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连续接触模型进行含间隙转动副的空间机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间隙R副的连续接触模型,并对含间隙R副的空间机构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采用希林(schienlen)方法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解研究了运动副元素的分离特性和R副的运动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R副元素的分离时间很短,这说明在研究含间隙R副机构的动力学问题时,采用连续接触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卸料车作业环境恶劣,各运动副需定时合理的补充润滑脂,避免各运动副金属接触;现有卸料车各运动副存在不同程度的过量润滑,特计算了各运动副耗脂量及润滑脂最低粘度,为各运动副润滑脂选型和补脂量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卸料车各机构运动副的不同工作制度及区域分布,对卸料车各机构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设计了分时分区域润滑系统,从而实现对卸料车各机构运动副合理润滑,以保证各机构能够长效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QUY50A型履带起重机主、副卷扬滚筒为同轴式布置,主、副卷扬共用1个液压马达。主、副卷扬滚筒各有1套鼓式离合器、带式制动器和棘爪锁定装置组成的控制机构。其中鼓式离合器用于控制主、副卷扬滚筒与液压马达的接合与分离,带式制动器和棘爪锁定装置用于主、副卷扬滚筒的制动与锁定。现分别就鼓式离合器、带式制动器、棘爪锁定装置的结构特点及操作调整要点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偏心轮式抽油机换向机构中的套筒-长杆滑槽存在高副,其承载能力关系整机安全性及使用寿命,鉴于此,对其进行有限元接触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套筒-长杆滑槽高副,采用折线法进行套筒母线修形,降低套筒两端的应力集中.有限元接触分析后表明,在套筒端部存在应力集中,采用折线法进行套筒母线修形后降低了套筒两端的应力集中,在实际加工生产该套筒时,设计其最佳接触线长度为0.495 m.同时,研究为后续结构优化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连续接触模型预测平面连杆机构转动副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平面连杆机构有间隙转动副的连续接触模型,来计算机构周期运动时的间隙副的运动反力,由间隙杆受压来预测实际的含间隙的运动副在机构周期运动时是否会发生分离。本文以一平面四杆机构为例说明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6.
《机械强度》2015,(5):874-879
根据机构的具体安装形式,综合考虑了铰链磨损与杆端关节轴承磨损对机构过中心锁定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磨损计算模型,在"有效杆长理论"和"连续接触模型"的假设下建立了平面四连杆机构过中心锁定可靠性分析模型,给出了在考虑初始间隙与磨损情况下的机构过中心锁定可靠性分析方法,并对机构使用关节轴承和铰链连接情况下的过中心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构过中心锁定失效概率会在机构运动周期达到一定次数后迅速增加;在机构中采用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可以显著提高机构过中心锁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多间隙运动副平面连杆机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非线性弹簧力和非线性阻尼描述含间隙运动副元素的碰撞接触过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多间隙运动副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多间隙运动副对平面连杆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在高速机构设计中应采取的设计方法;并首次指出了高速运转条件下,运动副元素由于弹性变形而存在的连续变形接触现象和多间隙运动副之间的相互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机构尺寸优化、多体动力学、磨损预测三者的集成分析框架。铰接副由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结合修正库伦摩擦力来表达,采用Archard模型结合有限元接触模型进行磨损预测,并通过广义简约梯度法实现整体优化计算,最后针对连杆机构铰接副磨损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构件的角加速度峰值可有效表征机构振动和磨损程度,优化后摇杆的最大加速度幅值降低了71%,机构运动平稳性大幅提升;间隙铰接副轴套低磨损区域明显扩大,最大磨损深度降幅为36%,证明了该算法对含间隙机构摩擦学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借助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含有转向机构间隙影响的某矿用汽车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含运动副间隙的转向机构在转向过程中的碰撞接触特性,即横拉杆与转向梯形臂之间的运动副间隙及转向梯形臂和悬架之间的运动副间隙的碰撞接触特性。前者的运动副间隙采用空间圆柱铰模型,后者的运动副间隙采用平面圆柱铰模型。此外,还分析了运动副摩擦力对碰撞接触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汽车转向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虚功原理法进行多层剪叉机构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层剪叉机构各杆有三个运动副连接,难以直接逐步求解,而往往采用解各杆力平衡联立方程得方法,或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总是比较麻烦,利用虚功原理可以使多层剪式机构的受力分析简单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应用于多角度的螺钉装配的汽配紧定螺钉装配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其汽配紧定螺钉装配装置包含动力旋转螺钉装配起动、装卸装置动作以及计数等工作,装卸装置动作利用气动实现4个工作需求,即完成了送料、备料、卸料、螺钉导向升降输出,应用表明本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简易和维修方便。  相似文献   

12.
浅谈螺纹锁固胶的选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纹联接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联接,具有结构简单、联接可靠、拆装方便等优点。螺纹联接包含拧紧技术与防松技术,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很多,如机械防松、摩擦防松、螺纹锁固胶防松等,其中,螺纹锁固胶防松技术具有高效、便捷、可靠、成本低等特点,已在机械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在众多螺纹锁固胶产品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正确地选型与应用螺纹锁固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变胞铰链的并联机构结构设计与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拓展变胞机构的种类,提出了一种变胞运动单元,该变胞单元采用三个旋转关节,并且三个旋转关节可以通过位置调节形成等效球铰、虎克铰以及转动副。与传统的锁定运动副来实现变胞功能的变胞单元相比,此变胞单元三种构型的切换只需对轴线位置调整,无需额外增加关节锁死电机。通过研究由线矢量构成的螺旋系统的相关性,揭示了变胞运动单元构态变化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可用于构造新型变胞并联机构的支链构型设计方法,并基于螺旋的互易性分析了各支链构型所必须满足的几何约束条件。提出了两种变胞并联机构,通过不同的支链装配形式可将其从6自由度构型转换为3自由度构型,并对支链安装形式进行改进,构造出了具有3自由度平移模式和3自由度转动模式的并联机构。对变胞支链作为中心支链组装而成的并联机构的构型及对应的运动类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六种不同构型的并联机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汽车车门闭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螺旋传动进行了受力和自锁分析。将螺旋传动应用于汽车车门闭锁器中,计算了传动机构中齿轮和螺杆的参数,进行了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和螺旋副校核,并进行了运动仿真。通过研究,验证了在汽车车门闭锁器中应用螺旋传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升降式输送机在输送起停过程中会产生惯性作用力,其作为横向载荷作用在丝杠升降机上,使得丝杠升降机中滚珠丝杠应力极值大幅度地提升。通过建立滚珠丝杠有限元模型,对滚珠丝杠在横向载荷条件下进行应力分析,得到滚珠丝杠的应力分布情况,提出了2种导向机构,以减小滚珠丝杠应力极值。实践表明,通过导向支承轮增加滚珠丝杠伸出端的支承,大大改善了丝杠升降机的受力状况并降低了其应力极值,对于提高丝杠升降机的工作寿命及升降式输送机的工作可靠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求电控单元与发动机的最佳匹配,通过分析汽油机电控系统控制参数,建立了汽油机稳态性能预测的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LJ276M汽油机台架标定试验获取样本数据,利用训练过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汽油机在其他稳态工况点的电控参数并检验所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喷油脉宽和点火提前角的网络输出最大误差小于1%,平均误差小于0.6%。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能够准确地预测发动机电控参数。  相似文献   

17.
空间相机调焦机构需具有一定的锁止能力,以应对火箭发射中的冲击与振动,因此,对机构的自锁特性进行评价是保证空间光学遥感器正常工作的关键。针对某型空间相机调焦机构,研究了螺纹接触面的滑移机理,建立了工程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两种螺距(1mm,1.5 mm)的螺纹的接触应力、切应力分布特征及其自锁性。结果表明:螺纹螺距为1mm的调焦机构Mises应力值大于其自锁标定值,自锁失效;螺距为1.5mm的调焦机构Mises应力值小于其自锁标定值,满足自锁要求。最后,对调焦机构进行了振动试验,结果显示:螺距为1mm的调焦机构焦平面位移达2 753μm,自锁失效;螺距为1.5mm的调焦机构焦平面位移为6μm,小于测量误差,机构自锁正常,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这种动力学环境下研究机构自锁性的新方法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螺纹锁紧环换热器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中设计了一种利用螺旋运动实现快速定位锁紧的一体化装置,适用于中大型雷达反射面天线的分块结构设计,特别是复合材料雷达天线分块结构设计。该快速定位锁紧一体化装置利用中段带有螺纹的定位锥销与定位锥套的精确配合以及其与旋转螺母间的相互锁紧,实现结构的一体化设计;采用两段不同导程的螺纹设计,由螺母的旋转运动带动定位锥销相对于定位锥套的轴向运动,实现该装置的快速作业。这种一体化设计技术还使得该装置相比同类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螺旋理论建立2-TPS/2-TPR少自由度非对称并联机构完整Jacobian矩阵,它由约束子矩阵和运动子矩阵组成。这两者在并联机构分析(特别是在进行尺寸综合等运动学设计和性能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螺旋理论先导出2个TPR分支链对平台的约束子矩阵;其次,分别锁定各支链主动副,基于螺旋理论依次导出4个支链对应的运动子矩阵。在约束子矩阵和运动子矩阵基础上,推导出2-TPS/2-TPR并联机构完整Jacobian矩阵。根据实际运用布置2-TPS/2-TPR并联机构铰链,得到其完整Jacobian矩阵,为今后对该机构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