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物,它广泛存在于粮油食品和饲料中,对人类和动物有害。一种真菌可能产生多种毒素,多种真菌可能产生同一种毒素。通常粮食或饲料中的真菌毒素并非单独存在,可能以一种或数种毒素为主,当不同毒素同时存在时,真菌毒素的毒性有累加效应(如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但并非是相加或相乘的关系。真菌毒素的毒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道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粮食、食品和饲料等,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或生产条件下由于霉菌等真菌的污染引起霉变能产生各种真菌毒素,它们的量虽少但经长期地、持续地食用能诱变癌症,因此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性很大,发酵食品工作者经常地接触霉菌并应用它于生产,故加强对真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的丁解,很有必要。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100多种,它们能使人类、家畜、家离产生各种疾病。其中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都有极大危害。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等等,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真菌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及其它真菌毒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真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一旦这些真菌污染食品和饲料,并在其中产生真菌毒素,就会使人和动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覆马毒素、呕吐毒素、麦角霉、黄绿青霉、玉米赤霉烯酮等[1]。真菌毒素的分析一般包括采样、提取、纯化、检测、测定和认证等步骤[2]。传统上[3],一般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TLC虽然简便,但灵敏度差;HPLC虽然灵敏度高,但样品处理烦琐,操作复杂,仪器昂贵。ELISA重复性差、试剂…  相似文献   

5.
正黄曲霉毒素作为化学结构类似的一种化合物,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通过聚酮途径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和湿热地区出现的几率较高,对粮食作物和黄曲霉素制品都容易造成污染。在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理化性质最稳定的真菌毒素之一,其致癌性、毒性、致畸毒性以及致突变性较强。人类和动物摄取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途径就是膳食渠道,毒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之后会显示出极强的亲肝性,导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  相似文献   

6.
曲霉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最早被发现并被重视的一类真菌毒素,多污染食品、饲料和中药,其种类繁多,且对人体的危害性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类真菌毒素的毒性研究愈加关注,本综述总结了曲霉菌属真菌产生的_13种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黄曲霉毒素M_1、黄曲霉毒素M_2、黄曲霉毒素P_1、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赭曲霉毒素C、赭曲霉毒素α、杂色曲霉素和O-甲基-杂色曲霉素)近40年来体内、体外毒性研究资料,对其各项毒性进行归纳,主要涵盖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致癌性、生长生殖毒性、致突变和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及血液毒性。同时对黄曲霉毒素B_1、赭曲霉毒素A及其他常见毒素间的协同毒性也进行了概述。由于各国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真菌毒素毒性的总结,可进一步加深对毒素的认识,并为食品、饲料及中药安全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aflatoxjn)分布的范围很广,凡是污染了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真菌的粮食、油料作物的种子、食品和饲料等,都有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根据现有的资料,黄曲霉毒素是各种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目前,已确定其化学结构的有黄曲霉毒素B_1、B_2、B_(2a)、G_1、G_2、G_(2a)、  相似文献   

8.
针对市场在售的调和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等食用植物油,随机购买20种共290份食用植物油样品。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AFB_(1)、AFB_(2)、AFG_(1)、AFG_(2)以及OTA、OTB真菌毒素的含量,对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种290份食用植物油样品中,有16种共67份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总污染率达到23.1%,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污染呈现“多种类、共分布”的特点,其中AFG_(1)污染率(14.8%)最高,其次为OTA(13.4%)。绝大多数阳性样本受1~4种真菌毒素污染,仅有少数阳性样本受真菌毒素污染数量达到5种。总体上食用植物油样品受到多种真菌毒素的混合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产毒真菌污染粮食等农产品产生有毒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称真菌毒素,严重威胁食用和饲用产品的质量安全。较为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国内外针对这些主要污染毒素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近年来,随着真菌毒素研究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更新,一些新型真菌毒素不断被发现。将目前尚未被列入常规风险筛查和监管、也尚无相关限量标准的真菌毒素种类,称谓新兴毒素(Emerging toxins)。目前检出频次高、污染较为严重的新兴毒素主要由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等产毒真菌产生。这些新兴真菌毒素通常与主要毒素复合污染,本文将依据现有的风险调查报告与数据,综述粮食中常见新兴镰刀菌和链格孢毒素的污染现状和毒理学研究进展,为真菌毒素的全面风险评估和管控技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真菌毒素的特性及起源真菌毒素,又称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可通过进食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进而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等。致癌性是真菌毒素对机体最严重和最普遍的危害。真菌毒素可在农作物生长或收获时形成,也会因贮存条件的不适宜而产生。湿度或温度高的环境通常有利于粮食和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及其毒素的产生。真菌毒素最早于1960年被  相似文献   

11.
<正>真菌毒素是一种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常见的污染粮食的真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s,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G2)、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以及T-2毒素等。根据大量研究文献及实验室的长期监测数据,出现很多粮食中同时遭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在基层实验室检测仪器配置情况的基础上,我国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代谢生成的一组真菌毒素。它们可出现在各种食品中.如谷物、花生、调味料和乳制品等。天然形成的黄曲霉毒素有四种:B1、B2、G1和G2。二次代谢产物M1.是乳牛食用B1污染的谷物后代谢生成的副产物.可污染乳制品。  相似文献   

13.
污染食品的真菌毒素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真菌毒素(mycotoxin) 所谓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和家畜等的健康具有损害特性的有毒物质。真菌毒素引起的疾病称为霉菌中毒症或真菌中毒症。最早引起人类中毒的真菌毒素是田麦角菌产生的。1953年日本发生的黄变米事件也是由真菌毒素中毒引起的。有关真菌毒素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黄曲霉毒素的研究和发现在真菌毒素的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60年英国发生了10万只火鸡的中毒事件,后来经研究确定是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的。这种真菌毒素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因  相似文献   

14.
部分黄曲霉菌会对农作物及产品造成严重污染.受相关基因的影响,黄曲霉会产生一种对人类健康与畜禽养殖构成重大威胁的真菌毒素,即黄曲霉毒素,在田间、储藏期或运输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均可能发生.防止黄曲霉毒素进入食物链的策略有很多,其中采用生物法防治黄曲霉污染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利用微生物对黄曲霉及毒素...  相似文献   

15.
出入境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检测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真菌毒素(Mycotoxin)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毒性二次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及饲料等植物源性产品。目前已知的有200多种,按其主要产毒菌种可分为曲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菌毒素是真菌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食品和饲料等农产品在收获、储藏、加工过程中广泛受其污染,造成品质下降、经济损失巨大,并严重威胁人身健康。本文对食品中5种常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分别进行阐释。采用克隆基因的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组测序的现代测序技术研究发现,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基因大多成簇存在,该簇中包含控制合成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并受多种应对外部环境的调控基因所控制。因此本文还结合5种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基因功能进行综合解析。真菌毒素生物合成的研究将为食品和饲料等农产品的防控、预警以及脱毒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印度曾使用过各种不同的传统容器储存高梁。高梁易于受到真菌侵害和毒素污染。本研究论及在不同的储存容器中即储藏室(Kotlu)、瓦罐、麻袋和芦苇筐中储存高梁内霉菌和真菌毒素的污染(黄曲霉毒素B1和T-2毒素)。黄曲霉和镰刀菌是优势菌属,而储藏室最易受到真菌的侵害。储存处理对真菌污染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尽管受到真菌的感染,然而发现真菌毒素的污染很低。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素的毒害及防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化学结构各异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真菌毒素,其中许多对人和动物有害。黄曲霉毒素,简称黄曲霉素,就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两种真菌菌株产生的真菌毒素,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本文介绍了黄曲霉素的危害及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产生的毒素,物理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不被巴氏消毒法破坏。哺乳类动物摄入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后,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动物可通过进食被污染的饲料接触到黄曲霉毒素。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限制食品或饲料中黄曲霉素B1的含量。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为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我们从一九七五年下半年开始,对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去除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真菌毒素,它可以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荧光,是黄曲霉或寄生曲霉等产毒菌株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一种代谢产物。它分布的范围很广,凡是被这一类真菌污染的粮食都有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人、家畜食后能引起急性中毒,并可导致肝癌。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