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方法在尿液红细胞检验中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620例住院患者的尿样,分别行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镜检查,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以显微镜检的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干化学分析法在尿液红细胞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种检验方法下的阳性率分别为24.84%和1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尿液红细胞检验,阳性率不同,在临床检验中,应该将两种方法结合运用,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在股骨头坏死随访资料疗效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Excel2003和SAS6.12软件包,运用CMHχ^2检验、Ridit分析、两组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和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对现有文献Harris评分资料的近期疗效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皆能分析出两组优良率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且其P值的趋势大小是一致的。结论四种方法皆适合于随访资料的疗效分析,只不过不同作者有不同的选择而已。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聚丙烯可立袋、非PVC复合膜软袋4种不同材质包装常用大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中国药典》附录光阻法测定配伍前,配伍后Oh,4h,及通过输液器后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结果配伍后混合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不同材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4种材质包装的常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比空白输液显著增加,不同材质输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合格的输液器具,可大大减少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接药敏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平舆县人民医院采集的血液标本29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直接药敏法和常规药敏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符合率、药敏结果及检测时间。结果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符合率、抗生素敏感性的检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药敏检测用时短于常规药敏检测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能获得较高的准确性,直接药敏用时更短,方便患者尽早接受诊治。  相似文献   

5.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是一种很有用的检验方法,国内报道的方法有20余种。本文根据有关报道和国内人们常用的某些方法,选择其中7种稀释液作对比观察:酒精伊红稀释液(下称方法1)、漫(Manner)氏尿素稀释液(下称方法2)、溴甲酚紫稀释液(下称方法3)、Hinkelmann's稀释液(下称方法4)、  相似文献   

6.
临床检验抗凝剂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文  周强  黄宪章 《广东医学》2005,26(8):1158-1160
现代临床检验中,有许多检验项目的血液标本是需要抗凝才可以检测,而使用抗凝剂种类很多,性质各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验和检测性质合理进行选择,才能获得准确检测结果。下面分别介绍临床检验实验室常用的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枸橼酸盐、草酸盐、氟化钠等5种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快速血糖仪检验、常规生化仪检验两种方法用于血糖检验中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血糖检验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先后接受快速血糖仪检验、常规生化仪检验,比较两种方法下的检验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两种方法下单次血糖测定值、多次血糖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两种方法进行血糖检验均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但相较于常规生化仪检验,选择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验操作更简便,得出结果更迅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前因素给生化检验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抽取到我院进行检测的28例病患,对不同的样本的分析使用同一类型的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进行各项生化检测,分析比较样本的结果。结果:6项因为选用不同部位进行生化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有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标本K+、DB、AST、CK、LDH、Cr、ALT和溶血标本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内血清发生分离对指标ALT、AST、CLU、Cr都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前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很多,进行采样时选择正确的方法就能防止异常结果发生,提高检验质量,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检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已糖激酶法、POCT、电极法检测血糖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强 《海南医学》2007,18(1):129-130
目的 比较常用的三种检测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的差异,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血糖结果间的差异和联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已糖激酶法、电极法、POCT法检测临床静脉血标本30份,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三种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间有统计学差异,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对不同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要根据方法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解释,根据临床需要合理选择血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有时要求对不同品牌的定性检测试剂做对比分析,有的检测结果以"阴性"和"阳性"的二分类定性资料报告,如比较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条检测粪便中隐血是否一致;有的检测结果以"-、+、++、+++、++++"的等级资料报告,如比较两种不同品牌的尿糖试纸检测尿糖质量是否相同?对这样的对比试验结果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因选择统计学方法的错误常会导致错误判断或结论.对前者二分类资料可选用配对卡方检验(McNemar test)或kappa检验,对后者等级资料可选用增强配对卡方检验(McNemar-Bowker test)或kappa检验以判断2种定性检测技术结果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11.
医学统计是进行医药卫生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它对提高医疗予防和医学科研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某医药杂志3年共23期文章中有关医学统计学的使用情况作了探讨分析。在所阅的文章中应用统计方法的使用率为58.35%;从资料性质看,以计数资料为多占45.66%;就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情况来看,以统计表的使用率最高为69.45%,其次为t或u检验。同时,还就其中统计方法的误用情况作了简单剖析,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误用出现在某些最基本的统计方法上。为此,建议无论是对医学院校还是对在职医务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对提高我们的医药卫生学科研论文的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核心库(CSCD—C)收录的生物医学期刊为数据来源,通过实证分析,对开放获取期刊在学术交流体系中的影响力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与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对CSCD收录的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的生物医学期刊分别进行多指标统计。结果开放获取期刊仅占统计期刊总数的31.63%;开放获取期刊平均基金论文比为72.29%。统计期刊在学科中的影响力,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类开放获取期刊的自被引率较高;生物学类开放获取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与h指数较高;预防医学类开放获取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较高;综合医学类非开放获取期刊的平均h指数较高。结论各学科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开放获取期刊的基金论文比高于非开放获取期刊,两者学科影响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关键词途径检索,获得1994-2009年我国公开发表的检验医学论文1211篇。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论文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文献的增长规律及主题内容分布。分析表明,我国检验医学论文的分布呈现指数曲线型增长趋势,其函数表达式为Y=32.657 e0.268x;我国检验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管理研究等5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施教考分离,其中外科学考试试卷从自建外科学试题库中抽取、组成,采用集体阅卷、统一评分,最后使用试卷定量分析系统对考试试卷及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试卷质量、教学效果,达到完善外科学试题库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肖亚娟  黄开秀 《重庆医学》2018,(16):2134-2139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探讨国内外脑卒中后疲劳(PSF)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9年1月至2017年3月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Ovid、EMBASE数据库与Google学术搜索引擎,以及该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的所有PSF相关文献,提取篇名、国家、刊名、第一作者、发表年限、发文机构、研究领域、关键词、文献类型及研究方法等信息,采用SPSS19.0及Nvivo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79篇文献,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上升趋势.PSF的研究共涉及167家机构、140种期刊,同一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文章数最多9篇.按文献类型及研究方法分类,国外文献共9类,以描述性研究为主(95篇,53.67%);国内文献共6类,以干预性研究为主(39篇,38.24%).国外研究共涉及13个学科,主要为神经病学(76篇,42.94%)和康复医学(27篇,15.25%),多探讨PSF的危险因素,约占描述性研究的62.11%,其机制的探讨已扩展到分子生物学领域;国内仅涉及5个学科,主要为神经病学(45篇,44.12%)和中医学(34篇,33.33%),多关注我国传统中医干预方法,除综述外国内约53.42%的研究采用该干预方法.结论 PSF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发病机制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缺乏有效地干预方法;对比国外,国内研究领域较局限,忽略PSF病因学及其机制的探讨,研究方法单一.  相似文献   

16.
徐秀娟  孙铭薇  王效军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66-1167,1228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论文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全面调查广东医学院2009届和2010届预防医学专业30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逐一阅读,提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00篇毕业论文中大部分利用统计表进行描述,使用统计推断的比例为62%,以单因素分析方法为主。统计学方法的误用率达到了95.6%,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统计图和统计表使用不规范以及t检验和χ2检验的误用。结论我校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统计学方法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急需改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部九转按摩法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按照纳入标准收住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严格卧床休息,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和口服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腹部九转按摩法治疗。结果:2组患者VAS量表和Owesity功能障碍指数(ODI)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九转按摩法可以有效的缓解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田云鹏  陈丽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91-1794
列举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包括t检验的常见误用和χ2检验的常见误用。t检验的常见误用有误用t检验代替配对t检验、误用t检验代替单因素方差分析、误用t检验代替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χ2检验的常见误用有误用χ2检验代替Fisher确切概率法、误用χ2检验代替秩和检验、误用χ2检验代替配对χ2检验。通过对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发现,统计学方法误用的主要原因有忽略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前提,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和统计分析的目的来正解选用统计学方法,未能充分理解研究资料是否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不能正确判断计量资料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为了提高统计学应用的准确性,首先,应聘请统计学审稿专家对稿件进行质量把关;其次,编辑人员应加强自身统计学专业素养,提高统计学专业知识水平,在编辑稿件过程中加强对稿件中统计学处理的思考和把握,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翻阅统计学资料或请教相关统计学专家以求正确解决;最后,作者在进行科研设计时,要多与统计学专家交流合作,从源头上避免设计上的漏洞和偏差。从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等三方提高统计学的应用能力,不仅能保证科研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能减少对读者的错误信息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医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中恰当地应用统计学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假设检验的统计推断是临床试验与循证医学的基础,根据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统计原则,本文探讨了中西方文献中针灸RCT设计与分析方法学的差异。国内针刺临床试验多采用3级或4级定性法进行临床统计分析,而国外的临床试验则多采用组间症状积分的定量比较。本文以针刺治疗疼痛的临床试验为例,讨论了两种分析方法的利弊。我们认为两种方法可以兼用,但应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分级定性法为辅,以取各自方法的所长。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提出问题来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的学术讨论,从而提高中医针灸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牙周神经疼痛的疗效,为急性牙周神经疼痛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牙周神经疼痛患者114例,按照临床试验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法进行消炎止痛,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患者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7 d后总有效率98.25%,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的75.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1周后疼痛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牙周神经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