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用选矿工艺回收冶炼渣中的有价金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某些冶炼渣可用选矿工艺处理,回收有价金属。如用浮选处理铜转炉渣回收其中的Cu、Au、Ag等有价金属,提高冶炼炉床能力,用浮选重选联合流程处理金银火法冶炼炉衬废砖具有富集比大,回收率高的特点,并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流程处理金、银火治冶炼的粘渣,稀渣,金银湿法冶炼的分银渣,湿法炼锌浸出渣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某些冶炼渣可用选矿工艺处理。回收有价金属。如用浮选处理铜转炉渣可回收其中的Cu、Au、Ag等有价金属,提高冶炼炉床能力。用浮选重选联合流程处理金银火法冶炼炉衬废砖具有富集比大,回收率高的特点,并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流程处理金、银火法冶炼的粘渣、稀渣,金银湿法冶炼的分银渣,湿法炼锌浸出渣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某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工艺及伴生金银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工艺及伴生金银的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工艺可生产出铜、铅、锌三种合格精矿,金、银则主要富集在铜精矿和铅精矿中,可在冶炼时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铜冶炼厂金银熔炼小转炉拆迁废镁砖中含有丰富的金银等有价组分、且经济价值巨大的特点,结合金银转炉废镁砖化学性质研究结果,在重选—浮选、浮选—重选和试样直接浸出3种工艺方案对比基础上,进行了浮选—重选工艺条件及全流程试验,最终获得氧化镁品位47.14%、金品位492.41 g/t、银品位51 138.32 g/t、氧化镁剔除率达80.56%、金总回收率98.21%、银总回收率97.64%加权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金银熔炼小转炉废镁砖中金银等有价组分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5.
对某氰化尾矿中金银等有价元素进行了浮选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和硫酸铜为调整剂,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为捕收剂,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二次选精浮选流程,获得精矿金品位12.71 g/t、回收率87.82%,银品位284.30 g/t、回收率82.02%的试验指标,为该尾矿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抑锌浮金银工艺,通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的浮选流程分离回收金银。获得含金20.96 g/t、银1 807.38 g/t、回收率金90.35%、银93.79%的金银精矿和含锌53.97%、锌回收率98.97%的锌精矿。试验结果表明,锌精矿通过浮选分离回收金银,锌精矿品位提高10%以上。实现金银综合回收的同时,锌精矿的品质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新疆某铅锌浮选尾矿锌含量低,细粒级矿物中锌分布率高,属于低品位难选氧化锌矿。试验针对该尾矿中氧化锌矿的回收利用开展了大量探索试验,确定了先浮选、浮选粗精矿重选、重选中矿和尾矿酸浸的试验方案,其中浮选重选联合闭路试验可得到含锌35.98%、含SiO_2 13.17%、锌回收率26.73%的锌精矿,该锌精矿可并入硫化锌精矿直接销售;重选中矿和尾矿进行酸浸试验,浸出率大于80%。浮选—重选+酸浸工艺锌总回收率达到65%以上,实现了尾矿中锌资源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某金银多金属硫化矿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了河北某地金银多金属硫化矿的矿石基本特征。采用炭浆法提取金银,浸渣采用浮选法分离铜、铅、锌、硫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条件,从而达到就地产金、银和分别获得铜、铅、锌、硫四种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常,硫化矿物中所含金银品位极低,因而一般情况下,金、银在浮选过程中均不作为分选对象,硫化矿物中的金银,多数场合在选矿厂进入优先浮选的铜、铅锌等精矿之中,作为冶炼过程副产物对金属金及金属银加以回收。而未能进入铜、铅、锌精矿的金银的大部份,在其后的浮选作业中,混入硫精矿,因此,也就失去了多数的金属金及金属银回收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生产现场锌硫分离作业尾矿作为二次资源浮选回收铜及有价元素金银进行了试验研究,锌硫分离尾矿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获得铜品位为13.78%的铜精矿、铜回收率为62.28%,铜精矿含金、银品位分别为1.10g/t和335.32g/t、回收率分别为10.74%和32.01%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某铜冶炼厂氧气底吹熔炼渣中金品位为0.11g/t,渣中金损失较多,生产上采用浮选法贫化熔炼渣回收金银,金回收率为57.08%,银回收率为65.23%,回收率较低。本文用扫描电镜探究底吹铜熔炼渣中主要组成物的形貌,确定熔炼渣主要矿物成分有冰铜、磁铁矿、铁橄榄石和玻璃体相。通过采用MLA仪器和选择性溶解方法对熔炼渣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偶见金属银与金属铜紧密连晶分布于硫化亚铜中;渣中硫化物包裹金占64.71%,硅酸盐包裹金占29.41%,裸露金占5.88%。底吹铜熔炼渣缓冷磨浮流程中被硅酸盐包裹的约30%的金很难回收,这是导致熔炼渣中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熔炼过程中提高熔炼渣与锍充分接触碰撞的几率,使熔锍尽可能捕集到硅酸盐熔渣里的金银,从而降低熔炼渣中金银含量;在磨浮回收金银时,提高磨矿细度,使被硅酸盐包裹的金颗粒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12.
铁锰氧化物由于其胶体成因特征,在自然体系中是多种有价金属,如金、银、铜、镍、钴、钨、锡、铅等的载体矿物。褐铁矿和硬锰矿等天然铁锰复合氧化矿物所负载的有价金属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难以用物理方法解离或暴露于表面而被浸出,这些有价金属的回收提取一直是选冶技术共性难题。以云南北衙铁金多金属矿氧化带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自动定量分析(MLA)、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天然铁锰氧化矿物负载金、银的差异和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金、银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矿石中79%的金为游离金,以明金形式存在于褐铁矿的溶蚀孔洞中,褐铁矿中金粒结晶后边缘形成或大或小至极微细收缩孔隙,这些溶蚀孔及结晶收缩孔为氰化浸出金银提供过液通道。矿石中82%的银赋存于硬锰矿中,这部分银主要进入硬锰矿晶格中的大尺度隧道结构中,少数银以螺状硫银矿形式存在于褐铁矿溶蚀孔洞中。为此,北衙氧化矿的选冶研究摒弃"金细则细磨"的常规思维,根据矿物磁性和金、银赋存状态差异,提出分流分选新理念,在粗磨条件下,分出磁铁精矿、褐铁精矿和非磁三股矿物流,在富银含锰的褐铁精矿中采用弱酸体系中选择性还原解离硬锰矿中银,在控制pH值抑制褐铁矿溶解的前提下,还原释放锰矿物晶体结构中的银离子,实现银的化学解离。该研究成果揭示了氧化带金、银的赋存规律,成因机制以及影响金、银冶金提取的深层次的矿物学因素,为氧化矿金银的选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搪瓷釜、回转窑、真空蒸馏炉等设备处理铅精矿在熔炼、制酸过程中产生的电雾酸泥,综合回收电雾酸泥中的金、银、硒等元素,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生产实践证明,采用本工艺能够有效回收电雾酸泥中的硒元素,并将金、银富集在焙砂中返回配料系统回收,提高金、银直收率,实现硒元素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某提金厂的氰化浸出含金废炭为研究对象,先后采用了焙烧—浮选、焙烧—直接氰化浸出、焙烧—浮选除杂—氰化浸出工艺进行废炭提金工艺研究,但是由于废炭以及焙烧后灰渣结构复杂,这三种工艺均未获得良好结果;最终采用焙烧—炭灰渣熔炼富集金银—金银分离的新工艺获得了合格的金银产品,为该废炭的利用奠定了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以氰化尾渣为原料进行造锍熔炼的可能性,研究了渣型配比、熔炼温度、升温时间、保温时间和原料配比对金、银、铜回收率及锍相中金、银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时间60 min、保温时间50 min、熔炼温度1250 ℃条件下,当氰化尾渣与硫化铜精矿配比4∶1、FeO/SiO2比1.8、CaO/SiO2比0.8时,金、银和铜回收率分别达到73.13%、83.95%和70.97%,金、银在锍相中含量分别达到8.29 g/t和257.40 g/t。造锍熔炼工艺处理氰化尾渣是可行的,为该类尾渣的高效环保回收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铜冶炼渣中单质铜相强化浮选工艺优化方法。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铜、金、银回收率分别为93.64%、83.30%、93.65%,铜尾渣铜品位降为0.22%,其中金属铜品位由0.18%降为0.10%,占比由51.43%降为40.91%,有效强化了单质铜相的浮选回收。应用实践证明,优化工艺综合经济效果显著,可实现铜冶炼渣中铜、金、银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7.
铜火法冶炼渣中铜品位为5.23%,具有良好的回收利用价值。原矿中铜矿物主要为冰铜和金属铜,脉石矿物主要为铁酸盐和铁橄榄石,还有大量的玻璃相。玻璃相的存在为选矿带来不利的影响。对该冶炼渣采用阶段磨矿—异步浮选工艺,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优先回收可浮性较好的粗颗粒铜矿物,获得含铜45.36%、铜回收率81.65%的铜精矿,浮选尾矿再磨后回收细粒级的铜矿物,获得含铜13.65%、铜回收率13.74%的综合铜精矿,综合铜精矿含铜33.99%,含金3.42 g/t,含银79.17 g/t,铜回收率95.40%,金回收率85.94%,银回收率81.17%,该冶炼渣中的铜、金和银均得到较好的回收。   相似文献   

18.
湿法冶炼锌渣中银的工艺矿物学及回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某湿法冶炼锌渣中的银进行工艺矿物学和浮选回收研究,查明该锌渣由10余种矿物组成,主要银矿物为自然银、金银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铁酸锌和黄铁矿,主要非金属矿物为毒砂、残余石英、长石、绿泥石。此矿渣矿石性质特殊、嵌布关系复杂,属于较难选矿渣。经采用混合浮选法流程试验,在含银80 g/t品位下,获得银精矿含银6517.50 g/t、回收率71.57%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金银产品因为含钢高而达不到一级品标准.在铜铅阳极泥混合处理的半湿法流程中,采取适当措施可以避免铜进入金银产品和在体系中积累.硫酸化焙烧水浸过程中,强化浸出和加强浸出渣洗涤;氧化精炼时开路部分铜渣;银电解液开路除铜,保持AgCu>31,并提高电解液循环速度;银电解阳极泥结块破碎,并经酸洗、水洗和氨洗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曲胜利  李天刚  董准勤 《矿冶》2012,21(1):50-52
采用富氧底吹熔炼技术造锍捕金技术,处理Au,Ag含量较高的复杂铜精矿。通过控制熔炼渣的渣型、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优化破碎—细磨条件来提高铜的回收率,并结合生产实践及试验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