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正>分析我科及笔者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期间2000年至2014年1月所行扁桃体切除术737例,出现并发症22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的扁桃体切除术737例,男性381例,女性356例,年龄4~62岁。其中双侧慢性扁桃体炎448例,扁桃体生理性肥大伴夜间打鼾267例,扁桃体角化症6例,单侧扁桃体表面新生物13例,茎突截短术前扁桃体切除术3例。  相似文献   

2.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随着患者对手术无痛的要求日益强烈 ,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往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 (冷法 ) [1]出血多 ,止血难 ,手术时间长。我科于2001年1月起开展热法扁桃体切除术 [1],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01年1~10月共开展扁桃体切除术185例 ,手术指征参照专业教科书[2]。按住院号单、双数分成热法组与冷法组。热法组102例 ,其中男性53例 ,女性49例 ;年龄8~60岁 ,平均年龄 (24.5±10.7)岁。冷法组83例 ,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儿扁桃体等离子手术与传统切除手术疗效的优缺点。方法:分析120例扁桃体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手术在有效率,打鼾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儿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较传统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局部反应轻的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儿扁桃体等离子手术与传统切除手术疗效的优缺点。方法:分析120 例扁桃体手术患 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短 于对照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两种手术在有效率,打鼾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无 显著差异。结论:小儿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较传统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局部反应 轻的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由于手术刺激强,而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毕要求苏醒快,迅速恢复气道保护性反射,以往使用的方法可控性差,病人苏醒延迟,不彻底,瑞芬太尼、丙泊酚由于可连续输注无蓄积作用,为该手术提供了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现将我们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择期手术患儿,男54例,女46例;ASAⅠ~Ⅱ级,体重14~40 kg,年龄3~10岁,术前查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112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根据术式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研究组行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d、3d、5d以及7d,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p均0.05;两组并发症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应用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做好扁桃体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岁~55岁,平均年龄28岁。均采用扁桃体切除术,经过精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采用不粘双极电凝器与传统的剥离法实施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探讨不粘双极电凝器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分别采用不粘双极电凝器和传统剥离法施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用不粘双极电凝器行扁桃体切除术,较传统的剥离法实施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轻。结论:用不粘双极电凝器施行扁桃体切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波  林琳  韦孟灵 《广西医学》2010,32(3):322-323
目的探讨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安全性。方法159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76例用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等离子组),83例用扁桃体剥离法(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观察两组扁桃体切除时间和出血量,术后10d内患者咽部疼痛和扁桃体术窝白膜的情况。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但术后白膜脱落时间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对组织损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琰 《农垦医学》2000,22(5):308-309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笔者对我院近十年中135例扁桃体切除后出血的7例(均于手术时及24小时之内)的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扁桃体切除术者135例,男78例,女57例,年龄5—50岁,平均21岁,5—15岁51人,16—50岁84人。135例均在扁桃体切除术手术适应症范围之内。其中2例(男性,17及22岁)慢性扁桃体炎,均连续两年平均每月反复发作一次,故有平均每月大剂量静脉滴注抗生素5—7天病史(具体不详)。12 治疗方法 135例术前均行血常规,血上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与局麻组。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局麻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两侧扁桃体切除所需时间、出血量、术后有无活动性出血和术后扁桃体残留的情况。结果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总出血量大于100mL的有30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总出血量大于100mL的有18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大于30min的有28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大于30min的有15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活动性出血有2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活动性出血有1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扁桃体残留有2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扁桃体残留有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多,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扁桃体残留率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高。虽然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患者术中痛苦也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小,但也应注意其出血多及易残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扁桃体摘除(56例)手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辅助下切除手术(4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扁桃体摘除术,术后无明显出血,创面愈合好,无严重并发症。等离子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 1),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 1)。术后1、3、5、7 d的疼痛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术后疼痛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与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在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10例患者采取单号行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双号行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疼痛时间.结果 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时间平均3 min35 s,出血量3ml;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时间平均13 min 40 s,出血量15ml.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平均5d,疼痛平均3 d;扁桃体剥离术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平均7d,疼痛平均5d.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短,简便易行,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与方法 1994年1月-2009年1月我科行扁桃体切除术病人1509例,男850例,女659例;年龄4—70岁,平均26.5岁;慢性扁桃体炎959例,扁桃体良性肥大407例,UPPP手术98例,扁桃体角化症30例,茎突切除术前驱手术15例;伴高血压者49例,过敏性紫癜11例,肢端肥大症1例,扁桃体脓肿史者16例,因扁桃体残留第二次手术者13例。所有病人术前血常规及血凝试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arion热结扎剪刀在扁桃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运用Starion热结扎剪刀行双侧扁桃体切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扁桃体炎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各3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和程度以及正常饮食恢复时间;OSAHS患者因同时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联合颏前移舌骨悬吊术,故只记录扁桃体切除手术时间及相应的出血量。对所有记录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切除术中出血量0~15 mL,平均(7.33±4.07)mL,手术时间平均(14 3.24)m in;OSAHS患者扁桃体切除术中出血量平均(29.83±7.25)mL,手术时间平均(27.67±5.20)min。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手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均为Ⅰ级;术后4 d除1例为Ⅰ级,其余均为0级。术后1周,29例患者恢复正常饮食,1例患者稍感咽痛,正常饮食恢复率为96.67%。结论使用Starion热结扎剪刀切除扁桃体,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反应较轻且可较快恢复正常饮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和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d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7d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等离子组有1例术后7d出现口咽部渗血棉球压迫10min后血止;剥离组有2例在术后3~4h出血,出血较剧,再次返手术室全身麻醉下缝扎止血。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系统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指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组(观察组)和采用传统扁桃体手术切除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等离子手术系统行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扁桃体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安全有效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下运用单极电刀实施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术前全身麻醉,实验纽(A组)行单极电刀全程切除双侧扁桃体,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扁桃体剥离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白膜脱离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时间也较B有所降低,但是白膜脱落时间稍长。结论全麻下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术有操作简便、视野清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极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索总结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的临床治疗经验,评价其疗效,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61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于脓肿期先行穿刺排脓或切开排脓,3~4 d后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 61例中全部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无明显增大,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 扁桃体围周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安全可行,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两次手术一次完成,病程短,费用低,疗效好,一次性根治,无复发,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玲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130-1131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术中切除三角皱裂对减少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切除三角皱裂,对照组保留扁桃体三角皱襞。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发生率、6个月随访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例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观察组扁桃体残体,扁桃体窝瘢痕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扁桃体切除术中切除三角皱裂可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