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氧环境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进行贴壁细胞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细胞株进行Ⅷ因子鉴定,设立低氧实验组与常氧对照组.低氧组条件为1%O2+94%N2+5%CO2,常氧对照组的细胞置于5%CO2+95%空气孵箱内培养,37℃培养3 h、6 h、12 h、24 h,收集培养液和细胞;采用免疫组化鉴定ACE2蛋白合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CE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常氧组对照,低氧3 h、6 h、12 h、24 h组ACE2蛋白表达均有所下降(P均≤0.00625),其中低氧3 h组的阳性率最低为14.53%,并且随时间延长呈现逐渐上升趋势;②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3 h、6 h、12 h、24 h组ACE2 mRNA表达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低氧3 h组ACE2mRNA相对表达率为0.281(P=0.031),低氧6 h组为0.445(P=0.034),低氧12 h组为0.794(P=0.434),低氧24 h组为0.891(P=0.692).结论 在24 h内,低氧使人血管内皮细胞ACE2蛋白的合成以及ACE2 mRNA的表达减少,并且以3 h最为明显,后出现逐渐升高趋势.这种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提示逐渐升高的ACE2对血管内皮缺氧损伤后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反向调节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RECs)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B,PDGF-B)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LPC(20、40、60 μmol/L)3组;LPC各组根据不同作用时间(6、12、24 h)又分为3个亚组,用PDGF-B试剂盒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DGF-B蛋白的含量;用RT-PCR法检测PDGF-B mRNA的表达.[结果]LPC可使BRECs表达PDGF-B增加,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LPC(60 μmol/L)作用12h时效果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C可引起BRECs表达PDGF-B增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早期保护周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AngⅡ(10^-5mol/L-10^-5mol/L)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孵育24h,将10^-6mol/LAngⅡ与HUVECs作用不同时间(0、3、6、12、24、36、48h)后,用细胞酶联免疫法和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LOX-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10^-5mol/L--10^-10mol/LAngⅡ作用24h,使内皮细胞LOX-1蛋白一达的OD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01),其中AngⅡ浓度为10^-5mol/L-10^-9mol/L时,LOX-1表达增加呈浓度依赖性。10^-10mol/LAngⅡ的作用结果与10^-9mol/LAngⅡ的作用结果差异无显著性;10^-5mol/L-10^-8mol/LAngⅡ可以使内皮细胞LOX-1mRNA的表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4.43、4.25、2.71和1.84倍。10^-9mol/L,10^-10mol/AngⅡ作用24h,LOX-1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用 10^-6mol/LAngⅡ作用HUVECs不同时间,发现共孵育3h后,内皮细胞LOX-1mRNA的表达和LOX-1蛋白表达的OD值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增加(P<0.001),随着时间延长,LOX-1mRNA的表达至24h左右达最高峰;LOX-1蛋白表达至24-36h达到最高峰之后表达量逐渐减低,结论:AngⅡ能明显增加强HUVECs表达LOX-1,并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LOX-1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整合素αⅤβ3单抗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血管及肿瘤生长的作用效应.方法将EOC细胞株TYK细胞接种于鸡胚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cic member,CAM)建立EOC CAM模型,细胞接种后12 h,分别加入抗整合素αⅤβ3抗体(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5 d后,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2组CAM血管数目(number,N)、血管面积(area,A)、血管面积比(vessel area,VA/A)及肿瘤组织面积(tissue,T).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ECV304接种于玻连蛋白(vitronectin,Vn)表面,2 h后加入抗αⅤβ3抗体,计数0、12 h、24 h、48 h、72 h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N、A、VA/A及T分别为(16.80±0.71)根;(10.02±4.48)mm2;25.50±11.41;(8.25±4.15)mm2,显著小于对照组的(42.20±15.32)根;(26.15±8.35)mm2;66.62±17.64;(34.26±15.83)mm2(P<0.05).抗αⅤβ3单克隆抗体诱导HUVEC时间依赖性细胞凋亡,其24 h、48h和72 h的凋亡率显著高于IgG对照组.结论抗整合素αⅤβ3单抗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抑制卵巢癌血管及肿瘤生长,整合素αⅤβ3可作为卵巢癌治疗的一个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丹参素钠(salvianic acid A sodium,SAAS)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细胞间缝隙连接(GJIC)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r)法检测SAAS对B16细胞生长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荧光示踪法结合分析缝隙连接(GJ)功能变化,并与阳性对照药全反式维甲酸(ATRA)比较,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缝隙连接蛋白Cx32和Cx43的表达.[结果]以0~8 μmol/L SAAS处理B16细胞48 h不影响其生存;用o、1、2、4、8μmol/L SAAS处理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AAS能明显提高B16细胞Calcein传递,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绿色荧光细胞(G4)与双阴性受体细胞(G3)比值(G4/G3)分别是0.10±0.01、0.16±0.02、0.20±0.01、0.21±0.02和0.25±0.02,各试验组G4/G3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用0、1、2、4、8μmol/L SAAS处理细胞48 h能显著提高Cx32、Cx43的表达.[结论]体外较低浓度SAAS能够促进B16细胞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但在一定药物浓度作用后,不能再提高其功能.SAAS促进GJ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x32、Cx43蛋白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6.
光动力疗法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DT)在体外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与PD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时血药浓度(1.0 μ/mL)相当的光敏剂verteporfin共同孵育,根据孵育时间的不同,每种细胞分成7组,即0 min组、5 min组、15min组、30 min组、60 min组、120 min组和对照组,孵育至上述时间后,分别用光敏剂最大吸收波长的光照(689 nm、功率密度为600 mW/cm2的二极管激光),能量密度为2.4 J/cm2,用MTT法检测24 h后各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所有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述,数值为3次独立重复实验的平均值,资料统计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PDT后24 h,RPE细胞在0 min组、5 min组、15 min组、30 min组、60 min组和120 min组的细胞平均存活率分别为:0.94±0.07、0.68±0.13、0.68±0.11、0.65±0.12、0.49±0.11和0.21±0.11,细胞的存活率随与光敏剂孵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组的细胞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SNK-q检验,5 min组、15 min组、30 min组、60 min组、120 min组与0 min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血管内皮细胞在上述各时间组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02±0.05、0.78±0.08、0.71±0.11、0.69±0.08、0.62±0.09和0.23±0.11,细胞的存活率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组的细胞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SNK-q检验,5 min、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组与0 min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DT后两种细胞在相同时间组的细胞存活率经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结论]PDT在体外对RPE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快速地杀伤作用,两种细胞对PDT有相似的敏感性.提示临床上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的RPE细胞可能受到PDT的损害,提出早期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PDT治疗可能减少对邻近的RPE细胞或神经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TNF-α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β-受体及其相关GRK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β-受体(β-AR)和β-AR 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s)的影响及山莨菪碱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观察TNF-α作用后大鼠PMVEC β-AR最大结合容量Bmax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观察与β-AR相关的GRKs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及TNF-α的影响.结果大鼠 PMVEC β-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5.58±0.31)fmol/105细胞;TNF-α组β-AR的Bmax显著低于对照组,TNF-α 山莨菪碱组β-AR的Bmax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大鼠 PMVEC GRK2蛋白表达为阳性,但GRK3、GRK5和GRK6表达为阴性;TNF-α组和TNF-α 山莨菪碱组GRK2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大鼠PMVEC表达GRK2,但不表达GRK3、GRK5和GRK6;TNF-α诱导的GRK2表达增高可促进β-AR的磷酸化,从而促进β-AR与G蛋白失偶联和β-AR的内化,这可能是TNF-α致大鼠PMVEC β-AR下调的主要机制;山莨菪碱不是通过抑制GRK2表达增加,而是通过其它机制抑制TNF-α引起的β-AR下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几种重金属化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2480为研究对象,与不同浓度(0、0.05、0.1、0.5、1、5、10、20μmol/L)氯化锰(MnCl2)、氯化镉(CdCl2)、乙酸铅[(C2H3O2)2Pb]、氯化镍(NiCl2)、氯化铬(CrCl3)或三氧化铬(CrO3)分别孵育12、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此外,荧光法检测氯化镉孵育24 h对内皮细胞骨架F-actin的影响。结果除氯化镍外,其他几种重金属化合物在0.05~20μmol/L的作用浓度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其中以+6价铬(Ⅵ)及镉对细胞毒性最强。氯化镉可引起细胞骨架重排、破坏。结论锰、镉、铅、铬(Ⅲ)及铬(Ⅵ)均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长期摄入重金属污染的水产品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人喉鳞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IFN-γ以不同浓度(1、10、100、1 000、10 000 U/mL)作用于人喉癌Hep-2细胞不同时间(0、12、24、36、48、60、7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确定IFN-γ作用的最适浓度.实时PCR法测定1 000 U/mL IFN-γ作用不同时间(0、2、6、12、24、36、48、60、72 h),Hep-2细胞VEGF mRNA和bFGF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在相同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条件下,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浆中VEGF-C和bFGF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100、1 000、10 000 U/mL的IFN-γ作用于Hep-2细胞48 h后,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1 000 U/mL IFN-γ作用于Hep-2细胞36 h后,VEGF-C mRNA表达下调(P<0.05),作用48 h后差异更为显著(P<0.01);1 000 U/mL IFN-γ作用于Hep-2细胞24 h后,bFGF mRNA表达上调(P<0.05),作用48 h后差异更为明显(P<0.01).1 000 U/mL IFN-γ作用Hep-2细胞48 h后,其胞浆中棕色颗粒(VEGF-C和bFGF蛋白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IFN-γ下调Hep-2细胞VEGF-C mRNA表达,上调其bFGF mRNA表达;而对Hep-2细胞VEGF-C和bFGF蛋白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和心肌梗死组(36只),将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后24 h仍存活的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10只)和罗格列酮组(11只).罗格列酮组术后24 h开始给予罗格列酮3 mg/(kg·d)共8周.8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称量心脏、左室、右室、肺和肝质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以及血浆肾素活性.[结果]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组明显改善左室±dp/dtmax[(-1 898±383)mmHg/s vs(-2 981±258)mmHg/s,P<0.05,(2 110±461)mmHg/s vs(3 625±221)mmHg/s,P<0.05)];显著降低肺体比和肝体比(P<0.05);明显抑制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0.23±0.02)ng/mg pro vs(0.14±0.01)ng/mg pro,P<0.05]及醛固酮水平[(0.31±0.05)ng/mg pro vs(0.19±0.04)ng/mg pro,P<0.05)],而对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改善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肺转流术)术后血清S-100蛋白浓度变化,判断体外循环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17例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75.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6.8min.术前、术后30min、6h、24h取颈内静脉血标本,离心后取血清检测S-100蛋白浓度.[结果]血清S-100蛋白浓度从术前平均0.44μg/L上升至术后30nin的2.69μg/L,随后下降,至术后24h基本恢复术前水平;2例转机时间超过120min者术后血清S-100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患者;血清S-100蛋白浓度水平与转机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清S-100蛋白浓度显著升高,特异性的提示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2h在缺血周围区即有凋亡内皮细胞出现,12-24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21d与假手术组已无显性差异。脑缺血再灌注6h在缺血周围区p53蛋白开始表达,24-48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7d与假手术组已无显性差异。p53蛋白表达高峰时间迟于内皮细胞凋亡24h。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凋亡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死亡形式之一,p53表达蛋白参与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机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诱导子宫内膜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理。方法 :2 3例经诊断性刮宫、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口服米非司酮 10 0mg d ,3~ 5d ,停药后次日行手术治疗。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SP法检测米非司酮对细胞凋亡、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服用米非司酮前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 ;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凋亡率为 2 .10 1± 1.6 6 3,P <0 .0 0 0 1。用药后子宫内膜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由 1.4 76± 0 .6 79降至 0 .5 6 3± 0 .5 12 ,P <0 .0 0 0 1;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由 30 .6 7± 8.0 84降至 18.74± 5 .76 3,P <0 .0 0 0 1;用米非司酮后VEGF、MVD值的下降均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呈正相关。结论 :米非司酮通过下调VEGF ,诱导子宫内膜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抑制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 ,提示米非司酮可能在抑制子宫内膜癌生长、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素是否能调节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6(IL-6)生成以及胰岛素受体(IR)的介导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和不同干预时间的内脏脂肪素刺激3~5代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然后在内脏脂肪素(100 ng/m1)刺激基础上加入I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预处理HUVEC,24 h后测定MCP-1和IL-6蛋白和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CP-1和IL-6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内脏脂肪素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HUVEC合成MCP-1[剂量效应:对照组:(62±10) pg/ml、100 ng/ml:(273±65) pg/ml、500 ng/ml:(1630±103) pg/ml;时间效应:对照组:(37±27) pg/ml、12 h:(184±56) pg/ml、48 h:(328±80) pg/ml]和IL-6[剂量效应:对照组:(31.8±1.7) pg/ml、100 ng/ml:(42.5±5.7) Pg/ml、500 ng/ml:(154.7±10.2) pg/ml;时间效应:对照组:(15.7±3.4) pg/ml、12 h:(35.4±4.7) pg/ml、48 h:(77.6±11.8) pg/ml].IR酩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内脏脂肪素诱导的MCP和IL-6蛋白和基因表达.结论 内脏脂肪索能诱导HUVEC合成和分泌MCP-1、IL-6,其作用通过IR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serine protein kinase, CASK)剔降血管内皮细胞株,初步探讨其对短暂缺氧的反应性.方法 采用RNAi技术和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建立CASK表达下调的血管内皮细胞株,并观察缺氧应激条件下培养0(常氧)、1、3、6、12 h细胞增殖指数的变化.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在短暂缺氧后细胞增殖指数升高(常氧:42.93%,1 h:50.46%, 3 h:52.53%),随着缺氧时间延长增殖指数则低于常氧对照组(6 h:40.71%,12 h:25.18%).而CASK剔降血管内皮细胞株,在1~12 h缺氧应激时限内,其增殖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CASK剔降内皮细胞株与对照EA.hy926细胞比较,对短暂缺氧应激的增殖反应性减弱.  相似文献   

16.
叶珑伟  袁杰  张春晓  杨艳青  宋纯 《医学综述》2016,(4):760-763,833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NDV)D90杀伤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的机制。方法 CAL-27细胞用稀释10倍的D90病毒作用0、12、24、36 h后用以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NDV D90对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接种于24孔板中的CAL-27细胞用稀释10倍的D90病毒作用12 h,4',6-二脒基-2-苯基吲哚荧光染色检测NDV D90对CAL-27细胞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用稀释10倍的病毒与细胞分别共同孵育12、24、36 h,同时设置对照组。使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的裂解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NDV D90作用CAL-27细胞后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NDV D90能引起细胞CAL-27的凋亡,并且凋亡率随着病毒作用的时间增加而升高[0 h,12 h,24 h,36 h的凋亡率分别为(3.68±1.50)%、(19.22±0.99)%、(82.80±0.74)%、(99.69±0.13)%];D90作用于CAL-27后细胞核出现凋亡的相关形态改变,如核固缩以及核碎裂;随着病毒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胱天蛋白酶3前体蛋白(procaspase-3)以及pro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ro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同时未检测到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结论 NDV D90毒株能引起人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的凋亡,且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NDV D90引起CAL-27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没有被激活或者作用非常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缺氧培养30min再复氧,或加入不同浓度异丙酚孵育30min后再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在复氧不同时相点(2、6、24和48h)以流式细胞仪计数凋亡细胞数量,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复氧后内皮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复氧2h凋亡细胞数量开始增加,复氧6h时升高显著,至24h达峰值;异丙酚明显抑制复氧后细胞凋亡的发生。正常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低,随复氧时间延长Bcl-2表达明显下调;25μmol/L异丙酚预处理可使复氧后内皮细胞Bcl-2表达升高,与相应缺氧复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50、100μmol/L异丙酚组作用相似,不同浓度异丙酚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缺氧复氧损伤使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复氧24h后达高峰;异丙酚预处理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下调caspase-3表达(P〈0.01)。结论异丙酚降低缺氧复氧损伤所致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缺氧复氧引起的caspase-3活化、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妊高征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妊高征患者血清致伤培养的正常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致伤后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培养后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的血清为干预条件,共同培养后,测定NO2-/NO3-、LDH、SOD、MDA的含量变化.结果①LDH的活性、MDA的含量:中、重度妊高征组24h点及重度妊高征组12 h点均明显高于6 h时间点(P<0.05),12、24 h两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P<0.05);②SOD含量:重度妊高征组12、24h点均明显低于6 h点(P<0.05).中、重度妊高征组24h点及重度妊高征组12 h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P<0.05);③NO2-/NO3-含量:中、重度妊高征组内24h点均明显低于6 h点(P<0.05).中、重度妊高征组的24h点及重度妊高征组12 h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P<0.05).结论妊高征时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 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25只.对照组行假手术;脓毒症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PL);阿托伐他汀组,用阿托伐他汀灌胃,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PL).分别在术后0 、2 、6、10、24 h时间点采血,检测血浆NO水平.取肺、空肠标本,HE染色后,光镜下检查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NO浓度在脓毒症组血浆术后6 h明显升高,24 h达到峰值(329.04±21.14)μmoL/L;在阿托伐他汀组术后10 h明显升高,在24 h达到峰值(209.53±10.68) μmoL/L.在6 h,10 h,24 h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理改变:对照组无明显病理改变,脓毒症组肺、肠壁组织坏死充血,炎细胞浸润,阿托伐他汀组炎症反应介于两者之间.[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延缓脓毒症大鼠血浆NO上升速度,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ngⅡ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Ⅱ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AngⅡ及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烟曲霉素B1(fumonisin B1,FB1)处理细胞,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技术对bax mRNA及蛋白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AngⅡ处理组内皮细胞的凋亡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对照组和10-7、10-6、10-5mol/L AngⅡ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1)%、(6.0±1.2)%、(17.5±2.3)%、(27.4±4.5)%;终浓度10-6mol/L的AngⅡ处理6、24、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2.3)%、(15.5±3.1)%、(21.6±2.5)%;FB1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5),AngⅡ处理组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FB1组bax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AngⅡ通过神经酰胺及bax诱导细胞凋亡,其中bax作为神经酰胺的下游基因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