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舰空导弹负责对来袭的低空反舰导弹进行拦截.舰载对空传感器(搜索雷达、红外警戒设备、跟踪雷达、光电跟踪仪和电子侦察设备)对目标进行探测,为舰空导弹提供目标指示信息.为提高捕获目指精度进而提高对来袭导弹的稳定跟踪能力,将传感器融合理论和效能评估方法引入复杂环境中的舰载传感器综合使用,构建了一个传感器综合使用仿真系统,完成对...  相似文献   

2.
李世忠,王国宏,吴 巍,苏少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强对抗条件下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跟踪中,雷达采用间歇工作方式可以减少敌方导弹拦截概率和电子支援措施锁定概率。文中在导弹复合制导跟踪中提出了一种雷达间歇工作下的雷达与红外序贯滤波融合算法,该算法针对雷达、红外量测时间不一致的特点,采用顺序处理结构的多传感器集中式融合方法对目标进行跟踪,在跟踪中使用了基于交互多模型和扩展卡尔曼(IMM-EKF)的序贯滤波方法,利用滤波过程中的状态估计协方差与测量误差方差进行比较控制雷达间歇工作。该算法可以自动适应雷达间歇工作,不需要在单/双传感器跟踪模式之间切换,最后通过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传感器数据率和雷达间歇工作对跟踪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反辐射导弹打击的是地面固定雷达,目前正在研制的第三代反辐射导弹已经将预警机等移动辐射源作为打击目标,对目标精确打击的前提是对目标的精确跟踪。针对这一具体问题,选用UKF算法这一较新的非线性估计方法对目标的盘旋运动进行跟踪,此外,还从精度、收敛性、计算量等方面对UKF算法与EKF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显示:当初值和参数存在偏差时,UKF算法比传统的EKF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导弹防御系统的X波段雷达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防御系统中的X波段雷达主要对来袭导弹飞行中段的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对GBI拦截弹提供中制导信息等。根据X波段雷达的性能参数,分析了其实际的探测识别能力,这对我国导弹突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占春 《无线电工程》1991,21(3):71-72,F003
<正> 现代雷达面临着跟踪快速运动目标与机动目标的问题,如对再入弹头或分导的机动弹头的跟踪,又如火炮,导弹等武器对低空快速机动飞进器及敌方导弹的拦截或摧毁,都首先要求雷达能够快速,稳定地跟踪这些目标,并提供可能正确的目标数据。此外在靶场或测量船上配置的精密跟踪雷达,由于导弹及各种飞行器的不断改进,都对雷达跟踪的快速性,稳定性及精确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都对雷达伺服系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这就大大地促进了雷达伺服系统的发展。无论在控制理论、系统体制、校正技术、计算机应用及伺服部件等方面,都获得了新的巨大发展。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对雷达伺服技术的发展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针对窄波束测控雷达天线自动跟踪捕获问题,首先,分析讨论目标引导和角度追踪方法及相关的时延修正、坐标转换、叠加扫描等理论,结合某型雷达提出天线自动捕获跟踪框架;然后,针对引导异常情况下快速追踪问题,提出基于接收电平、扫描范围和扫描速度的变步长天线追踪算法,通过修改伺服控制软件实现靶场雷达天线自动捕获跟踪;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该方法引导追踪捕获成功率高,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型雷达。  相似文献   

7.
实验证明普通跟踪雷达不能够获取试验导弹发射初始段飞行的良好跟踪数据。从发射台到空间某点的导弹飞行的雷达数据,由于背景反射干扰着从导弹返回的信号,因此常常是不很精确,并有时间误差。实际上,在导弹起始段,为确保对导弹目标的探测,通常是由一种光学跟踪仪来实现的。这种雷达现在能够获得有关从发射点到空间某点导  相似文献   

8.
导弹有限时间三维非线性导引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已推导所得的导弹-目标相对运动三维非线性模型作为研究对象,为获得快速收敛的跟踪效果,引入有限时间控制理论,设计具有有限时间收敛效果的非线性导引律.从理论角度论证了导弹在有限时间内成功拦截非机动目标的可行性,并估算了有效拦截时间的范围.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导引律能够使整个导弹-目标相对运动系统稳定,控制导弹在有限时间内击中目标,实现零脱靶量打击,提高了导弹的拦截性能.  相似文献   

9.
雷达数字引导系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红外激光雷达捕获、跟踪性能而设置的一个部件。一般对近目标光雷达可用单杆捕获、跟踪,而后转入自动跟踪。但是目标距光雷达站远或看不见,这时靠单杆就无法捕获并跟踪飞行目标。因此借助无线电雷达捕获空中飞行目标,通过计算机将空中飞行目标的方位(A)和俯仰(E)坐标,转换到光雷达坐标系,然后将目标的A、E和光雷达的A、E进行比较运算,并将其差值转换成电压模量,通过随动推动跟踪架以致光雷达视轴指向目标。若目标已被引导到红外视场内,则可转入红外自动跟踪状态。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舰载导弹和火炮指挥系统中的舰载火控雷达,在现代末端防御系统中仍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舰艇处于摇摆状态,因此分析摇摆性质,把握其对雷达角跟踪的影响,成为确保雷达对目标快速捕获与稳定跟踪的奠基之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组网的火控雷达间歇式目标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控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迫切需求出发,以雷达组网理论为基础,提出火控雷达组网间歇式目标跟踪方法。文中首先分析了火控雷达间歇式目标跟踪的工作机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跟踪性能的评价指标,改进了递推式自适应滤波算法;最后,对间歇式目标跟踪效果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和分析,利用该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对反辐射导弹载机的准确跟踪和对反辐射导弹的有效对抗。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雷达导引头低空慢速小目标的探测问题,探讨了雷达导引头实现成功截获跟踪低空慢速小目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在雷达导引头基本工作体制及频率源关键指标、弹目运动关系及导引头工作参数、地物散射及多路径效应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雷达导引头内部及外部环境对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的影响,对实现导引头低空慢速小目标的成功拦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相控阵制导雷达需要在进行空域搜索、目标捕获跟踪的同时精确地导引导弹攻击来袭目标,为此需要使用基于优先级排序的雷达自适应调度技术完成各种雷达任务的调度,描述了相控阵制导雷达应用自适应调度技术的实现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雷达时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雷达整体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4.
据《信息时报》报道 ,美国于 7月 2 2日完成了国内首个远程弹道导弹拦截装置的部署工作。美国导弹防御官员介绍说 ,陆基导弹拦截装置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起助推器作用的 3级火箭和一部分被称为“破坏飞行器” ,负责打击目标的小型火箭。导弹拦截装置将和一个巨大的卫星、雷达、计算机和指挥中心网络相连。当发现远程导弹来袭时 ,卫星将向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北方司令部发出警报 ,拦截装置随后启动 ,对来袭导弹实施打击。导弹拦截装置在 8次试验中只有 5次命中目标。导弹拦截火箭长度 :1 6.5米最小拦截速度 :2 .4万千米 /小时美国防部计划…  相似文献   

15.
反辐射导弹利用被动导引头角跟踪系统捕获跟踪辐射源目标,是毁伤辐射源目标的电子战硬杀伤武器。简述了反辐射导弹与雷达辐射源的电子对抗过程,详细分析了反辐射诱偏技术,研究了基于捷变频的角闪烁技术,并对其干扰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点源布站形式,雷达和诱饵辐射源均采用捷变频体制,可以有效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美国海基X波段雷达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基X波段雷达(SBX)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地基中段防御(GMD)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探测和跟踪弹道导弹,并直接向美军导弹防御体系中的指挥、控制系统实时传输信息.同时,SBX是美国海基高空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为海上宙斯盾系统提供目标早期预警以及拦截效果分析.文中简要介绍了SBX的结构及组成并分析了其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和信号处理方式;然后,从其优势和缺陷2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简要介绍了该雷达的升级改造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跟踪精度控制的组网火控雷达抗ARM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火控雷达目标跟踪及间歇辐射原理,提出了一种保精度抗反辐射导弹(ARM)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递推式自适应滤波算法,实时控制跟踪精度,来调节组网火控雷达的辐射时间和规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雷达信号被截获的概率.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与正常工作雷达相比,该方法可以使火控雷达同时实现对反辐射导弹载机的准确跟踪和对反辐射导弹...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雷达仿真器的方案概要以及主要软硬件。该仿真器模拟各种海空航迹并据此产生雷达机频回波串,调制产生雷达中额或射频信号,经过雷达接收和信号处理,点迹录取,最后对目标进行自动跟踪,形成航迹信号输出,产生的航迹包括海空目标。仿真器既可以检验雷达性能指标,又可以提供部队进行雷达捕获目标训练。  相似文献   

19.
赵国平 《舰船电子对抗》2007,30(3):27-29,51
相控阵体制雷达解决了大功率发射问题。有源相控阵天线对雷达扫描空域内的目标均能实现边搜索边跟踪和跟踪加搜索的工作方式,满足了未来海战中舰用近程反导系统的要求。介绍了舰用近程反导搜索雷达的现状,阐述了新型反导搜索跟踪一体化雷达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相似文献   

20.
动态:     
一、F—16和A—10夜间低空红外目标捕获/攻击吊舱系统 玛丁·马利埃塔希望在1985—1987年开始生产夜间低空红外目标捕获导航/攻击吊舱系统(LANTIRN)。该系统将装备单座F—16和A—10飞机,采用热成象传感器,地形跟随雷达和激光指示器,使一个驾驶员能全天候对地攻击。 Martin Marietta公司于去年九月开始了一项长达三年的研制计划。 Lantrn包括两个吊舱,一个用于导航,另一个用于瞄准,吊舱安装在F—16的进气道处和挂在A—10的机翼根部。在导航吊舱中装有一个固定宽视场放大倍率小的前视红外(Flir)传感器和一个Ku波段的地形跟随雷达。FliR图像叠加在马可尼公司研制的衍射光学宽视场平视显示仪上,该显示仪的视场为30°(水平)×8°(垂直),而且前用的平视显示视场为13.5°×9°。 安装在Flir窗口下面的雷达,通过显示在平视仪上的符号,提供手动地形跟随。而自动地形跟随不属Lantirn计划范围,但可以包括自动地形跟随。 目标捕获吊舱对宽/窄视场Flir和1.06微米激光指示器/测距机具有重要的稳定作用,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个双工作方式的前视红外/激光指示目标的自动跟踪器,自动目标识别器和对红外象“幼畜”空—地导弹自动制导的瞄准线相关器。 目标捕获吊舱确保能低空,昼/夜半自动目标捕获和投放制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