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肌肉组织COX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非经非穴组予以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7 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心肌、胃肌和骨骼肌组织COX4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胃肌和骨骼肌组织CO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心肌、胃肌和骨骼肌组织COX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组大鼠心肌、胃肌和骨骼肌组织COX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上调脾气虚大鼠心肌、胃肌和骨骼肌组织COX4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参与线粒体能量代谢而发挥健脾益气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肌肉组织内核呼吸因子1(NRF1)和2(NRF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大鼠分别电针"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点干预处理7 d。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胃及骨骼肌组织内NRF1及NRF2蛋白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胃及骨骼肌组织NRF1及NRF2 mRNA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胃及骨骼肌组织内NRF1及NRF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足三里组大鼠胃及骨骼肌组织内NRF1及NRF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相比于脾气虚组有所升高(P0.01),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肌肉组织内NRF1及NRF2基因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进而改善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肌肉组织内线粒体自噬相关因子MUL1和ULK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脾气虚组、治疗组、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依据造模评定标准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大鼠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处理,非经非穴组大鼠给予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干预处理,1次/d,20min/次,空白组及脾气虚组大鼠在操作台上固定20min,不给予其它处理。干预7d后取胃及骨骼肌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胃及骨骼肌组织MUL1和ULK1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胃及骨骼肌组织内MUL1和ULK1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胃及骨骼肌组织内MU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ULK1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 0. 05);治疗组大鼠胃及骨骼肌组织MU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比于脾气虚组有所下降,ULK1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 0. 05);非经非穴组同脾气虚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从转录水平上抑制脾气虚大鼠肌肉组织内MUL1的过表达,稳定ULK1的调节作用,参与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进而改善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in)/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改善脾气虚大鼠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气虚组、电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劳倦过度及饮食不节的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脾气虚证候模型。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组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髂嵴连线上方15mm,后正中线左右旁开20mm处),每日1次,每次20min,共治疗6d。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空肠组织中Ghrelin、三磷酸腺苷(ATP)、cAM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空肠组织PKA蛋白表达。结果:脾气虚组大鼠肠绒毛肿胀、缩短、增粗,顶端部分破损或断裂,经电针穴位治疗后其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脾气虚组大鼠空肠组织中的Ghrelin、ATP、cAMP含量及PKA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而电针组显著高于脾气虚组(P0.05),其中cAMP含量及PKA蛋白表达电针组显著高于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通过改善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增加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中Ghrelin、ATP、cAMP含量,上调PKA表达,从而增强大鼠能量代谢,发挥其补益脾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信号通路,观察针刺"足三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阐释针刺"足三里"防治CFS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多因素造模法复制CFS模型。足三里组电针双侧"足三里",非经非穴组电针双侧非经非穴,每日1次,每次20min,持续10d。检测造模前后、治疗后大鼠抓力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骨骼肌三磷酸腺苷(ATP)合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Ⅰ(SIRT 1)以及PGC-1α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骨骼肌ATP合酶、SIRT 1以及PGC-1α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大鼠抓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足三里组大鼠抓力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骼肌ATP合酶蛋白表达、ATP合酶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p-AMPK/AM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T 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GC-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组大鼠骨骼肌ATP合酶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p-AMPK/AMPK上调(P0.05),SIRT 1蛋白及mRNA、PGC-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可使CFS大鼠骨骼肌AMPK表达明显增加,提高SIRT 1的表达,进一步直接或间接激活PGC-1α,提高线粒体的ATP合成,改善机体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维持机体能量代谢,从而起到对CFS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骨骼肌组织PGC-1α/SIRT3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非经非穴组予以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7 d。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采用大小鼠抓力测定仪测量大鼠前肢抓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骨骼肌PGC-1α、ERRα、SIRT3及SOD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PGC-1α、ERRα、SIRT3及SOD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形体消瘦,体质量下降,进食量减少,皮毛枯槁脱落,懒动,大便稀溏;抓力显著下降(P 0. 05);骨骼肌组织中PGC-1α、ERRα、SIRT3及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与脾气虚组相比,足三里组大鼠活动性增加,进食量增加,体质量略增加,被毛掉落减少,便溏情况有所好转;大鼠抓力明显增大(P 0. 05);骨骼肌组织中PGC-1α、ERRα、SIRT3及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骨骼肌内PGC-1α/SIRT3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及抗氧化的调控作用进而发挥健脾益气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肌PGC-1α/NRFs/TFAM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非经非穴组予以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7 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NRF2、TFAM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PGC-1α及NRF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NRF2、TFAM的mRNA表达以及PGC-1α和NRF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NRF2、TFAM的mRNA表达以及PGC-1α和NRF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上调脾气虚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NRF2、TFAM基因以及PGC-1α和NRF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提高线粒体呼吸功能,进而调控能量代谢而发挥健脾益气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小肽转运体(PepT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大鼠均统一饲养于SPF级动物实验中心。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其余3组均采用不规则饮食和劳倦过度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之后,对足三里组进行电针"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组大鼠电针非经非穴点干预处理7 d。观察各组大鼠免疫器官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的变化;观测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PepT1的蛋白含量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的PepT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脾虚组大鼠的胸腺和脾脏质量以及小肠推进率都明显低于正常组,足三里组相比于脾虚组有所升高;HE染色结果示: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有萎缩、糜烂等改变,足三里组的组织形态较脾气虚组大鼠相比有所恢复;WB及PCR结果示: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PepT1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足三里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PepT1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控脾气虚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PepT1蛋白及基因的异常表达,参与小肠对蛋白质的吸收作用,进而改善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钠依赖葡萄糖转运体(SGLT1),葡萄糖运载蛋白2(GLUT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均在SPF级动物实验中心饲养。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之后,对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点干预处理7天。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的SGLT1和GLUT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的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脾气虚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部分损伤,足三里组的小肠黏膜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 0. 05);足三里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相比于脾气虚组有所升高(P 0. 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基因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作用进而改善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及小肠组织胆囊收缩素(CCK)及其受体(CCK-AR)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4组,即正常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力竭游泳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依据造模评定标准造模成功后,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干预处理,采用疏密波,1次/天,20 min/次,连续6天;治疗结束后,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取下丘脑及小肠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小肠组织CCK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小肠及下丘脑组织CCK及CCK-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下丘脑及小肠组织中CCK、CCKA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足三里组下丘脑及小肠组织中CCK及CCK-AR mRNA表达水平相比于脾气虚组降低(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小肠及下丘脑组织CCK及CCK-AR的异常分泌,发挥其外周和中枢效应对脾气虚证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测电针刺"足三里"对脾气虚大鼠下丘脑CaM/CaMKⅡ和NPY表达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8只/组。参照劳倦过度和饮食不节复合因素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实验第7d,先饱食1日,再禁食2日,3日为1个周期,每日负重游泳(水温35~37℃,5%体重保险丝绑于大鼠尾部)至力竭(即大鼠鼻尖没入水面10秒),连续5个周期;正常组每日自由饮水进食。实验第3d开始干预,1次/d,持续7d;足三里组:毫针(0.25×13mm)直刺双侧"足三里"5mm,接电针仪(SDZ-Ⅱ型),疏密波刺激(密波15Hz,疏波2Hz),电流0.5mA,连续刺激20min;非经非穴组:毫针(0.25×13mm)直刺双侧"非经非穴点"-双侧髂嵴上10~15mm、后正中线旁开20mm区段内一个固定对照点,平刺8~10mm,电针处理同足三里组;空白对照组和脾气虚组在操作台上固定20min,无处理。每日测量大鼠体质量,实验第30d,处死,取丘脑,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下丘脑组织中CaM/CaMKⅡ及NPY的mRNA表达。[结果]实验第1d至第8d,体质量空白对照组呈稳定增长趋势,脾气虚模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轻度下降;实验第8d,脾气虚模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足三里组高于脾气虚模型组;非经非穴组低于足三里组,与脾气虚模型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第8d,大鼠下丘脑CAM/CAMKⅡ、NPY足三里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脾气虚组、非经非穴组(P0.01);非经非穴组、脾气虚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非经非穴组与脾气虚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脾气虚大鼠"足三里"可提高下丘脑CaM/CaMKⅡ和NPY表达,提高体质量,明显改善神疲乏力、被毛稀疏无光泽、大便稀溏、体质量逐渐下降等"脾气虚"表现,提示针刺"足三里"对脾气虚良性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下丘脑CAM/CAMKⅡ、NPY表达水平来调控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实验性脾气虚大鼠小肠及下丘脑组织胃促生长素(Ghrelin)和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探讨对脾气虚证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气虚模型组10只,针刺治疗组10只,非经非穴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游泳力竭和饮食不节的复合因素建立脾气虚证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6 d后,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3 mL/kg体质量)。开腹,取小肠、下丘脑组织,液氮浸泡后冻存于-80℃冰箱待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小肠组织Ghrelin和VIP蛋白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小肠及下丘脑组织Ghrelin、VIP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气虚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大鼠下丘脑和小肠组织中Ghrelin及其受体mRNA、VIP及其受体mRNA、Ghrelin和VIP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气虚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组下丘脑和小肠组织Ghrelin及其受体mRNA、VIP及其受体mRNA、Ghrelin和VIP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通过调节脾气虚大鼠脑肠肽Ghrelin及VIP的表达水平,从能量代谢角度发挥对脾气虚大鼠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脾俞对脾气虚大鼠一般状态及胃肠动力的影响;基于CNP/cGMP信号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脾俞对脾气虚大鼠胃肠动力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及针刺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劳倦过度及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模,21d后针刺组每日电针足三里、脾俞1次,每次20min,持续14d;非经非穴组采用针刺大鼠尾尖方法,每日1次,时长同针刺组。检测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HE染色观察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C型钠尿肽(CNP)、B型钠尿肽受体(NPR-B)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MLCK、CNP、NPR-B mRNA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各组大鼠胃黏膜未见异常,各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组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氯离子通道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内关穴组、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各15只。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穴组取"内关"穴,列缺穴组取"列缺"穴、非经非穴组取"天枢"与"神阙"连线中点进行电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治疗7d。Western blot法和Real time-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蛋白激酶C(PKC)和氯离子通道基因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及钙激活氯通道(CLCa 1)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PKC、CLCa l、CFTR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穴组、列缺穴组及非经非穴组大鼠心肌PKC表达明显下降(P0.05),内关穴组和列缺穴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PKC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穴组、列缺穴组及非经非穴组心肌CLCa l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与内关穴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列缺穴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穴组、列缺穴组CFTR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与内关穴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列缺穴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针不同穴位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PKC、CFTR、CLCa 1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内关"穴具有特异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电针组各15只。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后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非经非穴组造模后给予电针非经非穴处,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3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造模后3 d的病死率;检测各组大鼠肠内细菌移位率;HE染色法观察肠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肠黏膜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和CD8~+T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肠黏膜IL-4和肠黏液sIg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电针组大鼠病死率为13.33%(2/15),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均为46.67%(7/15),电针组较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肠内细菌移位升高(P<0.05),光镜下肠黏膜病理损伤严重,肠黏膜Chiu评分、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小肠组织Bax表达均升高(P<0.05),小肠组织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肠黏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窦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阳性表达及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探讨按部选穴对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足三里加中脘组、足三里加内关组、足三里加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配合普通饲料饮食建立DG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4星期。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CC阳性及SCF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肠推进率明显减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加中脘组、足三里加内关组、足三里加非经非穴组胃肠推进率、胃窦组织ICC表达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加中脘组C-ki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足三里加内关组、足三里加非经非穴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加中脘组SC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DGP模型大鼠胃排空迟缓症状,调节胃窦组织ICC及SCF的表达,足三里配合胃脘部的中脘穴的效果显著优于足三里配伍远端的内关穴或非经非穴点,表明按部选穴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脾气虚模型大鼠海马、下丘脑神经元线粒体形态学变化及其分裂情况,探讨脾气虚的发生机制。方法 2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非脾气虚组和脾气虚模型组,每组10只。脾气虚模型组采用饮食失节+劳倦方法制脾气虚模型。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及下丘脑神经元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海马和下丘脑组织A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组织线粒体分裂因子(MFF)和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的表达。结果 非脾气虚组线粒体较丰富,形态基本正常,而脾气虚模型组线粒体数量减少,其中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出现肿胀、嵴减少,甚至空泡化,而下丘脑还存在较多线粒体自噬现象。与非脾气虚组比较,脾气虚模型组体重、进食量、饮水量、运动距离、站立次数以及前肢抓力均下降,海马和下丘脑神经元ATP含量降低,MFF及Fis1蛋白表达升高(P<0.05, P<0.01)。结论 海马和下丘脑相关神经元线粒体功能低下及其促分裂成分表达增加与脾气虚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股四头肌线粒体形态和功能方面探讨电针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机制。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16只、模型对照组(B)16只、模型+电针组(C)8只、模型+假穴电针组(D)8只。A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B、C、D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制造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C组按"标本配穴"法取"关元""中脘"、双侧"足三里""丰隆"穴,D组选择C组所取经穴旁1~2mm处、穴位所在经络外非穴区的4个部位,均予电针治疗。通电强度1mA,频率2Hz,每次15min,每周5次,共8周。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用化学比色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活性,用磷钼酸比色法检测肌肉组织中ATP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B组大鼠体质量较A组显著增加[(401.63±109.81)g vs(305.88±62.72)g,P0.05],线粒体形态结构受损,出现肿胀和变形,ATP合成酶活性降低(P0.05),股四头肌组织中ATP含量也明显降低(P0.01);C组大鼠体质量[(294.13±53.78)g]较B组显著降低(P0.05),受损线粒体得到恢复和彼此融合,三磷酸腺苷合成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ATP含量上升(P0.05);D组大鼠各指标较B组无明显改变。结论:"标本配穴"电针能促进胰岛素抵抗大鼠受损线粒体结构的恢复和彼此融合,从而增强线粒体的氧化能力,降低体质量,提高三磷酸腺苷合成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经取穴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效应及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104只健康12周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无疾病表现后纳入实验;取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再取剩余SD大鼠80只,通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造模成功率为60%,存活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和非经非穴组,共4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给予手术造模,仅捆绑固定;假手术组开胸后未结扎冠状动脉。造模后模型组仅捆绑固定,循经取穴组给予电针"内关"干预;他经取穴组给予电针"合谷"干预;非经非穴组给予电针大鼠前肢足背侧第3、4跖骨间隙凹陷处干预。每次捆绑固定或电针干预30 min,每日1次,连续5 d。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采用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采用高效液相检测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的含量。结果:各组造模大鼠ST段电压均高于造模前(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Ⅱ导联ST段抬高(P0.01,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均P0.01),与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干预后ATP含量升高(P0.05);与非经非穴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干预后ATP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干预后ADP、AMP含量降低(均P0.05);循经取穴组干预后能量负荷(EC)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循经取穴能有效的减轻心肌组织的损害,其机制可能是提升心肌ATP的含量,降低心肌ADP、AMP的含量,使EC水平升高,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起到保护心肌组织和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曲池、足三里穴对高血压前期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阐释针刺抑制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异常转化机制。方法:将10只雄性盐抵抗大鼠(dahl salt resistant rat,SS)设为正常组,30只雄性dahl盐敏感大鼠(dahl salt sensitive rat,DS)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高盐饲料喂养12 d,当血压升高至120~139/80~89 mm Hg范围时即为造模成功。针刺组予以电针刺激"曲池、足三里"二穴,非经非穴组取双侧髂嵴上10~15 mm、后正中线旁开20 mm区段内选择一个固定对照点为非经非穴点,电针刺激非经非穴点,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5周后取左肾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TGF-β1Smad2 Smad7和α-SMA的mRN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Smad2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Smad2α-SMA mRNA及Smad2 P-Smad2表达量升高(P<0.05),Smad7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TGF-β1Smad2α-SMA mRNA及P-Smad2表达量降低(P<0.05),Smad7mRNA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能与通过调节肾脏组织TGF-β1/Smads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抑制肾脏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相关,发挥保护肾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