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多态性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生化方法检测血液透析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 A1、ApoB、ApoE)及脂蛋白[Lp(a)]水平,多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PCR—RFLP)方法检测LDLR内含子4Taq I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清,TG水平显著增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33%的患者血清TG水平高于正常水平,10.4%的患者HDLC低于正常水平。偏相关回归分析显示,TG水平与血清ALB水平、透析时体外循环血流量显著相关;HDLC与KT/V显著相关。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73.6%,心血管疾病为25%。伴心血管疾病组TG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伴高血压组与无高血压组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LDLR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血液透析组与对照组间LDLR内含子4Taq I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LDLR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表现为LDLR内含子4Taq I位点基因型-/-的血液透析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较高。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清TG、ApoB水平显著增高,HDLC等指标显著降低。伴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TG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TG水平与血清ALB水平、透析时体外循环血流量显著相关;HDLC与KT/V显著相关。LDLR内含子4Taq I位点基因型-/-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至12月于厦门市第二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8例,透析时间≥6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血压水平,检测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血脂、血肌酐、血尿酸、尿素清除指数(Kt/V)、血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等,根据心血管事件确认标准分为有心血管疾病组和无心血管疾病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5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112例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70.9%。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年龄、透析时间、血压、透析前肌酐、血尿酸、血磷、甘油三酯、CRP、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而血红蛋白、Kt/V显著低于无心血管疾病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磷、血尿酸、CRP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年龄大、高血压、贫血、血清甘油三酯和血尿酸、血磷、CRP水平增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血清白蛋白浓度是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了解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Kt/V标准差(σKt/V)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关系,对分析σKt/V在慢性血液透析质量评估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例,随机选择5次透析,测定其血液透析前血清白蛋白浓度及透析前、后血尿素氮值,计算每位透析患者σKt/V,观察其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相关关系. 结果血液透析患者σKt/V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负相关.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是评估其基本状况及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慢性血液透析患者σKt/V范围是反映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中血液透析患者σKt/V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的现象进一步表明σKt/V可作为透析患者临床基本状况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水平影响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的变化,并对相关因素加以探讨.方法血液透析治疗组28例,正常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测定血浆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ApOB)及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代H、TG、LDL、ApO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而HDL和ApOA1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透析患者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脂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即存在脂代谢异常,透析治疗不能消除高脂血症,且加重脂代谢紊乱,同时血液透析治疗血浆白蛋白与血脂水平呈显著相关表明低蛋白血症,也是高脂血症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院附属市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3个月以上的3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死亡71例,其他原因退出治疗101例,统计截止期在透析患者134例。对同期进入透析的死亡和在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前后血压、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透析前血肌酐(Scr.PHD)以及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等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并进行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死亡原因:心血管病25例(35.21%),脑血管病23例(32.39%),全身衰竭8例(11.27%),严重感染8例(11.27%),恶性肿瘤6例(8.45%)。死亡组平均年龄大(P〈0.01),HGB、Hct、ALB、Kt/V、Scr.PHD、PTH均低于在透析组(P〈0.001或P〈0.05),CHO高于在透析组(P〈0.01)。结论心、脑血管病、全身衰竭和严重感染是MHD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高龄、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Kt/V及透析前血肌酐水平低是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对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剂量和酸中毒状态分别对机体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306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检测透析前血清HCO3^-、pH、血清白蛋白、标准化蛋白代谢率(PCRn)、Kt/v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参试患者均为标准HCO3^-透析,持续时间平均(100±37)月,排除标准为:合并慢性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恶病质状态。结果平均年龄为(61±13)岁,Kt/v为(1.34±0.15),PCRn为(1.09±0.06)g/(kg·d),血清白蛋白为(39.3±3.3)g/L,BMI为(20±2.3)kg/m^2,HCO3^-为(21.0±2.4)mmol/1,pH值为(7.36±0.06)。血清白蛋白水平与PCRn(P〈0.05)、HCO3^-(P〈0.05)、pH(P〈0.05)显著正相关,但与Kt/V和BMI无显著相关性,血清HCO3^-和PCRn显著负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清HCO3^-浓度和PCRn对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显著性意义,而Kt/v对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影响,将参试患者分为2组,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36.9±2.3)g/L,而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41.1±2.8)g/L(P〈0.05);相应组PCRn分别为(1.08±0.07)g/kg/d和(1.09±0.06)g/kg/d(P=NS)。同时结果提示血清白蛋白浓度与透析剂量无显著相关性(Kt/V范围:0.95到1.82)。结论对于Kt/v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酸中毒对血清白蛋白水平为负性影响,同时与膳食蛋白摄入(通过PCRn进行评估)无关。当机体存在中度到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状态时,PCRn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膳食蛋白摄入情况,可能与机体内源性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并记录1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透析剂量、超滤量、体质量、透析方式、血压、血清尿素氮、肌酐及电解质、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Kt/V、残肾功能,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和控制不良组,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量、Kt/V、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率、干体质量是否达标、残肾功能以及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t/V、干体质量达标率、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Kt/V值、干体质量不达标、未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并记录1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透析剂量、超滤量、体质量、透析方式、血压,血清尿素氮、肌酐及电解质、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Kt/V、残肾功能,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和控制不良组,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量、Kt/V、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率、干体质量是否达标、残肾功能以及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慢性血液透析患者Kt/V标准差 (δKt/V)与血压、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关系 ,探讨Kt/V标准差 (δKt/V)作为血液透析充分性参数以及δKt/V在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综合临床状况分析中的指示性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择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80例测定血液透析开始后 2h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测定血液透析前血清白蛋白浓度、Kt/V ,计算δKt/V ,观察其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血液透析前血清白蛋白浓度相关关系。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δKt/V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负相关 (r=- 0 .6 90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透析开始后 2h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高低呈正相关 (r1 =0 .4 0 0 ,P <0 .0 1 ;r2=0 .2 5 5 ,P <0 .0 5 ;r3=0 .36 7;P <0 .0 1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控制与透析治疗条件的掌握密切相关 ,血液透析后患者血压的高低是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清白蛋白亦是反映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浓度与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δKt/V范围是反映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重要参数。δKt/V可作为透析患者综合临床状况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慢性血液透析患者Kt/V标准差 (δKt/V)与血压、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关系 ,探讨Kt/V标准差 (δKt/V)作为血液透析充分性参数以及δKt/V在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综合临床状况分析中的指示性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择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80例测定血液透析开始后 2h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测定血液透析前血清白蛋白浓度、Kt/V ,计算δKt/V ,观察其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血液透析前血清白蛋白浓度相关关系。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δKt/V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负相关 (r=- 0 .6 90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透析开始后 2h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高低呈正相关 (r1 =0 .4 0 0 ,P <0 .0 1 ;r2=0 .2 5 5 ,P <0 .0 5 ;r3=0 .36 7;P <0 .0 1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控制与透析治疗条件的掌握密切相关 ,血液透析后患者血压的高低是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清白蛋白亦是反映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浓度与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δKt/V范围是反映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重要参数。δKt/V可作为透析患者综合临床状况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水平和影响因素,及其ADPN与合并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ADPN(ELISA法)、肝肾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透析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标准化蛋白分解代谢率(nPCR),分组观察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MHD患者的血清ADPN,分析血清ADPN与这些参数、合并症的相关性。结果MHD组的血清ADPN显著高于对照组[(13.73±8.64)mg/L比(6.27±3.57)mg/L,P〈0.01]。MHD组血清ADPN与BMI、Fins、HOMA-IR、CRP、三酰甘油(TG)呈明显负相关,与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呈明显正相关,Kt/V对血清ADPN水平有一定影响。在合并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MHD患者中血清ADPN水平较低。结论血清ADPN在MHD患者中明显升高,与糖脂代谢、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是一个心脑血管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的慢性尿毒症患者198例,所有患者于透析前空腹抽血,检测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等,同时测定透析后血清尿素氮浓度,记录超滤量、透析后体重和透析时间,根据公式计算血清白蛋白校正钙(Ac-Ca)和尿素清除指数(Kt/V).参照美国肾脏病基金会慢性透析患者骨代谢和疾病临床实践指南的要求,统计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水平的达标情况,根据患者血清iPTH浓度分为达标组(150 ~ 300 ng/L)、低于达标组(< 150 ng/L)和高于达标组(>300 ng/L),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98例血液透析患者校正的血钙达标110例(55.6%),血磷达标118例(59.6%),钙磷乘积达标143例(72.3%),血iPTH达标39例(19.7%),四项均达标28例(14.1%).然而,血iPTH平均浓度为(133.65±126.37)ng/L,低于标准132例(66.7%),高于标准27例(13.6%).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年龄的增长,其iPTH平均浓度逐渐下降(r=-0.258,P<0.01).3组比较,低于达标组患者的年龄最大,平均血hs-CRP最高,平均血磷和Alb浓度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性别构成、透析时间、糖尿病的发生率、血压、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校正钙和Kt/V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紊乱的问题,应重视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现象,其发生可能与老年、营养不良、潜在感染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与脂质代谢紊乱三者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方法:测5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1、ApoB、脂蛋白(a)LP(a)、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HD患者TG、LDL、ApoB、LP(a)、CRP、SF显著增高,HDL、ApoA1、ALB显著降低(P<0.05);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各项检测指标变化进一步加重;且心血管事件发生者血清CRP和LP(a)明显增高,ALB明显降低,血脂紊乱更显著。相关性分析:ALB与HDL、ApoA1正相关,与CRP、LP(a)、TC、TG、ApoB负相关;CRP与LP(a)、TC、TG、ApoB、LDL、SF正相关,与HDL、ApoA1负相关,P均<0.05。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和营养不良,三者的相互促进和影响可能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与静息能量代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EM)程度不同的血液透析(HD)患者的静息能量代谢率(REE)与营养参数、透析效能及炎性因子间联系.方法用MIS综合性营养炎症评分法对15名HD患者进行PEM评分,根据评分分组,并应用代谢车对其透析前能量代谢进行检测,用TANITA 41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瘦体(FFM),与营养相关的人体、生化参数及炎性因子也同时被测量.用ANOVA分析出,不同PEM组间的差别.结果①MIS评分:(9.02±3.76)分,其中0~10分10例(10/15),10~20分5例(5/15),20~30分0例(0/15),表明HD患者处于轻、中度PEM;②轻、中度PEM(MIS分组)比较结果:轻度组与中度组仅在Kt/V上存在差异(P=0.031);其他指标:年龄、Hb、Hct、EF、REE、体重指数、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右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MAMC、瘦体、血液透析间期增加体重、淋巴细胞绝对数、nPCR、URR、残余GFR、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Ph、PTH、CRP、IL-6、血清Scr、BUN等无差异(P>0.05).结论轻、中度PEM血液透析患者静息能量间无差异,但Kt/V存在差异,表明透析充分性对于血液透析患者PEM程度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65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TH)水平、血脂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亢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增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与脂类的代谢密切相关,临床上在诊治甲亢患者时,应适当加强血脂水平的监测,这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判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市解放军第455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和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情稳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86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所有患者于透析前空腹抽血送检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等,同时测定透析后血清尿素氮浓度,记录超滤量、透析后体质量和透析时间,根据公式计算血清白蛋白校正钙(Ac-Ca)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占同期血液透析人口的51.4%。老年组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是原发性高血压,占35.4%,其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分别占21.1%和19.7%。非老年组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占43.2%,其次为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分别占23.7%和12.2%。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的透析龄更短,干体质量更轻,使用维生素D和/或钙剂的患者数更少,收缩压更高,舒张压更低,血清BUN、Scr、P、iPTH、Alb、标准蛋白氮呈现率(nPNA)浓度更低,Hs-CRP更高,低iPTH血症(<150pg/L)的发生率更高(分别达55.8%和3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Hb、AC-Ca和Kt/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血磷、白蛋白和nPNA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现象,其发生可能与年龄、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风湿性心脏病(RHD)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探讨RHD和DCM患者血脂与载脂蛋白异常的意义.方法 86例RHD患者、50例DCM患者和106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法测定血脂.免疫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结果 RHD和DCM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脂和载脂蛋白的普遍降低,尤其是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B(Apo B)在DCM组降低明显,异常率分别达40.0%、40.0%、70.0%;与对照组相比,RHD和DCM患者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均降低(P<0.05),而DCM组同时伴LDL-C和Apo B明显降低(P<0.05);与RHD组比较,DCM组LDL-C和Apo B明显降低(P<0.05,0.001).结论 RHD和DCM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普遍降低,DCM患者降低更明显,对RHD和DCM患者不应盲目采取降血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