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毛泽东的美学思想,近年采有不少同志正在努力探索,但对它的学习和研究还做得很不够,尤其同我们建立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等方面的迫切需要还相距甚远。因而我们必须增强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美学思想的紧迫感,把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以下,就毛泽东同志论美的三个命题,谈点学习体会,聊作引玉之砖吧。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飞跃”的思想是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主导线,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特定条件下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结晶。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两个飞跃”的思想,不仅对全面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认识论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对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个飞跃”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民主革命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进行的。由于中国革命所处的这种特殊环境,决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不同于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一词并非舶来品,而是出自古汉语。毛泽东对这一古语作了新的解释,赋予它以新的意义。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除源于中国古语外,还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同志具有求实精神的体现,是毛泽东调查研究中国社会和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果,更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亦即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实事求是是贯穿于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的一条主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民族化的典范。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教育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极为珍贵的精  相似文献   

5.
<正>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极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用和宣传。他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就是思想工具。他极力主张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化为思想路线,变成群众的尖锐武器。为党制定和确立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从而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践作出的不朽贡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毛泽东同志首次自觉地提出思想路线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为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九次党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理论界把重点倾斜在对毛泽东哲学、军事和农民问题上。其实在毛泽东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中,其商品经济思想相当完善,对此进行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系统地把握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战争问题上,过去我们以很大的精力研究具体的战略战术,这是必要的,但与研究战争观、方法论相比,我感到后者更为重要。细读毛泽东同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他的其他军事著作,我们看到,前者是为后者决定和指导的,是后者的具体化。《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它是在残酷的阶级战争中,党内军事上的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特别是同危害极大的王明“左”倾军事教条主义斗争的产物。毛泽东同志在这论著和其他军事论著中所阐明的战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一生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其调查研究的实践方法与基本观点历久弥新。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新时期认真领会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高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
陈其胜 《科技信息》2006,3(7):305-306
毛泽东在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内容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形成了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实事求是为核心、群众路线为归宿的方法论体系。毛泽东方法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毛泽东方法论仍具有实际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中国青年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记录着毛泽东同志大半个世纪以来对青年问题的探索足迹,又反映着中国青年近百年来光辉而又曲折的成长历程。它展现出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同时又沉淀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作为“五四”青年的杰出代表,青年毛泽东走出了一条既饱含时代共同精神又极具个人特色的成长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和全党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理论,形成了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在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毛泽东同志对青年的关怀和爱护下,几代青年健康…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最根本的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人民拯救中华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相结合,创造性地把革命和建设引向胜利。 一 毛泽东同志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产物,经历了从旧式爱国主义向新式爱国主义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就是革命的、批判的、开放的、发展的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进步的。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 ,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运用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继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而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着重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它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重大发展,认真研究毛泽东着重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都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自己学习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毛泽东的新闻宣传观与资产阶级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中国革命新闻实践之间的源流关系,认为毛泽东新闻宣传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与中国革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且也是吸收融汇中西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和传统文化精粹的成果,经历了由萌芽到系统完善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就是革命的、批判的、开放的、发展的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进步的.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运用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继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作为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毛泽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光辉哲学遗产。他的哲学.既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又是在精神上支持人们坚定地选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向导.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我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概括和总结。也是进一步指导我们实现这种“结合”的理论基础。为此.本文从探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源流、形成,发展以及毛泽东几篇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中,重新学习他的哲学思想.重温他的谆谆教导。来表达对毛泽东同志的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甲国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领域,创立的崭新的经济理论,也是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戊戌以来中国社会的思想发展是一致的。他从中国传统文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中接受了有益的东西,并逐步加以改造和扬弃,体现了唯真理是从的精神,最终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其转变过程中体现了提倡“知行合一”,注重调查研究,博采众长,关注民众力量等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毛泽东伦理思想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伦理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广。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毛泽东同志有关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理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以及道德实践活动的理论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一些略论。  相似文献   

20.
去年,我们去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沿着毛泽东同志早年进行革命活动的足迹参观学习,了解了毛泽东同志进行农村调查的情况,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农村调查是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那时,我们党还处在幼年时期,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还不高,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也不深,中国革命的规律是什么?革命的道路怎么走?这些极关重要的问题,尚在探索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开创了对中国社会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广大农村的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中国革命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代表了当时我们党认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