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而近年研究认为,一部分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保存膀胱手术的综合治疗,在保留膀胱功能的同时可达到与膀胱全切术相似的生存率,长期生存患者的膀胱功能良好,为了筛选出可从保存膀胱术后放化疗中获益的患者,实现浸润性膀胱癌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乔明洲  李长岭 《癌症进展》2005,3(3):198-201,190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国内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初诊时约有20%为浸润性,另有10%浅表性肿瘤最终也将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疗法,超过50%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死于远处转移.为了降低膀胱癌全切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提高总生存率,放化疗与手术的综合治疗已应用于临床.为评价术前放疗及新辅助化疗在治疗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但迄今为止,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术前放疗及新辅助化疗可常规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局限于盆腔的肌壁浸润性膀胱癌放疗疗效及影响因素、膀胱功能保存情况及不良反应。 方法 自1999-2016年在我院接受放疗的肌壁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45例(移行细胞癌 41例)。全膀胱 ±盆腔淋巴引流区 ±局部补量放疗,膀胱中位剂量45 Gy,肿瘤局部中位剂量56 Gy,24例接受了同步化疗,14例接受了新辅助化疗,29例放疗前接受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结果 中位随访28个月(4~101月),3年总生存率为51%,同步化放疗、单纯放疗 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30%(P=0.001),有无新辅助化疗的 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和47%(P=0.540),放疗前有无局部电切的 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和43%(P=0.160),有无复发的 3年生存率分别为20%和79%(P=0.001)。局部复发 9例,远处转移 14例,放疗后≥3个月肠道损伤发生率2级 2例,泌尿道损伤发生率2级 4例、3级 2例。除 7例因膀胱肿瘤未控或放疗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膀胱功能外,其余均保持了基本正常膀胱功能。 结论 盆腔局限性肌壁浸润性膀胱癌同步化放疗可取得优于单纯放疗疗效,膀胱癌放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保存正常膀胱功能,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4.
王华  李方印  章伟 《肿瘤学杂志》2017,23(7):578-586
摘 要:大部分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癌,其标准治疗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但术后复发率高,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肌层浸润性癌,对于具有复发和进展危险因素的患者采用膀胱内灌注免疫制剂或化疗药物治疗,膀胱内灌注标准药物无效的患者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新的治疗方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如果有效,将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浸润性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放射治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膀胱癌行经尿道切除术或部分膀胱切除术后联合放化疗的疗效.放射治疗采用6MV X射线,照射剂量DT60Gy.膀胱内灌注采用吡柔比星30mg次/周,共6次.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30/32)、71.9%(23/32)、46.8%(15/32).3年局部复发率为17.4%,5年有80%保存了膀胱.放射性膀胱炎等反应均能耐受.结论浸润性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放射治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TUR-BT术后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联合白介素-2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临床效果及辅助治疗后免疫功能状态变化。方法: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22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按肿瘤复发危险度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各组内又随机分为两部分,分别行单纯GEM膀胱灌注、联合GEM膀胱灌注+白介素-2治疗。比较各危险组内部随访期内的复发率,并检测辅助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年。在中危组和高危组中,联合GEM膀胱灌注+白介素-2免疫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单纯GEM膀胱灌注组(P均<0.05),而在低危组中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膀胱灌注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经过辅助治疗后,单纯灌注组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而CD8+细胞百分比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GEM膀胱灌注及白介素-2免疫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术后肿瘤复发率,并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Wang XH  Luo X  Chen SQ 《癌症》2008,27(1):62-65
背景与目的:膀胱全切是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方法很多,其中原位新膀胱下尿路重建在近年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及精囊对改善原位新膀胱功能及勃起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改良根治性膀胱全切及新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27例,同期应用经典术式治疗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新膀胱(术后6个月)的储尿、排尿、控尿功能及患者的勃起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84个月.术后6个月改良和经典组新膀胱容量[(385±68)mL vs.(388±71)mL]、最大充盈压[(24±16)cmH2O vs.(25±15)cmH2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最大尿流率[(18±5)mL/s vs.(14±7)mL/s]、剩余尿[(35±16)mL vs.(97±35)mL]、完全控尿率[(24/27)vs.(3/9)]、夜间尿失禁[(3/27)vs.(6/9)]、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4/27)vs.(3/9)],以及患者正常勃起功能术后得以保留[(19/23)vs.(3/7)]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远端的前列腺包膜及精囊,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储尿、排尿、控尿功能,保护阴茎的勃起功能,同时可有效防止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膀胱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及p53蛋白表达与膀胱癌预后关系的研究;原发性膀胱癌患者常规行IVU检查并无必要;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辅助性动脉化疗的近期疗效;可控性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儿童神经原性膀胱;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彭亮  赵铁  吴晓蔓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11):1357-1360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手术后灌注化疗与膀胱全切术对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效果差异性。方法利用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评估,提取资料后对行保留膀胱手术后灌注化疗或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计算两种治疗方案检验统计量Z=1.22,P=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相对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为(0.94~1.29)。结论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局部切除加灌注化疗5年生存率与全切组无差别,可以谨慎地接受保留膀胱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综合治疗预防复发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化疗预防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23例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保存膀胱术后在丝裂霉素规则膀胱灌注化疗的基础上行放射治疗(研究组),照射平均剂量为52.5Gy。以29例同期同样病变行保存膀胱术后单纯丝裂霉素规则膀胱灌注化疗的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除2例因放射在膀胱炎分别中断3d和后继续治疗外,其余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所有病例随访3年以上,平均随访41.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3年盆腔复发率为18.8%和44.8%(P=0.026);3年远地转移率分别为18.2%和24.1%(P=0.437);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6.2%(P=0.670)。结论 保存膀胱术后放射+化疗治疗能有效降低肌层侵犯浸润性膀胱癌盆腔复发率,是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理想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B7-H1表达水平及其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膀胱癌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且术后均行膀胱灌注治疗,将膀胱癌组织作为A组,将癌旁正常组织作为B组.根据资料结果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B7-H1水平以及所有膀胱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治疗情况及效果.结果 A组膀胱癌组织中B7-H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正常膀胱组织(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膀胱癌患者间B7-H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越高其B7-H1表达水平越高(P﹤0.05);膀胱癌组织B7-H1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84、0.762,P﹤0.05).结论 B7-H1在膀胱癌组织中以高水平表达,且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越高B7-H1表达水平越高,可考虑作为预测膀胱癌病情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曹志  张国辉  李志辉 《癌症进展》2016,14(2):106-108
目的 比较保留膀胱手术+术后化疗与根治性手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方法 检索保留膀胱手术+术后化疗与根治性手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术后5年生存率,计算合并优势比(OR)和95%CI.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累积876例患者.1组研究的OR=1.03,95%CI为1.03(0.52~2.02),4组研究的OR及其95%CI﹤1,2组研究的OR及其95%CI﹥1;7个研究的总OR=1.05,95%CI为1.05(0.53~2.06),跨过"无差异线",故认为根治性膀胱全切术(radical cystectomy,RC)与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3,P=0.89).结论 对于部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不会降低患者的5年生存率,且能保留患者膀胱的正常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适应证需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96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患者均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热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ICAM-1、MMP9、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放疗联合顺铂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 全组共 4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2 4例 ,采用术后放疗加顺铂膀胱灌注。对照组 2 2例 ,于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行顺铂膀胱灌注。并观察分析 2组的复发率、全膀胱切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局部复发 4例 ,复发率 16.7% ,其中 1例 (4 .2 % )行全膀胱切除 ;对照组局部复发 9例 ,复发率 40 .9% ,其中 4例 (18.2 % )行全膀胱切除。治疗组复发率及全膀胱切除率较对照组均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行放疗加顺铂膀胱灌注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并能降低全膀胱切除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Wang B  Zhou FJ  Han H  Qin ZK  Liu ZW  Yu SL 《癌症》2005,24(2):229-231
背景与目的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广泛用于治疗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效果良好,但用于女性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女性全膀胱切除和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应用全膀胱切除和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的8例女性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6例无瘤生存,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出现盆腔复发。全部患者均能自主排尿。4例昼夜完全控尿,另4例白天完全控尿,夜间有少许漏尿。1例术后3个月发现肾输尿管轻度积水,观察3个月后自然消退。血电解质和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女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和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及新膀胱功能良好,但夜间控尿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二次电切的意义及指征。方法28例初次电切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1)患者于4~6周后行二次电切,进一步明确肿瘤的临床分期。结果二次电切中发现3例(10.7%)存在肿瘤残留情况。9例初次电切分期为Ta 的肿瘤中,二次电切后2例(22.2%)的病理结果为T1期,1例(3.6%)病理为T2期;而19例初次电切分期为T1的肿瘤中,二次电切结果有5例(26.3%)的病理为T2期。根据二次电切结果及镜检情况,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均得到治愈。结论二次电切可进一步明确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并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诊治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我院收治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年龄≥70岁的尿路上皮癌患者115例。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依据预后结局将患者分为删失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有意义变量的生存曲线。结果:在115例患者中,48例患者术后全因死亡,决定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ASA分级(HR=2.645,P=0.001)和辅助化疗(HR=2.453,P=0.005),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9%、65.4%、45.3%。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老年男性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方式,年龄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生存期可能与ASA分级及术后辅助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 MIBC)是指临床分期为cT2-cT4的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但是根治术后MIBC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巨大。新辅助化疗则可以提高 MIBC患者的5年生存率。本文将对新辅助化疗的最佳化疗方案、现状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继发尿道癌的原因及诊治方式,并提出相应预防方案。方法对102例行膀胱全切术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继发性尿道癌的原因、诊治方案,提出相应预防方案。结果102例行膀胱全切术的膀胱癌患者中,术后尿道癌发生率为10.78%。当患者出现尿道口出血或存在肉眼可见血色分泌物时,其肿瘤类型以浸润性为主,当患者通过尿道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确诊为尿道癌时,其肿瘤类型以非浸润性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类型为浸润性(OR=1.281,95%CI=1.085~1.512)、肿瘤类型为原发(OR=1.755,95%CI=1.351~2.280)及肿瘤体积巨大(OR=1.150,95%CI=1.008~1.312)3个因素为发生继发性尿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虽然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继发尿道癌的概率较低,但仍不可忽视其危害性,当患者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时,可施行预防性尿道切除,患者术后应定期进行尿道镜检查和尿道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盆腔放疗结合经尿道切除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对13例平均年龄68.3岁、有膀胱全切指征而患者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2-3/G1-3)进行保留膀胱的治疗:治疗方式采用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盆腔放疗及经尿道切除:经髂内动脉灌注的化疗药物为顺铂80mg、表柔比星50mg、氟尿嘧啶1g或喜树碱30mg,放疗平均剂量为30~50Gy.结果:经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及盆腔放疗,膀胱癌瘤体明显缩小,完全缓解(CR)1例(7.69%),部分缓解(PR)12例(92.31%),缩小的癌灶经尿道电切或钬激光得以顺利切除,患者膀胱得以保留:所有病例定期随访,平均随访26.46个月。肿瘤复发5例(38.46%),对复发肿瘤行再次经尿道切除或化、放疗。结论:虽然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在部分病例中可选择新辅助介入化疗、放疗结合经尿道切除的治疗,初步的结果提示疗效良好,且患者保留膀胱功能、获得了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