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真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抗真菌治疗的依据.方法 采用血平板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平板培养鉴定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Fangus2真菌药敏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 050例COPD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真菌235例,阳性率22.4%,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出烟曲霉菌18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依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抗真菌感染的治疗应根据正确的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ATB微生物鉴定仪、1D32C真菌鉴定板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真菌鉴定,ATB Fungus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113株真菌标本中,白色念珠菌687株,占61.7%;热带念珠菌249株,占22.4%;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5-氟胞嘧啶99.2%、两性霉素B97.0%、氟康唑为87.6%、伊曲康唑为88.3%;分布专科以呼吸科、心内科、ICU为主。结论:院内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临床应及时送检疑似真菌感染的标本,合理使用抗真菌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187株真菌的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本院真菌的感染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87株真菌进行鉴定,并用9种抗真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其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痰液标本真菌检出率最高,达92%,患者年龄大部分为60岁以上老人.共分离出白色念珠菌145株,占77.5%;热带念珠菌12株,占6.4%;光滑念珠菌10株,占5.3%.对两性霉素B、咪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较高,耐药率较高的是氟康唑、氟胞嘧啶.结论 临床标本中真菌分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机体免疫力低下是患者感染真菌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158株真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元 《华西医学》2004,19(1):93-93
目的:了解我院2002年1~12月分离的各类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的耐药率。方法:对可疑菌落以API 20 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用ATB—Fungus药敏试验盒进行药敏分析。结果:158株真菌分为6个种。痰标本真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尿液,因喉拭子等标本;白色念珠菌占62.0%,热带念珠菌15.2%;真菌感染以呼吸内科、肿瘤科为主;其中两性霉索B、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在5.0%以下,唑类(酮康唑)耐药率最高,占22.7%。结论:临床标本应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和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区医院感染酵母样真菌的种类、样本分布,及各菌种对常用药物敏感程度。方法:真菌培养采用常规方法,酵母样真菌鉴定卡进行鉴定,用ATB Fungus药敏板测定对六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分离出233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66.1%,热带念珠菌占18.0%;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率相对高,克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敏感,对另几种抗真菌药物显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非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有所增加;临床应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王红琼  徐琼芬  李丰良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4):1433-1433,1435
目的分析酵母样真菌对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6月分离的118株酵母样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较高,在98%以上,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稍低,为70%~80%。结论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较为常见,而且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应慎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并发真菌感染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1020例恶性肿瘤患者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20例患者标本中,共检出176株真菌,检出率17.25%,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77.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6.5%)。本组真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8%、77.3%和59.1%;而对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9.7%、10.2%和10.8%。结论肿瘤患者并发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以减少由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及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高建  陈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88-2389
目的 对临床送检标本分离鉴定出的念珠菌进行细菌构成及药敏结果分析,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 5种常用抗真菌药(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体外敏感性检测及耐药分析.结果 281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84株,占65.5%,其次是光滑念珠菌50株(17.8%),热带念珠菌19株(6.8%).结论 该院患者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高,对送检标本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及时、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感染的分布,掌握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便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培养和分离酵母样真菌。用康泰生物BIO-KONT16C系统对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用FUNGUS-7药敏试验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25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84株,占67.2%,光滑假丝酵母菌20株,占16.0%,热带假丝酵母菌15株,占12.0%,其它的假丝酵母菌6株,占4.8%。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9.6%、4.8%、8.8%、26.4%、20.8%、24.8%和31.2%。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多见,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有较大的差异,两性霉素B的抗菌活性最强.唑类药物耐药性较其他药物高。临床应重视真菌的检测工作,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真菌分离和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对住院血液病患者医院内获得真菌的感染标本进行了真菌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从3 929份病人标本中检出病原菌共894株,其中真菌260株,占29.1%。真菌分离率由2009年22.1%上升到2011年34.3%,其中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居前2位。所分离出的真菌对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性无明显改变,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耐药率有所增加。结论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总体呈上升趋势,其耐药率逐年提高,应加强抗真菌药物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1.
老年病区489株念珠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老年人院内念珠菌感染及其耐药状态。方法 对2001年-2002年老年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粪便等标本中分离的489株念珠菌进行鉴定,用真菌药敏卡作念珠菌对10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痰液标本念珠菌检出率最高,达84.7%,其次是粪便标本为7.5%;共分离白色念珠菌348株,占71.2%,热带念珠菌64株,占13.2%,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是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制霉菌素,灰黄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80%左右。结论 老年病区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严重基础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是老年人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患者常见念珠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G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Compoct2鉴定,Rosco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念珠菌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06株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占71.7%、热带念珠菌15.1%、光滑念珠菌4.7%、克柔念珠菌3.8%、近平滑念珠菌2.8%、其他念珠菌1.9%。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别为两性霉素B 92.1%、氟胞嘧啶93.1%、酮康唑90.1%和氟康唑96.0%。结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是引起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念珠菌,氟康唑对念珠菌治疗效果较好,Rosco纸片扩散法简便,易于在临床推广使用,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正确的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8例酵母样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院内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念珠菌显色平板进行初步鉴定,再使用ID32C和ATB FUNGUS3分别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全自动鉴定与药敏测试仪(ATB ExPression)上读板。结果送栓1045例标本,检出酵母样真菌198株,院内感染真菌分离率为18.9%(198/1045)。其中白色念珠菌140株,热带念珠菌25株,清酒念珠菌13株,光滑念珠菌8株,克柔念珠菌4株,其他念珠菌8株,分别占检出真菌的70.7%、12.6%、6.6%、4.0%、2.0%、4.0%。结论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热带念珠菌和清酒念珠菌其次,3种念珠菌占总分离真菌的89.9%(178/198)。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以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低,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较高。  相似文献   

14.
王永  狄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2):1942-1942,1958
目的分析某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方法分析医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发生的116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病历及相应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结果以痰标本检出率最高,粪便标本次之。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亦有曲霉菌感染。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好,对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掌握深部真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酵母样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106株酵母样真菌标本,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3.4%。酵母样真菌对各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氟康唑18.88%,伊曲康唑16.98%,伏立康唑8.49%,5-氟胞嘧啶1.89%。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较敏感,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泌尿系统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临床送检的泌尿系统标本进行真菌鉴定,并检测其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采用 WHONET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分离出真菌239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居首位,其余依次为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2)239株真菌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5-氟胞嘧啶(5-FC)及两性霉素(AMB)的敏感率分别为63.2%、61.9%、92.5%、93.7%及93.7%;(3)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均达到95.0%以上;(4)光滑念珠菌对 FCA 和 ITR 的敏感性最低,仅为9.7%。结论泌尿系统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由于各种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加强泌尿系统真菌鉴定及药敏检测,能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821株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预防真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821株真菌感染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 临床真菌感染常见主要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47.5%和21.9%;分离出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敏感性高分别为93.6%、93.7%、94%;酮康唑耐药率已达14.9%.结论 真菌感染菌株构成比与以往有所不同,白色念珠菌比例下降,非白色念珠菌比例升高.由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已产生一定耐药株,临床医师应根据实验室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结合临床,选择用药,以提高治愈率,并应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重视临床真菌感染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真菌培养各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特点,给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各类标本选择沙保罗培养基分离培养,对真菌阳性者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率为17.4%,977例真菌中白色念珠菌666例,占68.2%;光滑念珠菌173例,占17.7%;热带念珠菌72例,占7.3%;其他占6.8%。4种药物的敏感率:氟立康唑71.4%,伊曲康唑83.1%,两性霉素B96.6%,氟立康唑98.0%。977例真菌以呼吸道感染标本最多,痰标本731例,占74.8%,咽拭子46例,占4.7%,其次是泌尿系感染的中段尿标本79例,占8.1%。结论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对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真菌在痰标本中的临床分离特点及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运用ID32C酵母菌鉴定板和ATB—Fungus药敏、VITEK—ATB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819例痰标本中共检出真菌313株,检出率17.2%。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居多(84.0%);其次为热带念珠菌(7%);较少的有克柔念珠菌(4.2%)与光滑念珠菌(2.9%),偶见其他念珠菌(1.9%)。药敏试验显示:两性霉素B、5-氟宝嘧啶药敏性94%以上,耐药率以伊曲康唑最高(23%)、其次为氟康唑(18%)。结论 真菌在痰标本中的临床分离除白色念珠菌外,尚有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菌种,药敏5-氟宝嘧啶。两性霉素对真菌敏感性较好,而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率比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浅析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问题(附2017例病人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年间分离的1116株酵母样真菌的分类、标本来源、及其对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分析,初步探讨了酵母样真菌与院内不同部位深部真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是导致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分别占53.58%和27.24%),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腹腔、血液及中枢神经系统(80.73%、12.01%、3.32%、1.70%、1.79%、0.45%)。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大都敏感,但耐药性也不容忽视,耐药率分别为AMB37%、5-FC47%、KCZ12%、NYS61%、FCZ15%,随着抗真菌药物应用增多,给耐药菌提供选择压力,使耐药性随之增加。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是一亟待加强的问题,本研究还发现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者中大部分为接受一周以上抗生素治疗的病人,表明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是预防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