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化疗药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噻替哌组(35例),丝裂霉素C组(32例),分别用化疗药物行膀胱内灌注,观察1 ̄3年复发率,并与对照组(未灌药22例)作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观察膀胱内灌注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1996年3月~2002年3月,笔者收治膀胱癌术后病例108例,分别用卡介苗、噻替哌、丝裂霉素C行膀胱内灌注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结果:随访1~6年,全组复发率20.4%,其中卡介苗组15.9%,噻替哌组33.3%,丝裂霉素C组23.8%,全组死亡6例。结论:卡介苗组疗效最佳,丝裂霉素C组次之,噻替哌组最差,但卡介苗组的副作用亦最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时.术后定期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结果:50例患者随访1~2年,无肿瘤复发。48例96%复发2例。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膀胱灌注药物后出现短期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丝裂霉素膀胱灌注以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1周THP 60mg做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无肿瘤复发35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不良反应者8例(19.0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术后采用丝裂霉素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护理要点. 方法 对22例膀胱.恶性肿瘤术后1~2周即可开始灌注,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者术后4周开始灌注.每周灌注1次,连续6次后改为每月1次,共治疗1-2年. 结论 膀胱癌具有多发、易发、复发的病理特点,在膀胱灌注化疗过程中要正确的实施观察和护理,它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卡介苗和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BCG和IL-2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43例术后复发的作用.结果3年内无复发39例(90.7%),3年内复发4例(9.3%).临床实践证明BCG和IL-2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术后免疫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正>膀胱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和膀胱内灌注是当前早期发现和预防复发的较好手段。膀胱灌注是将药物(化学治疗药或免疫抑制剂)经尿道注入膀胱,用于表浅膀胱癌的治疗和膀胱癌术后预防癌肿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1]。但因其反复多次的经尿道插入导尿管,容易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用沙培林3ku溶于40ml生理盐水中,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连续6周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12个月,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无肿瘤复发27例(84.4%),复发5例(15.6%),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4例膀胱灌注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42例浅表性雕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周THP 60mg做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 无肿瘤复发35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习良反应者8例(19.0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月至1994年1月12a间,我院对86例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癌患者,施行噻替哌与丝裂霉素C交替腔内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随访8个月至11a,6例失访,6例复发,复发率为7.5%(6/80)。提示,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腔内灌注化疗防止肿瘤复发效果肯定,我们认为,正规的膀胱灌注化疗和定期复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肿瘤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膀胱浸润性移行细胞乳头状癌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8例浸润性膀胱癌,其中52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方法,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并患侧输尿管膀胱再吻合,3例行患侧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后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噻替哌、丝裂霉素化疗。随访结果:复发7例,术后2-4年死亡3例,余55例均存活至今。认为对浸润性膀胱癌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采用免疫疗法与化疗综合治疗,不仅能有效地保留膀胱,使其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而且能成功地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与化疗,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沙培林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66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的患者定期进行沙培林膀胱内灌注治疗,随访18~48个月。结果 全组无肿瘤复发率为89.4%,复发率为10.6%,9例在膀胱灌注期间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其中2例因为不能耐受,改用其他药物灌注,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反应。结论 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癌的治疗主要采用经尿道切除或经膀胱开放手术。但是,切除后50%以上的病人在2年内肿瘤复发,远期复发率几乎是100%。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赵勇等报道了3种灌注药物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其复发率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噻替哌和卡介苗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6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术后应用噻替哌40mg和卡介苗60mg,每周1次进行交替膀胱灌注,共灌注12次,以后每间隔3个月灌注1次,持续2年。结果 随访2-9年,平均4.6年,肿瘤复发率为8.1%。结论 噻替哌和卡介苗交替膀胱灌注具有协同治疗,经只应用其中一种可明显减少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内药物灌注在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或免疫增强制剂定期膀胱灌注,定期膀胱镜复查总疗程为2年。结果随访22~26个月,BCG IL-2和TPH组手术后1、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6%、15.1%和4.3%、8.9%。结论膀胱癌术后定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是膀胱癌治疗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剂量卡介苗(BCG)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永不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应用小剂量BCG(60mg)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无肿瘤复发33例(82.5%),复发7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10例膀胱灌药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BCG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1].膀胱癌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2],如何预防肿瘤术后复发有着重要意义.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是预防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采用不同药物、不同温度的膀胱灌注后肿瘤的复发率各不相同.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我们对膀胱肿瘤术后患者采用温热吡柔比星定期膀胱灌注,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45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丝裂霉素(MM-C)腔内灌注治疗,随访1~4年,3例复发,复发率6.67%.作者认为,膀胱部分切除仍是治疗膀胱癌的重要方法之一.MM-C腔内化疗效果良好,是术后腔内灌注的理想药物,正规的膀胱灌注和定期复查对于预防复发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在治疗膀胱肿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65例,术后定期给予丝裂霉素C、噻替哌、吡柔比星等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化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本组65例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3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8%,且复发率随着膀胱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增高,相互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切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复发率16.7%、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与单纯的电切术治疗相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种不同灌注药物治疗患者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二者相得益彰,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天禹  覃展偶  葛波  蒋雷鸣 《广西医学》2005,27(9):1429-143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70%左右为浅表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进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后仍有约2/3复发。为预防或降低复发膀胱癌的再复发,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笔者应用乌体林斯对45例复发浅表性膀胱癌病例术后定期进行膀胱灌注,与同期应用THP+IL-2组37例初发病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