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电极(ZnO-MWCNTs/GCE)。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存在下,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酚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溶液pH值、CTAB浓度和富集时间等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7.0的含8.0×10-5mol/L CTAB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双酚A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为裸电极上的7倍。在优化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双酚A进行测定。双酚A的峰电流在5.0×10-8~1.5×10-5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8mol/L。对1.0×10-5mol/L双酚A平行测定8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该法用于塑料制品中溶出双酚A的测定,回收率为99%~107%,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石墨烯,以碳糊电极为基底电极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壳聚糖石墨烯复合膜电化学传感器(CTS/GR/CPE),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双酚A在电化学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0.1V富集180s后,该电化学传感器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于0.564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线性范围为1.00×10-6~7.00×10-5mol/L和7.00×10-5~1.00×10-3mol/L,检出限(S/N=3)为1.00×10-7mol/L。方法用于塑料制品中溶出双酚A的测定,回收率为96.4%~1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还原技术,通过一步电沉积制备了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膜修饰电极(ERGO-Au/GCE).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循环伏安(CV)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物修饰电极对双酚A有明显的电催化效果.在p 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双酚A在0.3~1.0 V扫描电位范围内有1个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出现.在优化的条件下,双酚A的浓度在3.00×10-8~1.30×10-5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S/N=3).将该修饰电极用于饮用水和塑料制品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4%~103.5%.  相似文献   

4.
以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均相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rGO-MWCNTs),通过滴涂法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以此复合材料为载体,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AuNPs-rGO-MWCNTs/GCE).通过扫描电镜(SEM)、EDS能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对此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双酚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电极对双酚A的电极过程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在0.10 mol/L PBS溶液(pH 7.0)中,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5.0 × 10-9~1.0 × 10-7 mol/L和1.0 × 10-7~2.0 × 10-5 mol/L,检出限为1.0 ×10-9 mol/L(S/N=3). 将此电极用于模拟水样和超市购物小票样品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110%和98%~104%.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rGO@Pd)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双酚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聚合单体,成功制备出双酚A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等,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传感器表面进行结构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电极的峰电流与双酚A在1.0~1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 7,检出限(S/N=3)为0.1 nmol/L。该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1%~108.0%。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子印迹电聚合膜的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邻氨基苯硫酚为单体,采用自组装和电聚合方法,在电极表面制备了对双酚A有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传感器对双酚A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 在6.0×10-7~5.5×10-5 mol/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值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1);检出限2.0×10-7 mol/L; 相对标准偏差<5%(n=9),达到稳定电流所用时间约2 min.此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及稳定性.通过交流阻抗技术和计时电流法表征了电极表面膜的电化学性质.将传感器初步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将纳米硫化锌(n-Zn S)作为载体,通过掺杂-电聚合的方式制备出聚亚甲基蓝/纳米硫化锌复合膜修饰电极(PMB/n-Zn S/CPE)。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其元素组成借助于X射线能谱仪(EDS)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双酚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掺杂了n-Zn S颗粒后的复合膜呈现出三维空间结构,对双酚A的电催化氧化性能显著提高,峰电流是裸电极上的2.5倍,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1.0×10-5~5.0×10-4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色氨酸和5-羟基色氨酸在玻璃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不同pH、静置时间、扫描速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等的影响,探讨了色氨酸和5-羟基色氨酸在玻璃碳电极上的氧化机理,建立了线扫伏安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5-羟基色氨酸的方法.实验发现,在含3.33×10-4 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的0.1mol/L柠檬酸(pH=4.50)介质中,5-羟基色氨酸和色氨酸分别在 0.675V和 1.070V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对5-羟基色氨酸,相应的氧化峰的峰高与浓度在2.40×10-5 mol/L~8.0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对色氨酸,其氧化峰的峰高与浓度在2.40×10-5 mol/L~6.40×10-4 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9.该方法测量2.00×10-4 mol/L色氨酸和5-羟基色氨酸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3.8%(n=10).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剥离石墨烯修饰电极快速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X射线电子衍射表征显示机械剥离石墨烯表面不存在含氧官能团,与化学还原石墨烯相比,机械剥离石墨烯对双酚A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降低了双酚A的氧化过电位,提高了电流响应。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双酚A的浓度在1.0×10-7~1.5×10-5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10-8mol·L-1。采用该电极对食品模拟物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5.1%~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7%~5.9%之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沙丁胺醇在石墨烯/聚硫堇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该电化学传感器对沙丁胺醇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pH 7.0,扫描范围为-0.6~0.4 V,扫速为80 mV/s条件下,沙丁胺醇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1×10-7~8.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9.6×10-8mol/L。结果显示石墨烯/聚硫堇修饰玻碳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改性钠基蒙脱土修饰电极上百草枯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容  蒋晓丽  何晓英  李江 《应用化学》2009,26(7):816-821
制备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钠基蒙脱土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草枯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计算了电极过程的部分动力学参数:电极的电活化面积Aeff=2.108mm2,扩散系数D=5.73×10-4cm2/s。用方波溶出伏安法优化了测定参数,测定了浓度与峰电流ipa1的线性关系,发现ipa1与百草枯浓度在9.660×10-7~3.865×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297×10–7 mol/L,用该方法测定了实际水样中百草枯的含量,增敏回收率为:94.55%~108.25%。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Nb_2O_5/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Nb_2O_5/RGO/GCE),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检测绿原酸的电化学方法。用氧化石墨烯(GO)和五氯化铌(Nb Cl5)一步溶剂热法制备Nb_2O_5/RGO复合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绿原酸在Nb_2O_5/RGO/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Nb_2O_5/RGO复合材料能显著增强绿原酸的电化学活性。对实验条件(如pH值、扫描速率与富集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绿原酸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5.0×10~(-7)~1.2×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mol/L。采用修饰电极测定各种药物中绿原酸的含量,得到加标回收率为96.6%~101.5%。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已成功应用于药物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A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BPA) at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modified with a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gold nanoparticles (GNPs) hybrid film, which was prepared based on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positively charged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and negatively charged MWCNTs and GNPs. The MWCNT‐GNPs/GCE exhibited an enhanced electroactivity for BPA oxidation versus unmodified GCE and MWCNTs/GCE.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mounts of modified MWCNTs and GNPs, the pH of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scan rate and accumulation time, were examined and optimize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ic anodic peak current of BPA was linear with the BPA concentration from 2.0×10?8 to 2×10?5 mol L?1, with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7.5 nmol L?1. The proposed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BPA leached from real plastic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纳米金/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玻碳电极(AuNPs/LDHs/GCE)的制备,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电镜和电化学阻抗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了电极的性能,找出了制备该修饰电极的实验条件,并将此电极用于生物体系中肾上腺素(Adrenaline,AD)的电化学测定.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修饰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时,氧化峰电流和肾上腺素浓度在9.0×10-8~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2,其检出限(S/N=3)可达3.1×10-8 mol/L.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肾上腺素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尤文钰  杨铁金 《化学通报》2016,79(11):1035-1040
本文建立一种新型的青蒿素传感器。首先,在玻碳电极上滴涂氧化石墨,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氧化石墨还原为石墨烯,然后,在石墨烯上沉积纳米银得到石墨烯/纳米银修饰电极,它作为检测青蒿素的电化学传感器。用此电极对青蒿素进行测定,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等研究其电化学行为。该修饰电极在测定青蒿素溶液时,表现出较正的还原电位和较大的峰电流等优势;对其实验条件如电解质溶液的p H、应用电势等进行了探查,该电化学传感器在青蒿素溶液浓度范围为1.0×10-8~3.0×10-5mol/L时与其还原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1.2×10-9mol/L(S/N=3)。此外,对该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等也进行了研究,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CMWCNTs/GCE),构建了一种灵敏检测氨基脲(SEM)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化学阻抗谱对修饰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出现羧基碳氧双键的红外特征峰,管径明显减小,长度变短,电化学阻抗值显著减小.在1 mol/L HAc-NaAc缓冲液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时间-电流曲线研究了SEM在CMWCNT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SEM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不可逆的氧化峰.与裸电极相比,氧化峰电流明显增大.在最佳实验条件(pH 7.0,扫描速度为0.1 V/s)下,测得SEM在5.00×10-6~1.09×10-3mol/L浓度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472+0.0599C(μmol/L),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为1.88×10-7 mol/L(S/N=3).在实际猪肝样品检测中加标回收率为92.8%~98.0%.  相似文献   

17.
姚军  李将渊  刘敏 《应用化学》2009,26(7):826-830
制备了聚L-色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TRP/GCE),用循环伏安法、线性单扫描伏安法、计时电量法等研究了盐酸吡哆辛(VB6)在PTRP/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 实验表明:VB6在PTRP/GCE上的电极过程为1电子1质子的不可逆氧化反应,在20~400mV/s范围内,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电极活化面积A为0.29cm2,扩散系数D为1.9612×10-4cm2/s。在pH=3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VB6在PTRP/GCE电极上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4~5×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μA) =7.7399+408.8129c (mmol/L),R=0.9931,检出限为1×10-6mol/L,VB6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15%。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银-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Ag NPs-GN),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纳米银-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Ag NPs-GN/GCE)。在p H 4.78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Ag NPs-GN/GCE和GN/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二者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反应均有电催化作用,而且复合纳米材料Ag NPs-GN具有较单一GN更好的催化效果。用方波伏安法测得对乙酰氨基酚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5.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3.0×10-8mol/L。建立了片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的新方法,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GO)的方法将石墨烯(rGO)固定在电极表面上,然后电沉积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镍复合物,构成石墨烯/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并通过电聚合天青Ⅰ将辣根过氧化酶(HRP)固定在GCE/rGO/Cu(OH)_2-Ni(OH)_2表面,制得GCE/rGO/Cu(OH)_2-Ni(OH)_2/HRP-PA。对石墨烯/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进行了SEM和能谱表征。通过电化学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的制备过程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别对过氧化氢叔丁基(BHP)及过氧化氢异丙苯(CHP)进行了分析测定。该传感器对BHP和CHP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在2.0×10~(-5)~9.2×10~(-4)mol/L范围内响应电流与BHP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9×10~(-6)mol/L;在3.0×10~(-6)~1.0×10~(-4)mol/L范围内响应电流与CHP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9×10~(-7)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