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约43%~50%为胶质细胞瘤[1],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不理想.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脑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系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及初步探讨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大多数脑胶质细胞瘤治疗的首选手段,放射治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疗效仍不理想.本研究旨在探讨榄香烯对SHG-44细胞株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榄香烯对SHG-44细胞株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放射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恶性脑质细胞瘤约占胶质细胞瘤的80%-85%,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放射治疗的照射剂量、照射容积及超分割放疗、粒子放疗组织间插植放疗、热放疗和放射增敏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GEM)是否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并对GEM的放射增敏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克隆形成分析法观察GEM对p53基因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系(973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流式细胞术观察照射前后973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分析其与p53基因突变是否为放射增敏机制.结果 10 nmol/L GEM照前、照后给药均具有极轻微放射增敏作用;100 nmol/L GEM照前、照后给药时均具有明显放射增敏作用,且照前给药组的增敏作用明显强于照后给药组.p53基因突变影响细胞周期再分布及细胞凋亡,但与GEM的放射增敏作用无关.结论 100 nmol/L GEM具有明显放射增敏作用,p53基因突变、细胞周期再分布及细胞凋亡不是GEM放射增敏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放射增敏剂一直是放射肿瘤学研究的课题,虽然已发现许多药物有放射增敏作用,但多数实用价值不大,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在临床上与放疗同时应用显示出协同和放射增敏作用,化疗药物作为一种放疗增敏剂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天然产物中存在大量具有放射增敏作用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达到增强放疗效果之目的。探讨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对具有发展成为放射增敏药物潜力的天然化合物进行分类,可为天然放射增敏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69例癌瘤患者,采用HPD放射增敏,以4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治疗。经临床近期观察结果表明,其总有效率为94.2%,肿瘤完全消失率为60.9%。 HPD应用于临床肿瘤放射增敏,其结果表明确能起放射增敏作用,副作用小,多次应用无抗药性,对放射抗拒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有独特的效果,并扩大了临床肿瘤放射的治疗范围,为晚期或治疗后癌复发提供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对HPD放射增敏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点设想,将更能完善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肿瘤放射增敏剂及增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放射增敏剂是指能增强射线对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杀灭作用而对有氧的正常组织一般损伤较小的一些化学物质.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增敏剂的研究进展.从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因素入手,详细叙述了放射增敏剂的种类、主要作用机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葡萄糖酸锗对小鼠Lewis肺癌放射增敏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物肿瘤模型实验方法探讨葡萄糖酸锗对肿瘤的放射增敏效应。结果显示 :治疗后单药组与对照组肿瘤平均体积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用药加放射 2 0 ,2 5 Gy组肿瘤平均体积分别明显小于单放 2 0 ,2 5 Gy组 (P<0 .0 1) ,当肿瘤体积达到 4 .4 cm3 时 (原照射体积的 4倍 )测得放射增敏比为 1.5 8~ 1.7。说明本药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并能使肿瘤放射敏感性提高 5 8%~ 70 %。  相似文献   

19.
经过包括放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位生存期始终停留在1年左右。胶质瘤干细胞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异质性是影响预后的根本原因,依据蛋白质组学制定针对关键放射抗拒蛋白的增敏研究有望改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本文通过Pubmed等数据库查阅了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系统地讨论了各种常用蛋白质定量技术、用于数据处理的工具及其在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抗拒和放射增敏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经过包括放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位生存期始终停留在1年左右。胶质瘤干细胞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异质性是影响预后的根本原因,依据蛋白质组学制定针对关键放射抗拒蛋白的增敏研究有望改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本文通过Pubmed等数据库查阅了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系统地讨论了各种常用蛋白质定量技术、用于数据处理的工具及其在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抗拒和放射增敏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