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分析了大连某区域超软淤泥土的颗粒组成,比较了国内典型地区超软淤泥土的活性指数,基于粘性土微观结构研究成果,设定大连某区域超软淤泥土的基本结构特征,提出了解决超软淤泥土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饱和、非饱和有机质粉土抗剪强度的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树林  王利丰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1):1932-1935
通过对饱和–非饱和淤泥土的抗剪强度和土–水特征曲线SWCC测试,以及利用SWCC对非饱和淤泥土的抗剪强度预测,结果显示了饱和土的抗剪强度τsat小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τunsat,预测与实测的非饱和抗剪强度基本一致,并且非饱和抗剪强度随基质吸力ψ增加而增大,也反映了野外现场的物理条件和应力状态对细颗粒土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铎 《江西建材》2013,(1):18-19
为了实现淤泥土做为路基填料使用,选择水泥、砂类土、石粉、建筑渣土作为改良材料掺入淤泥土中改善淤泥土的性能,并对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4.
刘辉  陈栋梁  杨建贵 《山西建筑》2011,37(10):98-99
对汉中地区的粉土水泥土的工程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泥掺入量和龄期对水泥土变形性能和强度的影响,并对比了加固后的水泥土与原始土的工程性质,分析了加固效果,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滨海淤泥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选择高效减水土壤固化剂将其制备为固化淤泥土,通过室内试验探讨固化淤泥土的微观特征、强度特性、水稳性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滨海淤泥的粘粒含量在40%以上,有机质含量较高,粘聚力为4.6~5.4 kPa,内摩擦角为3.7°~4.4°,抗剪强度偏低。固化剂的掺入可显著提高固化淤泥土的CBR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抗冻融性能、抗干缩性能和抗冲刷性能也随之提高。经权衡淤泥固化处置利用的经济性和性能指标,当固化淤泥土用于填筑道路路基时,应控制固化剂掺量为4%;用于道路基层时,固化剂掺量不应低于6%。  相似文献   

6.
陈军  沈建宁 《特种结构》2015,(3):107-112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地下钢筋混凝土管道在设计计算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探讨了管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设计规程对淤泥土中顶管管道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并通过某淤泥土中顶管工程实例的计算,首先对采用两种设计规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再与我国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和江苏省地方标准图集有关顶管的覆土荷载条件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以两种规程计算的管道荷载和内力差异较大,淤泥土中钢筋混凝土顶管管道采用我国现行顶管规程计算时,管道的允许覆土厚度小于标准图集允许的最大覆土厚度。  相似文献   

7.
广东汕头市区广泛分布饱水细粒土包括淤泥和粘土。这些地基土,即便是同类土体,其物理力学性质亦有差别,而粘聚力的差别尤为显著。对于淤泥土,通常含水量超出液限,粘聚力主要受控于含水量与液限之差;对于粘土,含水量小于液限,但仍然处于饱和状态,粘聚力主要取决于液限与含水量之差。近百件土样试验结果表明:饱水粘性土的粘聚力是变量,而不是常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许多地区河道湖泊环境受损,淤泥淤积速度加快,淤泥质软土地区易发生严重的地基或边坡失稳,通过固化/稳定化技术对淤泥土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利用稻壳灰和水泥进行淤泥固化处理,通过无侧限压缩试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评价固化土力学特性;并结合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分析稻壳灰掺量对固化土孔隙尺寸、矿物成分、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揭示稻壳灰-水泥固化淤泥土的机理。研究表明:稻壳灰能显著提高固化淤泥土强度,稻壳灰-水泥土强度随稻壳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后减,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当水泥掺量8%时,稻壳灰最优掺量为15%,稻壳灰-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软化型,抗剪强度参数随着养护龄期增大而增大。稻壳灰-水泥土养护28d试样的XRD图中出现水化硅酸钙(CSH)衍射峰,而T2分布曲线中大孔峰值及面积明显降低,同时观察到SEM图中大量网状水化硅酸钙凝胶,该凝胶能够起到填充土体孔隙、联结土颗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是在水泥土搅拌桩中即时插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基桩。为研究该复合基桩在粉土粉砂地层中的极限承载力,结合江苏如东的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现场单桩静载荷试验和管桩-水泥土粘结强度试验,分析了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的破坏模式和管桩水泥土协调变形机理,结果表明管桩-水泥土界面的粘结强度为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0.197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南通地区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于规范公式更接近现场实测值。工程实例表明改进的公式在粉土粉砂地层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其在南通地区的适用提供了一定的实测资料和理论基础,为该桩型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影响水泥土强度的综合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水泥加固土的一系列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以及水泥土硬化机理中水的作用研究,分析影响水泥土性能的因素并着重分析含水量对水泥加固土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上海软土地区综合含水量是影响水泥土加固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上海饱和软粘土地区水泥土加固工程,提出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情况下,通过改进施工工艺技术,控制综合含水量的方法来提高水泥土加固效果,从而在深基坑等工程应用中充分发挥坑内加固水泥土控制变形的作用及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台州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在掺入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的基础上添加聚丙烯酰胺,对重塑黏土、不加聚丙烯酰胺、加聚丙烯酰胺重塑黏土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观测,研究聚丙烯酰胺结合无机材料对淤泥质黏土孔隙结构的影响。最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固化剂对淤泥质黏土孔隙结构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经固化剂加固后的黏土颗粒间胶结联结加强,结构稳定性提高。最后采用MATLAB对图像中孔隙总面积,总周长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发现:淤泥质黏土的天然孔隙比、不加聚丙烯酰胺重塑土的孔隙比、加聚丙烯酰胺重塑土的孔隙比依次递减,从而得出聚丙烯酰胺与无机材料结合比单加无机材料作为固化剂对淤泥的加固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动力排水固结法对软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某软土工程地基处理实践 ,从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两方面分析了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淤泥类软土时 ,软土的结构性和触变性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从而论证了正确认识软粘土的上述固有属性对有效加固淤泥类软土地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胡振宇 《山西建筑》2010,36(14):339-340
结合南京地铁二号线暗挖段过淤泥质软流塑地层施工经验,叙述了在淤泥质软流塑地层劈裂注浆原理和劈裂注浆工艺,对劈裂注浆施工中浆液选择进行对比试验,对注浆施工各环节注意事项及相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叙述,为今后通过城市软流塑地层暗挖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封闭作用对双层地基临塑荷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硬壳层相对较薄而下卧软土处于流塑状态,硬壳层/荷载宽度的比值小于"地基基础规范02"的0.25下限值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测得软土层表层一点水平向土压力随荷载的变化规律。限于目前的实验条件,无法同时测得地基中一点的水平向应力和竖向应力,故无法透彻对封闭作用的力学本质进行分析。利用PFC程序建立了力学模型,分析了封闭作用下软土层中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弹性阶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应力路径的分析方法,从机理上阐明封闭作用对双层地基临塑荷载的影响。研究认为:由于硬壳层的封闭作用,软土层表层的K0值增加,推迟了软土层进入塑性阶段的荷载,从而提高了双层地基的临塑荷载。  相似文献   

15.
马永强  蔡春莉 《山西建筑》2009,35(29):259-261
通过对湖北某高速公路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施工实践,总结了粉喷桩处理淤泥质粘性软土路基的施工要点、质量控制手段、质量检测方法,最后证明,粉喷桩处理后的软基具有路基沉降量少、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现场实测及有限元计算,讨论了采用粉喷桩处理饱和黄土与淤泥质土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在柔性基础作用下,基础刚度及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基础刚度有利于桩间土体承载力的发挥;桩体对饱和黄土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对淤泥质土体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最后依据实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原有刚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刚度影响系数与桩间土体承载力提高系数,并给出了各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使其适用于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7.
以湖州地区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有机质含量高、初始含水率大的特点,以传统无机材料水泥为主固化材料,以7d和14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纳米材料对淤泥质土的固化效果,为纳米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际工程分析了针对新近吹填淤泥的改进型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效果。通过施工过程的分析,总结了施工工艺及技术控制措施。对沉降、孔压、真空度、十字板剪切强度等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沿海吹填淤泥软基进行快速处理,施工方便,加固效果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淤泥质土土性指标的概率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旭君  郑平 《工业建筑》1999,29(4):53-57
淤泥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值相当离散,用统计学的方法可建立反映各种参数试验值变化的概率模型,重点论述了淤泥质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概率模型及其在填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辛海京 《施工技术》2007,36(11):48-50
结合越南河内地区的地质状况,将土钉墙与钢板桩结合基坑支护技术应用于此地区。针对当地淤泥质土高含水率,深而厚的特点,采用土钉墙加竹杆与钢管做超前锚杆边坡支护,成本低,效果好。对基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做了介绍,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