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陈良良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其临证时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过程中需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症治之,采取分期、分型论治,内外、中西结合,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从子和之见,病实可攻 金·张子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症以攻为主,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并再三告诫:老年诸病,断不可补。认为:“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地”,“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这一治疗思想,对于诊治老年性痴呆症属实证者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任教授诊治妇科经、带诸疾,证属虚者,常用经验方“补益冲任汤”加减治之获效;其研究仲景说说数十年,临诊善用纹治疗急重症疑难杂病屡获良效,如用芍药甘草汤中味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桂枝茯苓丸治疗巨大肝囊肿,四逆散治疗尿厥症,柴胡桂枝汤治胆囊从等。  相似文献   

4.
从七个方面对《金匮要略》的治疗思想进行分析;1.治未病,包括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先安未病之脏腑三层意思.2.虚实异治,指相同疾病而病人体质虚实不同则治法亦异。3.注意顾护正气,一是衰弱性疾病注重调补脾肾,二是对虚实夹杂之证要攻补兼施,三是祛邪时不忘记正握。4.攻邪当随其所得,即攻邪表邪气在体内形成的痰,水,瘀血,宿食等分别不同治法。  相似文献   

5.
癌毒是肿瘤发生和传舍(转移)的根本,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痰、湿、瘀等诸邪搏结、合酿癌毒是癌毒产生的病机。癌毒致瘤的核心病机涉及“正气亏虚” “痰瘀郁毒”。“络虚失约” “癌毒挟邪” “经络传舍”涉及癌毒传舍的核心病机。扶正抗癌是防治癌毒及肿瘤转移的治则;重视通络祛毒治法;重视复方大法、多法联用;重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未病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伤寒杂病论》所论述癫狂病实证较多,主要集中在太阳病篇及阳明病篇。太阳病所致癫狂病为太阳经感邪,失治误治,传变入里,致邪气壅滞,郁而化热,或素体阳亢,感邪之后,火热更甚,发为癫狂;阳明病所致癫狂病,为阳明燥热太过,热与糟粕相结,热与血结,或热甚津液大伤,形成阳明腑实、阳明蓄血、阳明热甚伤津证。癫狂病治疗以清热、泻下、活血散瘀为主,但临床上容易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复杂病情,故张仲景在治疗时强调“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切不可拘泥于某一种治法。  相似文献   

7.
<正> 据《健康报》1993年2月16日载,北京华怡中医门诊部老中医李征,根据“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的观点,在治癌时将祛邪放在首位,通过祛邪扶正,当攻则攻,当补则补,攻补结合。30年来他运用这一治则治疗肺、肝、肠、乳腺癌及脑瘤等23400余例,治愈974例。他认为,癌症一旦发现,机体正气已不支,若通过扶正来祛邪,犹如远水解  相似文献   

8.
刘嘉湘教授认为,肺癌之为病,主要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衡,六淫之邪乘虚袭肺,邪滞胸中,肺气膹郁,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聚津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痰气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辨证强调:治病求本,扶助正气;扶正培本,辨证为先;扶正治癌,阴阳为纲;扶正培本,重视脾胃;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9.
中医辨治痹病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治痹病,早中期以祛邪为主,用四妙白虎三乌活络效灵丹随症加减,中晚期以扶正为主,以独活寄生汤为主随症施治对于使用激素不当引起的副作用也提出相应讨论,痹病的治疗是长期系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文章所述急症,即指非创伤性急危重症,包括疾病急性发作期,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症复杂,病情危重,具有"急速重危"特点。急症之治,虚实之辨更不能差以毫厘,临证之时,常恐攻实而伤正,补虚更助邪。然中医治病之本质,乃扶正祛邪,通过调动人体自身正气以对抗邪气,驱邪外出,而并非将疾病作为治疗对立面,故刘大新教授常言"急症亦勿忘扶正"。临证中应及时辨别急症,把握病证之标本、顺逆,注重顾护正气;若一味攻邪,过则损及正气,正不胜邪,病情急剧恶化;更有甚者,本非急危重症,攻伐太过而成坏病。学生从急症之病因、病机及当代人体质特点,结合跟师体会,浅议急症辨识诊治之策。  相似文献   

12.
“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历经近60年发展,逐步形成“扶正培本-扶正解毒-固本清源”的学术传承脉络。基于对肿瘤全周期核心病机演变规律探索,本团队提出“五期演变”,并凝练“扶正五法”,凸显中医药在分阶段序贯辨治中的防治优势,分为扶正解郁、扶正举陷、扶正解毒、扶正化毒与扶正活血祛毒。重视癌前负性情绪,关注易感体质,以扶正解郁防治肿瘤发生;优化术后气陷病机,分立三源(宗气、中气及肾气)辨治,以扶正举陷促进术后康复;细化不良反应防治策略,关注药毒阴阳属性,以扶正解毒改善不良反应;锚定余毒未尽,预先化解癌毒,以扶正化毒防治术后复发转移;明确扶正活血祛毒在晚期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冀以提高远期生存。“扶正五法”是对“扶正培本”治法的传承与创新,契合当前中医药对肿瘤的认识规律,冀以指导与优化临床辨治,提高中医药防治水准,完善中医肿瘤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
金国梁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尤对中医脾胃病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心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撷其辨治胃痛胃痞的经验介绍于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哮病.方法 根据诊断进行治疗.结论 发时攻邪治标,化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反复日久,发时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攻邪.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如寒热虚实错杂者,当兼以治之.  相似文献   

15.
张子和攻邪学术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张从正攻邪学术思想.其理论来源于<内经>,明确提出了天邪、地邪、人邪的概念,据此提出治病攻邪论.张从正祛邪理论有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三个要点.创立了"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攻邪学说.治法以寒凉立论,提出阴阳损益并进的补益法则,体现出其以攻邪论为基础的补法特点.张从正根据病邪所在的处所,提出了汗、吐、下三法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有关理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筋痹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本病是因人体正气不足,病邪乘虚袭入而致。强调正气虚是主要原因,病邪为其次,治应扶正兼祛邪。笔者认为,本病和人体正气之强弱关系并非甚密,病邪应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本病,重在祛邪散寒祛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徐光星教授依主次病机从燥热伤肺、气阴不足论治肺癌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诊学习,整理相关医案,查阅历代中医文献及国医大师何任教授辨治肿瘤的相关论述与治疗肺癌验案,从病因病机、辨治思路两方面,分析徐教授依主次病机,从燥热伤肺、气阴不足辨治肺癌的临床经验,并佐以两则医案验证。[结果] 徐教授认为,肺癌的形成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侵袭、燥热伤肺、痰瘀互结所致,提出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主次病机治疗肺癌,并传承何任教授从益气养阴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基本大法,治疗或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主病机,清热润燥、益气养阴为主法;或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次病机,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法,兼以清热润燥、益气养阴。所附医案一辨为肺癌后期,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主病机,治拟益气养阴、清热润燥、化痰散结;医案二辨为肺癌中期,以痰热壅肺为主病机,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次病机,治拟清热化痰、养阴润燥,均药治稳好。[结论] 徐光星教授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主次病机论治肺癌,疗效确切,临床实用,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进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的诊治方法。而专药专用是根据药之专长,有是病(或症)用是药,它不同于辨证论治之"有是证用是药",药随证变,而是病不变药亦不变,有是病用是药。在某种意义说,是一种与辨证论治相反的用药思路。故临床应使两者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结合方式有以下几种:(1)专药专用治病,辨证论治治证;(2)专药专用解决基本矛盾,辨证论治解决主要矛盾;(3)专药专用治标,辨证论治治本;(4)专药专用治症,辨证论治治证;(5)专药专用治病,辨证论治治人;(6)专药专用祛邪,辨证论治扶正;(7)以西医方法专药专用,以中医方法辨证论治;(8)专药专用治共性,辨证论治治个性;(9)专药专用纠微观之变,辨证论治治宏观之证;(10)专药专用治隐证,辨证论治治显证。  相似文献   

19.
扶正重气血祛邪毋忘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疾病之产生多由正虚邪盛所致,主张治疗疾病应遵循扶正祛邪大法,且首当重视扶正.但亦应充分认识到邪毒对人体的危害。提出“扶正重气血,气血贵畅和”、“祛邪毋忘毒,法必清解通”的治疗法则。并列举了用药心得。  相似文献   

20.
郑伟达教授认为研究仲景《伤寒杂病论》,应与《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紧密结合。小柴胡汤功在治疗少阳相火逆冲所致诸症,少阳病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硬满痛,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喜呕等为其主症。手、足少阳经脉循行部位之疾病表现时,亦当以小柴胡汤为主进行治疗。此外,随其或然证的出现,观其病机而随证加减。本方以和解少阳之邪为主,又旁治脾胃,和中扶正,既清解邪热、调和表里,又培护正气,通过和解而达到"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