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作者自己开发的聚苯乙烯-三氯化镓复合物(PS-GaCl_3)和聚苯乙烯-四氯化钛复合物(PS-TiCl_4)两种高分子固载化Lowis酸催化剂作为引发α-甲基苯乙烯正离子聚合的催化剂,在室温下聚合即可获得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同时在反应温度为—17—30℃,催化剂浓度为(0.76—1.60)×10~(-2)mol/1的条件下,求出了本体聚合的动力学方程均为R_p=hC_(MS)C_(?),表观活化能:PS-GaCl_3催化剂为20.9kJ/mol和PS-TiCl_4催化剂为27.7kJ/mol。并讨论了它们的聚合机理及溶剂、温度等因素对该聚合反应和聚合物分子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丙烯聚合N高效催化剂的研究 Ⅰ.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N-催化剂体系丙烯常压淤浆聚合活性中心浓度(C_p)、链增长速度常数(k_p)、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等参数,并与络合-Ⅱ型催化剂进行了比较。C_p用动力学外推法求取,分子量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N-催化剂体系是一种长效体系,定向能力不受部分聚合条件变化的影响。与络合-Ⅱ型催化剂相比,该体系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是其活性中心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MCM-41负载的后过渡金属乙烯聚合聚催化剂2,6-二乙基-双亚胺吡啶铁配合物,分别以甲基铝氧烷(MAO)和三乙基铝(TEA)为助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反应.考察了Al/Fe摩尔比与助催化剂对催化活性、聚合反应动力学、聚合物分子量及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催化剂的动力学曲线平稳,催化活性高.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熔点高及最大热失重温度均提高.  相似文献   

4.
使用催化剂MgCl_2/C_4H_4(COOC_4H_9)_2/TiCl_4和混合烷基金属助催化剂MgBu_2/AlEt_2Cl在30—80℃,系统压力为1.04×10~5Pa(绝对)的条件下进行了丙烯聚合动力学研究。讨论了[Al]/[Ti]和[Mg]/[Al]对催化活性、聚合物的等规度以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烷基金属助催化剂的浓度对聚合速度的影响仍可用Langmuir-Hinsbelwood机制来描绘。研究了温度与隹化活性和等规度的关系,表明超过50℃活性降低,接近50℃时等规度出现最大值。随着聚合温度的增加聚丙烯的分子量变小,尤其当温度高于60℃时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给电子体改性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该催化剂由以镁化合物、钛化合物以及给电子体8-烷氧基喹啉类化合物按一定比例组成。本发明的给电子体改性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活性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烯烃的聚合。而且采用本发明的给电子体改性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为主催化剂,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为助催化剂进行烯烃聚合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以四氯化钛:一氯二乙基铝为原料制取β-型三氯化钛的工艺过程;介绍了乙烯在β-TiCl_3-Al(C_2H5_)_2Cl和β-TiCl_3-Al(C_2H_5)_2Cl-TiCl_4催化体系中进行超高分子量和常用分子量产品聚合的试验情况及其在 Al(C_2H_5)_2Cl—TiCl_4体系催化剂中的对照聚合结果。  相似文献   

7.
混合α-烯烃的聚合及聚合产物对原油的减阻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石蜡裂解C_9—C_(13) α-烯烃聚合的一些特点,获得的聚合物组成与单体组成基本一致,且受转化率影响较小。聚合速率曲线为衰减型,聚合初期速率衰减较快。在较低预聚合温度和较高单体浓度时可获得较高的分子量。所得聚合物即使在低添加浓度时,对新疆克拉玛依原油也有较高的减阻效率。  相似文献   

8.
1 采用金属茂催化剂聚丙烯的聚合 Kaminsky最初的金属茂催化剂,是以环戊二烯基作为配位粒子的金属茂催化剂和铝氧烷使丙烯聚合,虽然聚合活性比较高,但只能获得低分子量的无规立构聚丙烯(PP)。可是,若将2个环戊二烯基环结合,采用具有C_2对称的手性金属茂化合物(图1)时,发生立规性聚合,得到高收率的等规立构PP如表1所示。该技术不但对催化剂的研究人员,而且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聚合动力学曲线、催化剂活性、催化剂的定向能力、聚合物分子量、活性中心浓度(C_p)和链增长速度常数(K_p)等比较,研究了N-催化剂体系内外给电子体在催化丙烯聚合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内给电子体可明显地改变聚合动力学曲线,外给电子体则无影响。内外给电子体均能提高催化活性和定向能力,但它们对C_p和K_p的影响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评述了新型乙烯聚合催化剂--FI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这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活性远远超过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滤金属催化剂,得到聚合物的分子量也是乙烯均相聚合催化剂中最高的。这种催化剂作为乙烯聚合催化剂,在工业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改性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α-磺酸-β-二亚胺镍配合物为催化剂进行了乙烯聚合,考察了Al/Ni(摩尔比,下同)、聚合温度、乙烯压力对聚合性能以及聚乙烯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Ni的增加,聚合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变化较小,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基本为1.1;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聚合活性和聚合物M_(w)先增大后减小,50℃时聚合活性达到最大值,80℃时聚合物M_(w)达到最大值;随着乙烯压力升高,聚合活性和聚合物M_(w)均增大;制得的聚乙烯主要含有甲基和长支链。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6-二异丙基)苯氧基-二氯化钛(Cat A)和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Cat B),以它们为主催化剂、甲基烷氧铝为助催化剂、ZnEt_2为链穿梭剂催化乙烯均聚,利用~1H NMR,~(13)C NMR,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GPC,DSC等方法考察了Cat A/Cat B体系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及结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Cat A或Cat B为主催化剂时,随ZnEt_2用量的增加,乙烯聚合活性及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均呈下降趋势。Cat A/Cat B为催化体系进行乙烯链穿梭聚合时,随Cat B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分子量升高,熔点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利用该催化体系可得到含有支化链段与线型链段的嵌段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正> 大庆石化总厂研究所开展了异丁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通过筛选试验,已经确定:液相的甲苯-三氯化铝-二氯乙烷催化体系是比较适宜的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在多次的中型连续聚合试验中已取得较好结果。在聚合温度-30℃、空速1小时~(-1)、停留时间1时、C_4馏份与催化剂的比例为10000∶5(体积)的条件下,当平均收率为63.5%时,可得到分子量平均值为  相似文献   

14.
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乙烯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东兵  王娜  郑刚 《石油化工》2007,36(7):674-679
在硅胶上负载了双(N-环己基-3-叔丁基水杨醛亚胺基)二氯化锆配合物,得到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考察了配合物用量、共聚单体1-己烯用量、聚合温度、聚合压力、聚合时间、三乙基铝用量对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及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熔体流动指数和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保持了原均相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性能;该催化剂在淤浆聚合工艺中聚合平稳,所得聚合物的颗粒形态良好。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2016,45(6):685
合成了3种α-二亚胺镍金属配合物C_(30)H_(28)Br_2NiN_2,C_(36)H_(40)Br_2NiN_2,C_(28)H_(40)Br_2NiN_2,并负载于MgCl_2/SiO_2复合载体上得到负载催化剂,分别记为Cat-a,Cat-b,Cat-c。利用~1H NMR,ICP,SEM,GPC,BET等方法对配合物及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乙烯气相聚合,考察了催化剂的乙烯气相聚合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当负载方法相同时,不同配合物对催化剂的表面性能及颗粒形态影响不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聚合条件下,催化剂的乙烯气相聚合活性的高低顺序为:Cat-bCat-aCat-c。Cat-a所得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M_w/M_n较宽;Cat-c所得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最窄;负载二亚胺镍金属催化剂在气相聚合中不需引入共聚单体即可制得具有一定支化度的支化聚乙烯。Cat-a和Cat-b所得聚乙烯的颗粒形态较好,基本呈球形。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取代基的环三藜芦烃为内给电子体,通过溶解析出制备了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Ziegler-Natta聚乙烯催化剂,并以甲氧基环三藜芦烃(MGC3)为代表考察了催化剂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催化剂的乙烯-己烯共聚性能。采用DSC、13C NMR、熔体流动指数测试、激光粒度测试等方法表征了MGC3对催化剂及其聚合物粉料性能的影响,并与参比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MGC3,催化剂聚合活性较参比催化剂提高16.1%;催化剂的平均粒径在5~16μm之间易于调控;在聚合压力和共聚单体加入量相同的聚合条件下,MGC3-聚合物的共聚单体单元含量较参比聚合物提高10%以上;MGC3-聚合物母液中低聚物含量较参比聚合物降低30%(w)。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以NdCl_3的磷酸三丁酯(TBP)溶液为主催化剂、烷基铝为助催化剂、MgCl_2为载体组成的Ziegler-Natta型催化体系引发丁二烯(Bd)聚合的某些规律。用AlEt_3作助催化剂,聚合物的顺1,4-结构含量仅为57%,反1,4-结构含量为42%;而以Al(i-Bu)_3作助催化剂,聚合物的顺1,4-结构含量为88%,反1,4-结构含量为11%。各种陈化体系中,以NdCl_3·nTBP/MgCl_2-Al(i-Bu)_3-Ip三元体系的催化活性最高,当Nd/Bd(摩尔比)为7×10~(-5)时,单体转化率达80%。低温聚合可获得高顺式、高分子量聚合物。  相似文献   

18.
吕立新 《石油化工》2006,35(6):507-515
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进行烯烃配位-插入活性聚合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逐渐发展成为合成具有新型结构聚合物的有力工具,借助这种方法制备出从简单的均聚物(如线型或支化的聚乙烯和间规或等规聚丙烯)到各种嵌段共聚物和链末端带各种功能化基团的聚合物。系统综述了烯烃配位-插入活性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涉及到有机金属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重点介绍了配体、催化剂的设计和活性聚合得到聚合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将α-二亚胺溴化镍催化剂([ArN=C(CH3)C(CH3)=NAr]NiBr2,其中Ar表示2,6-二异丙基苯基)直接负载于经预热活化的球形氯化镁载体上,而载体不需要烷基铝的处理.乙烯聚合实验表明,载体热活化的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和聚合物的形态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聚合条件下,经170℃热活化的载体所负载的催化剂乙烯聚合活性最高.同时,运用BET,ICP-ASE,XRD,SEM等手段对载体、催化剂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对2,6-双[1-(2,4,6-三甲基苯亚胺)乙基]吡啶二氯化铁(1)和2,6-双[1-(2,4,6-三甲基苯亚胺)乙基]吡啶三氯化铁(2)两种络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乙烯聚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中心金属价态对铁系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以及助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活性、聚合物相对数均分子质量(Mn)及分布(MWD)等的影响,对催化剂活性中心和聚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