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l6^+/56^+-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曲调节性T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CD4^+CD25^+曲调节性T细胞增多可能是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受抑的重要原因之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肿瘤患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25例患儿作为肾病综合征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儿童进行外周血Treg、淋巴细胞各亚群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组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CD19^+B细胞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CD3^+CD8^+抑制性T 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5);肾病综合征组患儿的 CD16^+CD56^+NK细胞表达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特别是Treg的表达及其功能的改变,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其检测可有助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CD4^+ CD8^+ T、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肝功能损伤、抗AMA—M2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和门诊PBC患者(n=27)外周血CD4^+ CD8^+ T细胞、CD4^+ CD25^+ T细胞群比例,以26例其他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观察调节性T细胞亚群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如AMA—M2、ANA的关系。结果PB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肝脏疾病组(P〈0.05)。CD4^+ CD8^+细胞群与正常人相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肝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BC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严重损伤的PB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肝功能轻度损伤者(P〈0.05)。PB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数量与肝功能损伤指标ALB呈负相关(r=-0.338,P〈0.05),与TBIL、DBIL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2,0.386,P〈0.05)。CD4^+ CD25^+ /CD4^+比例与GGT呈负相关(r=-0.335,P〈0.05),与TBIL、DBIL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3,0.339,P〈0.05)。抗AMA—M2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CD4^+ CD25^+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MA—M2阴性患者(P〈0.01)。未发现CD4^+ CD25^+ T、CD4^+ CD8^+T细胞比例在ANA^+和ANA—PBC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C患者外周血CD4^+ CD25^+T细胞群比例与肝功能损害和抗AMA—M2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推测CD4^+ CD25^+T细胞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病情发展以及肝脏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以35倒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35例确诊的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IL-4和IFN-γ情况。结果 PBC患者组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T/CD8^+T比值上升(P〈0.05);PBC患者CD4^+T细胞IFN-1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PBC发病机制中,CD4^+T细胞和TH1亚群细胞超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化脓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病灶处脓液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探讨化脓性结核病患者免疫状态。方法:对30例结核病组患者外周血标本和病灶处脓液标本各30份应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核细胞水平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20份作对照。结果:结核病组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百分含量低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百分含量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组病灶处CD4^+淋巴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1),CD8^+淋巴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结核病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有关,表现为外周血中CD4^+细胞数量减少,而局部病灶中CD4^+细胞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含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的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DNA阴性组、HBV DNA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4+和CD4+/CD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逐渐降低(P<0.01)。HBV DNA阳性组与 HBV DNA阴性组比较,CD4+/CD8+减少(P<0.05)。HBV DNA低拷贝组、HBV DNA高拷贝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4+和CD4+/CD8+明显降低(P<0.01)。 HBV DNA高拷贝组CD8+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HBV DNA高拷贝组的CD4+低于 HBV DNA低拷贝组(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体内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HBV DNA高拷贝可加重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使患者的免疫功能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腺切除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Fas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MG与Fas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7例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PBL中CD4^+CD8^+及Fas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CD4^+CD8^+细胞比例升高,CD4^+CD8^+细胞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胸腺切除术组CD4^+CD8^+细胞比例较无行胸腺切除术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Fas^+、CD4^+Fas^+细胞比例以及行胸腺切除术组Fas^+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Fas^+、CD4^+Fas^+及CD4^+Fas^+细胞比例低于无行胸腺切除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胸腺切除可减少此异常。MG患者PBL表面Fas表达升高,可能反映体内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胸腺切除可降低PBL中Fas的表达,可能与治疗MG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35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应用藻红蛋白(PE)标记的抗CD4单抗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结果ITP组外周血中Tr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也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r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ITP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8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与30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外周血 CD3^+、CD4^+、CD8^+ T 细胞百分比及 CD4^+/CD8^+比值。结果放疗后乳腺癌组患者CD3^+、CD4^+ T 细胞百分比、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癌组放疗前与放疗后的 CD3^+、CD4^+ T 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射治疗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已经紊乱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监测 T 细胞亚群对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时机选择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8例H7N9禽流感患者(感染组)根据治疗预后分为治愈组13例和死亡组5例,以门诊健康献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感染组CD3+、CD8+和CD4+T细胞绝对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愈组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愈组治疗后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明显升高(P〈0.05);但CD3+、CD4+T细胞绝对数及CD4+/CD8+比值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组治疗前、后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低于治愈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H7N9禽流感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死亡患者免疫失衡更为严重。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与H7N9禽流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何英  张允奇  吴润香  陆学东 《检验医学》2009,24(11):808-8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 DNA阴性患者只有CD4+/CD8+比值变化显著;HBV DNA阳性患者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有显著改变,但高拷贝组和低拷贝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后免疫功能下降与病毒复制有关,HBV复制可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与HCV-RNA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0例CH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含量。结果 CH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CV-RNA载量增高,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含量逐渐升高(P〈0.01)。CD4+CD25+Treg细胞与HCV-RNA取对数后呈正相关(r=0.588,P〈0.01),与ALT呈正相关(r=0.306,P〈0.01)。结论 CH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CV-RNA含量及ALT升高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253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8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细胞百分率降低,CD^3+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统计学差异均显著(P〈0.05),性别、年龄阶段不影响T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监测其T细胞亚群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为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提供免疫学依据。方法应用三色荧光素标记CD4、CD8、CD3的单克隆抗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肾细胞癌患者CD3+、CD4+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倒置;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后CD3+、CD4+T细胞较术前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恢复正常。结论肾细胞癌患者T淋巴细胞百分率异常,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现象;手术后有效去除瘤负荷,免疫功能得以逆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病儿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6例JIA病儿和39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TLA-4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JIA病儿CD4^+T和CD8^+。T细胞上CTLA-4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27.10、26.28,P〈0.01);CD3+CD4^+。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加,CD3+。CD8+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8.01、4.47,P〈O.01)。结论JIA病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TLA-4的表达异常可能是JIA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表达在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EBV—AHS)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BV—AHS患儿(急性期28例,缓解期21例)及30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受试者间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急性期组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缓解期组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T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在EBV—AH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EBV—AHS重要的发病机理之一。检测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有利于临床判断治疗效果,并为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童明宏  邵俊  陈燕红  邢颖 《检验医学》2012,27(6):445-447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水平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血液分析仪技术,检测40例胃癌手术前患者(按临床分期为Ⅰ~Ⅱ级组18例,Ⅲ~Ⅳ级组22例)及25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和CD4+/CD8+比值T细胞水平。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0.78%±0.35%、0.37%±0.21%、0.61%±0.4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胃癌Ⅲ~Ⅳ级组CD3+、CD4+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0.42%±0.27%、0.21%±0.17%、0.29%±0.25%,明显低于Ⅰ~Ⅱ级组(0.95%±0.35%、0.45%±0.19%、0.76%±0.30%,P<0.05)。结论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和CD4+/CD8+比值T细胞水平,可以初步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也为肿瘤的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SLE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检测分析,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采用透射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检测。结果研究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C3、C4明显低于对照组,IgG、IgA、Ig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明显,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病情监测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