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影像科技水平的提高,螺旋CT在壶腹部肿瘤的诊断中越来越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壶腹部肿瘤包括来自胰头、胆总管下端、Vater’s壶腹及十二指肠乳头区的恶性肿瘤。壶腹部长1.5-2.0cm,80%-90%人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在肠壁内汇合形成一个共同通道,并膨大形成壶腹。由于他们的解剖部位相近,肿瘤易相互侵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对胰腺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病例资料完整54例胰腺壶腹部、胰头部占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或手术证实,并对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壶腹部癌27例,胰头癌24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经病理及手术诊断,有3例胰头血肿误诊为胰头癌,4例胰头癌误诊为壶腹部癌。本组超声诊断胰头癌准确率96.0%;胰腺假性脓肿准确率100.0%;壶腹癌准确率85.1%;胰头癌、胰腺假性囊肿、壶腹癌以及胰腺血肿患者与正常组最大血流速度相比,P<0.05。结论:超声在壶腹部、胰头部占位性病变的术前定位性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小肿瘤的CT诊断及其鉴别点,提高CT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连接区小癌22例,包括胰头癌12例(其中6例位于胰钩突),Vater's壶腹癌5例,胆总管下端癌5例;另胰头区炎症5例,以作对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连接区小癌CT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增大变形、密度改变及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胰头癌突出表现为低密度区;Vater's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密度相对高,这与肿瘤的病理结构有关;大部分病例有胰胆管扩张,胰胆管扩张与否依据肿瘤生长的位置而定.(2)胰头区炎症亦表现胰头增大,胰胆管扩张,但胰头密度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胆道积气,这些可作为与肿瘤的鉴别点.结论 连接区小癌的CT诊断及鉴别虽然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CT及MR在诊断胰头壶腹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4年3月经手术病理确诊胰头壶腹癌的患者40例,分别采用超声、CT及MR的影像学检查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方法比较得出最佳检查方法。结果:超声确定胰头癌人数18例、壶腹癌5例,胆总管末端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0例;CT确定胰头癌人数20例、壶腹癌5例,胆总管末端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MR确定胰头癌人数22例、壶腹癌9例,胆总管末端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40例胰头壶腹癌,超声、CT及MR诊断准确的分别为26例、30例、37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0%、75.0%、92.5%,MR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及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CT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梗阻性黄疸定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联合CT、MR检查可有效提高胰头壶腹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胰胆管十二指肠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螺旋CT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方法连接区癌18例,包括胰头癌10例(其中6例位于胰钩突),胆总管下端癌4例,vater氏壶腹癌4例;另外3例胰头区炎症,作为对照。所有病例均经病检证实。结果连接区癌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增大变形、密度不均,胆总管壁不规则增厚或下端软组织结节,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胰头癌、vater氏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的密度变化与肿瘤的病理相关;大部分病例有胰胆管扩张,胰胆管是否扩张与肿瘤的大小及生长位置有关。胰头区炎症亦表现为胰头增大、胰胆管扩张,但增大的胰头密度均匀,明显均匀强化,周围结构模糊,胰体多肿大,胆管积气,此点可与肿瘤鉴别。结论螺旋CT对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对连接区早期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4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与超声图像。结果:术前超声诊断有4例胰头部假性囊肿,诊断准确率为100.00%;16例胰头癌,诊断准确率为81.25%;21例壶腹部癌,诊断准确率为85.71%。其中3例胰头癌误诊为壶腹部癌,1例胰头部血肿误诊为胰头癌,2例肿块型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术前能够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邓立勇 《中外医疗》2012,31(23):162-163
目的观察胆总管螺旋CT的表现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该院接受胆总管阻塞治疗的患者86例,对其胆总管阻塞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包括胰头壶腹病变36例,胆总管结石30例,胆总管癌11例,胆总管炎性狭窄9例。胰头壶腹病变中胰头癌19例,胰腺炎9例,胰腺结核1例,壶腹癌6例,胰岛细胞瘤1例。胰头壶腹部占位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异常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显示"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或)血行转移。结论螺旋CT对胆总管阻塞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也较为准确,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优于B超检查,不受肠气和脂肪的影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壶腹部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有完整CT资料,经手术或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活检病理证实的壶腹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直接征象:35例中30例可见十二指肠降段,其中28例胆总管下段内软组织肿块可见"截断征",2例呈"杯口征"。(2)间接征象:26例可见胆总管下段及胰管扩张呈"双管征",胆囊扩大16例。(3)十二指肠近段扩张,肠管壁不规则增厚8例,胰头、钩突部侵犯11例,腹主动旁淋巴结增大6例,肝转移5例。(4)CT正确诊断30例,1例误诊为胰头癌;2例误诊为胆总管下段结石,2例误诊为壶腹部炎症包块。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壶腹部癌的肿块,鉴别胆道梗阻的部位及性质,根据CT征象中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能明确诊断壶腹部癌。  相似文献   

9.
赖海平  张广源 《海南医学》2012,23(17):87-88
目的 分析多例胆总管下端梗阻病例的CT表现,探讨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胆总管下端梗阻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下端梗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或病理等结果对照.采用螺旋CT行上腹部增强双期扫描,局部病灶加扫薄层.结果 胰头癌8例,均表现为胰头肿块,动脉期无明显强化,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壶腹周围癌11例(其中壶腹癌5例),5例表现为胆总管扩张至壶腹部,十二指肠乳头区结节状充盈缺损,动脉期明显强化3例有“双环征”,1例未见胰管扩张,增强扫描见胰管胆管分开进入十二指肠;胆总管下端癌4例,表现为胆总管扩张突然中断,管壁不均匀增厚,轻度强化;十二指肠腺癌2例,表现为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附近十二指肠壁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局部边缘模糊.华支睾吸虫致胆道下段梗阻1例,CT考虑阴性结石或炎性狭窄,B超提示胆管下段结石可能.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10例,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CT、B超均诊断胆管下段结石.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及薄层扫描,能较好显示胆管下端梗阻病变影像特点,结合B超等其他检查可使鉴别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61例壶腹周围癌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图像进行分析。首先判定肿块是否为胰头癌,再做出具体诊断,并与病理、手术对照。结果30例胰头癌CT诊断29例,无非胰头癌误诊为胰头癌。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56例(91.8%),不一致者3例(4.9%),未明确诊断者2例(3.3%)。胰头癌、壶腹癌、远端胆管癌及十二指肠癌均有较典型的CT征象,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7%、88.9%、85.7%、83.3%。结论 64层螺旋CT及其三维后处理阴性法CT胰胆管造影技术对于壶腹周围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靶扫描对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均行CT平扫,发现病灶后进一步行增强靶扫描。结果:胰头癌4例,CT平扫以胰头或钩突增大、边缘清楚的局限性低密度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为主,增强后肿瘤呈低密度改变;壶腹癌2例,CT平扫以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为主,增强明显强化;胆总管下端癌3例,CT平扫为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增强亦见强化;胰头炎性反应2例,CT平扫为胰头稍肿大、胰头密度均匀、边缘模糊、胆道积气。所有病例经CT靶扫描后显著提高了病灶的结构分辨力。结论:CT增强靶扫描技术有助于提高连接区小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张彩虹 《当代医学》2008,(10):83-84
目的 评价空间复合超声技术在胰头癌和壶腹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确诊的胰头癌和壶腹癌患者的空间复合超声技术声像,其中胰头癌16例,壶腹癌9例,在原始超声切面图像基础加用空间复合超声,对两组疾病的空间复合超声进行总结、比较,统计超声术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本组病例超声主要表现:1.壶腹癌瘤体小,易向十二指肠腔突出,中心位于十二指肠腔内:胰头癌的中心则位于胰腺内.2.肿瘤与胆胰管、胰周血管的关系均可清晰显示.3.两管靠近(扩张的胆胰管末端间距小于等于5mm)多见于壶腹癌,而两管分离(扩张的胆胰管末端间距大于)多见于胰头癌,胰头癌和壶腹癌的空间复合超声肿块显示率分别为95%和89%,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和86%.结论 空间复合超声技术可以更好展现胰头癌和壶腹癌的影像特征,对术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MSCT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 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性病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及壶腹部肿瘤23例(胰头癌18例,Vater's壶腹癌2例,胆总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对照.结果 (1)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2)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轻度扩张.(3)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梗阻端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巴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能为胆总管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与曲面重建(CPR)技术在胆管成像上的应用,能直观地显示肝外胆管的走行、胆管及其周围病变与扩张胆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MSCT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 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性病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及壶腹部肿瘤23例(胰头癌18例,Vater's壶腹癌2例,胆总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对照.结果 (1)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2)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轻度扩张.(3)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梗阻端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巴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能为胆总管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与曲面重建(CPR)技术在胆管成像上的应用,能直观地显示肝外胆管的走行、胆管及其周围病变与扩张胆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的进步,影像诊断学的飞跃发展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在临床上有能力将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的胆胰共同管癌与周围其他癌肿完全能够而且也非常必要区分开来,将它们的起源在术前诊断清楚,这对于手术的选择与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包括来自胰头、胆总管下端、Vater's壶腹及十二指肠乳头处的恶性肿瘤.直径≤3cm者为连接区小癌.由于上述结构解剖关系密切,所发生的肿瘤易相互侵犯,CT表现复杂,部分病例表现与炎症相似.为了加深认识,提高诊断水平,笔者收集了2002~2009年符合本文诊断标准者27例,包括5例误诊为肿瘤的炎症患者,一并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梗阻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胆管腔、壶腹部狭窄或阻塞所致的胆汁通过障碍,临床上出现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胆汁代谢障碍综合征。常见病因可分为肿瘤性、炎症性、结石性和外压性四大类。肿瘤性病变主要包括胆管癌、壶腹癌和胰头癌;炎症性包括胆管炎和胰腺、壶腹部慢性炎症;外压性者主要为肝门部及胰头周围肿大淋巴结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侵犯胆管所致。由于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解剖关系复杂,不同病变临床治疗方式及预后又有很大差异,因此,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的正常解剖结构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是指胆管、胰管与十二指肠连接的区域,包括十二指肠壁内的胆总管下端、胰管远端  相似文献   

17.
全世杰  王华  张莹  刘永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873-2874
目的: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CT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性病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及壶腹部肿瘤23例(胰头癌18例,Vater’s壶腹癌2例,胆总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对照。结果: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轻度扩张。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梗阻端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巴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结论:螺旋CT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能为胆总管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世杰  王华  张莹  刘永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01-2403
目的: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CT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性病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及壶腹部肿瘤23例(胰头癌18例,Vater's壶腹癌2例,胆总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对照。结果:(1)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2)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轻度扩张。(3)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梗阻端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巴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结论:螺旋CT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能为胆总管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胰头癌胰腺期胰腺—肿瘤密度差为(67±14)Hu,高于实质期的(36±19)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胰头段胆总管癌胰腺期肿瘤—胰腺密度差为(35±21)Hu,低于实质期的(57±18)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壶腹癌胰腺期胰腺—肿瘤密度差为(35±18)Hu,实质期为(30±17)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广泛淋巴结清扫可行性和意义,并提出行广泛淋巴结清扫的指征。方法: 对2000年10月~2003年10月的16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进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中有6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7.5%。胰头癌与壶腹周围癌、肿块大小和胰头肿瘤部位间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不同(P=0.588~P=0.511)。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病例中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常见并发症。结论: 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肿瘤大于3 cm以上,无论是位于胰头还是壶腹部癌均应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同时行胰头周围广泛淋巴结清扫,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