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T1)及2个衍生分子T2、T3为模板分子,以α-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单体,三氯甲烷、甲醇、乙醇及乙腈为致孔剂,运用量子化学方法模拟模板分子与不同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预组装体系的构型、能量及复合反应的结合能ΔE,以及单体与模板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溶剂化能。结果表明,APTES与T3以1:1摩尔比结合时形成更为稳定的复合物,最大结合能达到103.6 KJ·mol~(-1);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在三氯甲烷中的溶剂化能最小,因此三氯甲烷更适合作为溶剂。通过模拟计算,有助于揭示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原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呋喃西林(Nitrofurazone,NFZ)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2-乙烯基吡啶(2-V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通过LC-WPBE/6-31G(d,p)方法方法模拟计算了呋喃西林与不同功能单体间的分子印迹的自组装,对形成的四种印迹复合物进行结构、能量、成键情况、NBO电荷、结合能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NFZ分子印迹聚合物最佳的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且其与模板分子比例为6:1时,印迹效果最佳。同时,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制备聚合物,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平衡结合实验和选择性实验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不同功能单体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MAA)、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丙烯酰胺(AM)、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2-乙烯基吡啶(2-VP)、4-乙烯基吡啶(4-VP)六种物质分别作为功能单体,运用量子化学方法模拟模板分子与不同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预组装体系的构型、能量及复合反应的结合能△E,以讨论不同功能单体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影响,结果4-VP的印迹效应最好.通过模拟,有助于解释实验现象以及选择印迹效应更好的功能单体.  相似文献   

4.
酪胺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中,高浓度可引发偏头疼。用量子化学法,采用Gaussian软件中Hartre-Fock方法的6-31G(d)基组计算酪胺和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对乙烯基苯甲酸(P-VBA)4种功能单体的能量,模拟并探讨不同功能单体对酪胺的选择性。用模板分子和不同功能单体形成复合物的结合能(四大小来反映酪胺与不同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的强弱,选择最佳功能单体。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MAA和P-VBA与模板分子的结合能(△E)最小,作用力较强,且最佳反应比为1:3,从而为合成高亲和性的酪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实现酪胺快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甲基多巴是具有旋光性的多巴类物质,其中S-甲基多巴是1种广泛应用的降压药物,而甲基多巴的外消旋体需要2倍剂量方可达到正常的降压作用.运用量子化学法,计算甲基多巴对映异构体的分子结构及能量,证明S-甲基多巴的能量比R-甲基多巴略高.分别以甲基多巴对映异构体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模拟和探讨不同功能单体对甲基多巴的选择性,结果显示MAA和AM的印迹效应都比较好,MAA与模板分子所形成复合物其结合能较AM略大.该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俱佳,它为混旋甲基多巴的拆分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七素对映异构体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内伤出血等内外出血症.用量子化学法,采用B3LYP方法,6-31+G(d,p)基组计算三七素对映异构体的分子结构及能量等数据,结果表明S-三七素的能量略比R-三七素高.以S-三七素为模板分子,分别选甲基丙烯酸(MAA)、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丙烯酰胺(AM)、N-乙烯基吡咯烷尉(NVP)、2.乙烯基吡啶(2-VP)、4-乙烯基吡啶(4-VP)6种物质为功能单体,模拟并探讨不同功能单体对S-三七素的选择性,模拟计算分子印迹聚合的过程中,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及聚合物构型复杂,分子量大,全用PM3半经验法.采用结合能来反映S-三七素和不同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模板分了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的强弱,以选择功能单体.结果证明AM的印迹效应最好而NVP最差.该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俱佳,从而为S-三七素的拆分及检测实验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使用Gaussian03软件研究以Leu-Phe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三氟乙酸为助溶剂的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计算了功能单体、助溶剂和交联剂加入量对各种模板复合物浓度的影响,进而确定了Leu-Phe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条件.按条件合成聚合物后考察其识别性能,并结合计算模拟和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计算模拟可能有助于合成高特异性和亲和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探讨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氯霉素(CA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预组装体系中CAP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溶剂(氯仿、甲醇、乙腈)对预组装体系的影响,并采用试验方法验证模拟结果,最后研究了预组装体系中CAP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距离。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在甲醇溶剂中,CAP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强弱顺序为MAA>AA>AM>MMA;乙腈溶剂中顺序为AM>MAA>AA>MMA。CAP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基团的距离在1.8~5.0,两者间可能存在较强的非共价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子印迹聚合物预组装体系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Gaussian 03软件研究了以苯丙氨酸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三氟乙酸为助溶剂的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通过计算机模拟考察了功能单体浓度、交联剂浓度和助溶剂浓度对模板-功能单体复合物浓度的影响,从理论上计算了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模拟,有助于解释实验现象以及合成高特异性和亲和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大黄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中,为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首先采用 PM3 量化计算方法,得出大黄酚与 4-乙烯吡啶、甲基丙烯酸之间的结合能分别为-768.91 kJ/mol 和-14.78 kJ/mol,表明4-乙烯吡啶与大黄酚的作用力更强,是较好的功能单体;又采用紫外预组装的实验方法优化选择功能单体,得出与上述一致的结论;同时实验确定大黄酚与4-乙烯吡啶最佳反应比为1:4.因此,以此单体和反应比去合成大黄酚印迹(MIP)和非印迹聚合物(NMIP),采用平衡吸附实验表征 MIP 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并推测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IP 对大黄酚及结构相似物的分配系数均大于 NMIP;MIP 对大黄酚的结合容量大大高于 NMIP,对大黄酚的分配系数大于其结构类似物;由此说明:合成的 MIP 具有一定的印迹效果,4-乙烯吡啶与大黄酚(及其类似物)的作用可能产生于羟基蒽醌骨架上.研究表明:实验结果和量化计算具有一致性,量化计算方法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时功能单体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机车空调逆变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该电源系统主要是由DC/DC的BOOST升压部分和DC/AC三相逆变部分两部分组成。DC/DC部分所得直流电压通过DC/AC部分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给空调机组工作。同时,为使电源系统能更可靠的运行,也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检测、保护等辅助电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烟草管理的现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推行“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程”,利用条码等自动识别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全国的生产经营信息。但某卷烟厂此前的物流环节已经是“件烟成垛”运输,如何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企业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达到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要求,解决成垛卷烟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与统一问题成为技改的核心。该项目成功的将条码识别与射频识别有机结合起来,为烟草行业信息化提供了生动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关于桥梁结构损坏状态评估专家系统,在讨论状态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损坏状态评估因素关系树的建立及各因素状态的模糊表达式等,最后以桥面诊断过程为例介绍系统的构成及诊断流程图,知识表达方式,系统推理过程及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张锐 《自动化应用》2014,(12):113-114
对国网宁夏电力检修公司宁安运维站近2年来一次设备喷涂PRTV用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各类一次设备按照标准要求喷涂PRTV时的用量估算值,并针对现存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The structure of a complex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work of production of technological type is considered. Features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tative indexes of work of production entering a complex and an error of their estimates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浮球式煤浆液位传感装置。该装置利用浮球随着煤浆液位的变化而带动连杆作上下运动,通过机械装置将液位的变化转变成角位移传感器的轴的角度变化,分析角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可得到煤泥液位信息。经测试该传感装置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新型煤泥浮选机液位传感装置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可以在选煤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