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马旭  卫若楠  于同月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502-1505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艾叶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5~41.4 g,常用剂量为6~30 g,丸剂用量多为1.6~10 g,外用为30~300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温阳散寒、活血调经治疗痛经、不孕症等,汤剂为5~41.4 g,丸剂为1.6~10 g;温阳散寒、行气化湿治疗炎性肠病等,为6~10 g;温阳除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外用为30~300 g;散寒除湿,补气养血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为6~12 g.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温阳散寒、活血调经常配伍肉桂、香附、阿胶等;温阳散寒,行气化湿常配伍砂仁、小茴香等;温阳除湿常配伍陈皮等;散寒除湿,补气养血常配伍西洋参、白术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附子、干姜配伍的温阳通脉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地松复制大鼠阳虚模型,观察附子、干姜配伍对阳虚大鼠体重和体温的影响;采用活体微循环观测技术,观察附子、干姜配伍对正常小鼠耳廓微循环及局部滴加肾上腺素(Adr)所致微循环障碍的影响。结果 附子、干姜配伍能提高阳虚大鼠体重、体温,明显扩张小鼠耳廓微血管,增加血流速度,对抗Adr所致微循环障碍。结论 附子、干姜配伍具有温阳通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匮肾气丸之温阳化气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之金匮肾气丸是一首有着温阳化气功效的著名方剂.本文从其药物组成、用药特点、配伍意义以及对温阳与助阳区别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温阳而非补阳的功效特点.  相似文献   

4.
探讨附子在《金匮要略》中的12种用法,其作用可归纳为助阳除邪、温经发汗、祛寒止痛、温阳散结、温阳通便、温阳散饮、温脏安蚘、暖宫安胎、回阳救逆、扶正固脱、温补中阳、温补肾阳等。可见,附子一物,配伍不同,功效迥异。  相似文献   

5.
《伤寒杂病论》中以芍药-附子药对配伍的方剂有5首,分别治疗痹病及水液代谢障碍疾病,通过对痹病及水液代谢障碍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芍药-附子药对配伍在治痹三方中主要发挥温阳散寒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在治水两方中起到温阳利水、敛阴生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傅青主男科》中肉桂的选用灵活多变,有补火之用,有温阳之用,有引水之用,借助药量的选择和药物配伍来发挥不同功效。书中肉桂多用于治疗因于寒或因于肾或因于阳虚的痰证、吐证、男科病证、痛证以及内科杂症等。傅山在运用肉桂时多配伍温里药以补火助阳、引火归原;配伍补气药在补气同时温补阳气,使阳盛而气足;配伍利水药可温阳化气以利水祛湿。傅山通过对肉桂不同剂量的使用,使得肉桂的应用更加灵活,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铁教授在多年的临证中,总结提炼出很多活血中药"药对"配伍,常用活血药对有桃仁配伍红花、当归配伍川芎、当归配丹参、丹参配伍桂枝、香附配伍郁金、乳香配没药、三棱配伍莪术等。在运用活血中药药对治疗胸痹心痛同时,或兼行气,或兼补气,或兼养血,或兼泻热,或兼温阳,或兼破血等,辨证论治,权衡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临床对补血剂的组方配伍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补血剂与补气健脾药,活血化瘀药、益肾填精药、养阴生津药、安神药、祛风药、温阳药配伍为多,有一定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9.
从细辛的药性、归经、主治、灵活配伍等方面论述细辛在风湿病中的应用。细辛是治疗风湿病的常用中药,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细辛与附子配伍,温阳蠲痹、散寒通络;细辛与当归配伍,养血温经、通络散寒;细辛与黄芩、生地黄配伍,寒热并用、调理阴阳;细辛与石膏配伍,火郁发之、熄风通络;细辛与独活配伍,散寒除湿、调补肝肾。细辛剂量的正确使用与方药对证更能体现其临床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5温泄法——扶正泄浊,通利二便5.1用药法度徐氏父子常以附子配伍利水药,用温阳利水法治疗阳虚水肿;将附子或乌头与通腑药配伍,用温阳通腑法治疗阳虚腹痛或阳虚腑秘。此法扶正泄浊、通利二便,故称为温泄法。水肿有阳水和阴水之别,而温泄法可用于阴水的治疗。小圃先生认为,阴水属脾肾阳虚者为多,当投温阳利水之剂,方用真武汤为主,并选加肉桂、胡芦巴、仙灵脾等助阳化湿之品。若久泻伤脾、脾肾两亏而致水  相似文献   

11.
李冀  于洋 《中医药信息》2004,21(3):F003-F003
通过分析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方的组方特点,探讨仲景温阳化饮法配伍规律.认为应根据饮停部位、脏腑偏重而酌定用药配伍,体现了"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归纳剖析《妇人规·经脉类》中滋阴类药的配伍,认为张景岳在月经病的治疗中滋阴药的配伍应用广泛灵活,阴虚者滋补五脏精血,配伍活血化瘀药寓消于补以防克伐正气,配伍温阳药阳长阴生以温养气血,配伍清热药养液生津以顾护阴津,配伍补气药益气固血以塞流复旧,体现了其调经重滋阴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介绍理气药在异位妊娠、妊娠恶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妊娠病治疗中的配伍应用体会,认为理气药与补气药合用,一补一推,能够促进孕卵、胎盘运动;理气药与滋阴药合用能够疏理气机,降逆止呕;理气药与温阳药合用能够温阳化气,利水消饮。  相似文献   

14.
自拟温阳化瘀汤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丽 《陕西中医》2006,27(11):1326-1327
目的:观察温阳、利尿、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强心药及利尿药,治疗组运用自拟温阳化瘀汤(附子、红参、茯苓、白术、郁金、车前子、益母草等)。结果: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改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提示:本方具有温阳利尿,活血化瘀之效。  相似文献   

15.
王寿海  董学芳 《陕西中医》2012,33(2):178-179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降脂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86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温阳益气降脂汤(黑附子、太子参、茯苓、白术、山楂、何首乌、当归、熟地等)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阳益气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水饮、血瘀、痰浊,应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病久伤正者,给予白术、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健脾,配伍当归、川芎等行气养血活血。水肿明显者,应脾肾双补,温阳化气利水,常用附子、生姜温阳化水,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配伍白术健脾补气;痰瘀互结者,予半夏、白芥子等温肺暖脾化痰,丹参、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桔梗、枳壳行气化瘀。脾胃在本病发病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平素注意顾护脾胃,可减少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和感染的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扶正药物及其配伍对 SMMC-7721人肝癌细胞 p53、N-ras 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肝癌治疗常用的益气、温阳、补肾、养阴等扶正治法的代表药物,并根据阴阳治则理论将其分别配伍为益气养阴、温阳养阴及补肾(阳)养阴等复合方治法,分别煎成汤液,采取大鼠灌胃给药后分离药物血清的方法制备药物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SMMC-7721人肝癌细胞,以正常大鼠血清和维甲酸作对照。流式细胞仪分析 p53、p21~(ras)基因蛋白表达,RT-PCR 半定量观察 p53及 N-ras 基因转录情况。结果:养阴、益气养阴、温阳养阴、补肾养阴组细胞 p53蛋白表达增强,p21~(ras)蛋白表达降低,其中,又以益气养阴组的作用最为明显;益气养阴组 p53转录增强,N-ras 转录减弱。结论:养阴药北沙参、麦门冬及其与益气、温阳、补肾配伍后的药物血清具有显著的调控 SMMC-7721人肝癌细胞 p53、N-ras 基因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忠影  高蕾  王军 《吉林中医药》2021,41(4):440-442
通过对《通俗伤寒论》补法内容的研究,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每首方的源头及发展,并且对用药以及药物配伍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俞根初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对虚证及脏腑虚损诸证做了充分的补充,并加入温阳之剂;俞根初法遵仲景,丰富了滋补法;滋补法应滋阴、温阳并用,以调阴阳为根本,运用滋阴、温阳以达阴平阳秘,为临床提供了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9.
观察温阳散寒及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阳虚血瘀型脉管炎。方法:采用自拟方温阳通脉汤(肉桂、丹参、黄芪等)治疗本病120例,并设对照组采用脉络宁、复方丹参针等治疗30例。结果:两组间治愈率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差异。提示:本方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温阳通络汤治疗阳虚型脑梗塞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向东  董子强  冯红伟 《陕西中医》2004,25(10):873-874
目的 :观察温肾阳、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阳虚型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温阳通络汤 (制附子、巴戟天、淫羊藿、丹参等 )治疗 ,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抗病能力提高 ,阳虚症状改善均有显著积极意义。提示 :本汤剂具有温阳通络 ,活血化瘀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