和井震结合2个关键问题,准确认识油气藏.在油气藏特性认识的指导下,结合岩屑录井、气测录井中油气显示情况,利用多参数交会图版加强对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分析,准确识别低阻气层,有效提高了印尼Jabung地区测井资料解释符合率,增强了低阻油气层识别精度.试油与生产结果证明测井解释结论真实可靠.解释结果在该地区天然气勘探、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气水层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郑建东  杨学峰  朱建华  卢艳  王春燕 《测井技术》2006,30(6):516-518,531
徐深气田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储层流体多样、气水关系也较为复杂,在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根据天然气对三孔隙度测井曲线的影响,并结合录井、试油等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提出了三孔隙度组合、交会图和测井新技术判别等3种识别方法,给出了深侧向视电阻率-密度交会图和深侧向视电阻率-录井气测比值交会图及其对气层评价标准;测井新技术使用了密度-核磁共振孔隙度交会法和声波纵-横波速度比较法,用综合手段判断火山岩储层的流体性质.经过20多口探井、评价井的处理解释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火山岩储层气水层识别难题,提高了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的气层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讨论结总了用气测井资料、地化录井资料、测井资料交会图、测井多信息贝叶斯判别分析法和储盖组合测井评价识别油层的方法原理,研究了不同方法的油层响应特征,制定出了相应的油层判别标准.实际应用结果与试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主要为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通过研究区取心井四性关系研究,采用岩心分析、录井及试油资料刻度测井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泥质体积分数、孔隙度、渗透率和原始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通过取心井岩心分析数据与模型解释数据对比,验证了解释模型的正确性,为进行测井资料二次数字处理,实现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6.
辽河坳陷兴隆台变质岩潜山储层识别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松 《中国石油勘探》2008,13(5):49-53,86
以岩心分析技术及测井交会图技术相结合,厘定了辽河坳陷兴隆台潜山的岩性,利用试油、试采数据建立了变质岩潜山中储层的识别标准;在研究工作中探索了变质岩潜山中测井资料的标准化方法,同时应用常规测井资料及成像测井资料对变质岩潜山中的孔隙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王集油田西南缘是一个受断层与岩性双重控制的含油区块,该区块具有含油层位多、含油井段长、单层含油厚度薄、储层物性差的特征,岩屑录井显示为荧光、油迹等级别,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并具有不同性质流体气测数值分异性较差、中浅层系与深层系气测成分构成不同、地化含量不同的油气异常显示特点。在分析本区的录井显示特点及制作大量交会图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录井异常显示的识别标准,分中浅层与深层系建立了气测、地化异常显示解释图版。这些图版经新井验证,能够满足本区解释评价的要求,特别是对E王30井精细解释并经试油验证成功,为核三段中浅层系一些原来认为干层、差油层的层挖潜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8.
杨雷 《录井工程》2013,24(2):58-61
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具有储集层渗透率低、岩性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存在多套油水组合等特点,油水层解释评价难度大,利用测井资料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解释评价符合率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状况,在阐述录井、测井技术优势和录井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特征参数意义及相应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油田已试油的55口井182层油水层的测井、录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大庆朝阳沟油田低渗透率油水层录、测井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并用于20口井54层有试油结论的井段进行解释评价复查,有效提高了该油田油水层录井精细评价水平,解决了低渗透率储集层解释评价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洞穴是塔河油田十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类型,钻遇洞穴型储层井往往高产稳产,而对洞穴充填程度的识别,是判断洞穴型储层有效性的关键。将洞穴充填程度分为充填、半充填和未充填三种类型,利用钻录井、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以及交会图法判别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利用Th对洞穴充填反应敏感特征,建立K(钾)和Th(钍)交会图,分析不同充填类型在交会图上的值域范围,得到了不同充填程度测井响应特征判别标准,用以识别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经实例井研究表明,K-Th交会图能有效反映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  相似文献   

10.
渤海油田中深层区块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应用常规录井测井技术识别储层含油气性存在不确定性。为此,利用储层萃取液定量荧光分析技术,结合录井测井数据和试油结论,分析低孔低渗储层含油气性识别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液荧光技术识别的垦利A油田油层段与录井测井结论一致,渤中B油田现今油水界面与测井解释的深度相近,并识别出渤中B油田测井资料遗漏的沙一段下部"甜点区"油层和沙一段上部干层段。  相似文献   

11.
泥页岩地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利用常规测井交会图法识别岩性往往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依据主成分分析理论,建立多条测井曲线的主成分计算模型,主成分Y_1,Y_2,Y_3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91.39%,能够准确反映原测井曲线的全部有效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有效识别泥页岩地层的浅灰色泥岩、黑色泥岩、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等多种岩性,回判率达90.37%。与常规测井交会图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法可靠性更高,在泥页岩储层研究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直罗油田张家湾区长8储层区域地质特点,通过综合分析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对研究区长8储层"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交会图法制作出了油水层识别图版,建立了电阻率、孔隙度等测井参数的相关下限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当电阻率大于26Ω·m、声波时差大于224μs/m、孔隙度大于7.8%时,解释层段为可能含油层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钻井工艺与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以现场发现和评价油气层为主的综合录井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探索简捷实用的色谱资料标准化方法,提高油气层识别符合率是大家始终关注的课题。从色谱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通过对常规色谱标准化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利用综合录井数据对色谱分析资料造成影响的地质和工程因素同时进行标准化的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geoNEXT智能化综合录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  兰晶晶  田立强  卢国军 《录井工程》2012,23(3):49-53,101
为适应石油勘探开发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以及工程参数检测与智能化分析判断的需求,法国地质服务公司在AL-2、AL-3型综合录井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新一代综合录井系统——geoNEXT智能化综合录井系统。在介绍该系统组成、数据采集计算机系统特点以及数据处理过程的基础上,将该系统与传统综合录井系统尤其是与AL-2和AL-3型综合录井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该系统的4大优势:①高频率的数据采集提高了被测数据采集的精确度;②数据处理方面增加了系统异常自动报警、钻井液返出流量自动记录、精确的水力学计算、钻井液替换与固井状态显示等功能;③数据整合方面形成了独特的THEMA^TM数据分析工程师软件,可实现直接与客户决策层沟通,通过实时数据与理论模型的对比进行工程预警,发现并判断工程异常,为客户提供相关建议,提高钻井安全和效益;④针对突发工程事故原因查找与分析更为准确与及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录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为石油勘探服务,中原油田从加拿大引进了Datalog综合录井仪。从2口井的应用效果来看,该设备硬件少,结构小,集成化程度高,稳定性好。特别是其先进的快速色谱系统,具有其他录井仪无法相比的的分析周期短、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独特的QNX软件操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后台软件齐全,可操作性强,能实时解决钻井、地质勘探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刚刚起步的录井学科建设和当前快速发展的录井技术均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录井学科建设,从技术名称的规范性、技术分类的目的性、基础研究的针对性3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录井技术发展,在分析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和录井信息软件4方面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发展方向,指出国内录井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已基本达到顶峰",而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旨在强调只有客观认识国内录井技术现状,才能在与国外石油工业管理体制以及油气地质条件存在差异的大背景下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录井技术。  相似文献   

17.
录井技术现状分析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立  姬月凤 《录井工程》2004,15(4):40-46
该文依据中石油下属各油田统计、分析资料概括介绍了近年录井技术取得的进步与成果,并对录井技术现状作了系统分析,认为录井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发展成为集地质、气测、定量荧光、地化、核磁、钻井工程监测和随钻测量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录井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针对录井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技术发展方向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测井、录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储集层评价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彩霞  姜涛 《录井工程》2006,17(2):21-25
针对胜利油气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均质程度高、储集空间类型和形态复杂的特点,通过对40多口已钻探井测井、录井资料的统计,归纳了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发育特点,分析了针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应用测井、录井资料的识别方法和真假裂缝在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总结出利用测井、录井资料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综合评价的程序,从而达到对储集层的储集物性优劣进行判别的目的,为油气水层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测井资料和波阻抗多参数油气预测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储层自身影响,应用波阻抗反演数据预测储层含油气性,往往存在多解性,如平湖储层砂、泥岩的波阻抗存在较大的重叠;鄂北区块储层为薄互层且受煤层影响;东北十屋断陷储层的水矿化度很低;塔北地区碳酸岩溶洞和裂缝分布不均一。针对这些情况,采用测井资料多参数与波阻抗交汇的方法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预测,以期避免单用波阻抗数据造成的多解性。首先,针对不同具体情况筛选出灵敏度较高的测井参数;然后与波阻抗进行交汇,用已知井的油气分布情况对交汇图进行标定;最后用标定好的交汇图对未知井的含油气性进行预测。经实际检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