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IFN-α、TNF-α和IL-2联合激活正常骨髓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作用.方法采用细胞集落形成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激活的正常骨髓对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并观察其对正常造血及造血微环境的影响.结果 3种细胞因子均能激活骨髓细胞,以3种同时应用作用最强,且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阴性(Rt-PCR法);IL-2+IFN-α作用次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41%;其后是IL-2+TNF-α和单独使用IL-2;最后是单用TNF-α,bcr/abl融合基因均阳性.3种细胞因子对CFU-GM的抑制很小,对CFU-F和CFU-Blast有促进作用.结论 IL-2、IFN-α和TNF-α联合应用有助于净化白血病骨髓.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IFN-α、TNF-α和IL-2联合激活正常骨髓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集落形成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激活的正常骨髓对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并观察其对正常造血及造血微环境的影响。结果 3种细胞因子均能激活骨髓细胞,以3种同时应用作用最强,且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阴性(Rt-PCR法);IL-2 IFN-α作用次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41%;其后是IL-2 INF-α和单独使用I轼;最后是单用TNF-α,bcr/abl融僵基因均阳性,3种细胞因子对CFU-GM的抑制很小,对CFU-F和CFU-Blast有促进作用。结论 IL-2、TNF-α联合应用有助于净化白血病骨髓。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研究了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和其中5例缓解期患者经IL-2体外诱导激活的骨髓LAK细胞对K_(562)白血病细胞系集落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正常骨髓粒单系造血祖细胞集落(CFu-GM)的效应。结果显示:AML初诊及缓解期骨髓LAK细胞对K_(562)肿瘤细胞均有杀伤活性,缓解期骨髓LAK活性明显高于急性期,而对正常CFu-GM集落产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为临床使用,尤其是ABMT的骨髓净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体外净化的作用。方法 rhTNF-α(1000u/ml)和IL-2(500u/ml)联合,对17例AML患者骨髓体外净化培养1-3d,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测定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白血病祖细胞(CFU-L)形成,并以免疫组化法测定CD33、CD38和CD34阳性表达率的变化。结果 (1)rhTNF-α对8例正常人和17例患者的CFU-GM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与IL-2联合作用对CFU-GM则无明显影响;(2)单用rhTNF-α或IL-2与患者骨髓共同孵育1d和3d,CFU-L形成率均有所下降,但至孵育3d后,尚残余20%、6%的白血病克隆,不能完全根除CFU-L,而两者联合作用3d后,CFU-L抑制率达100%;(3)17例AML患者骨髓经rhTNF-α、IL-2净化培养3d后,白敌国病细胞CD33、左右8帮CD34阳性表达率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 (1)单用rhTNF-α或IL-2净化效果不理想;(2)rhTNF-α联合IL-2对CD34阳性表达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 (1)单用rhTNF-α或IL-2净化效果不理想;(2)rhTNF-α联合IL-2对CFU-L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而对正常CFU-GM无明显影响。净化效果较好;(3)白血病细胞CD33、CD38、CD34阳性率的变化可间接评价AML骰须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2(IL-2)、γ-干扰素(IFN-γ)用于自体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净化及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净化效果.方法:将IL-2、IFN-γ与模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缓解期的骨髓在培养体系中分别培养 1~6d,通过RT-PCR方法来检测缓解期骨髓中bcr/abl mRNA消失情况.结果:模拟缓解期CML骨髓经与IL-2、IFN-γ 24h、48h和 72h培养后用RT-PCR方法仍可检测到bcr/abl mRNA,而经 6d培养后则已测不到.若将IL-2、IFN-γ合用,经 24和 48h培养的骨髓可检测到bcr/abl mRNA,但经 72h和 6d培养后便检测不到,而对照组在 1~6d培养后仍可检测到该基因.结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IL-2、IFN-γ对缓解期骨髓中的K562白血病细胞系具有净化作用,若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RT-PCR可作为评估净化效果较为敏感和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IFN_α、TNF_α和IL_2联合激活正常骨髓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集落形成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检测激活的正常骨髓对K562 细胞的净化作用。并观察其对正常造血及造血微环境的影响。结果 3种细胞因子均能激活骨髓细胞 ,以3种同时应用作用最强,且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阴性 (Rt_PCR法 ) ;IL_2 IFN_α作用次之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41% ;其后是IL_2 TNF_α和单独使用IL_2 ;最后是单用TNF -α ,bcr/abl融合基因均阳性。3种细胞因子对CFU_GM的抑制很小 ,对CFU_F和CFU_Blast有促进作用。结论 IL_2、IFN_α和TNF_α联合应用有助于净化白血病骨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 细胞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采用改良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LAK细胞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VCR的杀伤率,并与敏感株K562 相比较。结果:LAK 细胞对K562/VCR 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K562 细胞的杀伤率,并且当效靶比为40∶1 时,这种杀伤率最高。结论:LAK细胞在体外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提示临床上用LAK细胞治疗多药耐药的白血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择细胞因子IL-2、IL-15和GM CSF作为刺激物,观察其对NK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健康成人及化疗缓解后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单个核细胞,经过IL-2、IL-15、GM CSF培养,MTT法检测其增殖程度的变化,及活化后的单个核细胞对白血病K562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化疗后缓解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IL-2、IL-15、IL-15 GM CSF分别作用后,细胞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殖。但化疗后缓解组与各组的细胞因子联合孵育后,其增殖程度均小于正常人。其杀伤活性IL-15活化组优于IL-2组,而IL-15联合应用GM CSF后对K562杀伤活性优于单用IL-15。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对K562的杀伤活性均明显降低,当与细胞因子IL-15、GM CSF联合孵育后,杀伤活性均显著提高(P<0.01),并且缓解组接近正常人水平。结论正常人及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IL-15和GM CSF联合孵育,有效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明显提高了正常人及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K562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9.
酞菁锌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骨髓净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uang HF  Chen YZ  Wu 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986-991
目的 研究酞菁锌光敏剂(ZnPcS2P2)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PDT)对模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缓解骨髓的净化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K562细胞及正常细胞内的光敏剂含量。锥虫蓝拒染法、MTT比色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ZnPcS2P2介导的PDT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正常混合集落形成细胞(CFU-Mix)、粒一单核系造血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CFu-E)等集落形成实验检测ZnPcS2P2 PDT对正常造血祖细胞的影响。巢式PCR方法检测酞菁锌介导的:PDT作用前后混有不同比例K562细胞的骨髓细胞的bcr-abl mRNA表达。结果 (1)与ZnPcS2P2共孵育5h,K562细胞与骨髓正常单个核细胞(MNC)内的ZnPcS2P2含量分别为10.1、2.2(ng/5x10^5细胞),二者比值达到最高值。(2)0.25μg/ml ZnPcS2P2孵育5h后,用670nm激光以53mW/cm^2的功率密度、2.1J/cm^2的能量密度照射对K562细胞集落形成的抑制率为91.1%,而对正常CFU-Mix、CFU-GM、CFU-E等集落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8.0%、18.6%、17.8%。(3)0.25μg/ml ZnPcS2P2介导的PDT可完全杀灭按1:100至1:1000比例混入骨髓正常MNC中的K562细胞。结论 ZnPcS2P2介导的PDT能选择性杀伤K562细胞,有希望成为新的高效而简便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净化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阿霉素抗白血病的增效作用。方法:用M,ITr法测定单用阿霉素及与EGCG联合应用时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术分析联合用药前后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变化;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联合用药前后细胞bax/bcl-2比值的变化。结果:联合应用EGCG能够降低阿霉素对K562细胞的IC50、增加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及细胞bax/bcl-2的比值,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EGCG能够增强阿霉素对K56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及增加细胞bax/bcl-2比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方法:用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IL4在体外诱导培养K-562细胞,获得树突状细胞(DC)检测其细胞表型,并观察其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抗肿瘤效应。用ELISA法测定DC培养及D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IL-12及IFN-γ的量。结果:联合GM-CSF及IL-4可诱导K-562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K-562DC体外激活的CTL对K-562细胞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活性;诱导DC培养上清及D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上清测出一定量IL-12及IFN-β。结论: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抗原提呈细胞表型,具有诱导CTL反应和分泌IL—12以及促进T细胞分泌IFN-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和干扰素γ(IFN-γ)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K562细胞STAT5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STAT5 mRNA的变化。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印迹法检测STATS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姜黄索或IFN-γ作用K562细胞24h,K562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STAT5 mRNA和STAT5蛋白表达降低。②姜黄素与IFN-γ联合干预K562细胞24h。细胞增殖活性、STAT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姜黄素组(均P%0.01)。结论 姜黄素和IFN-γ联用能明显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以及STAT5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干扰素γ(IFN-γ)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K562细胞STAT5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STAT5 mRNA的变化.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印迹法检测STAT5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姜黄素或1FN-γ作用K562细胞24 h,K562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STAT5 mRNA和STAT5蛋白表达降低.②姜黄素与IFN-γ联合干预K562细胞24 h,细胞增殖活性、STAT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姜黄素组(均P<0.01).结论姜黄素和IFN-γ联用能明显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以及STAT5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体外扩增人NK细胞的方法,探讨扩增后NK细胞对K562和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抽取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与基因修饰K562细胞共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表型,铬51释放法测定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基因修饰K562细胞在体外刺激NK细胞扩增202倍;扩增后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K562、HL60的杀伤率分别为77.1%、61.2%(效/靶比为8∶1),扩增前NK细胞对K562、HL60杀伤率分别为39.0%、35.4%;扩增后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NKp30和NKp44表达增强;这些活化受体特异抗体能部分抑制扩增后NK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结论基因修饰K562细胞刺激NK细胞有效扩增,扩增后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明显增强,扩增后NK细胞表面部分活化受体上调可能为扩增后NK细胞抑制白血病作用增强的分子机制,NK细胞治疗在白血病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人IFN-γ腺病毒(Ad/hIFN-γ)在CML病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中的转染效率、IFN-γ表达,并进一步观察转染Ad/hIFN-γ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抗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和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以Ad/hIFN-γ重组腺病毒按感染复数(MOI)为50转染CML病人骨髓基质细胞,RT-PCR、ELISA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Ad/hIFN-γ的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中IFN-γ mRNA和IFN-γ的表达;转染Ad/hIFN-γ的骨髓基质细胞与K562细胞共培养,通过绘制K562细胞生长曲线分析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其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 RT-PCR、Western blot及ELISA方法都分别检测到转染Ad/hIFN-γ的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中IFN-γ mRNA和IFN-γ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转染Ad/hIFN-γ的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实验组具有明显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P=0.000),在细胞周期G1期的K562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S期K562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并显著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P<0.01).结论 Ad/hIFN-γ转染人骨髓基质细胞后可获得IFN-γ有效的表达,并在体外能有效地发挥抗白血病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干扰素(IFN)和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IFN-α 2b和小剂量Ara-C单独和联合作用后,MTT法检测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RT-PCR检测野生型p53基因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IFN-α 2b和小剂量Ara-C联合作用可以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联合作用后K562细胞的抑制率可达42.85%,与对照组及单用IFN-α 2b和单用Ara-C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IFN-α 2b和小剂量Ara-C联合作用72h后,可以使K562细胞凋亡率提高到39.03%,与对照组及单用IFN-α 2b和单用Ara-C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药联合作用可以促进野生型p5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联合使用IFN和小剂量Ara-C可以协同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促进野生型p53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51)Cr-铬酸钠释放法分析了由PBL、SPC和THC制备的LAK细胞免疫活性变化规律。证明LAK细胞的NK活性和LAK活性与IL-2有非常明显的正向依赖关系,与培养细胞密度有明显的负向依赖关系。无IL-2诱导,不表现LAK活性,在低细胞密度条件下少量的IL-2即可激活LAK细胞,细胞密度增大,IL-2剂量需要相应增加,用2×10~6/ml细胞密度制备LAK细胞,诱导LAK细胞活性的最佳IL-2剂量为1000 IU/ml。单用IL-2激活LAK细胞,NK活性高峰时相在48h左右;LAK活性高峰时相在60h前后。LAK细胞杀伤活性可以在培养液中维持1~2天时间,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LAK细胞活性,须定期更换培养基,添加IL-2。LAK细胞杀伤活性与细胞形态学变化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18.
三丁酸甘油酯对K562 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三丁酸甘油酯(tributyrin,TB)对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细胞计数及台盼兰拒染法观察TB对K562细胞增殖及活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形态观察、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TB对K562细胞体外诱导凋亡的情况,RT—PCR技术分析p2l^WAFl表达的改变。结果(1)TB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2)TB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3)在TB引起的K562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过程中,p2l^WAFl表达增加。结论TB抑制K562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于G2/M期,p2l^WAFl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对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MACS免疫磁珠阴性分选纯化
健康志愿者外周血NK细胞,用重组人白介素-2(rhIL-2)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观察NK细胞。把NK细胞与人红白血病细胞系
K562按不同效靶比例和作用时间混合培养,用PE-AnnexinV/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这两种细胞各自的凋亡情況。结果免疫
磁珠分选后NK细胞纯度为(93.99±4.22)%;K562细胞诱导NK细胞凋亡作用时,在相同效靶比情况下,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
NK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在相同培养时间的情况下,随着效靶比降低,NK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杀伤活性逐渐减低。结论红
白血病细胞系K562可以诱导活化的NK细胞凋亡,这有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用标准的~(51)Cr 释放法观察了12例急性白血病及白血病前期(MDS)患者的外周单个核细胞(PBMNCs)经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诱导3~4周后 NK活性及 LAK 活性的变化。结果诱导前 NK 活性(5.3±4.5%)较健康人(56.2±9.9%)明显减低(P<0.01)。rIL-2(1000u//ml)诱导3~4周后 NK 活性(46.9±8.6%)较培养前显著提高(P<0.01)。LAK 活性由0.80±0.83%升高到49.4±9.6%。同时在培养过程中也观察到淋巴细胞逐渐增多,而白血病幼稚细胞逐渐减少。这提示 rIL-2在体外能够逆转急性白血病及 MDS 患者 NK 杀伤功能缺陷,其 LAK 活性的诱导过程也是对白血病细胞的清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